3-课时作业第1课时.docx
一、选择题L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我国支配在南极建立第4个科学考察站。从盛行 风向考虑,南极科考站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A.东北B.西南C.东南D.西北2 .下面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C.全球气压带分布具有凹凸相间的规律D.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答案:LC 2.B3 .(2023新海高一检测)读下图,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下列叙述 正确的为()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常年受丙限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气压带丁和风带的成因相同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解析选B。若该图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图中丁处为赤道低气压带,丙处为 副热带高气压带,为信风带。4 .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A.夏季偏北,冬季偏南B.夏季偏南,冬季偏.北C.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样D.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解析:选C。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它们作为一个整.体随太阳直射点 回来运动而移动。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56题。5 .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当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6 .如图所示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我国华北地区寒冷干燥B.北极点旁边出现了极夜现象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我国昼长夜短解析:图中30。纬线旁边是副热带高气压带,60。纬线旁边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极点旁边 是极地高气压带。图示内容分析思路如下:气压带、风带已 整体北移图中气压带中副热带高气压 带的范围为30°N40°N太阳直射点 位于北半球今此时北半球为夏季,我国昼长夜短, 斯温多雨北极点旁边出现了极昼现象答案:5.C 6.D7 .下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且G地纬度较H地 低,顺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8 .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 G、H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D. G、H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解析:选C。由图可知G地形成高压区,H地形成低压区,G地纬度较H地低,则该环流表示中纬环流,G、H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8.2023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旁边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扩散使欧 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导致冰岛火山灰扩散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 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冰岛位于北极圈旁边,该地旁 边有副极地低气压带;同时冰岛位于欧洲的西北部,火山灰扩散到欧洲上空必定受到西风的 影响。图示所在国家每年春天都会吹起令人苦恼的“五旬风”,来自南方的风向北方吹,长达两个月。读图,完成911题。9.A.C. 10.A.C. 11.A. C.“五旬风”最可能的风向是(东北信风B.西南风D.该区的“五旬风”可能来自(撒哈拉沙漠 纳赛尔水库B.D.“五旬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大量降水 台风B.D.)东南信风 西北风) 苏丹草原 东非高原) 沙尘暴 寒潮解析:图示国家为埃及,依据纬度推断,受副高限制。该地受来自撒哈拉沙漠的西风带 影响,简洁形成沙尘暴。答案:9.C 10.A 11.B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 带。读图完成1213题。12 .该日,北半球正处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3 .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A.下沉,干热B.上升,湿热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解析:首先依据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确定,为赤道低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为盛行西风带。第12题,图中显示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整体南移,说明太阳直射南半 球,北半球为冬季。第13题,带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性质湿热。答案:12.D 13.B二、综合题14. Q023长沙高一检测)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此时北极旁边出现了极昼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旁边C.南亚吹偏南风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的名称:A, B, CoB、C之间的风带的风向为 风。(3)此时A、B、C、D中 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 点;气压较低的是、两点;气压较高的是、两点。解析:本题以立体的部分三圈环流剖面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季节移动规律。 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赤道低气压带的中心纬线以南移至南纬5。10。之间,所以此时 正值北半球的冬季。第题,结合各点所处的纬度位置,可推断出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第题,全球的七个气压带中,最湿热的是赤道低气压带、干热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干 冷的为极地高气压带、湿冷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答案:(1)BD (2)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北(3)B A A C B D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从2023年7月29日起先,我国大部地区遭受热浪高温天气,高温范围达今年 以来最大。气候专家指出,当前这种高温现象的成因困难,是多种气候和气象影响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不能单独把高温现象与全球变暖干脆联系起来,与大气环流中的副热带高气压 也有很大的关系。在西北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叫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 副高西部夏季会伸入中国内陆,一旦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高温干旱天气。材料2:图1表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2表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运动。图1表示(,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其中(填序号)是可 能影响此次我国遭受高温天气的缘由。(2)在图2中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3)说出图2中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4)图1中气流来自 气压带,说出气流与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的缘由及形成的锋面名称。解析:第(1)题,极地旁边为高气压带,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应为北半球;此 次高温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密切相关,对应图中。第题,B所在风带为北半球的东北信 风带。第(3)题,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更而南北移动,与二分日相比,位置大致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第(4)题, 图1中气流来自低纬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暖而轻;气流来自高纬度,冷而重,相遇形成 极锋。答案:(1)北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3)甲图气压带位 置比乙图偏北,缘由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更而南北移动(或回来运动),导致气压带在一年 内也做周期性季节运动。(4)副热带高 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气 流,被迫抬升形成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