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期检查】《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新.docx
-
资源ID:97079436
资源大小:264.44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中期检查】《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新.docx
2024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核心概念(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背景近年来,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的“多媒体教学”已实现了广泛化与常态化。有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APP辅助教学模式”等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教师数量占被调研总人数的35%左右,这说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热点有一定的积极关注度,许多教师能够将教学实践、教育前沿理念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并应用于实践。各种技术和教学内容融合的方式和深入程度不同,不同教育阶段对不同的技术应用情况也有差异,并在应用评价和应用效果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仍处于持续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过程当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课题组所处的是农村校,学生是全市中下水平的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关注度都有欠缺,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倦学怠学的情况。2、意义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不仅仅停留在只是应用,应该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牢牢抓住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深度融合?课题组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1、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的总称,是与信息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等相关的技术。本文所指信息技术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教育资源网络平台等。2、高中数学教学:人教A版的高中数学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教与学。3、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也就形成了学习的内动力。2、借助信息技术,搜集信息,充实学习内容信息技术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无论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发展余地,特别是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一定会使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3、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4、借助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把知识还原于生活实际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一)研究目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二)研究内容:1、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课例研究。2、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三)研究重点: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如何提高教师应用信息、处理信息方面展开研究;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与途径。(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融合”等关键主题查阅近期的图书资料搜集相关信息,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数量和主题上的梳理、总结。2、观察、调查法:运用问卷、访谈、检测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调查收集有关问题和现状资料,如校情资料、学生学情资料、课堂教学资料和课程文化、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形成关于课题研究进展的科学认识。3、行动研究法:在专家的指导下建构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课例研究和相应的教学模式研究,通过不断的实验比较,不断进行修改,调整和完善,形成严谨、科学、操作性强的课例。4、实验比较法:通过在不同教学理念指导下实施本课题的课例,测评信息技术的融合度,从而达到修改完善的目的。四、课题研究以来的进展、成果、问题以及下阶段计划(一)立项以来的研究进展1、召开开题报告会进行开题论证2018年12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批准立项,并于2019年3月11日召开了开题报告会,会议在石狮市中学办公楼党建室举行,由数学教研组长许贤满老师主持。课题组成员全员参加,全体与会人员就课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展开全面讨论,课题组成员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再次一起研究、讨论了课题研究方案、规章制度以及为期两年的研究计划。2、学习课题有关理论,打下研究基础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融合模式研究的现状与对策、美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及启示、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大数据的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研究、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融合的利与弊、恰当使用微课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课题组成员还学习了教学助手、几何画板及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此外,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级相关培训,分享培训内容,交流心得体会,努力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如课题主持人吴燕瑜老师作为石狮市高中毕业班学科协作组成员参加了到华侨中学开展毕业班教学视导的活动,进行听课、评课和研讨;参加了福建省中学数学学科“肖骁名师工作室”举行的中考高考复习专题数学研讨活动;参加了石狮市高中毕业班高考备考策略培训活动等。核心成员李汉梁老师于2019年5月参加了福建教育学院举办的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专题培训。主持人与核心成员还积极参加市级及校级等教学观摩课,成员多次参与各类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多渠道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研究能力,并积极探索培训成果与研究课题的有效结合。(二)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理论成果:1、初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教学策略初步探索了高中数学的立体图形、动画演示、生动的情境设置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出来,发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可以帮助教师跨越板书的限制,多媒体等图文并茂的演示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听懂教学的内容,接受更为复杂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更好理解,教师更好讲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融合,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对实验班的对象进行调查,总结出了:实验班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多了,课堂效率高了,学生的成绩进步了,学习更有动力了。2、初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针对我校的具体校情:是一所农村校,大部分学生基础差,缺少主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不高,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课题组不断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实验班开展,形成了下面两种教学模式:模式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学习(观看教学视频)课堂教学(互动交流探究)课堂巩固(检测与评价)模式二:创建情境动画演示突破难点学习交流训练应用课堂小结课后延伸(微课学习)。3、初步形成了大数据分析学生成绩,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基本流程:智学网获取实验班级的成绩分析每小题的得分情况制定微专题复习利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课后反馈练习,重新评价。以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为例:在高三的总复习中,通过智学网分析两个实验班的学生的成绩,发现在第一次月考中,学生对于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这道题的得分率非常低,成绩分析如下(数据来源于智学网)实验班:中学2020届高三8班实验班:中学2020届高三10班为了解决学生对空间几何体外接球这个知识点较薄弱的问题,实验班的吴燕瑜老师通过网络丰富的资源进行备课,先对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类型进行总结归纳,并将材料发放给学生,材料的展示将难以用语言解释说明的抽象思维过程动态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感知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并突破教学难点。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吴燕瑜老师再次对学生进行检测,对空间几何体的各种类型进行测验,共设置了8道选填,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成绩分析如下:实验班:中学2020届高三8班总分:40分,实验人数:49人成绩人数成绩人数4017255351120430820分以下3实验班:中学2020届高三10班总分:40分,实验人数:53人成绩人数成绩人数40172523518202301320分以下1实践成果:1、形成了实验班课改前后学生数学成绩对比与分析报告实验班课改前后数学成绩对比:课题组吴燕瑜老师于2018-2019学年度对中学高二10班共5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前后测试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法和传统课堂教学法的教学效果,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代表了传统课堂教学法的成绩,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成绩代表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验教学法的成绩。研究结果表明:对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教学法和传统课堂教学法相比,前者效果较好。通过对两次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学的初步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列表如下:表1 数学成绩统计表(课改前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表2 数学成绩统计表(课改后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实验班课改前后数学成绩分析:实验数据显示:实验后班级的平均分、优分、优秀率及合格率都有较大的进步。实验表明,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的深度融合能够给抽象的数学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也能够重新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更主要的是,有效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和潜能的激发。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发挥来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2、形成了实验课例三视图的还原技巧学习效果成绩对比与分析报告。在高三的总复习中,吴燕瑜老师也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进行深度融合,针对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差这一特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吴燕瑜老师设计了一节示范课三视图的还原技技巧,从三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的形状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突破该重难点,吴燕瑜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微课程:“正方体的顶点排除法”,准确地展现了三视图还原的过程,动态地再现了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与形成,它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直观。利用微课程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求知欲望非常强,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学生的兴趣逐步从“有趣”顺利过渡到“志趣”的阶段。微课程能够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为了检验本节的教学效果,设置了课前和课后作业,通过分析数据,表明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错的。数据分析如下:课前:实验班:中学2020届高三8班总分:30分,实验人数:49人成绩人数成绩人数30分115分825分210分1420分75分和0分17课后:实验班:中学2020届高三8班总分:25分,实验人数:49人成绩人数成绩人数25分2710分320分115分015分80分0课前:实验班:中学2020届高三10班总分:40分,实验人数:54人成绩人数成绩人数30分215分1625分710分1320分115分和0分5课后:实验班:中学2020届高三10班总分:25分,实验人数:54人成绩人数成绩人数25分2510分120分185分015分100分0实验数据表明:在上课前,学生对于三视图的还原技巧的题目得分率非常低,满分30分的测试卷,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5分及以下。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利用动态演示突破了难点,通过微课实现了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在课后的测试中,发现一半的学生能拿到满分,低分人数大大降低了。论文发表:课件课例课题组成员初步形成了使用备课网站:高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教学助手等进行备课,借助互动课堂进行授课,利用微课通录制微课,推送给学生,实现课堂的延伸。课件有: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三视图的还原技巧、利用网络解决高中数学问题、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高中数学翻转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三视图的还原技巧、倾斜角和斜率、利用网络解决高中数学问题、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微课:三视图的还原技巧、圆的方程(10个) 微专题教学设计案例: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以“换”代“凑”换元法在基本不等式中的应用 实践效果:比赛、获奖及荣誉(三)存在问题及有待研究问题近一年来,本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研究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及有待改进的方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组大部分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多、压力大,课题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充裕理论水平还比较有限。2、由于学校的手机禁令,课后学生对微课的推送不能及时收看,只能通过晚修或课外时间利用教室电脑进行播放。课件及微课的制作在数量及质量上仍需进一步改进,真正使得信息技术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3、课题组采用的观察、调查法、实验比较法只在课题组主持人的两个实验班进行,涉及面较窄,应在多个实验班进行推广。(四)下阶段研究工作计划下一阶段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突出研究重点,完善成果,计划如下:继续抓好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组织课题组成员继续学习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新高考过渡时期数学学科考试范围说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信息技术相关文献等。课题组老师结合学习的文章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与论文,并积极参与课题专题讨论与交流,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为课题研究奠定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突破的应用,形成相应的学习模式,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整理分类,形成指导性的方法材料。经过教学调研反馈,继续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找出经验梳理困惑,汇编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课例研究、制作收集微课、案例分析等物化成果,撰写论文。整理研究成果,汇编成册,撰写工作总结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做好结题工作,为课题鉴定作好充分准备;申请鉴定结题,作好结题申报,迎接课题专家组的验收、评估。GeoGebra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中期报告GeoGebra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中期检查活动主要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讨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重点是反思、归纳、深化、细化。中期检查活动建议由市级基础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集中组织,或由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一)中期报告检查时间:2024年 月 日(二)地点:xxxxxx三楼会议室(三)主持人:xxx(四)评议专家:xxx、xxx(五)参与人员:xxx、xxx、xxx、xxx、xxx、xxxxxx全体数学教师会议内容:(1)课题主持人xxx主持中期报告会,就课题开题以来的工作做简单汇报。(2)集中讨论和研究中期研究方案,同时就课题研究进展做探讨和研究;(3)专家组成员就课题中期研究做出了评议,结合课题内容,提出了评议意见。(4)课题组成员认真听取了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了记录,对课题中期报告再次进行修改和完善。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阶段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以内,(可加页)。GeoGebra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指借助一个结合几何、代数与微积分的动态数学软件GeoGebraGeoGebra引进数学教学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同时通过GeoGebra应用于函数的教学,积累一定的教学资源和经验,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开题以来的工作2018年5月申报该课题,同年由xxx基础教育教研室批准立项,并于10月10日开题报告会召开以来,开始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具体工作如下:确定课题研究工作的目标通过本课题成员的共同研究,确定本课题研究目标即探究探索GeoGebra在数学函数教学中的独特优势,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果。展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及独特的设计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达到要求目标。按照教研室要求组成网络教研平台交流群该课题由xxx老师主持,其他成员分工协作,为联系方便,建立了教研平台交流协作组,方便上传课题组工作进程和报告,同时就课题研究工作分配相应的任务。确定了课题组每周开会的制度每周五为课题组例会日,下午按时召开课题报告分析会。主要是课题组成员交流本周各自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商讨解决对策,整理课题研究成果,为今后课题结题准备材料。4、课题组成员针对本课题研究进行讨论学习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理论知识不完善,相应课题概念不清晰,分配任务不理解等情况,所以本课题组会定期举行相应的研究性学习,以便能够更好地完成分配任务。课题研究进展开题以来的研究活动对高一、高二的学生和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法。以高中数学必修4三角函数以及选修1-1导函数为研究对象,借助GeoGebra,深入探究三角函数和导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高一学生对函数教学的兴趣及期望和高二学生在导函数上的掌握情况。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主要为了了解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应用GeoGebra软件进行教学的程度和所取得的效果,以便更好地开展函数教学;并依据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合理制定研究方案。由课题组负责人xxx老师召集课题组成员集体学习GeoGebra的基本使用方法,集中研究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重难点,思考如何借助数学软件,突破教学上的重难点。在大家集体备课学习、认真研讨的基础上,最终确定课题组成员xxx、xxx两位老师来承接这次课题实验的实验班,运用GeoGebra进行教学实验,完成利用GeoGebra软件教学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课题组成员xxx、xxx整理写出相应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xxx老师跟踪课堂教学完善实验报告。两位老师合理分配班级教学方式,xxx老师所教班级1,4班利用我们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2,3,5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xxx老师6,7班利用实验教学方法教学,8,9,10班利用传统方法教学,最后比较总结两者的成效。(5)把研究过程涉及到的各个环节,撰写成研究报告,把研究过程中碰到的个别典型问题,撰写成研究心得。为本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可参考借鉴的经验,切实发挥课题研究的价值。研究计划完成情况从调查的结果看,多数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动力不足,缺乏学习数学的内驱力。而高中数学明显比初中数学,概念更严谨和晦涩,更抽象和复杂,学生在理解很多概念和定义的生成过程中存在困难.针对高一数学函数来说,学生普遍反映概念抽象,学习难度稍大,成绩不易提高,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高二学生虽然已经基本掌握了基本初等函数的有关知识,但要真正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而概念也很快就会遗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在研究函数内容时主要体现了一下几个方面:借助GeoGebra软件变抽象为直观高中数学函数是重要模块,但是高中数学函数相对抽象,借助GeoGebra辅助函数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上的障碍,对函数的学习起到极大促进作用。教学式样中借助GeoGebra软件把抽象事物形象化具体化,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并且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借助GeoGebra软件变抽象为直观,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学习效果明显。注重课堂效率,关注学生参与度GeoGebra软件应用于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提高课堂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GeoGebra应用于函数的教学,积累一定的教学资源和经验,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丰富教师专业发展中必备的知识,增长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研究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比分析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果;能够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分享和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使GeoGebra软件在高中函数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广泛的推广性。突破性进展和突出研究成果情况突破性进展突破以学校为研究范围的限制,充分利用市级甚至国家级的教育教学活动资源。借助2017年xxx举行的高中数学融合课,从一学校转变为校际之间,乃至整个xxx的学校为研究的范围和对象。后来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为突破口,把本次研究提升至国家级层面。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主动积极的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改革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的发展。GeoGebra软件在高中函数课堂教学中的普适性和广泛的推广性奠定了基础。突出研究成果本课题借助安阳网络教研平台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课题组成员进行磨课、反思对课例的深入研究GeoGebra软件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撰写了一些心得,制作了一些具有实效性的优秀课件和教学设计。课题组成员在市级和省级比赛中利用GeoGebra软件教学,荣获二等奖等奖项,也在校级公开课课堂上效果良好。探讨GeoGebra软件辅助高中函数的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更能深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更能体会信息化教学的强大优势。该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了我校数学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1、存在的问题(1)理论学习是研究课题的基础,研究的方法、研究的途径、手段,是需要理论做指导的。我们的课题研究中,理论依据比较浅层次,还比较单薄。(2)本课题组主要为年轻教师组成,大多数实验探究经验较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足,给课题的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3)在获取和利用GeoGebra软件相关知识方面,主要靠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和相互学习与交流,对于研究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重难点,思考如何借助数学软件,突破教学上的重难点问题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4)研究成员对各项分工尽职尽责,都能及时并高质量的完成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但研究内容的综合化、系统化还有较大欠缺,即成员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和趋同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合作协调。2、解决措施(1)课题组成员应努力学习,加大学习力度,多看理论指导用书,不能局限在本课题成员间,要多和老教师、其他兄弟学校数学教师、甚至是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交流,只有相互交流,才有思想火花的碰撞,才能产生良好的、新颖的思想。这样,我们的课题才能健康顺利的发展,也才能起到指导教学的目的。(2)课题组成员针对本课题研究增加相应的讨论学习。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知识不完善,相应课题概念不清晰,分配任务不理解等情况,本课题组定期举行相应的研究性学习,以便能够更好地完成分配任务(3)研究过程中师生都要明确认识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GeoGebra在数学函数教学中的独特优势,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果。帮助学生突破思维上的障碍,对函数的学习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要求去异求同,适时进行交流探讨并落实汇总。四、主要创新点结合所在学校教学实际,创设多个教学实例,通过研究实践形成GeoGebra辅助高中函数的教学范例,以点带面,分享和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另外本课题中GeoGebra辅助高中函数的教学,比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更能深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更能体会信息化教学的强大优势。五、重要变更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主题基本按照计划进行,但也有部分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课题组成员尽职尽责,都较好的完成课题组分配的各项任务,使得课题研究一直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进我校专家组特别关注此课题的研究进度和研究变更情况。具体变更如下所示:1、研究目标在课题研究中期,经过几次课题研讨活动,现将研究目标进行细化和明确,作为课题研究中期的研究目标,具体如下:(1)研究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比分析课堂教学效果。(2)通过备课、听课、评课,分析各种教学模式存在的优缺点。提高GeoGebra软件教学的教学效果。(3)通过协作组的研讨、修改,使GeoGebra软件在高中函数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广泛的推广性。2、本阶段,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做了以下调整:(1)、研究思路调整。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由于各位老师的任课年级和岗位都有调动,所以思路随着各位课题组成员所教年级的变动做出适当微调,但不会影响整个研究工作的整体进程。(2)、研究内容以及分工调整。由于课题组成员工作岗位的变动,研究内容的分工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具体是成员之间承担任务的互换调整或研究内容先后顺序的调整,但最终的研究成果汇总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样也有利于GeoGebra软件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在校内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研究。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虽然有写变化,但是我们依目标依计划而行,仍在合理可控范围内。六、下一步计划1、进一步学习、积累GeoGebra软件相关知识,做出更多精彩课例,多出精品课例,力出成效。2、加强技术指导,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尤其是现代教学媒体手段的应用。3、围绕课题,多做些调查研究,研究成果可以更多样化,如形成几节经典的示范课,精心设计的教学设计,课题研究论文等。4、开展课题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建立和完善课题研究的评价方法。我们相信,在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帮助下,这一课题定会顺利结题,圆满完成任务,为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服务。七、可预期成果1.通过对我校学生和教师的跟踪问卷调查,和各个年级的做横向比较,能充分了解学生对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想法和看法,以及学生对这种方式教学的接受程度。2.通过我们对GeoGebra软件教学的探索、研究,展示出GeoGebra在数学函数教学中的独特优势,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果。3.通过研讨、实践、摸索、交流使GeoGebra软件在高中函数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广泛的推广性,使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发挥最大价值。形式、完成或发表时间、成果影响等,限3000字以内,(可加页)。1.借助安阳网络教研平台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课题组成员进行磨课、反思对课例的深入研究2.课题组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对GeoGebra软件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撰写了一些心得,制作了一些具有实效性的优秀课件和教学设计。3.课题组成员在市级和省级比赛中利用GeoGebra软件教学,荣获二等奖等奖项,也在校级公开课课堂上效果良好。其中:xxx老师的教学案例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在xxx融合课大赛中获二等奖;xxx老师的教学案例在河南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二等奖;xxx老师的教学案例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在xxxxxx举办的观摩课中获优秀奖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利用GeoGebra软件教学营造高效课堂。四、专家评估要点:侧重于过程性评估,检查前期课题研究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可持续性评估,调整研究计划建议等,限1000字以内,(可加页)。中期研究期间,课题组专家集中查看了开题以来形成的资料,对开题以来的工作以及中期报告给予肯定,并对课题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咨询,听取主持人对中期的相关报告,以及课题成员对中期研究的讨论,专家组经过评议,一致认为:(一)本课题研究开展的扎实有效,符合课题申报书和开题报告设计的研究进度,研究时间与研究内容匹配。课题组成员能及时对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在理论和实践中对GeoGebra软件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得到了落实。(二)课题中期研究任务量大,课题组成员分工操作的同时要注重团结协作,按照中期研究方案认真去落实,为下一步的深化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认真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客观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客观评价课题研究的成果,争取使GeoGebra软件应用得到切实推广。(三)课题组成员要加大学习力度,多看理论指导用书,一定要对GeoGebra软件的掌握和使用达到熟练的程度,要多和老教师、其他兄弟学校数学教师、甚至是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师交流,多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提高我们的教师素养,为课题的研究开展奠定基础,也保证课题研究能有序顺利推进。(四)针对课题研究内容,专家组建议课题研究的内容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人员分工要再做出调整和细致分工;研究经费的应用要合理,将研究经费主要用于资料的采购和收集。各课题组成员老师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已有资源和学校图书馆资源,节省经费开资。五、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立项申报书、开题报告和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以内(可加页)。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研究主题基本按照计划进行,但也有部分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课题组成员尽职尽责,都较好的完成课题组分配的各项任务,使得课题研究一直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进我校专家组特别关注此课题的研究进度和研究变更情况。具体变更如下所示:1、研究目标在课题研究中期,经过几次课题研讨活动,现将研究目标进行细化和明确,作为课题研究中期的研究目标,具体如下:(1)研究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比分析课堂教学效果。(2)通过备课、听课、评课,分析各种教学模式存在的优缺点。提高GeoGebra软件教学的教学效果。(3)通过协作组的研讨、修改,使GeoGebra软件在高中函数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和广泛的推广性。2、本阶段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做了以下调整:(1)研究思路调整。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由于各位老师的任课年级和岗位都有调动,所以思路随着各位课题组成员所教年级的变动做出适当微调,但不会影响整个研究工作的整体进程。(2)研究内容调整。由于课题组成员工作岗位的变动,研究内容的分工也做了适当的调整;具体是成员之间承担任务的互换调整或研究内容先后顺序的调整,但最终的研究成果汇总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这样也有利于GeoGebra软件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在校内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研究。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虽然有写变化,但是我们依目标依计划而行,仍在合理可控范围内。六、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意见本课题中期报告书所填内容属实,本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业务素质适合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我校能提供完成课题研究所需时间和条件,并对本课题研究提供专业指导和充足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