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探讨.docx

    • 资源ID:97093578       资源大小:256.21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探讨.docx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探讨二级学院医药商学院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 级2016级(2)班学生姓名陈颖思学 号1621701227指导教师原宗琳2020年 5月 诚 信 声 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探讨【摘要】近年来,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拓展迅速,十分具有发展潜力,对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格局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对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汇总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与数据,从贸易情况、法规政策、国际教育、远程医疗、认知度等角度分析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预测发展趋势;也简要概述了中医药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的成果与机遇。通过对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现状进行SWOT分析,得出中医药服务贸易面临着贸易壁垒、中药药品生产质量标准不被外国认可、海外中医药人力资源缺乏、中医药被异化的问题,并着重阐述了5G技术对中医药远程医疗的积极影响。提出应把握5G技术先机发展中医药远程医疗、加强中医药海外本土人才的培养、政府牵头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提高专利保护意识来维护中医药文化独特性、建立科学化的中医药疗效鉴定体系的发展建议。【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对策;中医药;远程医疗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of TCM has been expanding rapidly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which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pattern and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TCM. This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o summarize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data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CM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rade situation, laws and policie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elemedicine, awareness, etc. The achievements and opportun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novel coronavirus were also briefly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CM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it is concluded that TCM service trade is faced with such problems as trade barriers, non-recognition of TCM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 quality standards, lack of overseas TCM human resources, and alienation of TCM. The positive impact of 5G technology on TCM telemedicine is also emphasiz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e lead in providing a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patent protection, maintain the uniqu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and establish a scientific TCM efficacy evaluation system.Key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Chinese medicine telemedicine目 录1 前言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1.2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1.3 文献综述22 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国内现状分析42.1 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提供模式42.2 中医药产品贸易情况42.3 2008-2019年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变化与分析62.4 医疗机构接待能力72.5 中医药国际教育情况分析82.6国内远程医疗开发情况103 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国外环境现状123.1 国际法规层面123.2外国法律与行业准入规定123.3 外国人对中医药的认知度133.4 外国中医药医疗机构发展情况144 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问题的SWOT分析154.1 优势(S)154.2 劣势(W)154.3 机会(O)164.4 威胁(T)174.5 小结185 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195.1 把握5G技术先机发展中医药远程医疗195.2 加强中医药海外本土人才的培养195.3 政府牵头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205.4 提高专利保护意识以维护中医药文化独特性205.5 建立科学标准的中医药鉴定体系216 结论22参考文献23致谢251 前言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我国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医药的服务贸易发展时间并不长,还处于不断摸索和完善的阶段,目前国内外虽然有不少相关的研究文献,但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政策方针不断更新,时代背景和科技也不断变化,本文希望能对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环境的现状进行更全面、系统的梳理,并结合5G通讯技术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现状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探究与思考,探索本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力求为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提出更有可行性与时代性的建议。2研究意义国际服务贸易是我国第三产业与对外开放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贸易将会在我国甚至世界的服务贸易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对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国内外影响因素进行更全面细致的分析,为其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对策提供更多的参考建议。同时本文也结合了当下时代背景进行研究,对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建议更有参考价值。1.2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本文运用以下分析方法进行课题研究(1)文献研究法:首先通过学术数据库和政府与组织发布的官方资料与年鉴等,汇总国内外的参考文献与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来支撑本课题的研究。(2)案例研究法:其次通过搜集中医药企业案例和中医药服务贸易领域内的实证数据穿插在整个研究课题中进行分析总结,增加研究内容的真实性。(3)SWOT分析法:即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外部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四要素分析法。对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形势进行SWOT分析,形成四种战略组合,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和对策。2创新点本文力求梳理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中各方面最新的发展情况,并在前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做进一步延申;同时紧跟时代背景,希望通过对 5G通讯技术与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作用和影响力进行了解,来预测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今后的新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对策。1.3 文献综述1.3.1 国内研究目前中国国内已经发表过较多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现状与措施角度:喻文迪(2014)从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完成方式、教育、医疗机构模式、接诊人群和交流热度五个角度总结阐述了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与特征,并提出要大力加强培养熟悉服务贸易国际规则的中医药服务贸易复合型人才与加强立法。雷兴长等(2010)对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进行SWOT界定,总结出要进行产业优化、推进中医药规范化进程提高中医药行业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度等建议。(2)从贸易结构角度:蒋未娜(2017)中国服务贸易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有较大差异的原因在于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缺乏,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有利于优化我国贸易结构从而提高国际贸易的国际竞争力。(3)从法律角度:杨逢柱(2016)认为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法律层面、行业标准层面、贸易壁垒层面、国民待遇层面的挑战,提出要在国际上构建一套有利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国际法律制度。(4)标准化角度:戴莹等(2018)认为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在术语、服务类型归属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需要促进标准化体系的制定,这样更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1.3.2 国外研究国外研究者大多为留学生或华人学者,外国学者的研究文献很少。而且研究领域主要为中医、中医机构在个别国家的发展现状与阻碍因素分析,缺少从国际服务贸易视野的理论研究。研究的对象国大多是较多中国华人移民、定居、留学的国家和邻国。例如马来西亚的国际医科大学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教授黄鸿锋(2019)对中医机构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移民的涌入带来了马来西亚中医的发展。加拿大学者France H(2019)从本土视角研究了中医药在加拿大的发展历史,包括中医被加拿大10个省中5个省作为一种被政府接受和规范的医疗手段。唐海涛等(2018)将中医与西医进行比较,从中药成分复杂、作用效果多样化、国际化过程中系统研究不足等特殊问题阻碍了中药在国际上认可度进行阐述。认为要加强文化交流、中药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大对中医药研究的投入、提高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虽然文献较少,但是对中医药的国际化服务贸易在国别研究、文化差异分析上可以提供有利的参考。随着中国对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预计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会开始重视中医药在服务贸易中对他们国家本土医药行业、文化、进口政策等方面的影响的研究。1.3.3 文献述评在论文的资料搜集过程中发现目前国外对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鲜有研究,缺少文献资料和数据,近几年主要是对中医药在一国的发展史与中药疗效运用等领域的研究;我国国内对中医药服务贸易已经积累的大量研究文献,但是国内近三年主要集中在教育、标准化、法律等细分领域进行研究。所以目前缺少对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整体发展趋势的研究课题。而且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在近些年已有较大变化,部分现有文献存在数据不够新,对现状与措施的阐述不全面等问题。同时“5G”时代的到来,通过远程医疗软件发展中医药远程医疗服务有助于形成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是目前涉及中医药远程医疗内容的研究文献只有零星几篇。所以本文希望能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新的数据与时事背景进行更系统、全面的分析,预测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提出更具有可行性的对策。2 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国内现状分析2.1 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提供模式关贸总协定把国际服务贸易的提供模式分为以下四种类别,即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1。我国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涵盖的领域比较广,主要包括教研、医疗、文旅等多个模块,把我国的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分别从四种模式进行分类:(1)跨境支付(Cross-border Supply):是指中国的服务提供者通过电子通信设备为其他国家(地区)的需求者提供中医药服务,例如远程诊疗、中医药领域的专业学位教育课程、线上中医知识讲座、等等。该模式突破了地理上的限制,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和对就医人群的限制,是目前移动通讯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十分具有前景的发展模式。(2)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指B国的服务需求者到A国境内享受A国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例如外国人到中国进行中医药医疗旅游、留学、游学等。(3)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我国的中医药服务供给者在境外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来为机构所在地的需求者提供服务,如中小型中医诊所。但是受境外各国不同的准入条件影响,我国的中医药海外服务型商业实体的处境相对来说比较艰难。(4)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是指在我国从事教育、医疗等服务提供者以个人的身份到另一消费者的境内提供中医药服务,例如跨国行医。深入研究服务贸易的四种模式,有利于中医药服务贸易多方位发展。2.2 中医药产品贸易情况2.2.1 总体趋势2015-2018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贸易总额变化(见图2-1),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总量的正增长态势明显,出口额远远高于进口额, 2018年末,我国中医药类产品贸易总额达到了57.6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5.7%,出口额将近突破40亿元,出口大于进口,对外形势前景良好。*数据来源: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图2-1 2015-2018年我国中药类产品贸易总额2.2.2 市场概况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医药传播的范围很广,已经接近有190个国家和地区。从2017年我国中药(包括植物提取物、保健品等)出口市场排名(见图2-2)可知,我国周边国家,即亚洲市场是我国中药出口的最主要市场;不过作为世界强国的美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我国中药出口额最高的国家;但是除了美国外,欧美西方国家市场由于文化差异、地理位置较远、政策限制等影响,一直开拓度不高,所以中药消费市场小。图2-2 2017年中国中药类产品出口市场排名2.2.3 出口种类结构不均衡截止2017年末,虽然中药保健品和中成药的出口额有所上升,但是他们的出口总额中占20%左右;我国中药出口最高的是植物提取物以及中药材及饮片,这两类出口总量为30.12亿美元,在中药出口总额中约占八成,但是由于附加值相对较低,从长远看并不处于优势地位2中国出口的中药以药品身份在国外市场所占的份额很少,需要优化出口类别的结构,提高高附加值的中药药品出口量。2.3 2008-2019年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变化与分析从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提出到发展其实只经历了短短的13年的时间,根据中国商务部和政府网站上的报道,对2008-2019年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相关内容及政策进行整理和分析,概括地总结了这13年间国家对我国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方针政策变化与影响(见表2-1)。表2-1(a) 2008-2019年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变化与影响年份会议/文件相关内容意义2008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扩大服务出口的要求表明发展服务贸易是优化贸易结构的重心2008商务部2008年的服务贸易工作意见要求建立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基地,来获取发展经验 开始重视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机遇2009-2011做一系列的部署和准备工作2012商务部等十四部门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事业的重点工作(市场版图、人才、科技、贸易物流与信息平台等)中医药服务贸易有了明确、系统的政策指导2016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加快中医药海外中心、国际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对外投资的发展为海外拓展提供更具体可操作的计划表2-1(b) 2008-2019年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变化与影响年份会议/文件相关内容意义2016年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出台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法律规范为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的法律保障2019关于开展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打造以出口带动其他区域的中医药基地和 “中国服务”的中医药国家品牌说明中医药服务贸易已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医疗健康领域战略从我国的政策和机制发展历程来看,目前中医药服务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不断摸索、稳步向前的态势。国家在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与指导非常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我国的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并且有良好前景。比如国内一些医疗机构建立起“中医药国际医疗部”,方便的外国人接受优质且有效率的中医药医疗服务;国务院与上海市政府也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跨境中医药服务平台“海上中医”,并在德国入驻投入使用;我国中医药院校的来华国际人才数量明显增多;本国年均派往国外的中医大夫人数约为2000多人,海外年门诊人数接近700万3。但是在微观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政策落实方面:政策虽然制定了,但是国内各政府或企业相关人员对中医药服务贸易还不够了解,所以会导致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视度不够以及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其次,在市场主体层面:虽然已经提出了试点工作的政策,但是我国公布的19家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骨干企业中只有7家是自负盈亏市场化企业,其余的是事业单位,因此缺乏市场化主体;还有统计体系上:我国的中医药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到2019年为止,也只是在进行试点工作,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不利于精准化分析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的提出。2.4 医疗机构接待能力中医类医疗机构的细分机构包括医院、中医类门诊部、诊所等。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将中医纳入全球医学纲要,中医药的认可度得到提升,在未来会得到高速的发展,中医类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医疗水平,即医疗接待能力,将是影响中医药服务贸易竞争的重要因素。从下面四个要素对接待能力进行分析:(1)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数量增多:据统计,截止2018年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有60697个,与2017年相比增长约12%,增长速度很快。(2)中医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2016-2018年,基层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村卫生室),提供中医服务的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的比例平均约为87.6%。可知中医服务地域范围和服务人群有所扩大。(3)全国中医药卫生从业者人数上升:2017年末,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66.4万人,同比增加5.1万人(增长8.3%),为中医药服务贸易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支持。(4)全国中医药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数上升: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的数据得出,2018年中医药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10.7亿,较上年增加0.5亿、较2016年增加1.1亿,稳步提升的态势明显。可知在中医药各界从业者与国家的支持下,对中医类诊疗的需求提高了,中医医疗的地位提升了。所以从总体来说,中医类医疗机构数量增长较快,中医药从业医护人员和药师人数也有所增加,因此,中医药类医疗机构的接待能力有较好的提高,中医就诊与使用中药的人群增多。除此之外,许多医疗机构也建立了中医医疗国际部为外国患者提供中医服务,有利于外国患者来中国接受中医医疗服务,为中医药境外消费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2.5 中医药国际教育情况分析中医药国际教育主要包括海外学生来华留学、进修,以及中医药远程教学两种形式。它们是中医药境外消费与跨境支付的重要实现方式。世界对中医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掀起中医热的浪潮,无论国内外都越来越多人有学习中医疗法与用药的意愿。下面将从三个要素对中医药国际教育现状进行分析。2.5.1 中医药院校境外消费模式的主要体现方式是国外学生到中国留学,接受我国开展的中医药相关的教育服务。从2018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记载的三类中医药教育主要基地的中医药院校数据得出,到2018年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有43所(其中有20所已经开立国际教育学院)、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西医药院校有123所、中医药专业的高等非医药院校有179所,所以开展中医药类教育的院校总数是很多的,有提供中医药国际教育的基础。并且,中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招收来华学习中医药的国际学生人数一直居于自然科学各专业的第2位4。但是中医药大学承接能力地域差异较大,上海、北京、天津、南京四个城市的院校因自身的教学和师资水平较高,每年承接海外中医药留学生占整体人数的62.44%,而其他院校因条件限制,接受中医药留学生的能力相对较弱5。此外,高等中医药教育证书在国际间互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影响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2.5.2 中医药留学生情况根据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数据对2013-2018年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国际留学生招生人数和生源、学历阶段、与学费来源进行统计:表2-2 2013-2018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招生人数和生源情况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合计亚洲1174118112681345158920708627非洲190941322682491361069欧洲339156981912572651306北美洲294270871521511301086南美洲555642182718216大洋洲1325030264819305总人数16081807165720002321263812031表2-3 2013-2018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学历层次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合计博士97124105162184151823硕士2572633143002662681668本科7286428251151115114925989专科1910991553培训5257694033787117123498表2-4 2013-2018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学费来源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合计中国政府资助3751951582293343511642本国政府资助910231025学校间交换3224922179自 费14261600149217191964228610484根据2013-2018年的中医药留学生各指标的数据可以看出:1留学生人数(见表2-2):在过去几年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招生总人数稳步增加,来中国的中医药留学生逐渐增多;2地域分布(见表2-2):留学生的生源主要来自于亚洲,占总人数的71.7%,来自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地区的留学生较少;3学历分布(见表2-3):本科阶段的中医药留学生最多,占总人数的49.8%,参加培训的人数次之,硕博阶段的高精尖人才较少。4学费构成(见表2-4):自费来华留学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比重为87%,学校间交换与其本国政府资助极少。2.5.3 中医药国际教育课程情况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教育体系还处于摸索阶段,虽然我国的高校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都开设了中医药精品课程,但是大多数为中文的教学资料,由于语言条件的限制,我国的中医药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国际化的发展,中医药术语在英语表述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6。同时,中医药的远程教育作为国际服务贸易跨境支付模式下的重要模块,并没有取得很大的发展,中国的“慕课”在线学习平台虽然有相关的中医药课程,也可学完申请证书,但是证书官方认可度不高、能学分互认的高校数量少、课程深度不够,远程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6国内远程医疗开发情况远程医疗是在互联网背景与医疗行业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使医疗服务提供者与需求方跨越地域与时空的限制来完成医疗服务,具有双向传递的特点,它除了治疗远程患者外,还可以对医务人员进行远程授课、培训等,对医疗卫生行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国的远程医疗在2014年发展的比较快,互联网巨头(百度、腾讯、阿里)等纷纷涉足医疗行业,投资远程医疗平台公司。如腾讯公司用7000万美金投资了丁香园公司,打造 “智慧医疗”平台,提供在线问诊、考试晋升等服务;阿里收购中信21世纪,即现在的阿里健康,与支付宝APP和淘宝平台结合,打通线上问诊与自有的药品类电商平台资源,建设智能化医疗平台;百度也推出百度医生APP。到现在,我国的移动医疗平台已经有两千多个。但是目前的移动医疗平台大多都是以西医疗法为主,并且服务范围限于国内,在中医方面线上诊疗普及率低。由于在今年2020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中医药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医药远程医疗平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政府报道指出在新型冠状病毒治疗的临床使用中,中医药总有效率超过了90% 。在中国运用中医药抗击疫情取得良好成效的情况下下,开始对国外疫情严重地区提供了中医药远程服务支援。福建中医药大学推出“越人小宝”远程医疗平台支援菲律宾,该平台是我国首个中医药支援国外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网络平台,它通过信息采集(舌象、音频、面容、问卷)实现中医舌诊、面诊、闻诊、问诊整合来诊断患者,并给出中医调理方案,在援助菲律宾抗击新冠疫情取得了很好的成效7。此外,北京中医药大学也在新冠疫情中推出了中医在线服务平台,这些新尝试为今后的中医药远程平台提供了实践经验,也为扩大海外市场提供了成功的案例支持。虽然远程医疗平台在快速发展之中,但是中医药远程诊疗中需要对患者的精神状态、面部状态进行准确把握,以及地域限制减少后患者人群增多,需要存储的医疗信息数据增加。由于 4G通讯技术的网络带宽不够,会出现信息传输延时导致清晰度低、诊断效率降低的弊端,使远程医疗发展受阻。如今我国的5G通讯技术发展迅猛,先进的5G技术可以解决了4G技术的弊端,提高了传输速度和图像清晰度,为中医药远程医疗平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所以中医药远程医疗前景可观。3 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国外环境现状3.1 国际法规层面世界各国共同认可的法律与规范是中医药走上国际市场的重要前提。目前,国际上大多是通过国际多边协定对服务贸易做出规定,缺乏专门的中医药国际制度与法规,且内容不完善。1995年政府间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制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实行的多边商贸条约服务贸易总协定是各世贸组织成员国要遵守的服务贸易法的基本规范8。然而中医药服务贸易是近十来年才发展起来,现行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第1类商业服务”中缺少对中医药医疗服务的服务编码规定,使中医药服务贸易在国际上通行受到阻碍9。不过近年来国际组织也逐渐加快了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相关国际规范的完善与制定进程。2014年,世卫组织WHO在第67届世界卫生会议允许通过中国传统医学决议的提案,要求组织内成员国制定和完善本国关于传统医学的政策、标准和法规;除此之外非政府间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也于2014年正式颁布国际上第一个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国际标准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为中国的针灸针提供了国际标准10。中医药服务贸易相关国际贸易法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已有相关的国际法规,但是因为各国的法律、国情、文化等不同,要全面推行世界组织的规定也有一定的难度。3.2外国法律与行业准入规定3.2.1 外国中医药立法概述除了国际性法规与标准外,境外许多国家也开始了对中医药进行立法。形式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全国性立法:澳大利亚2000年颁布了全国性的中医药管理法,它标志着中医第一次在西方国家获得法律的认可;欧洲首个正式对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匈牙利2015年开始在全国施行中医法案;第二类,区域性立法:加拿大对中医药中的针灸进行立法的省份仅有安大略、魏北克等5个省11。第三类,限定性立法:美国目前仅对针灸进行了立法,还未对中医药进行专门的立法。 3.2.2 行医资格限制自然人流动是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方式,它在亚洲、北美发展相对来说阻力比在欧洲弱,欧洲国家的中医药行医资格要求更为严格,限制最多。中医药类医师到海外行医主要受语言要求、学历背景、执业范围等限制。例如(1)语言限制:德国要求取得执业执照必须先取得德语中级证书;(2)学历限制:奥地利则要求获得西医博士学位才能任职中医行业12;(3)执业权限限制:匈牙利的法律规定取得中医职业牌照后只能从事针灸、推拿等自然疗法范畴。总体来说由于各国的法律制度要求不同,在执业执照不能与中国的执业执照互认的情况下,想取得外国的中医药执业执照需要克服语言、学历、资金等障碍。并且从业者几乎都要求有移民身份或者有当地永久居留权,去外国境内从事中医药行业需要付出一定的边际成本,从而限制了自然人流动模式的发展。3.2.3 中药药品境外上市困境境外中药药品上市规则较繁杂,美国作为我国最大的中药材出口国,以及美国的医药行业在世界也遥遥领先,如果我国的中药产品能在美国上市,无疑是将来在西方国家乃至世界的起跑点。这里以美国的药品法律要求为例。在美国,药品上市需经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获得销售批号,但是FDA对中药的成分检测还有一定的弊端,美国FDA的专家对中药成分不了解,部分中药材含有农药和重金属成分不适宜用FDA标准,所以中药药品研制过程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技术含量很高,因此,很少中国企业生产的中药能以药品身份在境外上市销售,几乎都是以保健品的身份申请上市。中国药企天士力公司研制的复方丹参滴丸是第一个以中成药身份申报美国FDA新药上市的药品,截止2020年也还处于临床试验中,未在美国市场流通,所以中药产品以药品身份在境外上市十分困难。 3.3 外国人对中医药的认知度中医药在国外被认可的道路曲折。在国外西医是主流,外国人普遍从生物和化学角度分析有效成分来理解药品疗效,因而无法理解中医药的治病机理,因此,大多对中医药持怀疑态度。澳大利亚的中医诊所一开始也被当地人称为“巫术”。经过中医药从业者的努力,中医药在海外市场升温,外国人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有所提高。据官方报道,欧洲、南北美洲各自都有大约20个国家认可中医。2015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对疟疾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今年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现有西药对新型病毒抑制作用不强,研发新的西药耗时较长,对疫情的控制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中国在此次疫情中率先采用了中药、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等)、中药注射剂(血必清注射剂等)进行治疗,取得非常好的疗效,据官方数据显示有效率高达90%,这个消息传到国外后,比利时、印度、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网友在公众平台上纷纷表示了对中药的支持,中国也与意大利等国分享中医药诊治患者的经验,连花清瘟胶囊亦在印尼、加拿大、泰国等获得上市许可。所以可以看出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有所提高。3.4 外国中医药医疗机构发展情况境外中医药医疗机构是中医药商业存在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外华人一直是境外中医药行业发展的主力军。二十世纪90年代末,许多中国人到马来西亚参与锡矿开采工作,由于移民华人不断增多对医疗卫生需求增加,所以催生了一大批的中医会馆(如仁爱堂、同善医院)13。同样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中医药机构也是由移民华人逐渐建立起来的,进而带动了中医药教育、文化的发展。外国的中医药医疗机构数量增长较快。它主要分为中药店、中医药诊所、中医院三类。据WTO相关数据统计,中医已传播到171个国家和地区,中医医疗(含针灸)机构达8万多家,增长很快14。不过由于外国对中医药的商业存在模式限制还比较严格,所以这些机构大部分是私人投资开办,由中国企业到境外开办连锁的中医机构较少,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发展战略指导。目前做得最成功且有借鉴意义的是同仁堂,同仁堂的海外经营业务已经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子公司有36家,还布局了115家包括零售终端、中医诊所和养生中心在内的网点,分布于各个大洲15。不过同仁堂已经在拓展国际市场有几十年时间,才取得如今的成果,想要建立起有品牌连锁效应的境外中医药医疗机构还需要走很长的路。4 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问题的SWOT分析4.1 优势(S)1中医药资源基础好我国地大物博,中草药的种类、数量、品质都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中医与中药材由来已久,国内的认知度高;中医药类医疗机构发展很快,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普及,覆盖全面,接待能力强,利于跨境医疗服务发展;中医药院校数量多,有培养中医药类专业人才的基础。2中医药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国的传统中医和中药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历史基础优越,现存的很多著作如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等为诊疗和中草药的使用提供了依据,中医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辩证疗法、气血理论等不是外国学者、医师能在一朝一夕彻底了解并广泛传播的,所以以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为根基的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颇具优势。3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药服务贸易被列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框架中,在近十几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在国内加快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工作、加强立法和贸易监管;在国外积极推动WTO、WHO等国际组织完善相关规范和法规,与外国政府积极接触、寻求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医药服务贸易洽谈。为今后的发展不断铺路。4.2 劣势(W)1缺少证明中医药疗效的科学化体系中药被很多国家定性为“膳食补充剂”,即医疗保健品,中药的疗效被忽视;当然由前文中药药品境外上市困境分析可知,这是由于目前西医是主流,用西药的以生物化学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如美国的FDA)去判定中药疗效不完全适用,因此国际上不乏对中医提出“伪科学”的质疑,所以中药要想与西药以同等地位进入国际市场比较困难。要想摆脱外国对中药的成见,需要我国建立起科学的中医药疗效鉴定体系,证明中药药物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培养海外本土人才教育体系不完善我国中医药类专业人才很多,但是受到国外环境的限制,并不利于人才流动,境外中医药机构缺少人力资源的支持。中医药类留学生数量虽有增加,但是目前国内外高校间学历互认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探讨.docx)为本站会员(封****n)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