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预习(译文赏析+理解性默写).doc
-
资源ID:97112712
资源大小:80.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预习(译文赏析+理解性默写).doc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登岳阳楼预习一、译文和赏析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译文】早就听说洞庭湖水波澜壮阔,今日终于如愿登上岳阳楼。吴楚大地被洞庭湖分割为东南、西北两面,日月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只有一只孤舟陪伴自己。关山以北的战争仍未停息,我依着窗户遥望,不禁眼泪鼻涕横流。【赏析】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昔闻”指诗人青年时代,那时正值“开元盛世”,到处歌舞升平。诗人闻洞庭盛名,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到了暮年的诗人有幸登楼,而此时祖国山河残破,诗人漂泊一生,历尽坎坷,怎能不百感交集呢?颔联赞颂洞庭湖的丰厚蓄积,意象广阔。“坼”字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水的磅礴气势;“浮”字呈现出洞庭湖几乎包容了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的壮阔浩荡之景。颈联满纸悲凉,发出沉郁之叹。诗人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汪洋浩淼,更添身世孤危之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尾联诗人凭栏遥望北方,忧国忧民。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凭栏眺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体现了诗人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小结】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忧患联系起来,把对寂寞的身世感慨和壮阔的自然景色相映衬,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二、理解性默写1.“ , ”两句写洞庭湖浩渺的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奇丽。2.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地域辽阔,气势恢宏,杜甫的登岳阳楼中“ , ”体现了这一特点,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3.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 ”。4.登岳阳楼中描写诗人漂泊天涯、疾病缠身、孤单落寞的诗句是“ , ”。5.登岳阳楼中“ , ”两句,表现出诗人心系国家安危,胸襟博大。6.登岳阳楼中“ , ”两句,描写了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想到边境仍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不禁涕泗交流的场景。7.在杜甫的登岳阳楼中,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冲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8.在登岳阳楼中,杜甫写自己眼见国家动荡不安却报国无门的哀伤的诗句是“ , ”。9.登岳阳楼中,作者笔锋一转,由个人身世之哀扩展到国家动荡之愁的句子是“ , ”。10.登岳阳楼中,从所见转到所感,从阔大转到狭小,从登临的喜悦转到身世的凄凉的诗句是“ , ”。【答案】1.“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两句写洞庭湖浩渺的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奇丽。2.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地域辽阔,气势恢宏,杜甫的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体现了这一特点,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3.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4.登岳阳楼中描写诗人漂泊天涯、疾病缠身、孤单落寞的诗句是“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5.登岳阳楼中“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两句,表现出诗人心系国家安危,胸襟博大。6.登岳阳楼中“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两句,描写了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想到边境仍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不禁涕泗交流的场景。7.在杜甫的登岳阳楼中,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冲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8.在登岳阳楼中,杜甫写自己眼见国家动荡不安却报国无门的哀伤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9.登岳阳楼中,作者笔锋一转,由个人身世之哀扩展到国家动荡之愁的句子是“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10.登岳阳楼中,从所见转到所感,从阔大转到狭小,从登临的喜悦转到身世的凄凉的诗句是“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