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教学反思07.docx
品质教学反思品质是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代表作。作品从“我”与靴匠的几次打交 道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影射出何谓品质。构思布局别具匠心, 细节和心理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真实感人,故事结尾耐人寻味。教学中可以 从多角度去挖掘文本的意义,对学生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 也可以初步了解中外文学、世界文学的迥异和异彩纷呈的特点。一、选好角度品质这篇小说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鉴赏,但教学课时和知识 的容纳吸收是有限度的,所以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做到抓重点、理顺难点, 最大限度的有所收获是最佳效果。为此,可以设计以细腻深刻的语言和外贸神态 描写作为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握,精心设题,深入体会。如先让同学用自 己的语言把故事情节简略复述一下,理清线索,进而理解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的 关系,那么对小说的主题进行探讨和理解就会顺利成章了。二、迁移拓展通过这篇小说我们了解了小说中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 许多艺术大师都十分注重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在此可以把语言描写的分类和方法 做一下归类和对比,从优秀作家笔下那些精湛独到异彩纷呈的语言描写片断中, 我们可以获得对这一表现手法的较为全面的认识和宝贵的艺术启迪。把本文和 荷花淀的有关片断做拓展和对比,可以看出中外小说惯用的语言描写手法的 差异,可以感受把握作品通过人物形象所反映的特定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也帮 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对比阅读小说。三、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由于课前盲目地读书,课上,对我设计的问题,学生无法有充足的时间来进 行思考和探究。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忙于应付那几个问题,至于展开质 疑和提问,时间根本不够。为什么上课前没有预料到这一点呢?我想还是备课不 够深入、全面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估计不够准备,以后应力求避免。审慎取舍教学内容,精心安排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质疑、 表达的习惯和能力,师生充分挖掘文本内涵,拓展外延,在阅读思考中传导信念, 品读人性。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在品评悟读中体味人性人生的精 神之美,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通过“立言”而实现“立人”的目标。真正落实在课 堂中就是领悟文学大师笔下的有生命、有情感、有厚度的文字,且是用生命的灵 性去体会,践行此根本途径就是师生的对话:巧妙引领、深入领悟、精当练习。反思自己的课堂,通过研究课堂,我们汲取精华、弥补缺憾。多年的语文教 学中经常陷入一种茫然之态,于是在困惑中求索,期冀在迷茫之中寻找一种答案。 本课教学中,在备课方案比较中明白得失,在反思中求取进步,此时梳理自己的 成败得失,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