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学(第3版)——教学大纲.docx
印刷工艺学(第3版)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印刷工艺学(第3版)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必修计划学时:64计划学分:4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印刷工艺学(第3版),刘昕主编,2023年,电子工业出版社教材。适用专业:本课程既可作为印刷工程、包装工程等专业的课程,又可供印刷包装行业的 科研和新产品开发人员、高级操作人员学习与参考。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注重与机械和化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主要讲述印刷过程中的共性一水墨平衡、 油墨转移、印刷压力工作原理、网点转移及图文变形原理。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印刷工 艺的自然科学规律,掌握印刷工艺的人文和科学思想,并经过工程训练,使学生能熟练进行 印刷工艺设计与机器调试,为工程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课程教学要求序号专业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要求关联程度1工程知识共16章,8大模块,10大重点,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润湿 基本理论;润版原理,E|刷压力;包衬与图文变形;颜色复 制方程及其方法;油墨转移原理;凹版、柔性版和网版印 刷的油墨转移;数字化印刷;网点转移的计算方式;E刷 品质量过程监控。L2问题分析“印刷工艺学”服务于印刷包装业,是印刷工程、包装 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课程注重与机械和 化学等学科的父叉与融合,主要讲述印刷过程中的共性 水墨平衡、油墨转移、印刷压力工作原理、网点转移及 图文变形原理。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印刷工艺的自 然科学规律,掌握印刷工艺的人文和科学思想,并经过 工程训练,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印刷工艺设计与机器调试, 为工程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H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本课程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不仅收集了教学团队最新 的主要研究成果,也收集了当今世界印刷领域较先进的 技术和理论。本课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本课程教学的 基本要求;取材合适,深度、广度适宜,内容恰当,符合H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启发性,便于学习,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其多种能力的培养。4研究L5使用现代工具L6工程与社会学生能够意识到印刷工艺学的重要性,不仅要有良好的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健康的身体, 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勇于承担责任,能够承受失 败与挫折等。L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L8职业规范L9个人和团队1 .学会个人发展和团队合作,提高个人和团队的综合素 质。2 .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 队合作氛围。H10沟通1 .学会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表达,与客户、同事和上级保 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2 .学会进行跨文化沟通和合作,提高国际化视野和跨 文化交流能力。M11项目管理L12终身学习1 .学会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 业水平和创新能力。2 .学会进行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拓展职业 领域和发展空间。H、课程教学内容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 体描述。“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 档分别表示为“H” 或"L” o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 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章节名称主要内容重难点关键词学时类型1润湿基本理论表面活性与表面活性 剂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 构及分类HLB值表面张力与表面过剩 自由能Gibbs吸附定理 表面活性剂在液一固了解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剂 及其分子结构;了解HLB值及其用途,掌握 HLB值的计算方法;了解表面过剩自由能,掌握 Gibbs吸附定理的作用; 熟练掌握表面活性剂在液- 固界面上的吸附原理及界 面现象;3理论+ 实操U!界面上的吸附 乳状液及其性质了解乳状液的性质和胶印 水墨乳化的类型。2润湿与水墨平 衡印版的表面状况润版原理润湿方程与铺展系数胶印水墨平衡润湿液PS版润湿液亲水胶体的使用润湿液的pH值润湿液浓度的控制正确理解润湿和水墨平衡 的概念;了解润湿方程在胶印中的 应用;掌握润湿液各种成分的作 用,掌握PS版润湿液的特 占./、9了解润湿液的pH值对印刷 品质量的影响。6理论+ 实操3印版的图文基 础版材印版的表面结构 印版的变形 印版的耐印率 印版的检查明确第二章所述的润湿与 接触角之间的关系;熟悉常用的胶印印版,了解 不同印版的表面结构和印 版的检查方法;了解印版耐印率下降的原 因,能在实际生产中通过改 变印刷条件来提高印版耐 印率;了解印版的变形对套准精 度的影响,能在使用中采取 尽量减少印版变形的简单 措施。2理论+ 实操4印刷纸张的黏 弹性弹性变形黏性流动黏弹性物体的流变特性纸张向压缩流变了解黏弹性物质、弹性、黏 弹性、塑性及黏弹性物体的 形变特点;了解徐变现象、松弛现象、 塑性流动的数学表达式; 掌握将工程问题抽象为数 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熟悉徐变现象、松驰现象、 塑性流动的基本规律与印 刷过程的相互联系;重点掌握纸张“Z”向压缩的 特点和在压力作用下的流 变方程及其在印刷中的应 用。2理论+ 实操5印刷油墨的流 变性基本流体 黏度与屈服值 流变方程 综合流变曲线了解油墨流动性、黏度、黏 性与屈服值的基本概念; 掌握油墨流变的基本形式; 重点掌握油墨流变方程、曲2理论+ 实操线及其在印刷过程中的应用;掌握如何用基本流变方程 分析油墨的流变特性及其 表述方法。6油墨颜色调配油墨的基本属性 调配油墨的理论 调墨简易水调油墨 油墨调配过程了解调墨的基本原理及三 原色油墨的显色范围;掌握油墨的四个基本参数 和油墨混合公式;了解简易水调油墨的制作 方法及应用;掌握一般调墨过程及操作 方法。3理论+ 实操7印刷压力印刷总压力印刷压力的分布压印滚简半径与印刷 品质量滚简速度和速差 保持最小速差的方法了解印刷压力的一般表示 方法,明确总压力、压力 的分布和检验方法; 在了解油墨转移率与印刷 压力关系的基础上,理解 工作压力的概念,明确影 响印刷压力的主要因素, 能根据给定的印刷条件确 定适当的印刷压力; 了解压力与速差、包衬、 摩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 系,能进行滑动量的综合 分析;掌握用速差曲线解析入值 的分配方法,能根据实际 生产条件合理分配人值。4理论+ 实操8包衬与图文变 形接触宽度上相对位移 的计算滚简软、硬衬垫的分 析包衬厚度与相对位移 滚简滚压中的摩擦力 及其分配和转化 关于摩擦的归纳了解软、硬衬垫的性能及 其印刷适性,能结合生产 实际选择合适的包衬; 了解包衬厚度与印迹相对 位移的关系,会根据相对 滑移量选择适当的包衬厚 度,会计算接触宽度上的 相对滑移量;了解滚压过程中摩擦力的 产生原理,会用所学理论 结合实际,从而减少摩 擦;会分析橡皮布的变形给印 刷品造成的图文变形及网 点扩大;会使用印刷橡皮5理论+ 实操9油墨转移原理油墨在印刷机上的传 输油墨转移方程油墨转移方程的参数 油墨转移方程的修正 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 胶印的油墨转移10颜色复制方程 及其方法胶印的特点胶印的工艺流程网点在色彩再现中的作用彩色复制印刷工艺对网点传递影响印刷相对反差(K值)中性灰11印刷品质量过 程监控基本概念印刷图像复制质量 印刷质量的综合评价 印刷测试条计算机印刷质量控制 系统布。了解理想条件下墨辐上墨 膜的分配规律,并理解印刷 过程中减少停印次数对油 墨传递正常进行的意义; 掌握油墨转移方程及其应 用;了解对油墨转移方程的参 数赋值的三角形形心法和 优化法;正确理解对油墨转移方程 进行修正的意义及其实用 性;了解胶印和照相凹印的油 墨转移。8理论+ 实操了解用网点再现颜色的方 法及网点与色彩再现的关 系;了解原稿与印刷品的密度 关系,掌握彩色复制的 Neugebauer公式,会用该 公式分析三色复制中的问 题。了解印刷工艺过程对网点 传递的影响,掌握印刷中 的阶调值增大量;了解印刷相对反差,会计 算相对反差;熟练掌握END方法,会用 该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3理论+ 实操了解与印刷质量有关的十 个基本概念的内容及意义, 掌握阶调和色调的基本关 系及两者对印刷质量评价 的作用;了解文字质量的评价内容 及方法;了解印刷图像复制质量评 价内容、方法,掌握综合 评价印刷质量的方法; 了解印刷测试条在印刷过6理论+ 实操12网点转移的 计算方式网点的测量和传递墨层厚度网点反射密度的计算 墨量的监控及网点扩 大13数字化印刷概述静电印刷机 喷墨印刷机 DI印刷机14凹版、柔性版 和网版印刷的 油墨转移凹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柔性版印刷的油墨转 移网版印刷的油墨转移程中的作用及在评价印刷 质量中的作用,掌握印刷 测试条的应用;了解随机控制印刷质量的 CPC及其对印刷过程中印刷 质量的控制方法。了解精确计算网点大小的 方法,会用反射密度来间 接表示墨层厚度;了解玛瑞-戴维斯公式的推 导过程,会用尤尔尼尔森 修正公式计算反射密度, 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出 不同的n值;了解墨量监控的-一般方 法,会计算网点扩大值。2理论+ 实操了解数字化印刷的定义、 基本内容及意义,掌握数 字化印刷的主要特点; 了解和掌握数字化印刷机 的典型结构及其主要用 途;了解数字化印刷图像复制 质量评价内容及其评价方 法,掌握数字化印刷的经 济印数;掌握静电印刷机、喷墨印 刷机和直接成像印刷机等 数字化印刷机的主要特点 及其应用场合;了解数字化印刷的油墨转 移过程,合理选用不同的 数字化印刷方法。5理论+ 实操了解凹版印刷中印版的主 要形式及其网穴形状对油 墨转移的影响,柔性版印 刷机使用的网纹辑及其常 见着墨孔的形状,常用的 网版种类及其特性,网版 的目数、开口度、开口 率;掌握雕刻凹版的四色印 刷、网穴角度和网点线数 的设置、柔性版印刷机采5理论+ 实操15油墨转移中的 现象与温湿度油墨的雾散叠印透映与反印剥纸胶辐、橡皮布在使用过 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相对湿度与纸张油墨 静电及其消除16印刷作业色序样张观察水墨平衡输纸机器运行印刷中的其他作业用网纹辐-刮墨刀输墨系统 的传墨性能;正确选择网纹 辐的线数、网版印刷的工 艺参数;了解凹版印刷的主要应用 场合,掌握网版印刷对网版 性能的要求、刮板压印力 的选择;正确理解凹版印刷、柔性 版印刷和网版印刷的油墨 转移。会分析墨雾的产生及消除 方法;了解单色机、四色机油墨 叠印的区别,分析各种叠 印不良的产生原因,会提 出获得高质量叠印效:果应 采取的措施;了解印刷中纸张掉毛的原 因,掌握纸张拉毛速度和 油墨黏性、油墨黏度、印 刷速度、环境温湿度等的 关系,掌握减少纸张掉毛 所采取的一一般方法; 了解印刷品背面粘脏、油 墨脱落的原因,并能提出 相应的排除方法;对静电的产生有足够的认 识,能针对实际选择合适 的静电消除方法及装置; 了解温湿度对纸张、油墨 等印刷材料的影响及选择 合适温湿度的方法。4理论+ 实操了解色序在多色印刷中的 重要性,会根据生产实 际,选择合适的色序; 了解观察样张的重要性; 理解水墨平衡的概念,能 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水墨平 衡,缩短准备工时,提高 劳动生4理论+ 实操产率;了解印刷机的运行情况, 能正确使用输纸器,排除 输纸故障;了解配色记录和样张保存 在印刷过程中的重要性。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序号成绩类别考核方式考核要求权重(%)备注1期末成绩期末考试考试50百分制,60分为及格2平时成绩课后作业16次40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平时表现出勤情况10两次未参加课程则无法获得学分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六、学生学习建议(-)学习方法建议1 .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增强的团队交流能力,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 协调等等。2 .通过思考,加深自己的兴趣,巩固知识点。3 .进行练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应用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印刷工艺学(第3版),刘昕主编,2023年,电子工业出版社教材。七、课程改革与建设本课程引入了把印刷工程的科学技术问题抽象为物理或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有 助学生对印刷工程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思政,致力于培 养一流印刷人才。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学生的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方面,占期末总评 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评的50%。制订人 签字:教研室主 任签字:院部负责人 签字:修订时IH: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