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投掷》教学案例22.docx
初中体育投掷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指导思想:以''健康为主,安全第一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 动兴趣,促进自主创新学习;关注差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教学目标:掌握投掷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安全锻炼意识;发展速度、耐力、 灵敏等运动素质和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等健康素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主动参 与的运动态度,增强自尊和自信。二、案例叙述课前插曲:预备铃声一响过,二班的学生便聚集到体育课的集合点。当看到器材 筐里的实心球、手榴弹、垒球等器材后,便开始小声的嘀咕着。''龚老师,今天 上什么内容呀?”有两位女学生略带怯意地问。''今天我们上投掷课。我回答。''啊!两位女同学发出''痛苦的声音。有许多 身着白衬衣的学生脸上也泛起愁云。的确,筐中脏乎乎的实心球附带着煤渣土,是 有些不招人喜欢。学生们倒是表现出对垒球和手榴弹有几分好奇。准备阶段:''健康第一",安全更不可忽视。为了更好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达成教学 目标,我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采用了''抓手指和''排头抓排尾 两个游戏来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得到预热。同时也转移了学生对实心球 的注意力。激发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两个准备游戏过后我开始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学习与生活中有哪些与投掷有关的活动?''投篮。一位男学生抢声回答。''扔纸团、''套圈、''扔飞镖我提高声音说:''不错,你们说的都很对,那么它们都有那些共同点呢?''都要用手扔一位学生回答,随之有更多的学生附和。''除了用手进行投掷外,还有什么共同点?我问。学生们呈现出迷惑神态。''这些活动是不是都有投掷的目的呢?"我问。''嗯,,是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以投远、投准为目的,由大家自己设计、创新投掷的方式,好吗? 我说。''好,好。学生欣喜地答道。''但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注意安全,而且大家的投掷方式要尽量做到不一样, 看谁的投掷动作最具新意。好吗?我说。''好同学高声地回答。学练阶段:我将队伍带至投掷场地,宣布以投远为目的的投掷体验开始,并重申 ''尽量不重复别人已采用过的动作,看谁的投掷动作最具新意的要求。''我先来,我以原地侧向的方式将实心球双手抛出,成年人的力量是足以让这 群孩子信服的,我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随后,男、女各两组,按顺序以投远为目 的进行创新投远练习,【教客网,,提供免费课件,免费教案, 免费试题,免费论文,舞蹈视频,幼教资源,版报大全,公文大全,剧本下载!】 真是千姿百态,花样迭出:弓步正向、马步后抛、双手胯下后抛、双膝跪姿前后左 右抛、原地侧向抛、侧向上步掷。课堂上,大家不但完成了教材上的内容,还 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姿势,使得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以承载和发扬。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就在他们意犹未尽之时, 我们开始了以投准为目的的创新体验练习。接下来又是同学们千姿百态的动作,叹息声、赞赏声、指责声、鼓励声、欢笑 声不绝于耳。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结合投远、投准的特点发展学生控制力量的能力, 并通过集体协作共同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学生分成四组,男女各两组。男生与 男生、女生与女生进行小组淘汰赛,最后男女生优胜组进行决赛。每人只投三次, 胜负以各组击倒手榴弹的总个数来定。这时男生更是兴奋不已,斗志十足,看得出 他们没把女生放在眼里,而女生则多数露出胆怯神态。我见状,便补充说:''女同学 有投掷距离比男同学少一米的优势,这下男生可慌了神,而女生则立即欢呼雀跃, 士气大振。''各组同学应注意比赛规则,要以地滚球的形式击倒手榴弹,投掷方式可以自由 选择,但不得越过投掷线。我补充比赛规则。''哎呀!打偏了、''用力一点、''瞄准再扔!各组学生紧张地指导着本组同学的 投掷动作。三、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过程顺利实现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投掷创新体验,来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本案 例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经验设计投掷方式,并以''保龄球集体竞赛 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享受投掷乐趣之余,体验集体合作获取成功的喜悦心情,从 而实现教学目标。(二)、淡化投掷教学的竞技性色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得以实现 的。本案例淡化投掷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进行创新体验 与练习,既提高了投掷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投掷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三)、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本案例中,老师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 各项投掷体验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平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教师的 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均得到充分的体现。(四)、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得以有效实现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技能。本案例让学生提出一个投掷目的,利用自 己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设计相应的投掷练习方法,促进其在生活实践中投掷能力的 发展与提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五)、开心愉悦的学习情景下,更要注意运动安全教育。教学形式越是强调自主则越容易出现松散,这必将增加课堂教学的不安全因 素。如在进行投远、投准及保龄球练习时,一定要求各组学生在将投掷物全部投 完后,才可以将本组的投掷物取回,以避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