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docx
-
资源ID:97146759
资源大小:14.4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友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docx
送友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古人或云游、或求学、或贬谪、或为官、或戍边,亲人朋 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甚至终身不得相见,因而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他们常常设酒 饯别,或折柳攀杨,或赠物送银,更是常常要吟诗作赋,以寄离情,所以送别诗便成为古诗 当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送友人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诵读中的一首。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篇,整首 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又情意绵绵,动人肺腑。诗人通过景物、意象、细节描写等手法表达自己 对友人的深切挂念和依依惜别之情。学生在理解这首诗以及这类送别诗时往往存在概念化、单一化的问题,只要是送别诗,一 律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不舍惜别之情,却又不知其所然,缺少解读古诗的方法和能力。本节 课的教学设计聚焦“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又是如何传达出这种情感的? ”这一主问题引领 学生通过分析景物描写、“孤蓬”“浮云”等意象、以及细节描写来理解诗歌情感。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品味诗歌,学习通过景物、意象、手法等方法鉴赏诗歌的方法。2 ,感受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丰富的感情。一、导入新课师: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古人或云游、或求学、或贬谪、或为官、或戍边,亲 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甚至终身不得相见,因而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他们常常 设酒饯别,或折柳攀杨,或赠物送银,更是常常要吟诗作赋,以寄离情,所以送别诗便成为 古诗当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一首送别诗一一送友人。二、朗读古诗,明确诗意【屏显】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 此地一为别, 浮云游子意, 挥手自兹去,白水绕东城。 孤蓬万里征。 落日故人情。 萧萧班马鸣。1 .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理解并自由朗读古诗。2 .师生交流理解疑问处。(重点关注:郭、孤蓬、兹、萧萧、班马等词的意思。)3 .指生朗读古诗。三、细读品悟揣摩情感这首送友人表达了哪些情感?诗人又是如何传达出这些情感的?请同学们细读古诗, 圈点、批注,从一个意象、一处描写、一种手法等角度揣摩品味。(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中交流)师生交流整理:1.通过意象传达情感孤蓬:孤单的蓬草,枯后断根,常随风飞旋。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友人。这里的孤 蓬意象,流露了诗人对友人无限同情和关切。浮云:比喻游子象漂浮的云朵一样行踪不定。这里浮云的意象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 同情、牵挂与关切。落日:这里的落日既点明此时是落日西沉的傍晚,又暗喻了诗人此时就像落日依恋大地 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诗中的孤蓬、浮云、落日这些自然物,都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这种附着着作者主 观情感的事物即为意象。【屏显】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意”指诗人的情感,“象”是客观事物,意象就是寓意 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简单地说,意象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那么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孤蓬、浮云、落日才能更好地传达情感呢? (学生揣摩朗读后小组内交流后全班展示,师生点评)总结:赏析诗歌时,关注诗歌中的意 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地情感主旨。2 .以景传情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一联写景,既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又用轻快明丽的景色,来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以乐景衬哀情)“萧萧班马鸣”末一句,以景结情,用离群之马的嘶鸣渲染了离别来临时的眷念与不舍,全诗至此悠然 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首联和尾联的朗读展示和师生交流点评。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古诗中的景物往往寄托着诗人的情思,鉴 赏古诗词时对于诗中的景物要用心品析。3 .细节之处见深情“挥手自兹去”一句中,“挥手”这一细节仿佛让人看到诗人不断挥手,久久地凝望目送 着友人,流露出无限不舍与眷念。总结:古诗中的细节描写是深入领会诗词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诗词都通过细节传达出深刻 的意蕴。4 .借助手法显真情反衬(以乐景衬哀情)比喻寓情于景以景结情总结:古诗中各种写作手法地运用或形象、或深刻、或含蓄地表达情感主旨。这首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送别时诗人情意绵绵,既有对友人依依 惜别的不舍、又有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与牵挂。请你们再读古诗,注意语速、停顿、轻重和感 情。四、拓展阅读学以致用【屏显】送别诗隋无名氏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说说这首诗中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送别诗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意象 呢?师生讨论交流并归纳总结(预设):诗人用杨柳、杨花的意象来表达对送别之人的不舍和期盼友人早日回归的感情。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还有:雁、春草、长亭、南浦等等。【屏显】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师生讨论交流并归纳总结(预设):“红叶青山水急流” 一句,满目红叶与两岸青山、湍 急流水相映成趣,景色鲜艳明丽、动静相衬反衬友人离别时的留念与不舍。而最后一句“满 天风雨下西楼”则以景结情,用凄黯迷茫的景象来衬托诗人因离别而生的惆怅空寂。【屏显】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宋王安石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注释:和甫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龙安即龙安津,在江宁城西二十里。吴氏女子是王 安石的长女,吴安持的妻子。古时女子出嫁后从夫姓。诗写因送弟而思女的心情。这首诗中''泪染衣襟不自知的细节读来让人十分动容,请你在此处补充一段诗人的心理描写。 师生讨论交流(预设):荒烟凉雨,春雨蒙蒙的江边,我看着亲人远去,又想起了你出嫁离 家的情景,不禁泪下。课堂小结:中国古典诗词是最为含蓄凝练的文学样式,要想读懂古诗词,在多读多感受之 外,也要习得一定的鉴赏古诗词的知识和方法。意象、手法、景物描写与细节描写的运用等 等,都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