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
-
资源ID:97165835
资源大小:119.1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
孟德尔遗传定律一、单选题1(2022·浙江·高考真题)孟德尔杂交试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 为材料。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主要原因是()A杂合子豌豆的繁殖能力低B豌豆的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C豌豆的性状大多数是隐性性状 D豌豆连续自交,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2. 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得出了遗传学中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下四个方面:“F2 中高茎与矮茎的性状分离比接近 3:1”;“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推测测交后代有两种表型,比例为 1: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实验现象的是( )A. B. C. D. 3. 下图为某动物生活史示意图。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阶段分别是()ABCD4. 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早年研究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现了“镶嵌显性”这一遗传现象, 即双亲的性状在 F1 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下图是异色瓢虫两种纯合子杂交实验的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生物试题 第 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 瓢虫鞘翅斑纹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规律BF2 中的黑缘型与亲本中的黑缘型基因型不相同C新类型个体中,SA 在鞘翅前缘为显性,SE 在鞘翅后缘为显性 DF2 中除去黑缘型的其他个体间随机交尾,F3 中均色型占 4/95. “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 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螺壳旋转方向有关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B. 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和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都是 3 种C. 将图示中 F2 个体进行自交,其后代螺壳都将表现为右旋D. 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6. 某高中生物学学习小组部分改进“模拟孟德尔杂交试验”如下:把甲、乙、丙、丁 4 个骰子同时掷下 100 次,记录时甲、乙骰子的 1-3 点记为 A,4-6 点记为 a,丙、丁骰子的 1-3 点记为 B,4-6 点记为 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是模拟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B实验结果中出现 AaBb 的概率大约为 1/4C若需要模拟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则可用丙、丁骰子的结果来表示 D若模拟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则可只统计甲、乙骰子的结果7. 某植物经减数分裂可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YR:Yr:yR:yr=3:2:2:1,若该植物自交(配子可随机结合),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是()A. 3/8B. 1/4C. 9/32D. 8/648. 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aa)且手指正常 bb 的孩子。请问他们的后代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以及其再生一个孩子只出现并指的可能性分别是() A1/2 和 3/8B1/16 和 3/8C1/2 和 1/8D1/16 和 1/89(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 2 个矮秆突变体, 为了研究这 2 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 2 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 F1,F1 自交得 F2, 发现 F2 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 A、B 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F1 的基因型为 AaBb BF2 矮秆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Aabb,共 4 种C基因型是 AABB 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 aabb 的个体为极矮秆DF2 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2,F2 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1610. 两株纯合白花的香豌豆杂交,F1 全部表现为红花。F1 自交,得到的 F2 植株中,红花为 273 株,白花为 212 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2 中白花植株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BF2 红花植株中纯合子:杂合子=1:8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F1 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子代红花:白花=1:311. 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三种表型,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 R/r、B/b、D/d 控制,已知基因 R、B 和 D 三者共存时表现为红花(分为深红花、浅红花两种表型)。选择深红花植株与某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 均为浅红花,F1 自交,F2 中深红花浅红花白花=12637。下列关于 F2 的说法 正 确 的 是 ( )A浅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7 种,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19 种B白花植株之间杂交,后代可能出现深红花植株C浅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有白花植株出现DF2 浅红花中纯合子占 1/2612. 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 R1 和 r1、R2 和 r2 控制。R1 和 R2 决定红色,r1 和r2 决定白色,R 对 r 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 R 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 F1,F1 自交得 F2,则 F2 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A3 种、31B3 种、121C9 种、9331D9 种、1464113(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某种植物的宽叶/窄叶由等位基因 A/a 控制,A 基因控制宽叶性状:高茎/矮茎由等位基因 B/b 控制,B 基因控制高茎性状。这 2 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为研究该种植物的基因致死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宽叶矮茎植株自交,子代中宽叶矮茎窄叶矮茎21;实验:窄叶高茎植株自交,子代中窄叶高茎窄叶矮茎21。下列分析及推理中错误的是()A从实验可判断 A 基因纯合致死,从实验可判断 B 基因纯合致死B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子代中宽叶矮茎的基因型也为 Aabb C若发现该种植物中的某个植株表现为宽叶高茎,则其基因型为 AaBb D将宽叶高茎植株进行自交,所获得子代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414. 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 A/a、B/b 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含有 AB 的花粉由于活力不足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将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进行自交获得 F1,则 F1 中花色的表型及比例是()A白色:粉色:红色4:3:9 B白色:粉色:红色5:3:4 C白色:粉色:红色4:3:5 D白色:粉色:红色6:9:115. 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单倍体,而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一雌蜂和一雄蜂 交配产生 F1,在 F1 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 F2 中,雄蜂的基因型共有 AB、Ab、aB、ab 4 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 AaBb、Aabb、aaBb、aabb 4 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BAaBb×AbCAabb×aBDAABB×ab生物答案:1-5 DAABD6-10 CCADD11-15 ADD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