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总关情800字.docx
一草一木总关情800字 摘 要:此篇书评以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山水庭院与室内陈设为动身点,分析人物的性格,力图表现出曹雪芹景物渲染的功力。关键词:红楼梦 书评林黛玉是绛珠仙草的化身,来到人间还泪,所以她第一次正面出场便是“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似喜非喜含露目”,眼中储满泪水。大观园建成后,她便移居潇湘馆,也取笔名为“潇湘妃子”。这不得不令人想到古时投湘水而死的娥皇、女英,“潇湘馆”与“潇湘妃子”这两个名字,不得不令人怀疑这是曹公埋下的伏笔。潇湘馆第一次正面亮相是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贾宝玉敏动诸宾中,在读完对它的描写,并与其它建筑比较后,潇湘馆的特点就显现出来,一是有水源环绕,二是有“千一百零一竿翠竹”。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回旋竹下而出。有清泉环绕的地方是有灵性的,只有黛玉这般有灵性的人才配住进潇湘馆,也只有潇湘馆这样有灵性的地方才配黛玉居住。至于千一百零一竿翠竹,也显现这一处所在的幽静。竹子在古人眼中是明哲保身、不与世俗同流的象征,仿佛告知我们黛玉不受陈腐教条的约束。我自己对后院的“一大株梨花,兼着芭蕉”最感爱好,因为春天时梨花盛开,给千竿翠竹的绿添了一笔洁白,于竹林的孤傲添了一笔娇美,那情景肯定是美的。芭蕉在古人眼中,也是比竹子大气、略带豪气的,放在潇湘馆的后院,黛玉肯定不会孤独。这一段描写也点出,潇湘馆中是“小小三间房舍”,“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有这样的布局,这样合身打造的家具,也正是让黛玉那样心思细敏、“心较比干多一窍”的人居住的。再回到潇湘馆的内部陈设,假如说黛玉居中住前的潇湘馆是一个幽静的。居住,那么它在黛玉入住后,就是多了几分生气、雅致。关于它的零星描写有很多,比如其次十七回:林黛玉便回头叫紫鹃道:“把屋子整理了,摞一下扇纱,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屉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第三十五回:“黛玉便令将架摘下来,另挂在月洞窗外的钩上,于是进了屋子,在月洞窗内坐了.吃毕药,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黛玉无可释闷,便隔着纱窗调逗鹦哥作戏,又将素日所喜的诗词也教与他念.这且不在话下”;第五十二回:“说着便坐在黛玉常坐的搭着灰鼠椅搭的一张椅上,因见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点着宣石,便极口赞:好花! 这屋子更加暖,这花香的越芳香,昨日未见"。由这些片断描写可知,黛玉在馆中养了鹦鹉、给大燕子打算了巢穴、也放了欣赏植物,这些片断无不告知我们,她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精致的人,不仅养了鹦鹉,还教它吟诗;不仅栽了水仙,还用探究的盆子把它装着,并用宣石点缀。这些细微环节无不使潇湘馆多了生气,增了格调。这也反映出黛玉的审美情趣她偏爱自然的东西,在装饰品的选择上也喜观材轻快,不厚重的。这与她的性格、身世、她的居处有很大关系。此外我们也感到,潇湘馆虽然清幽,但有几分孤寂清高。正如它被千竿翠竹掩饰,是一个小世界与外界隔绝。或许正是这样,在肃杀之气渐浓的秋天,在无人探望的时刻,她才会悲从中来,写下秋窗风雨夕,发出“那堪秋雨助凄凉”的感慨。对潇湘馆内部陈设的惟一一次全面描写,是发生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进入馆内,只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观书架上放着满满的书”,正应了贾政那句“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假如说潇湘馆是黛玉的一个小世界,那么书中的世界又是黛玉广袤的天地。苏轼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林黛玉那段风流看法自不用说,但仿佛潇湘馆多了一份书卷气, 多了一份才情,黛玉的书也仿佛带进了竹林的芳香,恒久的定格在我们脑海里。再说薛宝钗,在大观园建成前,她母女二人居住在宁国府的梨香院中。关于这一处的内部描写,只有一句“只见吊着半旧的红油软帘”,虽然简短,却让人窥见薛姨妈与薛宝钗不喜奢华的作风。此处她的面部及服饰描写也耐人寻味衣着“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真是一个安安分分,藏愚守拙的美人。这与黛玉、探春、迎春的外貌描写是迥然不同的,她代表的是一种低调,安份的美,与黛玉的自然之美、探春的张扬之美、迎春的温柔之美有相同,有相异,在后来也写到,她的美如牡丹,非常冷艳,任是无情也动人。蘅芜院的第一次出场也是在第十七回,贾政初见它时,因为它清淡得很,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认为它无味的很。然而步入这个院子,就发觉它简直太美了。蘅芜院也有两个特点,一是有各式山石包围环绕,二是有很多异草。很多异草也就罢了,竟连一株花木也没有。薛宝钗的这个居处真是太像她了。异草又有两个特点,一是形态不常见,二是有着异香,形态奇妙漂亮芳香的植特在蘅芜院内自由地长着,让我每次读后都有把蘅芜院当作天堂人间的幻觉(在忽视其内部陈设的前提下)。值得一提的还有环绕在蘅芜院四周的各式石块。为什么院子要用石块包围,以致于让人第一印象是“无味”呢?这个院落的设计师怎么想的不重要,但被石块掩映的房子仿佛是宝钗的化身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无味的、安分的,但随着对她了解的深化,就会发觉她的很多美妙品质温柔谦恭、沉稳大气、豁达开朗等,但也令人窥到她内心的不安静。除却她给宝玉绣肚兜的那段,她有两处话语实在让我胆寒。一是发生在滴翠亭,宝钗因听见小红与坠儿的沟通担忧被她们察觉而嫁祸林黛玉,二是她在闻知金钏儿投井后对王夫人说的话。薛宝钗在滴翠亭边对小红说的话原委在八十回后有没有对黛玉产生不利现在无从得知,但就这种行为而言是不行取的,即使是在当今这个约束较清朝很少的社会,薛宝钗的做法也有些卑鄙。而她在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那一段话让我更是震惊。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当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惋惜。”宝钗虽然是排解王夫人心中的愧疚,但她面对一个漂亮生命的离去,不觉难过,不觉哀思这也算了,她排列种种金钏儿大意落井的可能性也就算了,但她尽然可以得出“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惋惜。”真令人叹为观止!王夫人垂泪自然有内疚的缘由,而宝钗一个十几岁的少女,面对一个鲜活生命的离去,即使那人是“糊涂人”,尽然可以说“也不为惋惜”,实在让人震惊。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