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T_CACM 1147-2019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 天疱疮.docx

    • 资源ID:97192622       资源大小:104.5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T_CACM 1147-2019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 天疱疮.docx

    ICS 11 120C 05团标 准T/CACM 1147 2019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天疱疮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rmatology in TCMpemphigus2019 - 01 - 30 发布 2020 - 01 - 01 实施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 布T/CACM 1147 2019前 言本指南按照 GB/T 1 . 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 口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本指南参加起草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重庆市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 、海南省皮肤病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武汉市第一 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本指南主要起草人 :周冬梅 、杨志波 、刁庆春 、刘巧 、刘红霞 、李元文 、李斌 、张俊岭 、陈明岭 、陈柳青 、陈维文 、陈晴燕 、范瑞强 。3T/CACM 1 147 2019引 言中医的天疱疮基本相当于西医的天疱疮病 (pemphigus) ,是一种慢性 、复发性 、严重的表皮内棘层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 现认为是一 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 平均发病年龄是50 60 岁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中医学很早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 ,如 外科大成记载: " 天疱疮者初来白色燎浆水疱 ,小如芡实 ,大如棋子 延及遍身 ,疼痛难忍。" 疮疡经验全书 曰 " 天疱 初生一疱 ,渐至遍体 ,浸烂无休。" 为使中医药标准更好地体现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促进中医药标准质量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规范中医对天疱疮的治疗 , 明确中医治疗的时机和适应证 ,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需要对中医治疗天疱疮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 ,提出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中医治疗天疱疮的诊疗指南。本指南规定了中医对天疱疮的诊断 、辨证和治疗方法 ,从现有的证据中甄选出相对较为可靠的证据 ,推荐临床有效且安全 、可行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其内容适用于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整个过程。本指南涉及天疱疮的中医诊断 、辨证和治疗 ,适用于天疱疮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其他大疱性疾病临床表现与本病类似的 ,可以参考本指南进行辨证治疗。本指南的主要内容为天疱疮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 因此主要使用人群为中医皮肤科和中西医结合皮肤科的临床从业医师 ,西医皮肤科从业医师和其他学科中医师也可参照本指南中的相关内容。4T/CACM 1147 2019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 天疱疮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天疱疮的中医诊断 、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天疱疮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其他大疱性疾病临床表现与本病类似的 ,可以参考本指南进行辨证治疗。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2 . 1天疱疮 pemphigus本指南中 , 中医的天疱疮相当于西医的天疱疮病 (pemphigus) 。中医的天疱疮是以皮肤初起小如实或大如棋子 ,燎浆水疱 ,可延及遍身 、热疼痛 ,未破不坚 ,疱破毒水津烂不臭等为特点的一类大疱性皮肤病。西医的天疱疮病为一组累及皮肤黏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水疱的大疱性皮肤病。3 诊断3 . 诊断要点3 . 1 . 1 中医诊断要点2 - 3临床可见身起水 疱 大小不等 ,发无定处 ,可遍及全身 ,伴痒痛难耐 ,慢性病程的大疱性皮肤病。3 . 1 . 2 西医诊断要点4 63 . 1 . 2 . 发病特点慢性病程 ,此起彼伏 。好发于中年人 ,男性多于女性。3 . 1 . 2 . 2 临床症状水疱发生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 ,疱壁薄而松弛 ,尼氏征阳性 ,易破裂形成糜烂 ,表面可附有淡黄色痂 ,偶见血疱 、溃疡 、组织坏死 。皮损愈合后可留有色素沉着。3. 1 . 2 . 3 好发部位本病可累及全身各处的皮肤 。 口腔 、咽 、喉 、食管 、外阴 、肛门等处黏膜也可受累 ,表现为水疱和糜烂 。3 . 1 . 2 . 4 常见症状临床常见皮损处瘙痒 、疼痛 、灼热等症 。3 . 1 . 2 . 5 皮肤病理表皮内水疱 、棘层细胞松解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棘细胞间免疫球蛋白 G 、免疫球蛋白 M 、免疫球蛋白 A或补体 C3 沉积 。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血清中有抗表皮棘细胞间物质抗体 (天疱疮抗体) 。3. 1 . 2 . 6 其他检查水疱基底涂片可查见天疱疮细胞。3 . 1 . 2 . 7 临床分型一般分为寻常型 、增殖型 、落叶型和红斑型等4 种经典类型 ,还可有其他特殊类型 ,如副肿瘤性天疱疮 、药物诱发性天疱疮 、疱疹样天疱疮和 gA 型天疱疮等。3. 2 鉴别诊断3 . 2 . 1 大疱性类天疱疮 ( BP) 4 - 6大疱性类天疱疮 (BP) 多见于中老年人 ,好发于躯干 、 四肢伸侧 、腋窝和腹股沟 ,在红斑 、水5T/CACM 1 147 2019肿性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发生水疱或大疱 ,疱壁较厚 ,不易破 ,尼氏征阴性 ,疱破后呈糜烂面 ,愈合后有色素沉着斑 。少数患者可在口腔 、咽喉 、外阴等黏膜处发生水疱和糜烂 , 自觉瘙痒 、烧灼感 ,慢性病程 ,反复发作 。其他临床类型如小疱型 、多形型 、局限型 、结节型 、增殖型等。皮损处组织病理检查示 :表皮下水疱 ,无棘层松解 ,真皮内有炎症细胞浸润 , 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 。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 表皮基底膜区 gG 和 (或) C3 线状沉积; 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 :70%患者血清中有抗表皮基底膜区 IgG 型抗体线状沉积 。外周血可检测到抗 BP抗原抗体。3. 2 . 2 猫眼疮 (重症型多形红斑) 8 - 10猫眼疮 (重症型多形红斑)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急性炎症性疾病 , 与感染和变态反应有关 。典型皮损为中间有靶形或虹膜状损害的圆形水肿性红斑 ,可见红斑 、水疱 、大疱和 (或) 黏膜糜烂 。常见于儿童及年轻人 ,起病急骤 有较重的前驱症状如发热 、头痛 、咽痛 、关节肌肉疼痛等 。组织病理可见表皮坏死 、大疱形成 ,真皮浅层水肿 ,毛细血管扩张 ,管壁可有纤维蛋白样变性 ,周围有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3 . 2 . 3 药毒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8 10药毒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是一种严重的药疹 , 由药物引发 。发病急 , 1 4 天内皮损遍及全身 ,全身中毒症状重 ,有高热 、疲乏 、咽痛等症 。初起为紫红色 、暗红色或略带铁灰色斑 ,很快扩大 、增多 、融合 ,其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 ,水疱易破 ,尼氏征阳性 ,其他重要脏器如心 、肝 、肾 、脑等均可同时严重受累 。3 . 2 . 4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8 - 10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又名表皮松解型类天疱疮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 , 多见于成年人 ,易受外伤处发生水疱 、瘢痕 、粟丘疹 ,无家族史 ,血液循环中有抗型胶原的 gG 抗体 ,人白细胞 DR2 抗原 (HLA - DR2) 发生率高 。3 . 2 . 5 湿疮 (湿疹) 8 10由多种内 、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表现 ,皮疹多形态 , 常对称分布,瘙痒明显 ,全身症状轻 ,与敏感体质有关 ,易反复发作及有慢性化倾向 。预后较好。3 . 3 辨证分型 ( , 弱推荐)3. 3 . 1 热毒炽盛证 (毒热炽盛 , 气营两证) 2 3 7 - 14 ( a , 弱推荐)发病急骤 ,水疱迅速扩展 、增多 ,糜烂面鲜红 , 或上覆脓液 , 灼热痒痛; 伴身热口渴 ,烦躁不安 ,便干赤; 舌质红绛 ,苔黄 ,脉弦滑或数。3. 3 . 2 心火脾湿证 (心火炽盛 , 脾湿内蕴证) 2 3 7 - 13 ( a , 弱推荐)燎浆水疱 ,新起不断 ,疮面色红 , 口舌糜烂 ,皮损较厚或结痂而不易脱落 ,疱壁紧张 ,潮红明显 ;伴倦怠乏力 ,腹胀便溏 ,或心烦口渴 ,小便短赤; 舌质红 ,苔黄或黄腻 ,脉数或濡数。3 . 3 . 3 脾虚湿蕴证 (脾虚湿盛 , 熏蒸肌肤证) 3 , 8 - 13 15 a 弱推荐)疱壁松弛 ,潮红不著 ,皮损较厚或结痂而不易脱落 ,糜烂面大或湿烂成片 ;伴口渴不欲饮 ,或恶心欲吐 ,倦怠乏力 ,腹胀便; 舌质淡胖 ,苔白腻 ,脉沉缓 。3 . 3 . 4 气阴两伤证 (毒热未清 , 气阴两伤证) 2 3 7 - 15 ( a , 弱推荐)病程日久 , 已无水疱出现 ,疱干结痂 ,干燥脱落 ,瘙痒入夜尤甚 , 或遍体层层脱屑 ,状如落叶;伴口干咽燥 ,五心烦热 ,汗出 口渴 ,不欲多饮 ,神疲无力 ,气短懒言; 舌质淡红 ,苔少或无苔 ,脉沉细数。注 : 本病多 因 心 火妄动 , 脾湿内蕴 , 兼感风热暑湿之邪 , 以致火邪侵肺 , 不得疏泄 , 熏蒸不解 , 外越皮肤而发,湿热蕴久化燥 , 灼津耗气 ,故后期见气阴两伤 7 。4 治疗4 . 治疗原则治疗上应遵循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急性期重在清热除湿 、解毒凉血 ,可适当加入茯6T/CACM 1147 2019苓 、薏苡仁 、枳壳等健脾除湿药物 ;慢性期或后期 ,湿热减退 ,津伤气耗 ,治疗重在益气养阴 、健脾除湿 , 兼以清热解毒3 9 (b 弱推荐) 。4. 2 中药汤剂4. 2 . 毒热炽盛证治法 :清热解毒 ,凉血清营 。方药 :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9 -0,3 -4 6 ( a , 弱推荐) 。组成 : 水牛角 30g 生地黄炭 10g 金银花炭 10g , 莲子心 10g , 黄连 10g 白茅根 30g , 天花粉10g 生栀子 10g , 生石膏30g , 紫花地丁 10g , 生甘草 10g 。加减 :高热者加生玳瑁 ;大便干燥者加大黄。4 . 2 . 2 心火脾湿证治法 :泻心凉血 ,清脾除湿。方药 : 清脾除湿饮加减93 7 - 19 ( a , 弱推荐) 。组成 : 赤茯苓皮15g , 生白术 10g , 淡黄芩 10g , 栀子6g , 泽泻 10g , 茵陈 15g , 枳壳 10g , 生地黄12g , 麦冬 10g 加减 :心火炽盛者加黄连 、莲子心 ; 口腔糜烂者加金莲花 、金雀花 、藏青果 、金果榄; 大便干燥者加大黄。4. 2 . 3 脾虚湿蕴证治法 :清热解毒 ,健脾除湿。方药 : 除湿胃苓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9 - 3 , 19 - 22 ( a , 弱推荐) 。组成 : 茵陈 15g , 猪苓 30g 车前草 30g , 茯苓皮 15g , 黄芩 10g , 冬瓜皮 15g 泽泻 10g 黄柏10g , 枳壳 10g 加减 :若皮损色红加牡丹皮 、赤芍; 便干加大黄; 痒甚加白鲜皮。4. 2 . 4 气阴两伤证治法 : 益气养阴 , 清解余毒23 。方药 :解毒养阴汤加减9 ( b , 弱推荐) 。组成 : 南沙参 15g , 北沙参 15g , 玄参30g , 佛手参30g , 天冬 10g 麦冬 10g , 玉竹 10g 金银花15g , 蒲公英 15g , 石斛6g 丹参 15g , 西洋参3g (另煎兑服) 。加减 :若痒甚 ,可加刺藜 、当归 。注 :本指南所推荐药物剂量为常用剂量 , 临床实践中为提高疗效 , 医师可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 , 对药物剂量进行适当加减 。4. 3 中成药可按照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根据不同证型及治疗原则 ,酌情选择合适的中成药。4. 3 . 毒热炽盛证羚羊角胶囊 、清开灵口服液等 ( V ,弱推荐) 。4 . 3 . 2 心火脾湿证导赤丹 、二妙丸等 ( V 弱推荐) 。4. 3. 3 脾虚湿蕴证参苓白术丸 、四妙丸等 ( V ,弱推荐) 。4. 3 . 4 气阴两伤证人参健脾丸 、六味地黄丸 、生脉饮 、八珍颗粒等 ( V ,弱推荐) 。4. 4 外治疗法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原则 ,根据不同的皮损情况 ,选择应用不同的外治法 ,其总治疗原则为保护创7T/CACM 1 147 2019面 、收湿敛疮 、预防感染。a) 水疱大且未破溃时 ,宜在消毒情况下抽干疱液 ,促进愈合 ( V ,弱推荐) 。b) 皮损有糜烂渗液者 , 可用黄连 、黄柏 、 马齿苋等清热解毒除湿中药煎汤湿敷24 - 25 ; 大的糜烂面可用邮票贴敷疗法; 或用清热解毒之油剂 , 如甘草油 、复方大黄油20 、紫草油27 外涂患处 (a,弱推荐) 。C) 皮损结痂者 ,可用除湿解毒中药软膏外敷 ,脱去厚痂9 ( b , 弱推荐) 。d) 口舌糜烂者 ,用金莲花片口含; 或金银花 、黄连 、淡竹叶 、生甘草等煎水含漱7 或代茶饮( ,弱推荐) 。5 辨证施护5 . 1 饮食护理25 28 ( , 弱推荐)脾胃为后天之本 ,生发之源 ,健脾和胃 ,培土以生金则皮肤易愈 ,故饮食护理 ,应以调理脾胃为重 。毒热炽盛证或心火脾湿证时 ,应嘱患者吃一些清心解毒的食物 ,如莲子汤 、绿豆水 、萝 卜汤及各种新鲜蔬菜汤; 脾虚湿蕴证时 ,则应吃一些健脾益气除湿的食物 如薏米粥 、山药粥 、芡实粥 、茯苓饼及藕粉等; 气阴两伤证时 ,则应多吃一些养血扶正的食品 ,如山药粥 、当归补血汤 、黄芪粥等 。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如年糕 、黏团子 ,还应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品 。5 . 2 局部护理28 ( , 弱推荐)局部皮损治疗要谨守病机 ,各司其属 ,需要根据不同皮损情况进行不同护理操作 ,具体可参见外治疗法部分。5 . 3 精神护理28 ( , 弱推荐)由于天疱疮病情严重 ,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健康 , 因此精神护理在天疱疮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初发患者常因 自 己病情较重 、皮肤糜烂而感到恐惧 ,精神过度紧张 , 复发患者因病程反复发作 ,缠绵 日久而抑郁悲观 ,对治疗失去信心 , 因此必须要了解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 给予耐心的解释 ,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 指南使用说明本指南主要包括中医治疗天疱疮的内容 , 由于天疱疮病情较重 ,故若单纯中医治疗效果不理想 应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原则请参考本病的西医治疗相关诊疗指南 。临床研究表明 ,天疱疮急性期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加快控制病情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并减轻激素副作用 ;皮损消退后 ,继续内服中药可扶正袪邪 ,还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93 , l7 - 19 , 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2 0.2,9 , 使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加快 19 22 29 - 30 。8T/CACM 1147 2019附录 A( 资料性附录)指南的证据来源 、质量评价和推荐原则A. 1 本指南的证据来源A. 1 . 1 文献检索策略电子检索的资料库包括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 (CNKI) 、 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 、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sinoMed) 、 万方数据库 (wanfangdata) 、 pubMed 、 cochrane Library 和 EM-BASE 七个数据库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数据库 ;在研临床试验数据库包括中国临床试 验 注 册 中 心 ( http : /www. chictr. orgcn/) 和 美 国 药 物 临 床 试 验 登 记 网 ( http /Www. clinicaltrials. gow/) 。 文献检索未设定语种限制 , 检索 日期开始 日期不限 , 截止 日期为 2015 年5月 31 日 。 中文检索词包括 :天疱疮 、 中医 、中医药 、外治 、中医外治 、中药外治 、草药外治 、湿敷、针灸 、 灸法 、 体针 、 针刺等 。 英文检索词 : pemphigus , herb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chinesemedicine ; alternative medicine ; acupuncture 。 根据不同资料库的特征分别进行主题词联合自由词 、 关键词进行综合检索。A .1 2 文献纳入标准文献纳入标准为 :a) 关于中医药治疗天疱疮的系统综述 。b) 关于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疱疮的临床研究 。C) 不限研究设计类型 ,可包括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系列 、病例报告及专家经验介绍等 。d) 不限年龄 、病情严重程度 、干预措施 ( 中药 、中成药等) 。e ) 结局指标为皮损面积变化。A. 2 证据的评价和分级标准证据的评价采用 cochrane 手册 (版本 :5 . 1 . 0) 31 制定的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和分级 : 低风险偏倚是指貌似可信的偏倚不太可能严重影响结果 ,判断标准为 " 所有关键领域的偏倚均为低风险偏倚 " ;风险未知偏倚是指貌似可信的偏倚增加了结果的疑问 ,判断标准为 " 一 个或 一 个以上关键领域的偏倚为风险未知偏倚 " ;高风险偏倚是指貌似可信的偏倚严重地削弱了结果的可信度 ,判断标准为 " 一个或一个以上关键领域的偏倚为高风险偏倚" 。证据分类原则参照 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 32 。文献筛选和评价过程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进行; 如双方意见不一致 ,通过协商解决或由第三方裁决。A. 3 推荐原则本指南的推荐原则结合中医理论 、文献研究和专家经验等综合考虑而制定 , 由于中医药治疗天疱疮的文献研究大多数存在试验报告内容不全面 、设计欠规范 、辨证选方多样 、疗效标准不统一 等问题 ,使得试验结果存在潜在的偏倚 , 因此在本指南中 ,所有的证据均需取得专家共识后方可列入推荐。专家意见分为: a) 完全同意; b) 同意 ,但有一定保留 ; C) 同意 ,但有较大保留 ; d) 不同意,但有保留 ; e) 完全不同意 。如果 2/3 的人选择 a) b) , 或 85% 的人选择 a) b) C) 则认为取得专家共识 ,则作为条款通过。指南的推荐分级标准按照 GRADE 小组制定的推荐强度分级标准33 进行证据推荐 , 分为 " 强 "" 弱 " 两级 , 当明确显示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时 ,指南小组可将其列为强推荐使用或不使用 ;当利弊不确定或无论质量高低的证据均显示利弊相当时 ,则视为弱推荐 (附表 1 ) 。9T/CACM 1 147 2019附表 A GRADE 推荐网格34等级分数1 2 0 2 1干预措施的利弊权衡明显利大于弊 可能利大于弊利弊相当或不确定可能弊大于利 明显弊大于利推荐意见强 : " 一定做 "弱 : " 可能做"无明确推荐 弱 : " 可能 强 : " 一定意见 不做" 不做 "综合以上考虑 ,本指南参考以往中医诊疗指南制定的标准35 , 规定 :证据为 级并且取得专家共识则视为强推荐; 证据为级及以下且取得专家共识则视为弱推荐 。由于临床研究证据较低 ,本指南的所有推荐均为弱推荐。T/CACM 1147 2019参 考 文 献 1 清 · 祁坤 . 外科大成 M . 上海 : 上海卫生出版社 , 1957 :334.2 范瑞强 ,邓丙戌 ,杨志波 中医皮肤性病学 ( 临床版) M .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 : 509 - 515 .3 瞿幸 . 中医皮肤性病学 M .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 216 - 221 .4 中华医学会 . 临床诊疗指南 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M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6:127 - 129 .5 张学军 . 皮肤性病学 M . 7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 161 - 166 .6 赵辨 .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南京: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833 - 843 7 赵炳南 , 张志礼 .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M .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4 :209 - 211 .8 杨志波 , 范瑞强 , 邓丙戌 . 中 医皮肤性病学 M . 北京 : 中 国 中 医药 出 版社 , 2010 :154 - 158 9 王禾 ,王萍 ,邓丙 戌 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疱疮和类天疱疮 120 例分析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2007 , 06 (03) : 154 - 156 . 10 张志礼 ,邓丙戌 ,姜燕生 ,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疱疮及类天疱疮 122 例 J .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6 , 29 (03) : 60 - 6111 孟丽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疱疮45 例 J . 四川中医 ,2003 21 (06) :70 - 71 . 12 蒋成章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疱疮及类天疱疮 28 例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3 , 02 (01) : 47 - 48 . 13 孙庆佳 . 中医辨证论治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研究 D . 哈尔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 . 14 马宽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疱性皮肤病35 例 J . 陕西中医函授 , 1998 24 (06) : 27 - 28. 15 高瀚男 . 天疱疮住院患者中西医治疗临床分析 D .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16 韩鲁闽 ,赵延 璋 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疱疮及类天疱疮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 18(10) :632 . 17 刘矗 ,李伟权 ,马丽萍 . 清脾除湿汤加减方配合强的松治疗天疱疮心火脾湿证20 例 J . 新中医 , 2005 , 37 (08) : 73 - 74. 18 张洁琳 . 清脾除湿饮加减联合强的松片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 (湿热蕴结证) 的临床观察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 . 19 宋群先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天疱疮40 例 J . 中医研究 ,2010 ,23 (08) :48 - 50 .20 袁兆庄 ,苑勰 ,部兴珍 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疱疮的症状分析及疗效观察 J . 中医杂志 , 1985(05) : 40 - 42.21 朱强伟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各型天疱疮88 例 J .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6 , 14 (05 :23 .22 陈昌鹏 ,许良杰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天疱疮 32 例临床观察 J . 新中医 , 2007 39(01 ) : 75 - 76 .23 盛正和 . 辨证治疗重症天疱疮疗效分析 J .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 ,07 (04) : 37 - 38 .T/CACM 1 147 201924 鞠宏 ,郭忆 ,单诗晨 . 皮损辨证后采取不同中药湿敷方法治疗天疱疮的探讨 J . 中国民康医学 , 2012 , 24 (21) : 2660 - 2664.25 陈红英 . 天疱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J . 辽宁中医杂志 , 1999 (04) : 41 .26 陈瑛毅 . 复方大黄油治疗于天疱疮创面的临床研究 D . 大连 :大连医科大学 ,2013 .27 王丽丽 ,高素珍 ,李丽 ,等 . 紫草油治疗重度天疱疮创面疗效观察与监护 J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09 , 02 (02) : 44 .28 田大遂 , 吴丽 娟 天疱疮的辨证施护体会 J . 中华护理杂志 , 1987 22 (04) : 168 - 169.29 骆肖群 ,祝禄川 , 陶玲娣 ,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疱疮的疗效观察 J ·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 , 32 (01) : 38 - 41 .30 冯国强 ,李咏梅 ,马绍 尧 辨证治疗大疱性皮肤病20 例报告 J .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1 ,13 (01 ) : 54 - 55 .31 Higgins J , Green S. 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 . 1 . 0 upda-ted March 2011 M .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 2011 .32 刘建平 . 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27(12) : 1061 - 1065 .33 Guyatt Gordon H ., oxman Andrew D . vist Gunn E. , 等 . GRADE : 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的共识 J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9 , 9 (1 ) : 8 - 11 .34 Roman Jaeschke Gordon H. Guyatt , phil Dellinger , 等 · 意见不 一致时的策略 : 应用 GRADE 网格对临床实践指南达成共识 J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9 ,09 (07) :730 - 733 .35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 ,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 寻常型银屑病 ( 白) 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2013 版) J 中医杂志 ,2014 , 55 (01) :76 - 82 .12

    注意事项

    本文(T_CACM 1147-2019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指南 天疱疮.docx)为本站会员(馒头)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