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doc
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内 容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崛起,线上的购物逐渐取代了线下的购物,物流服务产业也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在整个的物流管理系统中,配送中心一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和重要角色,既直接影响了其运输、仓储、配送以及装卸搬运等物流的功能,也决定了其具有对客户订单的处理和信息处理的有效管理和指导作用。合理的进行配送中心的选址可以有效的减少仓库的库存,提高周转率,降低物流管理总成本。本文主要运用配送中心选址的层次比较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针对配送中心选址的复杂性问题,分析层次比较并综合研究得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关键词:配送中心;选址;层次分析法Research on location selection of distribution centerAbstractWith the rise of e-commerce, online shopping has gradually replaced offline shopping, an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the whole logistics system,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plays a key role in connecting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It not only affects the logistics function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storage, distribution, loading, unloading and handling, but also plays a management role in order processing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easonable location of distribution cent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warehouse inventory, improve turnover and reduce the total cost of logistic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location of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obtains the optimal scheme.Key words: Distribution center;site selec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I目 录内 容 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国外研究现状1(三)国内研究现状2(四)研究目的及意义2第二章 物流配送中心相关理论2(一)物流配送中心概念2(二)物流配送中心功能31.运输及配送功能32.集散功能33.储存功能34.装卸搬运功能35.分拣功能36.流通加工功能37.物流信息处理功能3(三)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原则41.适应性原则42.协调性原则43.经济性原则44.便利性原则45.因地制宜原则46.战略性原则4第三章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步骤4(一)物流系统现状分析5(二)影响因素分析51.环境政策因素52.地理交通要素53.经济因素54.经营环境因素6(三)收集现有数据及历史资料6(四)分析与建模6第四章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7(一)定性选址方法71.层次分析法72.德尔菲法7(二)定量选址方法71.解析法72.数学规划法73.启发式方法84.仿真法8(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选址方法8第五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9(一)层次分析法解题步骤91.分析影响因素92.构建层次结构93.构建判断矩阵94.确定权重95.一致性检验9(二)分析影响因素9(三)构建层次结构9(四)构建判断矩阵10(五)确定权重10(六)一致性检验11第六章 层次分析法在河源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应用11(一)满足条件111.高效性112.规模合理123.成本降低12(二)初定方案121.新市区长安路与新风路交汇处122.源城区高塘村粤赣高速公路东源出入口12(三)建立层次结构121.目标层122.准则层123.子准则层124.方案层12(四)构造判断矩阵并确定确定权重和一致性检验13(五)确定最优方案14第七章 结语14参考文献:15致 谢1616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背景作为整个现代中国物流配送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配送中心的物流管理活动凝聚着整个物流行业运作过程的一个缩影,包含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以及运输等多种的物流管理活动。通过了解物流配送中心,就可以准确的了解当地物流的整体发展的情况。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选址正确和位置合理,既能够有效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提高物流的流通率,也同样能够极大地增加客户的满意度,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核心价值和竞争力。如果忽视了配送中心的重要作用或者配送中心的选址不合理都会直接造成物流总成本的上升,甚至直接造成服务品质的下降,顾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水平降低、物流服务中心整体的活动迟缓,上下游的衔接和速度慢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寻找最优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运营管理方案是物流企业在改进和完善物流运营管理系统时所要注意和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二)国外研究现状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国外就开始深入研究了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和管理问题。从Paul Jr R和Wood D F等人阐述并深入分析了物流系统的构成和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布局的设计思路开始1,到BY Yegane等人建立双层定量选址模型算法用来分析和解决物流设施选址的问题,使用自适应模型蚁群分析算法求解大规模的问题2。国外不管在科学理论还是技术实践上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性成绩,并确立了有效的选址问题模型和结构。基于这些模型结构特点的物流设施选址问题可以分为连续性选址模型、离散型选址模型、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址模型。连续性选址模型,即从平面中任选一点寻找满足距离之和最短的最优解,缺点是所得出的最优解选址很有可能出现在不适合于建设大型物流配送管理中心的地方,如河流,山川、居民区等地。常见的方法有重心法、交叉中值法。离散型选址模型,即在有限的几个备选选址地点中选取最优点,实用性强,缺点是主要表现是选址求解的计算方法繁琐、计算出的数据量大。常见的计算方法有逐次逼近模型法、混合整数规划法等。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址模型,是一种选址综合评价模型,即将咨询专家的真实工作生活经验和其专业知识进行数据化,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得出最优的专家见解,可以有效弥补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但自身的缺点主要取决于专家的知识、经验以及心性。常见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三)国内研究现状相比国外,国内物流业起步较晚,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尚停留在理论阶段。从张连怀和周宝刚针对不同情况为不同领域的专家分配不同的权重,从而得出准确的多样化选址方案3,到苏慧敏和葛炬在区域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中,使用集合覆盖模型研究了如何在配送中心数量最少和运输成本最低的情况下进行选址4。尽管在理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国内物流配送中心仍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智能化网络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模型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所以我国在此问题的研究上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国内对于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理论研究主要表现在制定最佳运输计划、制定最佳路线、实现最佳存储方案、研究整体物流的优化方法四个方面。(四)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文运用配送中心选址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以河源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为例,通过对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理论,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三方面影响因素的考虑,构建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第二章 物流配送中心相关理论(一)物流配送中心概念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对配送中心的明确定义:是指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5。物流配送中心作为物流活动中连接前后的中枢,集仓储中心、集散中心、加工中心等服务,形成三位一体,具有运输、配送、集散、储存、装卸搬运、分拣、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综合服务能力的大型中转站。物流配送中心主要工作流程为:接受和核对客户的订单信息,然后按要求完成供应点发放产品的分拣和加工,并且按时配送给客户。一个良好的配送中心应该能够根据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动态调节与管理物流活动,并具有快速、规范、科学、智能、服务到位等特征。(二)物流配送中心功能1.运输及配送功能物流配送中心需要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以及能够覆盖物流配送服务区域范围的公共交通运输网络,以确保物流配送中心能够按照客户的要求将客户的货物按时并安全的运输至指定目的地。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物流配送服务的质量,满足客户的体验感,配送中心应该在不损害自身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为客户选择合适并满意的运输解决方案,并且客户的货物运输到市内后的配送也一概由物流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2.集散功能作为物流活动的中间节点,物流配送中心需要接受供应点的货物,按照客户订单的需求往需求点进行配送,而期间的接受货物与配送货物就是集散功能。3.储存功能仓储设施是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的重中之重。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配送中心需要通过合理地储存货品,来及时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变原有的物资配送中转站为现代化物资配送和调拨的节点,既大大提高了运输和配送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库存成本。4.装卸搬运功能物流配送中心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高效的运作效率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而能够保证运作效率和速度的专业化货物装卸设备和搬运机械,能够有效规范货物移库作业,也就有效提高了物流配送中心的货物流通的速度。5.分拣功能由于客户订单需求的复杂和多样性,导致每个客户订单的产品类别、数量以及交付完成时间等的要求都不相同。所以物流配送中心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货物分拣处理能力,确保配送中心能按照客户的订单和要求将客户货物及时送到所需要的客户手中。6.流通加工功能为了促进企业与客户的长期合作,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帮助客户完成加工作业,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除此之外,为了提高配送中心物流效率,也会对某些特殊货品进行加工,例如对易碎物进行二次包装。7.物流信息处理功能PDA、计算机等现代科技运用能有效加快信息流通,可以紧密连接物流配送中心的上下级,使之承上启下的作用得到升华。同时,收集客户信息,分析物流运作模式等都需要用到现代技术,是物流配送中心至关重要的功能。(三)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原则1.适应性原则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需要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所在地的经济政策相适应。所以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时,需要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案。2.协调性原则物流配送服务中心的具体选址、规模、性质都与所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消费需求情况息息相关。因此,配送中心在建设和选址时应当把整个物流网络在当地的协调性考虑进去,并进行相应的归纳。3.经济性原则作为大型设施,物流配送中心建成后基本不会随意变更地址,即配送中心的建设费用和经营费用都应当考虑进总成本中。基于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总成本。所以,配送中心的选址应当针对不同的情况,考虑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的最优方案。4.便利性原则物流配送的选址决定了物流在运输和配送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可以说物流配送中心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交通条件。只有交通顺畅,配送中心才能发挥出其高效配送、减少库存堆积的功能,同时还能保证运输和配送的成本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选择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时,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5.因地制宜原则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时,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可用资源,既能降低企业的成本,也能避免资源浪费。所以,在预估配送中心的建设成本时除了考虑财力、土地、设备等,还可以尽可能利用当地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条件。6.战略性原则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时,不仅要考虑实际情况,也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发向以及当地市场需求的变化性。由于随着时代进步,企业战略目标以及市场服务对象、商品需求量、城市交通状况都有可能随着时间改变,选址时应该将这些动态要素考虑进去,否则物流配送中心的适用性就会不强。第三章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步骤(一)物流系统现状分析针对国内物流企业的特点以及物流业整体现状,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可能性和问题,考虑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并且结合当前状况研究制定物流企业的预期目标。(二)影响因素分析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和选址时,必须尽可能地找出那些会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形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达到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案尽可能合理。例如,配送中心涉及的作业量和物流配送的范围以及物流服务的对象;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地点的土地价格和交通情况等。一个合理的选址方案应该尽可能地为企业节省成本。1.环境政策因素(1)国家政策:企业需严格顺应党和国家的政策,进行选址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把握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的良好发展机会,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2)社会影响:企业选址时需要充分考虑配送中心设施建成后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开居民区、危险地区等地,避免配送中心造成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对居民环境的污染和影响。(3)企业战略:物流配送中心需要结合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针对企业未来规划以及客户群有针对性地进行选址,以达到配送中心长期发展的适用性以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2.地理交通要素(1)地区位置及面积: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就是将货物按要求准时送达目的地,所以配送中心应选在交通枢纽处,以达到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另外作为长期投资的大型设施,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不仅需要考虑近期规划还要考虑长期发展,因此需要将现有计划建设面积和未来规划拓展面积考虑进来。(2)公路货运量:作为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公路运输货运量可以做为一个重要指标反映当地的市场需求,为配送中心的建设提供条件。3.经济因素(1)土地价格:土地价格决定了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成本和经营成本,应当结合土地成本和建成后经济收益综合考虑,力求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收益。(2)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决定了当地的消费水平,同时人口数量也决定了企业能否招聘到合适的人才。(3)当地基础配套设施情况:当地基础配套设施越是完善,建设配送中心时所能够充分利用的当地资源就越多,既能帮助企业节省大量项目建设的时间,也同样能大大降低企业的项目建设成本。除此之外,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就能使企业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往后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能够更顺利。(4)当地GDP:国家和地区的GDP水平是衡量当地经济状况的指标,也可以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一个标准。4.经营环境因素(1)交通条件:为有效地使得物流配送中心提高流通率,减少积压库存的功效最大化,在物流公司进行配送中心的建设和选址时,需要着重地考虑选址地点的交通状况,以保证物流运输和配送工作进行得顺利及高效。(2)业务范围:以物流配送中心为圆心向外扩散,距离配送中心越远的地方,其配送业务进行程度就越低效。因此,在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时,应该选择货运量大且集中的地区。(3)业务种类:根据当地设施条件及环境因素,物流配送中心所需具备的业务种类也不尽相同。选址时应当结合当地情况合理考虑增加相关业务,例如电商物流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配送中心则需具备较准确的分拣功能,以保证商品能够准确快速地出库。(4)服务水平:物流作为服务业,服务水平越高就说明该企业更值得客户选择。而影响服务水平的因素则收当地人口和经济的影响。因此,配送中心的选址应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繁华的地区。(三)收集现有数据及历史资料收集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备选地点的地理位置、市场需求、人口的分布、基础配套设施等数据,并通过收集整理当地的经济、交通、人力等的历史数据资料,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政策情况分析得出备选地目前及未来的发展情况及企业的服务对象。此类资料作为数据既可以为企业未来的物流经营管理运作模式提供帮助,也同样能够为未来企业的物流经营战略方向和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四)分析与建模通过收集的数据及资料,可以分析获得各备选地址的详细情况,再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建立模型,缩小范围,从中找到使物流总成本最小的最优方案。或者通过专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得出主观理论的方案。第四章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针对建筑设施选址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大量的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选址模型及方法,归结起来可以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两大类6。其中定性方法主要是借助于专家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结合大量的历史数据对解决方案的可靠性作出评价,其主要优点为简单易行,缺点为容易犯一些主观上的错误,且在对大量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时容易出现错误和遗漏。定量方法主要的特点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并从中选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其主要优点是结果准确可靠,缺点为容易将复杂的难题分析成平面化,导致结果不现实。(一)定性选址方法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运筹学教授T.L.Satty提出的一种复杂问题综合分析方法7。这个分析方法主要是将一个复杂的最初问题层次分解成多个简单的问题,并给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按权重进行排序,再将其综合起来解决最初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使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物流配送服务中心的选址,就是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问题层次分解成影响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主要因素的问题,从其经济效益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所有的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佳的方案。2.德尔菲法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以一种背对背的通信方式,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他们所研究的问题提供意见,最终使专家小组的意见趋于集中,得出最优的解决方案8。此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该方法可以用来解决难以量化分析的选址问题,缺点在于其主观性太强。(二)定量选址方法1.解析法解析法是一种将物流配送中心地点设为一个未知数,根据其需求、距离、时间等这些已知量进行求解的方法。因为其所涉及的已知因素相对较少,所以其模型简单,只适用于单个物流配送中心的小规模选址,不利于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选址管理问题。常见的方法有重心法、交叉中值法。2.数学规划法数学规划法是一种利用计算和数学模型从多个方案中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最优方案的规划方法。由于具有精准的数学理论基础,可获得理论上的最佳方案,但是对于复杂的问题的规划建模过程的难度系数大,且理论上的最佳方案具有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求和情况的可能性和风险。常见的方法有鲍摩瓦尔夫模型、p-中值模型、覆盖模型等。3.启发式方法启发式的计算方法是一种可以依据其自定义的计算准则和最优化计算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迭代求解,并对结果反复核对、改进,直到接近最优解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的计算简单,求解的速度快,但是得到的结果通常不是最优解,且由于其自定义的计算准则无法有效保证其结果的优劣性。常见方法有拉格朗日松弛算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等。4.仿真法利用仿真法可以动态模拟各备选方案的运营管理情况,从而确定各备选方案的优劣性和适用程度,从中确定并筛选出最优的方案。利用仿真法从实际运营情况的角度出发,判断影响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因素,杜绝了传统的理论与基于现实的解决方案脱轨现象,但是却需要在已有备选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因此仿真法的应用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备选方案的优劣性。(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选址方法由于定性选址和定量选址都有各自的独特性和优缺点,却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效弥补各自的优缺点,所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选址方法具有一定的全面性,也是一种查漏补缺的有效手段。常用方法有量化数据大的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聚类算法等。以下是选址常用方法对比,如表4-1所示:表4-1 选址常用方法对比选址方法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常用方法定性方法德尔菲法解决难以量化的选址问题主观性较强,结果取决于专家的专业程度难以量化的选址问题-层次分析法层次清晰,简单易懂权重难以确定,不能提供新方案有备选方案的选址问题-定量方法解析法考虑因素少,计算简单无法求解大规模选址问题单个设施选址重心法、交叉中值法数学规划法精准的数学理论可以获得理论上的最佳方案复杂问题建模难度系数大,理论结果与现实可能相悖可以量化的选址情况鲍摩瓦尔夫模型、p-中值模型、覆盖模型等启发式算法计算简单,求解速度快结果通常不是最优解,无法保证结果的优劣性难于精确计算或计算时间长的大规模选址问题拉格朗日松弛算法、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算法仿真法解决理论与现实脱轨的现象无法提出初始方案,对备选方案要求高影响因素不好确定的大规模选址问题离散仿真、随机仿真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有一定全面性过程繁琐,计算量大同时考虑多个准则的综合评价选址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法、聚类算法等第五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对物流配送中心进行选址,就是使用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方法,赋予选址问题分解出的每一层次影响因素对应上一层次影响因素的权重,然后求出加权和最大的最优方案。(一)层次分析法解题步骤91.分析影响因素2.构建层次结构3.构建判断矩阵4.确定权重5.一致性检验(二)分析影响因素根据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原则和选址步骤,并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可能会对选址和运营产生影响的因素,然后根据专家的建议,将选址问题分解成对应的影响因素作为参考指标。(三)构建层次结构决策目标将分解出的影响因素按两两之间的关系分为上下级或同级关系,从而构建一个层次结构,如图一所示。目标层影响因素An影响因素A2影响因素A1准则层 影响因素A11影响因素A12影响因素A21影响因素A22影响因素A2n影响因素Ann影响因素An1影响因素An2影响因素A1n 子准则层方案n方案2方案1方案层图5-1 层次结构图其中,目标层是用来解决总目标的最终方案;准则层和子准则层都是影响最终方案的一系列关键因素,既可用来判断方案是否合理,也可以通过对比来分析和确定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方案层则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四)构建判断矩阵将对应指标进行分层之后,再将层次结构中同级的准则进行对比评分,从而量化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构建两两对比矩阵,如表5.1所示。表5-1:两两对比程度表标度前者与后者对比性1同等重要3稍微重要5明显重要7强烈重要9极端值重要2、4、6、8介于两者之间(五)确定权重根据判断矩阵的对比结果,对各列数值进行归一化,可得新矩阵P:其中Aab表示判断矩阵中第a行第b列的数值。再将矩阵P的各行数值相加得到判断矩阵特征向量Q:最后将得到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就能得到判断矩阵中各行指标的权重值。(六)一致性检验由于层次分析法有一定的主观弊端性,可能会导致各影响因素的权重之间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所以必须对其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设定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所能接受的范围,从而验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是否合理。若检验不过关,则需要推倒重建判断矩阵。检验方法如下:设定一致性指数(Consistency Index 简称CI):其中表示最大特征量;n表示判断矩阵阶数。CI的值越大,则代表一致性越低;CI的值越小,则代表一致性越高。设定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 简称CR):其中CI表示一致性指数;RI表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根据n的数值决定(如表5.2)。RI的值越大,则代表一致性越低;RI的值越小,则代表一致性越高。一般判断标准为:CR0.1,表示不一致程度可以接受;CR>0.1,表示不一致程度不能接受。表5-2:RI数值参照表n12345678910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1.49第六章 层次分析法在河源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应用本文以河源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为例,从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的角度出发,构建层次结构,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排序与综合分析决策,得出最优的选址决策方案。(一)满足条件1.高效性农产品的保鲜期较短,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销售点。2.规模合理配送中心的规模需要满足整个市区范围内的配送需求。3.成本降低从农产品配送中心送到各销售点的运费尽量达到最小;运营费、人力、车辆数达到最小。(二)初定方案由于配送中心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成本在其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当地交通路况的现状以及未来的交通发展趋势等实际情况,宜考虑选择紧邻重要的运输站点和通路的地点,方便配送的进行,从而初步确定以下两个区域的方案:1.新市区长安路与新风路交汇处2.源城区高塘村粤赣高速公路东源出入口(三)建立层次结构1.目标层:河源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最佳选址2.准则层: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社会效益;经济可持续性3.子准则层:土地的使用成本,交通条件,基础配套公共设施;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影响,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发展空间,景观协调性,环境合理性河源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O4.方案层:新市区长安路与新风路交汇处;源城区高塘村粤赣高速公路东源出入口可持续性A3社会效益A2经济效益A1居民影响B6环境合理B9景观协调B8发展空间B7环境影响B5城市规划B4基础设施B3交通条件B2土地成本B1新市区长安路与新风路交汇处C1源城区高塘村粤赣高速公路东源出入口C2图6-1 河源市农产品配送中心影响因素层次结构图(四)构造判断矩阵并确定确定权重和一致性检验根据表5-1构造判断矩阵如下表:表6-1 判断矩阵OA1A2A3权重指标A11111/3=2A21111/3A31111/3CR为负A1B1B2B3权重指标B111/51/60.082=3.006B2512/30.384B363/210.534CR=0.0058A2B4B5B6权重指标B411/51/80.067=3.044B5511/30.272B68310.661CR=0.0421A3B7B8B9权重指标B71530.637=3.038B81/511/30.105B91/3310.258CR=0.0365判断矩阵权重CICRB114/33/410.430.57200B212/77/210.780.22200B311/2210.670.33200B4121/210.330.67200B511/2210.670.33200B6131/310.250.75200B711/3310.750.25200B811/4410.800.20200B911/2210.670.33200(五)确定最优方案对表6-1进行各层次间单层次权重排序,并计算总排序,得出方案层结果对比:表6-2:方案总排序方案新市区长安路与新风路交汇处C1源城区高塘村粤赣高速公路东源出入口C2权重0.5970.403排序12结论:总目标权重的最大值对应的选址方案就是最佳选址方案,即新市区长安路与新风路交汇处为最佳选址方案。仅从层次分析法为研究对象来说,这一结论可以作为最终方案使用。第七章 结语物流业的发展,在电商崛起、线上购物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购物方式的背景下,物流行业的相关研究不仅是利国利民的事,还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发展。而物流配送中心作为物流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从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来看,还需国内学者共同参与,打破国内理论和实践发展不一致的现象,思考怎么才能将选址问题中的不确定因素研究透彻,实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更好地结合方法,从而构建我国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体系。参考文献:1 Paul Jr R,Wood D F.Contemporary logisticsM.Pearson Edueation International,2004.2 Yegane B Y,kamalabadi I N,Farughi H.A non-linear integer bi-level programming model for competitive facility location of distribution cent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B:Applications,2016,29(8):1131.3 张连怀,周宝刚,郭亚军.综合同异质群决策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3,22(02):118-124.4 苏慧敏,葛炬.基于集合覆盖模型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以新疆昌吉市社区菜市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分析为例J.物流科技,2017,40(2):24-2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7,10:106-120.6 王云婷.黑龙江省A公司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D.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2019.7 李白.层次分析法在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01:41-42.8 徐蔼婷.德尔菲法的应用及其难点J.中国统计,2006,9:57-59.9 李旭.关于A企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以黑龙江为例D.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2016.10 王凯成,廖吉林.基于AHP和TOPSIS的Y 药品集团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01:67-69+16.11 王佳.基于AHP的长沙农产品物流园选址评估J.物流技术,2019,06:79-83.12 刘森,王艳,赵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实证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04:16-19.致 谢本文是在黄志峰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黄老师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黄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眼光、精益求精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感谢黄老师对我在四年学习和生活中的关心和教诲,特向黄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在此,还要感谢谢康康、耿如花等老师在四年的学习中给我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所讲授的运筹学、物流成本管理等课程给我思想的启迪,从他们所讲授的课程中我学到了层次分析方法的运用,这些方法在我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衷心感谢谢康康、耿如花等老师给予的帮助!同时我还要感谢辅导员刘庭辉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所有任课老师的精心授业和教辅人员的辛勤工作!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文献资料已开列出来,本文的有些句子或段落引自这些参考文献。在此向所有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