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97202061
资源大小:75.67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一上】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一上】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距今100多万年前,人类学会了利用自然界中的火,从此开启了能源时代。在经历过漫长的柴薪时代后,随着工业革命兴起,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缺口。所幸,当木材已无法满足人类需求时,煤和石油等高热值的化石燃料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迎来了大爆发。然而在短短200多年间,人类燃烧了数千亿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按照目前的储采比,全球已探明的化石燃料仅够人类再使用百年左右,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所导致的气候危机更是迫在眉睫,留给人类完成能源转型的时间屈指可数。在2021年联合国举行的能源高级别对话会议中,联合主席阿奇姆·施泰纳强调:2021年必须成为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历史性转折点”,为了实现2050年全球净零排放和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世界各国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而电池作为储存电能的主要装置,已成为新能源时代最重要的器件之一。然而,目前大规模使用的各种电池,都存在各自的短板,例如铅酸电池重量体积大、能量密度低、使用寿命短且含有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的重金属铅;锂离子电池,虽然在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上应用广泛,但也存在安全隐患,易燃易爆且成本相对较高。金属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是利用锌、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海水制成的,具有许多电池所不具备的优势。由于性能卓越,金属空气电池有望成为大规模应用的未来绿色储能设备,多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这项研究。首先,金属空气电池的蓄电量特别高,由于它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理论上正极容量是无限的,再加上氧气不需要存储在电池内,使得金属空气电池的理论蓄电量比常用的锂电池大得多,理论电量是锂离子电池的610倍,实际蓄电量可达锂离子电池的3倍。如果用作汽车动力电池,有望实现1000公里以上的超长续航。其次,金属空气电池成本低廉,电池组成材料常见易得,主要使用的耗材,如负极用的金属锌、镁和铝等,都是地壳丰度元素,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最后,金属空气电池更为安全,由于使用水系电解质,没有易燃易爆成分,不存在燃烧或爆炸的风险。金属空气电池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无需专人维护,其制造、使用、回收等流程均无有害物质释出,也被称为“面向21世纪的绿色能源”。金属空气电池在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金属空气电池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为助听器等小型用电设备供电,目前小型锌空气电池已被设计为纽扣电池,广泛用于助听器的电池。金属空气电池中的铝空气电池可以作为电动车、无人机和便携设备等的理想供能选择,而且只需要更换负极金属板,不需要充电,提高了充电效率和便捷性。将金属空气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联用,可使其兼具高蓄电量和长续航的优点,续航时间可达到锂电设备的23倍。镁空气电池和铝空气电池可作为应急电源、用于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电力供应或户外活动中的电源,关键时刻仅需加水即可提供可靠的电源供应,2公斤左右的金属空气电池即可满足三口之家的应急用电,并且不会产生噪声和有害物质,是绿色安全的电力来源。对于地形复杂的地区或者边远岛礁,采用金属空气电池供电,技术难度低,安全性高。金属空气电池虽优点众多,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电源,但是并没有实现规模化应用,其实际使用过程中仍面临多种关键技术瓶颈。例如锌空气电池功率小、寿命短;镁空气电池续航短;铝空气电池放电过程析氢副反应严重,导致电解液短时间内沸腾,通常使用时长不超过15分钟,会出现“烧开水现象”;空气电极侧存在氧气获取速度慢、使用寿命短等缺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属空气电池的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多年来都在攻关。当前金属空气电池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大多数技术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但部分技术,如一次锌空、铝空电池已初步具备工程化应用的潜力。有国际市场咨询公司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国内外对金属空气电池相关技术的整合以及电池器件结构的设计优化,金属空气电池将会真正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金属空气电池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电极材料选择更多样,且资源储量丰富。可以预见,在大规模储能蓬勃发展的未来,空气电池作为储能技术备选方案之一,必将迎来大展拳脚之时。金属空气电池绿色安全,可实现循环再利用,能进一步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风、光资源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在无风、夜晚等情景时,仍需要火电来维持电网的功率,而在风、光资源极佳之时却需要限功率运行以减小电网的负担,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弃风”和“弃光”,因此有人戏谑地将风电和光电称为“垃圾电”。以往的研究都致力于利用锂电和氢能存储这部分电能,而金属空气电池将为“变废为宝”提供更加绿色安全且廉价的途径。(节选自光明日报)材料二:在辽宁大连,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落地生根,不仅给城市加装了巨型“充电宝”,也给当地工业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新动能。走进辽宁大连的融科储能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基地,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集装箱整装待发。这些即将运往各地的集装箱,并不是普通运货用的集装箱,而是一个个全钒液流电池模块。一个装的是电池电堆,另一个装是钒电解液,把两个集装箱上下摞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绿色储能电站,这里面可以一次性储存3000度的“风光电”,如果按一个家庭每月用200度电计算,它可以为一个家庭提供15个月的用电量。与常见的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不同,全钒液流电池不仅安全性高,不存在爆炸起火燃烧的风险,循环使用寿命长,可以达到25年,对环境也更加友好。风电、光电是来自大自然的绿色能源,但稳定性较差。如何把“风光”能源储存起来,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首要问题。这样的电池可以在零下35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下正常运行,也可以在零上50摄氏度高温下安全输电。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的风光电站,有了这种集装箱式的“充电宝”,就可以大大减少风光电峰值时的浪费,提高并网发电的效率。这些集装箱式的“充电宝”还能相互连接,形成更大规模的城市储能电站,更大程度地去调节整个电网的灵活性,在用电低谷的时候,可以尽量多充电,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可以去承担电网发电的这部分任务,尽量多去对外输出电能,来保证整个电网的一个平稳运行。眼下,北方正陆续进入冬季供暖期,这样的巨型绿色“充电宝”,不仅能保证城市电网的平稳,还能在城市遇到极端灾害断电时,提供电力输出,保障城市快速恢复运转。要发展“全钒液流电池”绿色储能,钒矿资源是首要条件。勘探数据显示,我国钒矿储量层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47%以上。但在之前,我国对钒的利用,大多用在钢铁冶炼中。而现在,炼钢的副产品有了新的“钒”响,它的含钒量可以达到90%以上,全钒液已成为储存能源家族的新成员。在钒电解液生产基地所用的钒,主要来自钢铁冶炼后产生的钢渣。生产钒电解液的原料的来源是钒钛磁铁矿,在炼钢的过程当中,钒会富集到钢渣当中,钢渣再经过处理,最终变成钒的初级产品,那么钒的初级产品进入到化学和电化学的处理装置当中最终变成钒的电解液的最终产品。目前,辽宁大连这个目前世界最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生产基地,正在打造全链条的生产服务,让新能源储能加足马力、扬帆起航。(节选自北青网)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实现2050年全球净零排放和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而作为储存电能的主要装置的金属空气电池的发明可谓应运而生。B. 目前大规模使用的各种电池,只要解决各自短板问题,就能成为大规模应用的储能设备,因此,多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这项研究。C. 辽宁大连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是城市的绿色“充电宝”,同样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D. 在冬季供暖期,辽宁大连这种集装箱式的“充电宝”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保证城市电网平稳,而且能在遇到极端灾害断电时,保障城市快速恢复运转。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属空气电池要真正给人类带来便利,可能还需要对金属空气电池相关技术的整合以及电池器件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B.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分别阐释了金属空气电池或全钒液流电池的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C. 金属空气电池可将风电和光电这些“垃圾电”产生的“弃风”和“弃光”能源“变废为宝”,进而实现循环再利用。D. 我国钒矿储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7%以上,这也为发展“全钒液流电池”绿色储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现在我国对钒的利用,还大多用在钢铁冶炼中。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未来绿色储能”研究的一项是( )A. 早在20世纪90年代,挪威和意大利就以海水为电解液开发了用于深海油气井探测控制系统的镁空气电池,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B. 2014年7月,以色列一家公司曾采用铝空气电池作为电动车动力电池,实现了惊人的1600公里续航,震惊业内。C. 目前,在电动自行车的市场,铅酸蓄电池占到95%的市场,锂电池攻占了手机电池以及笔记本电脑电池等小型电池市场。D. 辽宁大连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落地生根,城市有了巨型“充电宝”。4. “2021年必须成为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历史性转折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原因。5. 作为“未来绿色储能”需必备哪些条件?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雪泥飞鸿张中杰公元1056年5月。崤函古道。苏洵骑白马居中,苏轼苏辙二兄弟一左一右并辔前行。铃铛声此起彼伏,6只鸿雁一字排开“嘎嘎”飞过,愈显岑寂旷远。苏轼望着脚下车马负重留下的车辙和马蹄掌印,怀古幽情随尘土飞扬。晌午,阳光白晃晃直射,没了遮拦,空气像掺了辣椒面。三人汗如雨浇。赴京赶考这一程,出成都,奔阆州,溯嘉陵江至川北,自金牛道入褒斜谷,经长安,出关中。21岁的苏轼首次离家远行,风餐露宿。大宋峻山秀水时时给他以新奇和惊喜。“咴儿咴儿”身下马长嘶后兀然倒地,湿漉漉的肚子剧烈起伏。苏辙惊叫一声,苏洵眉毛拧成一个结。苏轼心尖揪疼。两个月日日赶路,活活把马累死了。马才两岁,一路活蹦乱跳,给过他多少美好记忆。“奈何!奈何!”苏洵目露悲戚,“道北挖坑就地浅埋!”“未若赠予村民!”苏轼直面父亲,“探路偶遇行者骨瘦如柴,脸如菜色,分明饥馑过度。”苏辙脚快,一会儿叫来甘壕村老宗子和村里屠夫。老宗子欲奉八两碎银,三人拒收。担心天色已晚,前路有刀客出没,力劝留宿,苏洵执意赶路。三人向农户购一头跛脚驴,继续赶路。驴叫声呕哑嘲哳,倒也排去几多寂寞。老宗子偷偷派人在后护送跟至英豪始返。夜幕下,涧河清洌,汩汩东流,清风拂面,宛若世外桃源。三人栖宿南岸寺庙,奉闲和尚施礼相迎。人困马乏,奉闲与苏洵举茶畅谈。得知苏轼兄弟为失马而忧郁,让小沙弥带二人往城中酒肆。三杯“醴泉春”下肚,初觉浓烈,而劲不温不火,后味甘香醉人。苏轼不觉多喝两杯。念起一路颠簸吟诗作对,寇准、范仲淹、晏殊、王安石,一串响亮的名字在眼前晃悠。见大世面与名流为伍的夙愿豪情溢胸,不禁脱口长吟“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苏辙告诉苏轼,听父亲苏洵与母亲程氏私下对话,为了二人前途,父亲放下清高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张方平怜惜兄弟才学,力主苏洵父子进京参加六科考试,不顾与欧阳修政见不同修书举荐,送别时慷慨资备路费。感恩知遇,壮志未酬,古城会盟的和合,出师未捷的小马,苏辙心中情愫难以名状。说起小马之死,苏辙眼泪又淌下来。“京城赶考,紧张的是我们。想不到先把小马紧张死了!”苏轼用玩笑为弟弟释怀。子夜,返回寺庙,父亲已佝偻而卧酣睡。思及父亲科考不利,一度欲终老林泉,今为儿子前程奔波,兄弟二人酸楚盈怀。奉闲盛上熬好的两碗坻坞小米粥,兄弟二人雅兴正浓,向其问道。“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背负太多,旅途负累。”奉闲一板一眼,“好的人生是做减法,越简单越快乐!”三人兴起,奉闲力邀二人在墙上留下墨宝。苏辙说将来考取功名就在此地为官,二人纵笔涂鸦,挥斥方遒,酣畅淋漓。奉闲在二人诗中间题诗:“苏洵父子三人行,千里赶考赴汴京。夜宿无寐会盟城,把酒醴泉诗天成!”字体工整,隽秀有力。苏轼望着墙上兄弟二人的七律,又端详奉闲占半七绝,感觉意犹未尽。夜,温柔似水。风滑过寺庙古树,松涛阵阵,蝉鸣片片。奉闲邀次日晨赴城北观冯异古城,兄弟雀跃回应。日上三竿,鸿雁的长鸣将苏轼惊醒。时紧赶路,冯异城难以成行。奉闲携小沙弥送行,送上半袋鲜红脆甜的西村大杏。奉闲赠上“道贯古今,通达人生”一语,苏轼如获至宝。临走前,苏轼在屋内枕下悄悄放下五两纹银。汴梁一考,兄弟二人榜上有名。城内城外惊为天人。苏轼考取新科进士,拜入欧阳修门下。苏辙居然如愿任渑池主簿,二人因母亲去世返乡守孝而均未赴任。冬天,下了一场厚厚的大雪。雪,轻盈洁白,纷纷扬扬。雪后初霁,玉树琼枝。一只鸿雁在杨树下觅食,旁若无人。爪之所至,足迹依稀可辨点点红泥。欲近前细观,鸿雁叫着直冲云天,像飞刀划过丝绸。1061年仲秋,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苏辙送兄至郑州,别时赋诗:“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苏轼沉默良久,竟无语凝咽,拥别洒泪西去。经过渑池,寺庙肃穆依旧。奉闲三年前已作古,骨灰盒被封进寺中塔内。随小沙弥找到曾住的客房,发现半壁坍塌,先前壁上的诗作斑驳难辨。崤函古道小马临终前血红的眼神,甘壕村民的善意护送,汴京雪后的飞鸿泥痕,令苏轼唏嘘不已,于是油然吟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提笔修书回寄苏辙。酒香,粥甜,杏鲜,彻夜畅叙题诗,历历在目。小沙弥递上奉闲的手迹:“风华一代自兹去,大道至简秀文功。唯寄甲科期高中,大宋才俊留芳名!”正是七律诗的后半部。苏轼释然。悲悯,悲凉,悲愁,悲苦,一扫而光。忽忆起酒后与奉闲爽约冯异古城,引为终生憾事,眉头重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句飞入脑海,翩若惊鸿。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父亲对累死的小马“就地浅埋”的处理,苏轼提出了“赠予村民”的建议,表现了他对百姓疾苦的关注。B. 小马累死,苏辙淌泪,苏轼用开玩笑的方式让弟弟释怀,也暴露了苏轼为人冷漠的一面。C. 父亲科考失利,仍为儿子前程劳苦奔波,兄弟酸楚盈怀,奉闲“好的人生是做减法,越简单越快乐!”的劝慰契合了他的身份。D. 苏辙送兄至郑州的别时赋诗寄托着对当年往事的回忆,对兄弟分别的忧愁,对前途命运的无奈和对兄长的思念。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用简笔略写赶考行程“出成都,奔阆州,溯嘉陵江至川北,自金牛道入褒斜谷,经长安,出关中。”但字里行间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急切心情与奔波之苦。B. “公元1056年5月。崤函古道。”“1061年仲秋”小说运用这样的表述,增强了小说的历史感和真实性,具有一定的亲和力。C. 小说对冬天雪景的描写,为苏轼后文触景生情、油然吟诗做了极好的铺垫。D. 小说结尾,以景结情,意蕴丰厚,升华主旨,卒章显志。8. 小沙弥递上奉闲的手迹:“风华一代自兹去,大道至简秀文功。唯寄甲科期高中,大宋才俊留芳名!”这句话有何作用,请概括分析。9. 这篇小说语言颇具特色,请结合文本进行赏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轴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美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节选自苏轼赤壁赋)材料二: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及费甥、坡孙也。南崖下渔火数十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指危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余。自郡城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尔。”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又西出香炉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见湾确,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响山前也。相与论地道通吴中。或说有神人金堂数百间,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水面对出灯火光,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觜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余积,即此处也。”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觜,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翅也。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裁少饮,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循山以归。明日记。(节选自吴敏树君山月夜泛舟记)【注】费甥、坡孙;吴敏树的外甥名费,孙子名坡。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开”与下文“超上人”中的“超”均是僧人之名。吴敏树;湖南岳阳人,清道光十二年举人,后辞官专治古文,中国样湖文派的创始人。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云起A船侧B水上C滃滃然D平视之E已做F横长G状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绝,意为断绝。与劝学中“而绝江河”的“绝”字义不同。B. 横,意为横执。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的“横”字义相同。C. 材料中画横线句子“正襟危坐”和“开上人指危崖一树”中的“危”字义不同。D. 次第,意为一个接着一个,表示迅速和众多。而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次第”是光景,状况的意思。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B. 材料一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C. 材料二以泛舟的线路为顺序来进行记叙的,看去似乎是信笔所至,而实际上却讲究剪裁的功夫。D. 两个材料题材颇为相近,但在风格和章法上有所不同。材料一行文豪健,侧重于议论;材料二则沉郁顿挫,侧重于表达一种静穆幽深的境界与情趣。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2)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14. 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中“水”“月”所寄托作者情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清纳兰性德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注】词人扈从北巡塞上之时,惊讶于塞上的雪不同于中原,便有感而发。谢娘;是谢道媪,后人多用“谢娘”指才女。(本词中,又一说指词人所思念的女子。)笳(ji);古代军中号角,其声悲壮。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采桑子,是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等,而虞美人和鹊桥仙都是曲牌名。B. 首句倒卷而出。先设想一种责诘,然后对此作出答复:词人所爱的雪花不是爱它的轻盈姿态,而是爱它那种冰雪精神。C. 词中的“富贵花”,指牡丹或者海棠之类的花。词中词人把雪花当作“花儿”来歌咏,表现了词人天马行空的高超才调。D. 这首词写得颖异别致,景象阔大,气韵沉厚,寄托了天涯行役之苦,如雪花之漂泊无依般,体现了词人心中的清高孤傲无人同与的悲凉之感。16. 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全词。(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阐述君子要通过不断地广泛学习和自省来提升自我的句子是“_,_”。(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_”的错误态度。(3)涉江采芙蓉中采用对面着笔手法,表现诗人孤独忧愁,徒劳望乡情状的句子是“_。_”。【答案】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而耻学于师 . 还顾望旧乡 . 长路漫浩浩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寒冬腊月,人们注重饮食、保养身体,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寒食俗。比如南京人小寒要吃菜饭,取南京特色“矮脚黄”青菜、成肉片、香肠片、板鸭丁,再剁生姜粒与糯米同煮,味道十分鲜美。广州人喜欢在小寒早上吃糯米饭。糯米饭不光有糯米,还得配上炒香的广州腊味(腊肠、腊肉)、花生、碎白葱等, 。江浙一带有小寒吃花生的习俗,花生可以健体,当地俗谚说“小寒喜庆长生果”“小寒花生食来年”。以传统中医观点来看,在经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后,人体气血偏衰。“三九”最是寒冷,阴邪之气特别颇盛,此时合理进补可以抵御寒气侵袭,使得来年身体强健。小寒食补多讲究“温润”,即一些温热食物补益身体,比如羊肉、鸡肉等肉类,核桃仁、大枣、龙眼肉等蔬果。正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严寒之中,仍有花信如约而至。宋代女词人朱淑真有“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的佳句。 ,为寥落寒冷的天地增添了几分色彩。梅花自小寒时初绽,探梅寻芳者也日渐增多。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素以傲雪凌霜的高洁之姿得世人称颂。18. 请分析文中“小寒花生食来年”、“岁寒三友”两处引号的作用。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找出错误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23年12月1日晚,我国北方多地出现绚丽极光,让人 。有专家表示,此次我国多地出现的极光主要是受地磁暴活动影响。什么是地磁暴呢?作为最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一次日冕物质抛射过程能将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质以数百千米每秒的高速抛离太阳表面,不仅是巨大质量与速度汇聚成的动能,它们还携带着太阳强大的磁场能,一旦命中地球,就会引发地磁场方向与大小的变化,即地磁暴。地磁暴会给航天器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当然,它带来的也不全都是坏事,比如极光天象的发生。地球磁场就如同盾牌一般,可抵挡来自宇宙的“ ”。因此,太阳风并不会直接吹到地球上,而是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球储存起来,当储存的能量饱和时,就会沿着磁力线跑到地球大气层,在与大气相互碰撞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获得能量并释放,这就形成了 的极光。2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2. 文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思考是行为的种子,行动是思考的果实。思而后行,方能行而成功。没有行动,思虑再美也只是风景。以上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距今100多万年前,人类学会了利用自然界中的火,从此开启了能源时代。在经历过漫长的柴薪时代后,随着工业革命兴起,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缺口。所幸,当木材已无法满足人类需求时,煤和石油等高热值的化石燃料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迎来了大爆发。然而在短短200多年间,人类燃烧了数千亿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按照目前的储采比,全球已探明的化石燃料仅够人类再使用百年左右,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所导致的气候危机更是迫在眉睫,留给人类完成能源转型的时间屈指可数。在2021年联合国举行的能源高级别对话会议中,联合主席阿奇姆·施泰纳强调:2021年必须成为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历史性转折点”,为了实现2050年全球净零排放和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世界各国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是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而电池作为储存电能的主要装置,已成为新能源时代最重要的器件之一。然而,目前大规模使用的各种电池,都存在各自的短板,例如铅酸电池重量体积大、能量密度低、使用寿命短且含有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的重金属铅;锂离子电池,虽然在电子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上应用广泛,但也存在安全隐患,易燃易爆且成本相对较高。金属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是利用锌、镁、铝等常见金属与氧气、海水制成的,具有许多电池所不具备的优势。由于性能卓越,金属空气电池有望成为大规模应用的未来绿色储能设备,多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这项研究。首先,金属空气电池的蓄电量特别高,由于它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理论上正极容量是无限的,再加上氧气不需要存储在电池内,使得金属空气电池的理论蓄电量比常用的锂电池大得多,理论电量是锂离子电池的610倍,实际蓄电量可达锂离子电池的3倍。如果用作汽车动力电池,有望实现1000公里以上的超长续航。其次,金属空气电池成本低廉,电池组成材料常见易得,主要使用的耗材,如负极用的金属锌、镁和铝等,都是地壳丰度元素,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最后,金属空气电池更为安全,由于使用水系电解质,没有易燃易爆成分,不存在燃烧或爆炸的风险。金属空气电池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无需专人维护,其制造、使用、回收等流程均无有害物质释出,也被称为“面向21世纪的绿色能源”。金属空气电池在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金属空气电池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可为助听器等小型用电设备供电,目前小型锌空气电池已被设计为纽扣电池,广泛用于助听器的电池。金属空气电池中的铝空气电池可以作为电动车、无人机和便携设备等的理想供能选择,而且只需要更换负极金属板,不需要充电,提高了充电效率和便捷性。将金属空气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联用,可使其兼具高蓄电量和长续航的优点,续航时间可达到锂电设备的23倍。镁空气电池和铝空气电池可作为应急电源、用于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电力供应或户外活动中的电源,关键时刻仅需加水即可提供可靠的电源供应,2公斤左右的金属空气电池即可满足三口之家的应急用电,并且不会产生噪声和有害物质,是绿色安全的电力来源。对于地形复杂的地区或者边远岛礁,采用金属空气电池供电,技术难度低,安全性高。金属空气电池虽优点众多,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电源,但是并没有实现规模化应用,其实际使用过程中仍面临多种关键技术瓶颈。例如锌空气电池功率小、寿命短;镁空气电池续航短;铝空气电池放电过程析氢副反应严重,导致电解液短时间内沸腾,通常使用时长不超过15分钟,会出现“烧开水现象”;空气电极侧存在氧气获取速度慢、使用寿命短等缺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属空气电池的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多年来都在攻关。当前金属空气电池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大多数技术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但部分技术,如一次锌空、铝空电池已初步具备工程化应用的潜力。有国际市场咨询公司预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国内外对金属空气电池相关技术的整合以及电池器件结构的设计优化,金属空气电池将会真正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金属空气电池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电极材料选择更多样,且资源储量丰富。可以预见,在大规模储能蓬勃发展的未来,空气电池作为储能技术备选方案之一,必将迎来大展拳脚之时。金属空气电池绿色安全,可实现循环再利用,能进一步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风、光资源有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在无风、夜晚等情景时,仍需要火电来维持电网的功率,而在风、光资源极佳之时却需要限功率运行以减小电网的负担,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弃风”和“弃光”,因此有人戏谑地将风电和光电称为“垃圾电”。以往的研究都致力于利用锂电和氢能存储这部分电能,而金属空气电池将为“变废为宝”提供更加绿色安全且廉价的途径。(节选自光明日报)材料二:在辽宁大连,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落地生根,不仅给城市加装了巨型“充电宝”,也给当地工业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新动能。走进辽宁大连的融科储能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基地,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集装箱整装待发。这些即将运往各地的集装箱,并不是普通运货用的集装箱,而是一个个全钒液流电池模块。一个装的是电池电堆,另一个装是钒电解液,把两个集装箱上下摞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绿色储能电站,这里面可以一次性储存3000度的“风光电”,如果按一个家庭每月用200度电计算,它可以为一个家庭提供15个月的用电量。与常见的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不同,全钒液流电池不仅安全性高,不存在爆炸起火燃烧的风险,循环使用寿命长,可以达到25年,对环境也更加友好。风电、光电是来自大自然的绿色能源,但稳定性较差。如何把“风光”能源储存起来,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首要问题。这样的电池可以在零下35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下正常运行,也可以在零上50摄氏度高温下安全输电。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的风光电站,有了这种集装箱式的“充电宝”,就可以大大减少风光电峰值时的浪费,提高并网发电的效率。这些集装箱式的“充电宝”还能相互连接,形成更大规模的城市储能电站,更大程度地去调节整个电网的灵活性,在用电低谷的时候,可以尽量多充电,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可以去承担电网发电的这部分任务,尽量多去对外输出电能,来保证整个电网的一个平稳运行。眼下,北方正陆续进入冬季供暖期,这样的巨型绿色“充电宝”,不仅能保证城市电网的平稳,还能在城市遇到极端灾害断电时,提供电力输出,保障城市快速恢复运转。要发展“全钒液流电池”绿色储能,钒矿资源是首要条件。勘探数据显示,我国钒矿储量层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产量的47%以上。但在之前,我国对钒的利用,大多用在钢铁冶炼中。而现在,炼钢的副产品有了新的“钒”响,它的含钒量可以达到90%以上,全钒液已成为储存能源家族的新成员。在钒电解液生产基地所用的钒,主要来自钢铁冶炼后产生的钢渣。生产钒电解液的原料的来源是钒钛磁铁矿,在炼钢的过程当中,钒会富集到钢渣当中,钢渣再经过处理,最终变成钒的初级产品,那么钒的初级产品进入到化学和电化学的处理装置当中最终变成钒的电解液的最终产品。目前,辽宁大连这个目前世界最大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生产基地,正在打造全链条的生产服务,让新能源储能加足马力、扬帆起航。(节选自北青网)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实现2050年全球净零排放和巴黎协定的主要目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而作为储存电能的主要装置的金属空气电池的发明可谓应运而生。B. 目前大规模使用的各种电池,只要解决各自短板问题,就能成为大规模应用的储能设备,因此,多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这项研究。C. 辽宁大连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是城市的绿色“充电宝”,同样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能源。D. 在冬季供暖期,辽宁大连这种集装箱式的“充电宝”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保证城市电网平稳,而且能在遇到极端灾害断电时,保障城市快速恢复运转。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属空气电池要真正给人类带来便利,可能还需要对金属空气电池相关技术的整合以及电池器件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B.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分别阐释了金属空气电池或全钒液流电池的巨大优势和发展前景。C. 金属空气电池可将风电和光电这些“垃圾电”产生的“弃风”和“弃光”能源“变废为宝”,进而实现循环再利用。D. 我国钒矿储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7%以上,这也为发展“全钒液流电池”绿色储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现在我国对钒的利用,还大多用在钢铁冶炼中。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推进“未来绿色储能”研究的一项是( )A. 早在20世纪90年代,挪威和意大利就以海水为电解液开发了用于深海油气井探测控制系统的镁空气电池,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B. 2014年7月,以色列一家公司曾采用铝空气电池作为电动车动力电池,实现了惊人的1600公里续航,震惊业内。C. 目前,在电动自行车的市场,铅酸蓄电池占到95%的市场,锂电池攻占了手机电池以及笔记本电脑电池等小型电池市场。D. 辽宁大连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落地生根,城市有了巨型“充电宝”。4. “2021年必须成为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历史性转折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原因。5. 作为“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