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资源ID:97249128
资源大小:4.44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第 1 页 共 3 页江淮十校 2024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C 解析:“赋予这种文字游戏生存空间”有误,原文为“汉字独特的象形、会意功能给了这种文字游戏施展的空间”,此处转述错误。2.B 解析:A 项,“完备于图腾合并”有误,原文为“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龙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形成于图腾合并”。C 项,“主要原因”有误,原文为“原因无非两个:一是这些生僻字能在特定语境里表达特定的含义;二是使用这些生僻字能在特殊语境里满足特殊的表达需求”可见两个原因不存在主次;且这只是王敏的个人观点。D 项,“因此,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符号”表述有误,原文为“龙文化不仅是各民族统治者的符号,各族人民也以龙为吉祥符号。如在西南各族人民的史诗与民俗文化中,龙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叙事与信仰对象。也因此,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符号”可见,西南各族人民的史诗与民俗文化中的龙只是上文的一个例证,不是“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符号”的原因,此处因果跳跃。3.C 解析:A 项符合材料一“中国与龙相关的节日和民俗十分丰富”的观点,同时依据“据说舞龙灯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一种祭祀和祈雨的仪式,后来演变为一种娱乐活动”可类推 A 项习俗由官方传向民间的合理性。B 项,由于是同学之间,因此符合材料二“如果是私人传播,最好不要发给年龄大、上网少的朋友”。C 项,人口生育率显著提高受政策、经济发展,文化心态等多要素的综合影响,“都对这个生肖抱有期待,想要一个龙宝宝”中的“都”表述过于绝对,片面夸大了材料一“龙这一神圣的形象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团结等含义,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标志性图案”的观点。D 项,马先生的做法符合材料二“要弄懂再用,不要想当然,不要误用”的态度,虽然原文“最好加注说明读音、含义”的主体是“公共媒体”,但此处“和外界介绍”并未限定一定是私人传播之间,因此总体符合。4.龙文化融合了各部落图腾,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文化历史悠久,体现在各民族史诗与民俗故事中。现实中与龙相关的节日、民俗蔚为大观。(答出 3 点得 4 分,答出 2 点得 3 点,答出 1 分得 2 分。)5.评分标准:选择汉字(序号)1 分;解释汉字古义(丰富的历史信息)1 分,并结合中华文化(古代文明传承的载体)进行阐释 1 分;联系当代赋予的新含义(当代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 分;语言简明得体,符合情境要求 1 分。注:因题目要求“选择最符合材料观点的一例”,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可知图对“垚”的解释不符合“弄懂再用”的原则,属于误用,因此如选择进行解释,不超过 3 分。参考示例:大家好!畅谈古今,与汉字相遇。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我们来看“鱻”字,它读作 xin,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它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指鲜美,有网友说这个字是“鲜美全鱼宴”,形象而贴切,反映了古今人民对鲜食的青睐与偏好。:你好!欢迎来到“汉字文化古今谈”,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燚”字,它读作 y,由四个“火”字组成。在网上“燚”被称为“最火中国字”,有网友称它是“火神”,实际上,燚表示燃烧的样子,也的确可以表示远古时期的神,体现了古今人民心意相通,心有灵犀。6.B解析:“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对南北之秋的错觉”有误,原文中“北方人对江南冬季的错觉”是指北方人未到南方时对气候有错误的估计,属于误判;而郁达夫经历过南国、北国之秋,有切身的体会,只是在审美喜好上有高下之别。7D解析:“为下文我不喜欢冬天蓄势不当,此处言下之意为“我”要来说与“我不喜欢冬天”没有因果关联,“点明了全文的情感态度”也无中生有。8.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情感态度:“喜”是现在的冬天不如从前的冷,冬季不必经受严寒的折磨(2 分);“忧”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并非正常的气象状态。/或答:现代生活中由于忙碌导致感官退化,没有时间去体验体会生活。(2 分)9.A.如果冬至这天雨雪交加,街道脏乱;过年期间则多是阳光明媚,街道整洁。(2 分)B.江南的孩子们因一场大雪欢喜不已。(2 分)C.虽然记忆中也有脏乱、忙碌,不愉快,但平安幸福依然会在新年到来。(2 分)10.CEF11C 解析:“小大之狱”的“狱”为罪案,与文中“狱”含义相同。12C 解析:“钱若水多次劝阻,但知州不听”于文无据。第 2 页 共 3 页13(1)参考译文:如果明显发现(案件)作伪的,就立即驳回。评分标准:“若”如果;“灼然”明显的样子;“亟”,立即。1 点 1 分。句意 1 分。(2)参考译文:那人不能进入,就绕墙而哭,(回家后)把自己的家产捐赠给寺庙,为钱若水祈福。评分标准:“垣”,围墙。“赀”财产,“饭”,名词作动词,养活,捐赠。1 点 1 分。句意 1 分。14.断案公正、有担当。例如宋慈面对疑案绝不“掩鼻而不屑”,坚持担当。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例如宋慈断案时坚持“审之又审”。办案有智,能发现案情疑点,处理案情方法得当。例如钱若水办案“表里洞澈”。廉洁自律。例如钱若水不接受获释富民的谢意,廉洁执法。1 点 1 分,任意答出 3 点即可得满分,若不结合材料一最多给 2 分。15.D解析:“思想倾向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基本一致”有误,本诗“愁来不自持”“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明写出游历天下的诗人的愁苦与迷茫,其思想倾向不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豁达。16世俗纷扰之愁。本是春意盎然的季节却“事去纷无限”,让作者无限牵挂,内心怅惘。入世理想失意之愁。典故中的接舆因被发佯狂不仕,作者在此处用“失路”“安知”等来表达出体现出理想受挫后的失意,产生了隐逸情结。颠沛流离之愁。由“安知倦游子”可知,作者游宦在外,内心愁苦,归家不得。年华老去之愁。由“两鬓渐如丝”可知,作者鬓发减少,青春逝去,盛年不再。1 点 2 分,任答出 3 点得 6 分。17(1)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2)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3)参考答案: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更吹落、星如雨/日星隐曜,山岳潜形/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18.A.短期内极速减重;B.控制饥饿感19.“贾玲一年时间内减肥 100 斤”后加“的话题”或“的新闻”“坚守”改成“遵循”,或将“规则”改成“原则”去掉“通过”或“让”20.C解析:A 指“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此处并不强调房屋的状态。B 指忧患使人发愤图强,因能得生。安逸使人好逸怠惰,因而致死,此处并未强调忧患的作用;D 项神机妙算,此处并不强调作者的机智。此处强调二者不可同时具有,应当取舍。21.“书巢”意为用书籍作为巢穴(1 分),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1 分)写出作者宿舍中藏书之多,堆积之满(1 分),也写出作者在宿舍藏书环境中的安然与自适。(1 分)22.此处的破折号为解释说明。(1 分);引出破折号后“懒散”“不良嗜好”贬词褒用的自嘲说法。(1分);写出作者对书籍的喜爱与痴迷。(1 分)23【审题指导】本题为“漫画情境式”作文,命题材料由漫画、配文两部分组成。立意时,要把漫画立意和话语倾向结合起来。“用果实说话”体现了结果的重要性,在画面中可以看到“各自的果实”,每棵树的果实不相同,体现出结果的差异性。审题的要点在于需将结果的重要性与差异性统一起来。我们评判事物要看到最终的结果,不能够华而不实,要用实力说话。同时,我们需要承认结果的差异性,看到个性的独特风采。如果审题时忽视结果的差异性,原则上不能超过 48 分。【最佳立意】硕果累累,各展风采第 3 页 共 3 页参考译文:材料一:刑事案件中判刑最重的要数杀头,定此死罪主要依据初发的案情,真正弄清初发案情重要的是对被害者的尸体检验。决定一个人有罪无罪、是死是活的第一步,使冤屈得以昭雪,使罪犯难逃法网的关键,都取决于检验。这也就是法律中规定派遣县令以及及其佐官、司理参军处理检验之事,一定要无比谨慎小心才行啊!然而多年来,一些州县往往将此至关人命的要职委任给初仕之人或武官。他们阅历尚浅,缺乏断案经验,一上任就接案审理,很容易轻信忤作在检验中的蒙骗、吏胥在案卷中的作弊。案情纷繁复杂、变化多端时,他们又茫然不知从何着手。即使是敏锐的人,单枪匹马,对此局面也很难发挥自己的才智,更何况勘查现场时,有的人只是远远观望而不亲自验证,甚至捂着鼻子以避腥臭而不愿细察。宋慈我四任刑官,没有其他专长,唯独对于刑事案件,总是极其谨慎,反复审察,不敢有丝毫疏忽大意。如果发现作伪明显的,立即驳回重新审理;碰上疑团难解时,定要反复推敲认真分析,惟恐因一时的草率致使死者再遭折磨,灵魂不安。我总想到:案情判断的错误,大多起于最初的记录,检验结论的错误,都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如同医生讨论病情,找到病根,一旦对症下药,针剌穴位,没有不切中害,手到病除的。希望此集可用以洗除冤屈,昭明错案,其功用能与医生治病敦人起死回生相同。材料二:钱若水担任同州推官,知州性情急躁气量狭小,多次凭臆测决断事情而不恰当。有个富民家的小女奴逃跑了,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女奴的父母告到州里,知州命录事参军(州里掌管文书的官)审问这件案子。录事曾向富民借过钱,没借到,于是就揭发富民父子数人共同杀死了女奴,把尸体扔入水中,于是找不到尸体。(这父子几人)有的被视为主犯,有的被视为帮凶,按罪名都应判死刑。富民受不了鞭杖拷打的酷刑,就自己屈招了。录事呈报知州,知州等人复审后认为并无相反或异常的情形,都认为审出了此案的真实情况。只有钱若水怀疑此事,留下这案子,好几天不判决。录事参军来到钱若水的办公处所,责骂他说:“你是否接受了富家的贿赂,想开脱他们的死罪?”钱若水含笑表示歉意,说:“如今有好几个人要判处死刑,怎么能不再仔细审核一下他们的供词呢。”于是他把案件扣了将近十天,知州多次催促他,也没有结果,州里大小官员都责怪钱若水。有一天,钱若水去见知州,让他人退避后对知州说:“若水拖延此案的原因,是我在秘密派人寻找女奴,现在找到了。”知州惊讶地问道:“在哪里?”钱若水于是使人秘密地把女奴送到了知州那里,知州就垂下竹帘,然后把女奴的父母找来,问道:“如果你们看到自己的女儿,还能认识她吗?”女奴的父母回答道:“自己的女儿,哪有不认识的道理。”知州于是把藏在竹帘后面的女奴叫出来,女奴的父母一看就哭了说:“她正是我们的女儿。”知州于是叫人带来富民父子,全部卸下枷锁释放了他们。富民哭着不肯走,说:“如果没有您的恩赐,我们一家就要全完了。”知州说:“这是推官的恩赐,不是我的功劳。”那人又赶往钱若水的办公处,若水关上门不见他,说:“这是知州自己求得实情的,我又参与了什么?”富家父子不能进入,就绕墙而哭,回家后把自己的家产捐赠给寺庙,为钱若水祈福。知州因若水替几个被判死罪的洗雪了冤情,想为他上奏请功,钱若水坚决拒绝说:“我只求审判公正,不冤枉处死人罢了。论功行赏不是我的本意。如果朝廷把此事归功于我,那么将如何处理录事参军呢?“知州感叹佩服。录事到钱若水处叩头表示惭愧道歉。于是远近都一致称赞钱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