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古塔区辽代历史文化展示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doc
本科论文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引 言1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31.1 课题背景31.2 课题目的31.3 课题意义32 国内外博物馆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52.1 国内博物馆建筑发展现状52.2 国外博物馆建筑发展现状52.3 博物馆建筑发展趋势53 项目概况73.1 基地概况73.2 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94 总体规划124.1 场地规划124.2 建筑布局124.3 道路规划124.4 室外活动场地规划125 地域性设计 145.1 博物馆建筑设计材料中的地域性145.2 博物馆建筑设计色彩布局中的地域性145.3 博物馆建筑设计装饰元素中的地域性155.4 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16结 论18参考文献19致 谢21本科论文摘 要博物馆建筑是存放、保护文物并向世人传递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空间,是文物的最佳归属地。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博物展览建筑在现代已经成为所在地区传承历史,展示变迁,宣传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全球的经济趋向全球化,文化相互交融,城市逐渐趋向现代化,的确可以给生活带来一定的便利条件,但同时也暗含着许多负面的影响。城市和地区逐渐走向国际化,失去了它们原本应有的特色和历史传承。很多建筑追求高速的设计和建造使用,过分崇尚现代化的设计和宏大奇特的外观,而忽视了那些承载城市记忆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因素。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中心,展示着城市的形象和面貌,是展现一个地区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博物馆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更应该考虑地域因素和城市的文化历史底蕴,并将其融入到建筑中去。本文针对博物馆建筑的建筑布局、场地规划、建筑造型、流线组织和展览空间等方面阐述地域性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特殊之处。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应该是多样的,反映的是特定区域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并且充分体现着地区的文明程度,具有全面的使用功能,促进着地区的文化发展,是继承历史传统,开展文化教育至关重要的场所。但与此同时还要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灵活运用现代的建筑材料,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因此博物馆建筑要综合考虑,整体规划,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探索真正属于所在地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接下来就从功能分区,流线组织,场地设计和造型设计等方面分析一下博物馆建筑设计的要点。关键词:博物馆建筑;地域性;传统文化;历史底蕴 AbstractMuseum building is a space for storing and protecting cultural relics and transmitt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to the world. It is the best place for cultural relic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the museum exhibition buildings in Modern Times have become the landmarks of the region to pass on the history, display the changes, publicize the culture,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constantly developing, the global ties are constantly close, and the cultures blend with each other, although the same trend of modern cities can bring convenience to life, at the same time, the negative effects it brings also surface little by littl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ities and regions has deprived them of their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Many buildings pursue high-spee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use, too much emphasis on modern design and grand strange appearance, while ignoring those bearing the memory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ity and regional cultural factors. As a cultural center of a city, the museum displays 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city, and is a landmark building that shows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 region.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museum buildings, we should consider the regional factors,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details of the city, and integrate them into the buildings.In this paper, the architectural layout, site planning, architectural modeling, Streamline Organization and exhibition space of museum buildings are discussed. The regionality of museum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be diverse, reflect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istorical details of a particular regio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lso conforming to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making flexible use of modern building materials, architectur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eum fully reflects the level of regional civilization, with the overall use of functions, promoting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is the inheritance of historical traditions, cultural education is crucial pla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overall planning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explore the real location of the museum building design. Then it analyz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museum design from the aspects of functional zoning, streamline organization, site design and shape design.Keywords: Museum architecture; reg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historical detail引 言随着物质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人们在追求物质水平的同时,对精神方面的需求愈来愈多,建筑使用功能逐渐完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和大众审美进步,使得带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带有地域特征的博物馆更是成为主流,博物馆建筑设计逐渐向地域性发展。在设计博物馆的过程中,应考虑当地所具有的文化特色,以达到保护历史,传播文明精神的作用。带有地域性特征的博物馆建筑不仅可以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物质文明,也可以展现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只有在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该地区的历史和文明背景,才能更好地帮助参观者了解该地区的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历史博物馆作为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不仅展示着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还传承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文脉,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应重视博物馆建筑和所在地区地域文化的结合,同时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促使着建筑业收到冲击,在进行有关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和研究时,建筑师们应该在顺应新时代建筑发展的同时,学习并吸收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做好新时代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交融工作,在现代建筑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重要的宝藏被遗留下来,这些宝藏对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博物馆则是收藏这些历史遗珠的场所,所以它需要找到与各地域历史文化的切合点,这样才能使参观者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一个地区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传统的内涵,同时增长参观者的见识提高他们的眼界,对观赏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可以启迪参观人群的人生观等重要观点。因此保护文化特色,保留历史遗迹、发扬民族精神、宣扬和平共处才是建设博物馆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博物馆建筑应该承担的职能。博物馆的功能很多,其中对于民众来说最受益的便是博物馆建筑的展示功能,展览功能和展览流线也是博物馆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参观者通过展览流线的引导按顺序探索文物发展的脉络。在世界各地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与研究中,都在竭力寻求一种将当地的地域特色或地域文化与建筑相结合的办法,来突出建筑表达中的内在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将博物馆建筑设计与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呢?地域性对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是建筑师在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应该考虑的问题。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1.1 课题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城市逐渐朝着一个方向进化,城市特色的体现面临着挑战,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中心类建筑承担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并应将其传承下去。本次课题所在的城市为锦州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还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传承,锦州之名在辽代就已经出现。这座城市位处辽西地区,与渤海相邻,对外开放的同时更是声名远扬的商业城市,锦州市发展前景优越、是一座交通十分发达的现代港口城市,因此在锦州地区建设辽代历史博物馆不仅可以加强对历史建筑文化的保护,还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基础。1.2 课题目的本次设计旨在地区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现代建筑与历史文化融合的创作,通过对建筑整体风格、建筑布局、色彩与装饰、材质等方面的设计,来体现该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掌握建筑设计与地域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筑设计表达历史文化的内涵,综合提高对博物馆类建筑的空间与功能、建筑与场地之间的把握。通过调研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与历史背景,结合场地内部情况,寻求适用于该地区的博物馆建筑模式;在综合考虑场地周边环境的同时,对现有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使其建筑规模、形式与该地区需求相符;通过对周边现状分析,打造出适合地区的文化输出中心;充分组织博物馆建筑中的功能分区及流线,为参观者提供方便的服务同时也为内部工作者提供良好的使用空间和流线。通过建筑设计表达历史文化的内涵,完成对博物馆类建筑的空间与功能、建筑与场地之间的把握;在地区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现代建筑与历史文化融合的创作,在建筑风格、形态布局、色彩材质与装饰细部等方面体现独特的地域特征;对场地周边环境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充分吸收城市文化背景,同时考虑城市的经济力量,使其规模、建筑形式符合当地的需求;并秉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因地制宜的设计基本要求,使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进行结合。1.3 课题意义博物馆作为城市的文化中心,展示着城市的形象和面貌,而城市的历史沿革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历史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风格和空间分布,本次设计旨在协调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其中包括空间组成、平面布局、建筑氛围等,来反映历史,启迪现实。在该地区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现代建筑与历史文化融合的创作,在建筑风格、形态布局、色彩材质与装饰细部等方面体现独特的地域特征。2 国内外博物馆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2.1 国内博物馆建筑发展现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建筑在城市进程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也越来越得到决策层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我国博物馆事业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建筑师需要去解决它。例如国内许多博物馆在建筑设计方面盲目地追求大体积和奇异的造型,这种现象的出现在近几年呈着愈来愈大的趋势,但在博物馆内实际功能方面的分配却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这导致了一些博物馆建筑面积浪费的现象,并且存在忽视历史文化内涵、展厅设计不完备等问题,公共空间组织也有待加强。在很多地方,博物馆建筑未能成为一个生活文化的焦点,能够给人以精神震撼和强大文化力量的博物馆也不多。2.2 国外博物馆建筑发展现状国外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与国内相比稍显成熟,原因是国外的博物馆建筑比国内起步要早,在国外的现代博物馆建筑中,以人作为主题研究对象,认为博物馆建筑的空间功能是为人服务的,人来欣赏、领略空间内的展览内容,以人为本是最重要的设计原则。例如在国外,许多博物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展览流线过程中的采光、照明、休息区等细节设计,重视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的特殊需求,为此设置无障碍设计、儿童活动室等功能。2.3 博物馆建筑发展趋势博物馆建筑的发展从90年代至今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不仅在全世界都开始新建或者改建博物馆建筑,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博物馆的新增频率达到了每23天一座。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例如在美国,目前为止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年均参观博物馆的观众总人数已经大于美国的人口数量。与之前相比,当代博物馆展现出了更加多样化的类型,但在数量上占优势的依然是传统的历史博物馆、美术馆等。博物馆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也体现出愈来愈重要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博物馆建筑还可以代表一个城市和国家的宣言。随着时间的流逝,近10年来,教育功能也越来越被博物馆建筑所需要,特别是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逐步提升,博物馆建筑成为了推行广泛化的教育最强有力的手段和载体,它不仅可以辅助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人文、科技、艺术等多方面的教育,帮助孩子达到全面发展,还是成年人可以终身在其中汲取知识的场所。博物馆建筑在如今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走上了功能多元化的道路,这使得博物馆建筑的功能不仅仅只是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而是变得多元化,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专题馆增多,开放性与互动性增强,改扩建项目增多,展品与展馆之间的关系将会更加合一,博物馆建筑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这时建筑本身便成为了艺术品,它的风头在一定程度下可以盖过位于其中的展品本身。3 项目概况3.1 基地概况3.1.1 项目位置本项目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北街与阜康路交叉处。项目西侧及北侧为高档住宅区,南侧临锦州市著名的古塔历史文化公园,其中包含历史悠久的石塔及辽代建筑群,项目东北侧坐落着一所中学,周边各地区与项目的地缘关系紧密。在此建设辽代历史博物馆既可以加强对历史建筑文化的保护,由于周边有学校及居民,也有利于向市民输出城市文化,赋予城市地域文化特色。项目基地附图如图3.1所示。图3.1 项目基地附图3.1.2 历史背景锦州市历史悠久,许多历史事件发生在这里,例如故事“老马识途”、著名的“松锦大战”。此外这里还是辽沈战役决战的战场,这场震惊中外的战役使锦州成为了一座英雄城市。本项目所在的古塔区位于锦州市区的中央部分,属于锦州的胚胎之地,同时也是辽西文化的发祥之地。著名的广济寺古建筑群就位于古塔区老城之中。该寺创建于隋大业七年,初名为普济寺,又在辽清宁年间重建,历经明清两代的多次维修,现存大部为明清建筑。屹立于其中的广济寺塔十分显眼,此塔始建于辽代,是座舍利塔,为辽道宗耶律弘基为其母所造。曾用青砖维修。古塔体量宏伟,是锦州古城的标志,在锦州人的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广济寺古建筑群附图如图3.2所示。图3.2 广济寺古建筑群附图3.2 博物馆建筑设计原则3.2.1 博物馆建筑流线设计原则 以功能空间为基础在本次设计中,建筑总层数共三层,门厅位于一层,通高两层,在划分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方面,相同的功能如展厅部分上下层布置,通过纵向设计达到空间功能的延伸,强化了空间的主体范围,使得空间从地面的局限上解脱出来,有效提高用地效率,节约土地资源。在博物馆建筑的内部,通过交通空间与地面流线相结合,在门厅部分通过空中步道的方式将下层场景引入到了空中,结合建筑内部流线的同时与建筑一层玻璃窗外的城市空间相映1。 以空间秩序为基础流线设计的基础还可以是空间秩序,在本次设计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轴线,整座建筑呈现出一条明显的中轴线,最主要的中心展览空间位于轴线上,轴线两边均分部专题展览厅,在展览之外的空间部分,轴线西侧为博物馆内部办公和研究空间,轴线东侧为提供教育功能的教师及阅览室空间。轴线是一个空间中两个点连接而成的直线,将建筑中最重要的空间要素分布在轴线周围。轴线具备指向性和方向性并可以进行延伸,以此引导空间主体的活动;其二,节奏。将建筑中的各要素形式,包括展览空间和后勤空间交替重复出现,并在各专题展厅内保留相同形式的内庭院,这也被称为空间节奏设计,这种设计方法不仅给本次设计了带来良好的观感,还带来了一定的文化气息。3.2.2 博物馆建筑功能分区原则 博物馆建筑功能分区本项目定位为一座城市历史、文化、艺术相融合的展览类建筑圣地,作为该地区标志性建筑。根据规划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等分为以下几部分:陈列区、公共活动区、藏品贮存区、技术用房、办公用房以及其他附属用房等。陈列区,是博物馆建筑中最重要的对外开放空间,由基本陈列室、临时展厅、专题陈列厅、休息室等组成。在本次设计中门厅作为人流集散的枢纽,是最重要的组成空间,为起到组织和引导观众参展并供观众在游览之余进行休息的必要空间,门厅规模较大,并在入口的左右两侧分设了开放的休息空间,面对玻璃幕墙,打造良好的休息模式。中心展厅和专题陈列室是本次建筑中最重要的功能,是博物馆建筑中最常见的固定空间。临时展厅则用于举办临时的展览,被安排在了展览流线的起始位置。这些空间都是博物馆建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物馆建筑的总面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时在本次设计中还考虑到为教育服务的功能,项目基地的东北方向为一座中学,所以在建筑的东北角配备了规模适当的教室、阅览室等。与此同时考虑到博物馆建筑是游客和社会公众进行文化游览和休闲放松的场所,所以有在博物馆入口方向西侧设置咖啡厅、等空间的必要,与之对称的东侧则是一个大型报告厅。藏品储存区,在本次设计中藏品储藏区包括库前准备区域和藏品库房两个分区。这些用房应该根据博物馆建筑的规模进行分配,作为大型博物馆建筑,本次设计中完整设置各种用房,而在一些小型博物馆建筑中则将功能相近的用房结合在一起,以达到节省建筑空间的目的,节约土地和空间资源。技术用房,在本次设计中设有鉴定编目室、摄影室、熏蒸室、实验室、修复室、标本制作室、文物复制室、研究阅览室、物理和化学实验室。办公及其他附属用房,其中包括行政室、办公室、会议室、保安监控室、设备机房。 展览空间与休闲功能相融合本次向展览空间中加入休闲功能区域,提高了空间主体在展览空间中的体验品质。人们除了通过与展览空间联系密切的展览路线,还可以与展览部分附近的景观元素、休闲空间、室内小品等功能进行互动。在本次设计中在专题展厅中央庭院加入一些景观小品等元素,为室内空间增添趣味,减少了参观者的疲劳,并通过建筑的围合,空间组织形式等不同方式给予观赏者不同的空间体验,减少了乏味2。 室内外空间交融贯通在设计中注重室内空间组织的同时,也要考虑与室外的联系。庭院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交通功能和服务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景观空间,庭院可以吸引人们的视线,使人们在欣赏展览品之余还能透过玻璃之类的虚空间,欣赏到室外自然景观。这些庭院的作用除了交通组织,还解决了采光、通风等问题,同时增添了博物馆流线组织的层次。而室外空间同样作为功能空间,可以借景观给博物馆建筑的内部,充分调动参观者的视听感受,与室内空间交融形成灰空间,互相渗透、提高观赏价值。 交通空间与其它功能空间合理聚合博物馆的交通流线可以地简单概括为串联式、放射式和通道式三种布局形式,三种形式都有其优势,同时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次设计中采用了放射式的设计模式,是因为考虑到博物馆的展览模式分为多个专题展厅,只有在设计的过程中,对建筑布局基本形式进行灵活的运用,扬长避短,才能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4 总体规划4.1 场地规划本项目在场地设计把建筑的基本位置作为最优先的部分考虑,具体分析建筑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留出大面积的入口广场用以人群疏散,整个场地合理设置主次入口,注重各入口使用人群的不同,分开设置。并考虑消防通道,根据建筑所处位置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以免对场地内地面的人行交通流线造成干扰。除此之外在场地内设置大量绿化景观,打造从走进场地到进入建筑全过程舒适的观展环境。4.2 建筑布局本建筑采用轴线对称的建筑布局形式,以门厅为整座建筑的中心,展览部分为放射状的形式,流线清晰,不浪费空间。增强博物馆建筑的方向感,高效引导参观者的参观流线,缩短博物馆的疏散流线;将大规模参观人群分流,以免人流过于集中,提高博物馆建筑的安全性,节约资源,使得造价合理,并使得博物馆建筑本身在自然光的条件下也能达到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4.3 道路规划该项目在场地内部采用人车分流的通行方式,车辆进入场地后直接进入地下车库,避免行驶车辆对行人造成伤害。能够充分保证行人的安全,为参观者进入场地后提供良好的步行条件。车行道路系统简单清晰,场地内设有消防环路和消防登高操作场地,能够有效地防止意外的发生。人行道路场地平整,采用平坦、质地均匀、无反光的材料,相对安全。4.4 室外活动场地规划室外的主要活动场地位于场地的南侧,建筑的主入口一侧,室外活动场地的位置设置在易于被室内清晰观望到的位置,增强室内外的空间互动。且毗邻场地的主要出入口,便于吸引他人,包括周边地区的居民,有利于营造多样的较大型的活动。在场地设计过程中,有一些规范方面的要求需要满足,比如博物馆建筑设计要以完整的工艺设计为基础,满足博物馆功能并预留改扩建空间的需求,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本设计中,预留了一定的场地空间,方便未来的修缮和扩建;为了满足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的使用和安全要求,在场地设计中考虑到了坡道等因素;另外在场地设计中要因地制宜,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人文和技术发展水平,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所以本项目作为历史文化展示类博物馆,在布局上符合城市规划和文化设施布局的要求,与基地附近的自然条件、街区环境、人文环境及博物馆的类型均做到相适应。5 地域性设计 5.1 博物馆建筑设计材料中的地域性博物馆建筑有宏大的空间,因此,在设计博物馆建筑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发挥空间,需要考虑到的因素也更多,本次设计不仅考虑到博物馆整体的设计,同时也考虑到博物馆局部的设计以及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3。对传统材料的创新运用,有助于我们在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的问题上找到新的方向,开拓新的思维4。在博物馆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选择不同的材质来体现不同的地域特点。而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辽代历史博物馆,并且基地附近就是辽代古建筑群与辽塔,因此在设计中加入砖石材料的元素,就是通过对传统材料的应用体现锦州市地域文化的一种方式。广济寺古建筑群建筑材料附图如图5.1所示。图5.1广济寺古建筑群建筑材料附图5.2 博物馆建筑设计色彩布局中的地域性对于博物馆及建筑的设计而言,色彩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色彩可以表达出不同的风格,营造出不同的感觉5。在本次博物馆室内的设计中,通过采用灰色的色彩基调来反映该地区的文化特色。由于博物馆内有许多的展品,展品也体现着地域性。在此次博物馆建筑设计中,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突出展品。例如白色和灰色,体现着锦州广济寺建筑群和广济寺塔的地域性特点。广济寺古建筑群色彩元素附图如图5.2所示。图5.2 广济寺古建筑群色彩元素附图5.3 博物馆建筑设计装饰元素中的地域性在博物馆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单独使用色彩来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是有些单薄的,所以还考虑了通过吸收锦州市特色的装饰来体现博物馆的地域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装饰细部,而是考虑到了装饰图案与博物馆展品之间的关系,注重创新的设计。考虑到基地附近的辽代建筑群,利用它的坡屋顶、檐口、斗拱等时代特征,加以改造,找到了合适的方法融入建筑设计中去,在坡屋顶上引入屋脊兽的概念性元素,虽然屋顶是古典的坡屋顶,但在立面上采用玻璃窗和混凝土墙等各种现代装饰元素6。广济寺古建筑群局部装饰元素附图如图5.3所示。图5.3 广济寺古建筑群局部装饰元素附图5.4 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在本次博物馆设计中,展览空间是最主要的设计内容。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建筑不仅符合展示空间的功能,还符合博物馆所承载的情感表达7。博物馆之中收藏着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藏品,从辽代至今,承载着该地区时代的变革,为了让参观者可以通过展品来找寻历史气息,调动参观者的心灵感受,在本次设计中,通过对建筑空间的灵活设计,在展览流线上引入室外古典庭院空间,使参观者看到的不仅局限于展品本身,也能够体会到锦州市的文化韵味,走在其中仿佛能够置身于过去与此刻的临界点。当前的一些中国建筑师在地域性建筑的创作实践中,一直致力于寻求传统地域文化的再生之路,试图在地域性与时代性之间取得一种最佳的平衡,这其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对立也有平和。对地域文化的体现已经从取其“形”逐渐转向延其“意”和传其“神”,并不断的挖掘着传统建筑中可利用的文化元素8。保持当地的地域性特色,不代表固步自封,在发扬辽代历史文化和锦州市地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地关注学习其他地域和国家的文化。在本设计中,采用具有历史文化意向的坡屋顶和传统材料与现代的混凝土墙面和玻璃等材料合理的结合,使得建筑不仅拥有了历史文化的根基,同时也代表了时代不断发展。既该注重外在的设计,也注重设计与博物馆地域文化、精神内涵的结合9。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我们愈发应该保护在传统的时间沉淀下的文化,如果博物馆设计越来越趋同化,那么就将逐渐丧失地域性特点,甚至被遗忘在历史的舞台,若千年以后都将是我国文化的损失10。结 论通过以上分析,深刻地了解到在博物馆建筑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博物馆建筑不仅承载着当地的文化、文物和风俗,还承担着教育和文化宣传等功能。在博物馆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它的地域文化特点,不同城市、地域的博物馆建筑各有特色。博物馆建筑设计要朝着地域性表达的方向发展,包括对博物馆建筑的材质、色彩以及装饰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表达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避免过分趋同化,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符合展示空间的功能作用,符合博物馆所承载的情感表达。但重视当地的传统地域文化特征,并不能说明设计过程要固步自封,反而代表着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应该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其他地区的文化,所谓吸收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应该与时俱进,借助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来帮助博物馆更好地结合东西方文化,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借鉴西方优秀的建筑技术,二者结合便可更好地发挥出博物馆的功能作用。同时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应将各功能分区既相区分又有一定的联系和结合,注重空间使用的感受,力图使用最少的资源打造最优质的空间。参考文献1王方潘.博物馆建筑的流线设计与空间组织探讨J.江西建材,2019(05):60-622朱春梅.博物馆展览空间设计研究J.居舍,2020(09):92 3孙悦添,张蕾.博物馆地域文化建筑设计的思考以TIRPITZ博物馆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8(01):110-111 4季强.地域性文化元素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9,16(24):62-6 5姚让利,宫桂春.谈博物馆的建筑艺术与美学内涵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为例J.东南文化,2016(S1):119-1226王静,刘焱.文化的物质性呈现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外墙材料应用J.东南文化,2016(S1): 47-537刘阳.试论博物馆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J.中国民族博览,2019(12):228-2298杨瑞.中国当代城市博物馆建筑的美学变迁:1978-2015J.艺苑,2016(04):80-839巢臻.谈中国博物馆建筑在文化景观构建中的作用J.中国博物馆,2016(03):25-3210程雪松.时空连接:当代博物馆建筑的转型和演变关于上海地区博物馆建筑的案例研究J.建筑技艺,2016(04):108-11111何镜堂,叶青青,盘育丹,陈纵,罗梦豪,余小枫,郭远翔,陈钧华,孟祥强,冯文生,舒立帆,岑洪今,宴忠,陈思韵,战长恒,马明华,刘嘉伟.中华文明源三祖文化博物馆J.建筑知识,2018(01):130-13312罗梦怡.文化博物馆功能分区整合设计探析J.四川建材,2019,45(10):44-4613冯羽.浅议现代博物馆外观设计J.居舍,2018(11):79-8014邵韦平,刘宇光,董灏,孙纲.追寻历史的记忆:国家博物馆改扩建方案设计回顾J.建筑创作,2004(12):40-6115Beverly Serrell.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M. Maryland:Exhibit Labels,2015:20-3116Arina Wakefield. Museum Development in the Gulf: Narrative and ArchitectureJ. Archit. Design,2015 (1):20-2717Tom Wilson,Terence Conran.The Story of the Design MuseumM.London:Phaidon,2016:1-160致 谢大学生活匆匆即逝,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心中充满感激和感谢,五年的大学生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支持下,收获颇丰。大学五年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父母、亲人们,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谢意。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大学五年学习的默默支持;感谢我的母校沈阳城市学院给了我在大学五年深造的机会,让我能继续学习和提高;感谢老师和同学们五年来的关心和鼓励。老师们课堂上的激情洋溢,课堂下的谆谆教诲;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热心主动,所有这些都让我的五年充满了感动。本次毕业设计是在导师李特老师和史文奇的细细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禁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设计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