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2综合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生物必修2.docx
高中生物必修2(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油菜为两性花,其雄性不育(不能产生可育的花粉)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基因控制雄性可育,m基因控制雄性不育,r基因会抑制m基因的表达(表现为可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前需要做去雄处理B.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自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可育C.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不能自交,进行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D.存在两株雄性可育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不育的情况2.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先对宿主细胞进行标记B.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C.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保温和搅拌的时间都会影响实验现象D.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该转化因子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3.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女方为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生了一个不患色盲但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图中不能解释其产生原因的是()4.如图为生物体内转运亮氨酸的tRNA,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该tRNA还能识别并转运其他氨基酸 B.亮氨酸只能由该tRNA转运C.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AU D.tRNA由许多个核糖核苷酸构成5.右图表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互换。则由该细胞形成的精子类型可能是()6.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可发生DNA的复制B.DNA复制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酶和ATP等C.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C、GT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7.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杂交组合后代性状一红花A×白花B全为红花二红花C×红花D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A.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C.白花为隐性性状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8.如图所示为正在进行正常减数分裂的某细胞,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核DNA14B.1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只有3和4C.图中颜色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非同源染色体D.该生物的体细胞也含有4条染色体,两个四分体9.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2)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3)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 (4)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和(5)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A.(1)(2)(5) B.(2)(4)(5) C.(1)(3)(4) D.(1)(2)(4)10.下列关于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建立在DNA分子以4种脱氧核苷酸(碱基为A、T、G、C)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的基础上B.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通过对DNA衍射图谱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C.沃森和克里克曾尝试构建了多种模型,但都不科学D.沃森和克里克最后受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的启发,构建出了科学的模型11.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可以控制性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控制性状1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B. C. D.13.人类遗传病中的唇裂、苯丙酮尿症、唐氏综合征、抗维生素D佝偻病分别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遗传病性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遗传病A.B. C. D.14.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段发生剧变C.Aa基因型个体在、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D.在、段,AA基因型个体的适应能力比aa基因型个体的弱15.下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P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图中R表示生殖隔离,它标志新物种的形成D.若两个动物交配后能产生后代,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物种16.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是()A.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C.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52分)17.(12分)下图为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S型细菌荚膜的主要成分是_。真正的转化实验是第_组,该组与第_组对照可排除该组小鼠死亡是由于R型细菌。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_。(2)从各组小鼠体内分离细菌,预期可以分离出S型活菌的是_组。若将第组分离出来的细菌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可观察到的菌落形态_。18.(12分)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如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组合亲本性状表现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紫花白花1紫花×白花4054112紫花×白花80703紫花×紫花1 240420(1)根据实验组合_(填序号)可以判断豌豆的_花为显性性状。(2)请写出实验组合3的亲本的基因型:_。(3)实验组合_(填序号)为测交实验。(4)实验组合3的F1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_。若取实验组合2中的F1紫花植株与实验组合3中的F1紫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为_。19.(14分)DNA指纹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用于亲子鉴定、侦察罪犯等方面,请思考并回答下列有关DNA指纹技术的问题。(1)DNA亲子鉴定中,DNA探针必不可少,DNA探针是一种已知碱基顺序的DNA片段。请问用DNA探针检测基因所用的原理是_。现在已知除了同卵双生双胞胎外,每个人的DNA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好像指纹一样,这说明:_。(2)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需要克隆出较多的DNA样品。若一个只含31P的DNA分子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3次后,含32P的单链占全部单链的_。(3)DNA指纹技术可应用于尸体的辨认工作中,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尸体的辨认就可借助于DNA指纹技术。如表所示为分别从尸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提取的某条染色体上同一区段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根据碱基配对情况判断(不考虑基因突变),A、B、C三组DNA中不是同一人的是_组。A组B组C组尸体中的DNA碱基序列ACTGACGGTTGGCTTATCGAGCAATCGTGC家属提供的DNA碱基序列TGACTGCCAACCGAATAGCACGGTAAGACG为什么从尸体与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的DNA可以完全互补配对?_。20.(14分)小香猪背部皮毛颜色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的,共有四种表型: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为一只黑色小香猪(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基因,2位点为a基因,某同学认为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互换。若是发生互换,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若是发生基因突变,且为隐性突变,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是_或_。(2)某同学欲对上面的假设进行验证并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方案:用该黑色小香猪(AaBb)与基因型为_的雌性个体进行交配,观察子代的表型。结果预测:如果子代_,则发生了互换。如果子代_,则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M基因控制雄性可育,m基因控制雄性不育,r基因会抑制m基因的表达(表现为可育),因此基因型为M_R_、M_rr、mmrr的植株表现为雄性可育,基因型为mmR_的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可以产生可育的花粉,其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前,需要做去雄处理,A正确;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中都含有rr基因,r基因会抑制m基因的表达,所以都是雄性可育,B正确;基因型为mmRr的植株雄性不育,不能产生可育的花粉,所以该植株不能自交,进行杂交时只能作为母本,C正确;由题意可知,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有M_R_、M_rr、mmrr,由此可推知,不存在两株雄性可育植株进行杂交,子代均为雄性不育(mmR_)的现象,D错误。2.B 解析:噬菌体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因此标记T2噬菌体前应先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和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A项正确;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项错误;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长短、搅拌是否充分均会影响沉淀物或上清液的放射性强度,C项正确;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表明了S型细菌中含有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D项正确。3.B 解析:若与红绿色盲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则该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A图中初级精母细胞的XY两条性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导致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BY的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X结合会产生性染色体组成为XBXY的孩子,并且该小孩不患色盲,A正确;B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中两条Y染色体未分离,导致产生没有Y染色体和两条Y染色体的异常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不会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B错误;C图表示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BXb的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Y结合,会产生不患色盲但性染色体组成为XBXbY的孩子,C正确;D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中两条X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可能导致产生染色体组成为XBXB的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Y结合,会产生不患色盲但性染色体组成为XBXBY的孩子,D正确。4.D 解析:一种tRNA只能识别一种密码子,并转运一种相应的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tRNA转运,A、B错误;亮氨酸的密码子应位于mRNA上,与tRNA上游离的三个碱基配对,因此亮氨酸的密码子应是UUA,C错误;tRNA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脱水聚合而成,其中有三个游离的碱基(反密码子)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正确。5.B 解析:经互换的精原细胞会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选项A中只有1条染色体发生了变化,不符合互换的现象;选项C中染色体形态的颜色没有发生互换现象;选项D中只含有两种类型的配子。故选B。6.A 解析: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可发生DNA的复制,A正确;DNA分子的复制需要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等,B错误;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T、GC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错误;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D错误。7.C 解析:红花C和D的基因型都是Rr,A错误;杂交组合一的亲本为红花和白花,而杂交后代只有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且亲本均为纯合子,所以红花A的基因型是RR,白花B的基因型是rr,C正确,B、D错误。8.C 解析:一条染色体上最多含有两个核DNA分子,两者在该细胞中的比例为12,A错误。1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有38,B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颜色相同的染色体都是来自父方(或母方),一定是非同源染色体,C正确。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初级性母细胞的相同,但体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发生联会行为,不存在四分体,D错误。9.D 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为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4对同源染色体;为减数分裂中期,有2个四分体;为有丝分裂中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无四分体;为减数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动物睾丸中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同时出现题中4种细胞。故(1)(2)(4)正确,(3)(5)错误。10.B 解析:沃森和克里克以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 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故选B。11.D 解析:蛋白质是生物体性状的直接体现者,但蛋白质是通过基因控制合成的,因此基因才是性状的控制者。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影响性状,也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故选D。12.C 解析: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要想让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苯丙氨酸)作为原料,而不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错误,正确。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干信息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模板,同时要除去细胞中原有核酸的干扰,正确。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模拟了细胞中的真实环境,其中含有核糖体、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等,不需要再加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错误。13.D 解析:唇裂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唐氏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性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遗传病。故选D。14.D 解析:据题意分析可知,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60%,a的基因频率是40%,A错误;导致基因型频率在段发生剧变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对不同表型的个体的选择作用,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段,A和a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C错误;在、段,AA基因型个体的适应能力比aa基因型个体的弱,所以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AA基因型个体逐渐被淘汰,D正确。15.D 解析:图中P使有利基因频率上升,不利基因频率下降,表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正确;图中R使种群1和种群2形成了物种1和物种2,则R表示生殖隔离,它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正确;物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如果该后代不可育则不是同一物种,D错误。16.A 解析: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二、非选择题17.答案:(1)多糖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2)、既有光滑菌落也有粗糙型菌落解析:组注射的只是R型细菌,组没有注射活菌,死的S型细菌不会繁殖后代,因此这两组都不能分离出S型活细菌;第组是真正的转化实验,但不是所有R型细菌都能转化,因此小鼠体内会有R型细菌和S型细菌。若将第组分离出来的细菌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可观察到两种形态的菌落。18.答案:(1)2、3紫(2)Bb×Bb(3)1(4)2/31/6解析:(1)由于组合2是紫花×白花,后代只有紫花,可以判断紫花是显性性状;由于组合3是紫花×紫花,后代有紫花和白花,出现性状分离,也能判断紫花是显性性状。(2)由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组合1紫花×白花后代紫花白花11,因此组合1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组合2后代全为紫花,因此组合2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组合3紫花×紫花后代紫花白花31,因此组合3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3)实验组合1中,紫花×白花后代中紫花白花11,该比例为测交的结果。(4)实验组合3的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其基因型都是Bb。F1基因型为BB、Bb和bb,比例为121,所以F1显性类型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3。若取组合2中的F1紫花植株(Bb)与组合3中的F1紫花植株(1/3BB、2/3Bb)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2/3×1/41/6。19.答案:(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2)7/8(3)B、C人体所有细胞均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细胞核中均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或DNA)解析:(1)DNA探针检测基因依据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人的DNA独一无二,说明DNA分子具有多样性;每个人又有特定的DNA序列,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2)一个双链被31P标记的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只能提供2条含31P的单链,复制3次后,得到8个DNA分子、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只有2条单链含31P,所以含32P的单链占全部单链的(162)/167/8。(3)分析表格可知,A组尸体中的DNA碱基序列和家属提供的DNA碱基序列能完全进行互补配对,但B组与C组的不能完全配对,说明B、C组不是同一个人的。一个人的所有细胞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不考虑基因突变时,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物品上的DNA与死者尸体中的DNA相同,碱基可以完全互补配对。20.答案:(1)AB、Ab、aB、abAB、aB、abAb、ab、aB(2)aabb出现黑色、褐色、棕色和白色四种表型出现黑色、褐色和白色或棕色、白色和褐色三种表型解析:(1)题图中1与2为姐妹染色单体,在正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上对应位点的基因是相同的,若不相同,则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互换,若是发生互换,则该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AB、Ab、aB、ab四种基因型的配子;若是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即Aa,则该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AB、aB、ab或Ab、ab、aB三种基因型的配子。(2)若要验证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还是互换,可以用该黑色小香猪(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个体进行交配,如果子代出现黑色(AaBb)、褐色(aaBb)、棕色(Aabb)和白色(aabb)四种表型,则发生了互换;如果子代出现黑色(AaBb)、褐色(aaBb)和白色(aabb)或棕色(Aabb)、白色(aabb)和褐色(aaBb)三种表型,则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9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