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终极押题密卷3(浙江卷)含答案.doc
-
资源ID:97291778
资源大小:3.51MB
全文页数:1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高考生物终极押题密卷3(浙江卷)含答案.doc
2024年高考生物终极押题密卷3(浙江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进行能量转换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 house”。如图为线粒体中相关物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有核糖体以及RNA聚合酶、解旋酶等物质B仅靠线粒体内基因的表达产物,线粒体不能完成全部的代谢C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D与核DNA表达相比,线粒体DNA的表达没有空间上的障碍2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TP合成发生在A、B、C、D过程B在缺氧情况下,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和水C图中、代表的物质依次是O2、ADP、C5DA和B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和D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3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35S 和32P标记同一个噬菌体,通过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的差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噬菌体DNA含n个碱基,转录得到的mRNA碱基数一定为个C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中存在氢键的断裂和形成D一个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繁殖多代最终获得均被15N标记的噬菌体4茶树在3000万年前曾发生全基因组重复事件(WGD),WGD后的植株通过保留、丢失和修饰基因等途径,快速重建二倍体遗传。如图为我国科学家对现存茶树基因组甲基化数据进行检测的部分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据图1可知,碱基序列的高度甲基化使基因的转录水平下调B据图2可知,低温胁迫可使茶树植株的抗冻能力增强C全基因组重复的最可能原因是茶树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DWGD的发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遗传材料5某生物卵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逆反”减数分裂。现将两个双链均被14C标记的基因A分别插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两端。将此卵原细胞置于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如图所示的分裂过程(图中仅呈现部分染色体和子细胞),共产生8个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逆反”减数分裂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B“逆反”减数分裂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减数分裂C图细胞中被14C标记的DNA分子数为1个D8个子细胞中至多2个子细胞含有14C标记6如图表示在一海湾中测得的某单细胞藻类(个体小、易繁殖、常以群体形式存在)的数量随环境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精确统计该藻类的种群密度B1012月,该藻类种群密度最小,K值最大C正常情况下,温度变化是造成该藻类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D当藻类数量过多时,可以通过延长食物链的方式来减少藻类数量7果蝇的眼色(红眼与白眼)、体色(灰身与黑身)、翅形(长翅与截翅)各由一对基因控制。现有该动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根据表中杂交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杂交组合母本父本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杂交组合1甲(白眼灰身截翅)乙(红眼黑身截翅)雌性均为红眼灰身截翅雄性均为白眼灰身截翅白眼灰身截翅:白眼黑身截翅:红眼灰身截翅:红眼黑身截翅3:1:3:1杂交组合2丙(白眼黑身长翅)乙(红眼黑身截翅)雌性均为红眼黑身长翅雄性均为白眼黑身长翅白眼黑身长翅:白眼黑身截翅:红眼黑身长翅:红眼黑身截翅3:1:3:1A长翅基因、截翅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B据上述杂交结果可知体色与翅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上表F1中红眼灰身截翅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中白眼黑身截翅个体占D让乙品系与隐性个体进行测交也可确定眼色与体色基因的位置关系8单细胞生物眼虫在适宜条件下通过纵二分裂进行增殖。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是核膜不解体,核内出现纺锤体,具体过程如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中,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B过程中,着丝粒移动到与身体纵轴垂直的赤道面上C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分离的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两极D过程中,赤道面位置出现许多囊泡,囊泡聚集成细胞板9如图为某地一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甲、乙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丙、丁两湖的鳉鱼(c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丙湖泊和丁湖泊中鳉鱼的体色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湖中所有锵鱼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基因库B甲、乙两湖中的a、b鳉鱼属于两个物种Cc、d鳉鱼交配生育的子代之间存在性状差异体现出物种多样性D丙、丁湖泊中鳉鱼体色的变化是两湖环境选择的结果10如图为变形虫吞噬消化食物的过程,其中代表不同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需要依赖细胞骨架的作用B过程表明初级溶酶体的酶在高尔基体中合成C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识别功能D过程中的水解酶是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的11有毒物质X可以长期在生物体内存留积累,难以被降解或排出。检测被X污染的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4种生物(甲、乙、丙、丁)体内毒物X的相对浓度,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B丙可能是顶位肉食动物,所含能量最少C丁所处营养级较低,个体数量最少D毒物X将沿食物链不断往复循环122023年入冬以来,流感病毒引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大面积蔓延,许多人在短短一个月内多次发生感染。接种了流感疫苗的人发生感染后,有些症状较轻,仍有些症状较重,甚至出现较严重的肺部炎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月内多次发生感染的患者体内流感病毒相关抗体水平较低B肺部炎症反应是由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C症状较轻可能是由于体内有较多记忆T细胞能直接消灭进入人体的病毒D症状较重可能是由于所感染的病毒与所接疫苗的抗原特性有较大差异13植物光敏色素有Pr和Pfr两种不同形态,在黑暗中Pfr可以经暗逆转缓慢转变成Pr,而红光和远红光照射可以让两者迅速发生转化(如图)。短日照植物实际上是长暗期植物,即需要较长的暗期才能使两种光敏色素的比例达到所需值,刺激成花激素的合成,从而促进植物开花;长日照植物则刚好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敏色素是一种成花激素,能直接促进植物开花B长日照植物需要较低的Pfr/Pr比值,短日照植物则相反C用红光照射打断短日照植物的暗期,可延迟植物开花D植物体内Pfr/Pr比例合适会促进脱落酸的合成,从而促进开花14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瞬时增长速率vrN(其中r为增长率,N为种群数量)。但现实中,环境资源所能承载的数量有限。假设环境资源所能承载最大种群数量为K,当种群数量为N时,剩余资源空间为(1N/K),此时种群的实际增长率为r(1N/K),实际增长速率为vrN(1N/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变B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能长期维持在K值附近C现实条件下,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率最大D现实条件下,种群最大增长速率约为15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mRNA甲基化的位点集中在mRNA的5端,称5帽子(5cap),可使mRNA免受抗病毒免疫机制的破坏;3端有一个含100200个A的特殊结构,称polyA尾,但对应基因的尾部却没有T串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RNA的5端甲基化会导致翻译产物的分子质量增加BpolyA尾不是对应基因直接转录形成的C据图可知,翻译从mRNA的3端开始D当终止密码子与相应的反密码子结合时,翻译过程终止16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的传递过程如图,其过程依次是轴突的动作电位(AP)传至末梢;轴突末梢Ca2+内流;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ACh与突触后膜上N型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钠通道开放,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小电位(EPP),与周围的肌膜形成了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当突触后膜局部电流达到一定大小时,将刺激周围肌膜发生动作电位(A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体现了膜的功能特点BEPP大小与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ACh的量有关C肌膜AP与突触前膜AP的大小相同,体现了不衰减性D乙酰胆碱酯酶是突触后膜发生EPP所必需的17已知max4基因可调控抑制分枝的信号分子独角金内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现将max4突变体和野生型(WT)植物进行嫁接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接穗是指嫁接到砧木上的芽、枝等分生组织,砧木是指在嫁接时承受接穗的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中,分枝的数目取决于砧木中合成的物质Bmax4突变体不合成独角金内酯,导致分枝更少C与WT/WT嫁接相比,max4/WT嫁接导致更多的分枝D与WT/WT嫁接相比,max4/max4嫁接导致更少的分枝18无酶和有酶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反应物()AE1表示酶催化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若E3越大,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C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b点应上移D据图分析该化学反应为吸能反应19如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Graves病人体内的抗体能与B激素竞争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抗体能导致C激素持续分泌BGraves病人可能会出现身体消瘦的现象C健康人体内通过反馈调节保持C激素的正常浓度DA激素随血液运至垂体并进入细胞促进相关物质合成20科研人员制作了某哺乳动物三个组织或细胞的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标号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库A中不含甲状腺激素基因,则库B中含血红蛋白基因B若库C中含促甲状腺激素基因,则库D中不含胰岛素基因C若库E中不含任何基因,则库F中可能含有很少量的基因D库A和库B含有相同的基因,但这些基因的长度一般有差别二解答题(共5小题)21糖尿病会显著增加认知障碍发生的风险,其影响机制如下:.高血糖诱导部分细胞内 (填细胞器)异常分裂,从而导致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物流向其它代谢途径,细胞能量衰竭;细胞内DNA、蛋白质等物质损伤,根据细胞衰老原因的相关学说,推测可能是细胞内化学性质异常活泼的 增多所致;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元和 的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其新陈代谢异常,最终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此外,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肪组织所释放的 (如白细胞介素6)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脂肪组织释放的外泌囊泡(EVs)在器官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在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EVs使神经细胞结构功能改变,导致认知水平降低。回答下列问题:(1)健康人体内,胰岛素可通过调控脂肪组织吸收、利用葡萄糖,并将葡萄糖大量转化为 储存以降低血糖浓度。(2)有学者提出,IR状态下个体认知水平降低的分子机制为:IR状态下脂肪细胞释放的EVs经体液运输至脑部,进而影响脑部突触数量。研究人员开展下列实验以验证上述观点。实验准备:采集IR鼠的EVs置于缓冲液中制成EVs悬液实验分组及处理:组别注射物注射对象注射方式检测指标甲(对照组)abc培养2周后,检测EVs在小鼠脑部的分布情况、d、小鼠认知水平乙(实验组)适量IR鼠的EVs悬液a处注射物为 ;b处选用的注射对象是 (填“健康”或“IR”)鼠;c处选用的注射方式为 (A.尾部静脉注射;B.脑部定位注射);d处检测指标为 。实验结果及分析乙组小鼠在水迷宫行为学检测中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而甲组认知正常。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实验结论:IR状态下脂肪细胞释放的EVs经体液运输至脑部并富集于 区域,进而 ,从而引起个体认知水平降低。(3)进一步研究发现,IR鼠的EVs中有高含量的P(一种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为研究抑制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研究人员用P抑制剂处理实验鼠,处理后若测得实验组脑部突触数量 ,认知障碍症状 。则说明抑制P可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22生物入侵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生态问题。紫茎泽兰是我国境内常见的一种入侵种,研究人员对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地区的动植物种类与数量进行了调查,部分结果如表。调查项目重入侵区轻入侵区未入侵区紫茎泽兰覆盖度(%)67.220.30当地植物覆盖度(%)3.145.852.5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8.81013.8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哪几项是紫茎泽兰能成功入侵一个地区的原因? 。A入侵地缺少紫茎泽兰的天敌与强有力的竞争者B紫茎泽兰对极端环境耐受性好C入侵地环境条件适合紫茎泽兰的生长和繁殖D紫茎泽兰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从种群特征角度分析,紫茎泽兰的覆盖度通常被用以反映其 ,据上表调查结果分析,紫茎泽兰入侵过程中植被的变化规律是 。(2)调查不同入侵地土壤动物丰富度时,在采集地点用 法采集土壤,用镊子分拣其中体型较大的动物,并通过 装置获得体型较小的动物,经识别后逐一记录。由表可知入侵地土壤动物丰富度显著下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方面,紫茎泽兰能分泌的活性物质作为 信息,直接影响土壤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另一方面,紫茎泽兰的繁盛还改变了 ,间接影响了土壤动物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栖息空间。(3)为研究紫茎泽兰对入侵地植被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的影响,除在群落水平对不同入侵地的物种丰富度进行调查外,还需比较各种生物占据的生态位间的 程度及种间关系,在此基础上调查该生态系统的 和功能,以评估入侵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4)紫茎泽兰在56月种子萌芽后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11月份开始进入繁殖期。若采用人工拔除、集中晒干烧毁的手段对紫茎泽兰进行防治,你认为在一年中的哪段时间防治最合适? 。23某科研团队以甜瓜品种幼苗为实验材料,利用浓度为5mmol/L、10mmol/L、20mmol/L、40mmol/L的甜菜碱,开展根施不同浓度的甜菜碱对盐胁迫下幼苗光合作用影响的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实验思路实验分组与处理将甜瓜幼苗若干随机平均分成 组,分别根施相应的溶液:CK组(对照组):完全营养液;组1:完全营养液+ ;组2:完全营养液+ ;组3:完全营养液+10mmol/L甜菜碱+75mmol/LNaCl;组4:完全营养液+20mmol/L甜菜碱+75mmol/LNaCl;组5:完全营养液+40mmol/L甜菜碱+75mmol/LNaCl。将上述各组幼苗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重复上述实验。(2)测定实验结果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各组幼苗新鲜叶片,加入 提取光合色素,直至全部叶片变成白色,用仪器测量提取液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并计算总叶绿素量和 。叶绿素是光反应阶段能量变化必不可少的色素,其作用是 。光合参数的测定:用仪器分别测定各组甜瓜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 等光合参数,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总叶绿素量mg/g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mol/(m2s)气孔导度mol/(m2s)胞间CO2浓度mol/molCK组0.692.853.000.74405组10.362.151.170.23300组20.612.653.500.60422组30.512.652.300.49400组40.422.651.440.34389组50.343.351.170.28378(3)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盐胁迫能影响甜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的合成,外源施加甜菜碱处理具有缓解作用,在75mmol/LNaCl胁迫下,浓度为 甜菜碱溶液对甜瓜幼苗光合作用的缓解效果最佳。环境通过影响植物体内激素的含量来调节其生理功能。当甜瓜幼苗受到盐胁迫时,保卫细胞中的 浓度会上升,导致气孔迅速关闭,降低 引起的水分散失。据表分析,在盐胁迫下引起幼苗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进一步测定表明,盐胁迫会使甜瓜幼苗叶片中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含量显著增加,根施一定浓度的甜菜碱会促进这些物质的积累。推测一定浓度的甜菜碱缓解盐胁迫对甜瓜幼苗生长影响的原因是 。24某昆虫(2n8)的红眼和朱红眼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对一群纯合朱红眼雄虫的精巢进行诱变处理,再分别与纯合红眼雌虫杂交,得到F1。多数杂交组合所得F1均全为红眼,但有一只雄虫与纯合红眼雌虫杂交后得到的F1为一半红眼一半朱红眼。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提出了如下假设:朱红眼为隐性性状,该雄虫发生如图所示突变。两个a基因同时存在可以遮盖住一个A基因控制的性状,从而使Aaa个体呈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假设,若该杂交组合的F1自由交配,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为 。(2)该假设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可以观察该杂交组合的F1中朱红眼个体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并制作 来确认。Aaa个体呈现朱红眼可能是因为两个a基因的表达产物 ,效果超过了一个A基因的表达产物。(3)上述假设还可通过测定每个细胞中a基因表达的 的含量来验证。依据此理论,若存在AAaa个体,推测其表型为 。(4)为进一步证明两个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以遮盖住一个A基因控制的性状,向基因型为 的受精卵中导入一个含a基因的重组质粒,得到的成虫确为朱红眼,表明该理论是正确的。将该只朱红眼成虫与纯合红眼个体杂交,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则表明a基因的插入位点在含A/a基因之外的染色体上。(5)上一步得到的转基因朱红眼成虫意外的呈现出了残翅的性状(同批次未转基因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均为长翅个体),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25内脏器官的发育与pdx1基因息息相关。为研究pdx1基因的表达,可将pdx1基因的启动部位与GFP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相连,导入模式动物受精卵中,观察绿色荧光在成体各器官的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目的基因序列。利用PCR分别扩增pdx1基因启动部位与GFP基因。进行PCR前需知道待扩增片段的序列以便于设计 。pdx1基因启动部位的序列可通过查找 获得。PCR扩增GFP基因的反应体系如表所示,其中无菌水应添加 L,含GFP基因的质粒的作用是 。成分体积 10×PCR缓冲液3LdNTP1L基因上游引物1L基因下游引物1LTaqDNA聚合酶1L无菌水含GFP基因的质粒1L(2)构建重组DNA分子。用限制酶和 处理如图所示的几个片段以获得含pdx1启动部位GFP基因的重组质粒,图中限制酶A应为 。(3)导入重组DNA分子。通过 法将重组DNA分子导入模式动物的受精卵。在导入过程中,常在含重组DNA分子的导入液中添加酚红染料,其目的是 。(4)观察成体的荧光情况。在成体各器官中均未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为了寻找原因,首先设计了针对GFP蛋白的 检测成体细胞内是否含GFP蛋白;若未检测到GFP蛋白,可设计核酸探针检测成体细胞内是否含相应的mRNA和DNA序列。检测mRNA、DNA序列的探针最好分别针对 和 设计(Apdx1启动部位 BGFP基因 Cpdx1启动部位GFP基因)。核酸探针能特异性检测目标序列的原理是 。(5)通过检测,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密码子偏好性导致mRNA的翻译效率过低。虽然多数氨基酸都对应多个密码子,不同物种的细胞会偏好其中的特定密码子,且对应的tRNA含量丰富,所以含偏好性密码子的mRNA才会被细胞高效表达。据此对GFP基因的序列进行改造,改造前后的GFP基因序列不同,但表达出的蛋白质相同,这是由于密码子的 。获得改造后的GFP基因的方法是 。2024年菁优高考生物终极押题密卷3(浙江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进行能量转换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 house”。如图为线粒体中相关物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有核糖体以及RNA聚合酶、解旋酶等物质B仅靠线粒体内基因的表达产物,线粒体不能完成全部的代谢C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D与核DNA表达相比,线粒体DNA的表达没有空间上的障碍【考点】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信息转化法;细胞器;DNA分子结构和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答案】C【分析】线粒体是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膜凹陷形成嵴增大膜面积,线粒体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线粒体内膜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含有少量DNA及部分核糖体,能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但是受细胞核基因控制。【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线粒体可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因此有核糖体作为翻译场所,有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催化DNA复制,有RNA聚合酶催化转录过程,A正确;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线粒体的生命活动受细胞核基因的控制,B正确;C、DNA复制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是AT、GC,转录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是AU、TA、GC,翻译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是AU、GC,C错误;D、细胞核基因表达时,在细胞核内完成转录形成mRNA,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过程,具有空间上的障碍,线粒体内转录、翻译都在线粒体内进行,没有空间上的障碍,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细胞核基因、细胞质具有表达过程的异同点及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比较,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2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TP合成发生在A、B、C、D过程B在缺氧情况下,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和水C图中、代表的物质依次是O2、ADP、C5DA和B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和D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考点】光合作用原理光反应、暗反应及其区别与联系;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模式图;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其中A表示光反应阶段,B表示暗反应阶段,C可代表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D可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图中是O2,为NADP+,为ADP+Pi,为C5。【解答】解:A、ATP的合成发生在有氧呼吸和光反应阶段,即图中A、C、D,A错误;B、C可代表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缺氧情况下,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C、图中是O2,为NADP+,为ADP+Pi,为C5,C正确;D、C可代表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象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3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35S 和32P标记同一个噬菌体,通过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的差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噬菌体DNA含n个碱基,转录得到的mRNA碱基数一定为个C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中存在氢键的断裂和形成D一个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繁殖多代最终获得均被15N标记的噬菌体【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正推法;遗传物质的探索【答案】C【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研究着: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材料: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等。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DNA分子中含有P,蛋白质中几乎不含有,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去观察它们的作用。实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35S和32P分别标记不同的噬菌体,通过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的差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基因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因此一个含n个碱基的基因,转录得到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少于个,B错误;C、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中进行DNA复制,解旋时有氢键的断裂,以母链为模板形成子链时存在氢键的形成,C正确;D、一个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含15N的DNA进入细菌体内,并作为模板,由于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所以繁殖多代最终获得的噬菌体只有少数被15N标记,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特点;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4茶树在3000万年前曾发生全基因组重复事件(WGD),WGD后的植株通过保留、丢失和修饰基因等途径,快速重建二倍体遗传。如图为我国科学家对现存茶树基因组甲基化数据进行检测的部分结果,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据图1可知,碱基序列的高度甲基化使基因的转录水平下调B据图2可知,低温胁迫可使茶树植株的抗冻能力增强C全基因组重复的最可能原因是茶树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DWGD的发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遗传材料【考点】表观遗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坐标曲线图;基因与性状关系【答案】A【分析】(1)表观遗传: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2)表观遗传发生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3)影响表观遗传的因素有:DNA的甲基化、染色体组蛋白的甲基化、乙酰化等。【解答】解:A、据图1可知,碱基序列的高度甲基化使基因的转录水平增加,A错误;B、据图2可知,低温胁迫可使抗冻基因表达水平增加,故茶树植株的抗冻能力增强,B正确;C、染色体数目变异可能导致全基因组重复,C正确;D、由题意,WGD的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遗传材料,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表观遗传等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5某生物卵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逆反”减数分裂。现将两个双链均被14C标记的基因A分别插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两端。将此卵原细胞置于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如图所示的分裂过程(图中仅呈现部分染色体和子细胞),共产生8个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逆反”减数分裂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B“逆反”减数分裂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减数分裂C图细胞中被14C标记的DNA分子数为1个D8个子细胞中至多2个子细胞含有14C标记【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模式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答案】C【分析】1、由图可知,卵原细胞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卵原细胞,两个卵原细胞分别进行一次减数分裂,最终形成八个子细胞。2、图中“逆反”减数分裂指着丝粒分裂于减数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后经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色体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减数分裂过程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解答】解:A、据题图可知,“逆反”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分离,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分裂,A错误;B、由图可知,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于减数分裂,因此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减数分裂,B错误;C、由图可知,双链均被14C 标记的基因A分别插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两端后,置于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培养液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后,两个卵原细胞中均含一个被14C标记一条链的DNA分子(图中白色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之前的间期,该DNA分子在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后,所在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只有其中一条染色单体的两端含有放射性,即图中纯白色的染色单体或该染色体上的另一条单色单体含有放射性。在减数分裂前期联会,发生染色体互换后,若纯白色染色单体含有放射性,则细胞中只有1个被标记的DNA分子,位于图中纯白色染色体上。若图中与纯白色染色单体所在同一条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单体上含有放射性,则经染色体互换,互换后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放射性,但进入细胞的只有其中一条子染色体,因此细胞中也只含一个被标记的DNA分子,C正确;D、由C选项分析可知,当若图中与纯白色染色单体所在同一条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单体上含有放射性,则经染色体互换,互换后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放射性,该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中最多2个子细胞含有14C标记,但经有丝分裂形成的另一个卵原细胞也可发生相同的过程,因此八个子细胞中至多有4个子细胞含有14C标记,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过程图和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特征,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理解题干中“逆反”减数分裂的概念及图解,能够结合染色体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应用。6如图表示在一海湾中测得的某单细胞藻类(个体小、易繁殖、常以群体形式存在)的数量随环境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精确统计该藻类的种群密度B1012月,该藻类种群密度最小,K值最大C正常情况下,温度变化是造成该藻类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D当藻类数量过多时,可以通过延长食物链的方式来减少藻类数量【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坐标曲线图;种群和群落【答案】C【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结构能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解答】解: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数量特征,常采用抽样调查法对该藻类密度进行调查,A错误;B、藻类有适于生长的温度范围,因此1012月,该藻类种群密度最小,K值并不是最大,B错误;C、温度是许多水生物种种群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为它影响生物的代谢率、繁殖和生存,考虑到藻类是水生植物,结合图示中不同月份藻类的数量变化,温度变化确实是造成该藻类数量变化的原因之一,C正确;D、当藻类数量过多时,应该增加第二营养级个体和种类数目,增加食物链条数,增加食物网的复杂程度,而不是延长食物链,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种的数量变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果蝇的眼色(红眼与白眼)、体色(灰身与黑身)、翅形(长翅与截翅)各由一对基因控制。现有该动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根据表中杂交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杂交组合母本父本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杂交组合1甲(白眼灰身截翅)乙(红眼黑身截翅)雌性均为红眼灰身截翅雄性均为白眼灰身截翅白眼灰身截翅:白眼黑身截翅:红眼灰身截翅:红眼黑身截翅3:1:3:1杂交组合2丙(白眼黑身长翅)乙(红眼黑身截翅)雌性均为红眼黑身长翅雄性均为白眼黑身长翅白眼黑身长翅:白眼黑身截翅:红眼黑身长翅:红眼黑身截翅3:1:3:1A长翅基因、截翅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B据上述杂交结果可知体色与翅形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上表F1中红眼灰身截翅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中白眼黑身截翅个体占D让乙品系与隐性个体进行测交也可确定眼色与体色基因的位置关系【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数据表格;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A、杂交组合1的子二代红眼:白眼1:1,且F1的眼色与性别有关(雌性红眼、雄性白眼),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性状,设基因为A,则母本甲为XaXa,乙为XAY,根据杂交组合1的子二代灰身:黑身3:1,且子一代体色与性别无关,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灰身为显性性状,设基因为B,则甲为BB,乙为bb;杂交组合2的子二代长翅:截翅3:1,且子一代翅形与性别无关,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