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保定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暨全市旅游产业提升规划.docx

    • 资源ID:97293261       资源大小:162.91KB        全文页数:1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保定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暨全市旅游产业提升规划.docx

    保定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暨全市旅游产业提升规划2016年12月目录前 言1第一篇 基础分析篇2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回顾2一、主体壮大,人收双增,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迈进2二、规划引领,项目对接,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3三、整改提升,精品创建,产品质量再上新台阶3四、深入推进,重点扶持,乡村旅游富民成效显著4五、创新突破,智慧带动,市场营销实现多维拓展4六、规范管理,依法治旅,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5第二章 “十三五”发展条件6一、主要优势6(一)环京津、环省会,地处京津冀黄金区位6(二)总量多、类型全,旅游资源大市地位突出6(三)工农新、低碳城,特色产业名扬海外7(四)享政策、多支持,改革创新先试先行7(五)上主导、下联动,高度重视旅游发展8二、面临机遇8(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全市旅游发展助推平台8(二)举办首届省旅发大会,加速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9(三)交通率先突破,京津保石一小时交通圈逐渐形成9(四)行政区划大调整,促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9(五)旅游扶贫地位突出,推动乡村旅游大步前进10三、问题与挑战10(一)产业格局较传统10(二)品牌形象不亮11(三)公共服务滞后11(四)体制机制不新11(五)人才科技匮乏12第二篇 战略目标篇13第三章 发展战略与目标13一、指导思想13二、基本原则13三、发展目标15四、发展布局17(一)一城:京津冀旅游休闲中心城市17(二)两带:拒马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和京保产业融合创新休闲带17(三)三区:京西百渡休闲度假旅游聚集区、白洋淀湿地温泉购物旅游聚集区和古北岳文化生态旅游聚集区18第三篇 重点任务篇20第四章 构建“1515”旅游项目推进体系20一、打造1个旅游新地标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20(一)高目标、高起点,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20(二)景、镇、村、道四位一体,构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1(三)成立三县统筹的管委会,构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23二、创新5个引擎项目23(一)直隶古城23(二)新机场国际旅游购物区24(三)白洋淀国家旅游度假区25(四)安国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25(五)曲阳文创体验基地26三、谋划15个重点品牌项目26第五章 实施八大旅游发展重点工程31一、精品景区培育工程31二、旅游度假区创建工程34三、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程35四、风景道绿道建设工程38五、汽车露营地建设工程40六、特色旅游小镇打造工程41七、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工程42八、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工程43第六章 促进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45一、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工程45二、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46三、乡村旅游改革创新工程47四、乡村旅游服务提质工程48第七章 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50一、培育旅游品牌体系50(一)太行龙头 京西百渡50(二)京南小镇 特色体验50(三)直隶首府 休闲慢城51(四)红色圣地 北岳恒山51(五)华北明珠 大美湿地51(六)冠军摇篮 特色之都52二、拓展旅游客源市场52(一)强化国内市场52(二)突破入境市场55三、创新营销方式56(一)新模式组合营销56(二)新媒体网络营销57(三)新技术手机营销57(四)新平台名人营销58(五)新手段节庆营销58第四篇 产业提升篇59第八章 做强产业要素59一、旅游住宿59(一)促进旅游住宿主题化开发59(二)推动旅游住宿精品化发展59(三)加快旅游住宿智慧化提升60(四)支持旅游住宿连锁化经营60二、旅游餐饮60(一)构建直隶旅游餐饮体系60(二)合理布局旅游餐饮设施61(三)打造旅游餐饮强企61(四)树立直隶旅游快餐品牌62三、旅游代理62(一)做大做强传统旅行社62(二)规范旅游代理机构发展62(三)加强导游队伍建设63(四)推动旅行社智慧化发展63四、旅游购物63(一)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63(二)合理布局旅游购物设施64(三)不断优化旅游购物环境65五、旅游娱乐65(一)打造一批精品旅游节目65(二)丰富旅游娱乐配套设施66第九章 促进产业融合67一、文旅融合67二、农旅融合68三、工旅融合68四、体旅融合69五、康旅融合69六、商旅融合70七、航旅融合70第十章 做大关联产业72一、交通运输业72二、建筑地产业73三、会议会展业73四、金融服务业74五、邮电通信业74六、物流快递业75第五篇 支撑保障篇77第十一章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77一、完善提升旅游交通网77(一)公路交通77(二)铁路交通79(三)航空交通80二、加快构建游客服务网80(一)旅游集散中心80(二)旅游咨询中心81(三)自驾车旅游服务81(四)旅游厕所82三、积极建设智慧旅游网83(一)建设全市旅游大数据中心83(二)构建智慧旅游政务管理体系83(三)完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84(四)全面开展智慧旅游试点建设85四、加强旅游环境综合整治85五、强化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86第十二章 推进旅游机制体制改革88一、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88二、改革创新景区管理体制88三、打造旅游发展大会平台89四、改革资产经营体制90五、改革创新旅游投融资90六、建立旅游综合执法机制91七、建设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91第十三章 确保规划有效实施93一、强化旅游规划引领93二、加强政府组织领导93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94四、依法整治旅游市场95五、推进区域旅游合作95六、落实带薪休假制度96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96109前 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期,是大力推动雄安新区迅速崛起的机遇期,也是保定发展的关键五年,是保定各种优势和潜力集中释放的黄金五年,是保定破解难题、补齐短板、跨越赶超的重要五年。为积极适应新变化,妥善应对新挑战,牢牢抓住新机遇,全面落实新要求,深入实施旅游立市、旅游兴市战略,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引擎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带动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作用,特制订本规划。规划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及河北省、保定市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保定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为指导,主要阐明未来五年保定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是制定全市其他旅游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行动纲领。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第一篇 基础分析篇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部门、各县市的积极配合下,保定旅游业迈入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的轨道,旅游总人数累计增长135.45%,旅游总收入累计增长323.46%,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稳居全省第一梯队,提前完成“十二五”制定的发展目标。一、主体壮大,人收双增,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迈进目前,全市已开放旅游景区(点)85家,A级景区39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15家),星级饭店51家(四星级以上饭店18家),旅行社180家(出境社8家),持证导游员4000多名,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30多个系列或品种,娱乐设施、大型购物场所和特色商业街等规模不断扩大,旅游配套产业形成规模化发展,旅游接待能力逐步提高。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6634.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04.7亿元,2011-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19%,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3%,旅游业已经成为保定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表1-1 “十二五”期间保定市旅游业发展概况一览表年份旅游接待总人次(万人)增长率旅游接待总收入(亿元)增长率20113645.929.39%193.435.43%20124491.823.20%237.322.70%20134759.85.97%318.834.34%20145800.7921.87%411.4529.06%20156634.3714.37%604.746.97%二、规划引领,项目对接,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保定市把握机遇,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实现在顶层设计、项目合作、旅游惠民、区域协同等方面的对接。完成了保定市环首都休闲度假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野三坡与北大青鸟、白石山与中信集团、高碑店与北京新发地等的项目合作进程,一批旅游相关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助力开通北京西野三坡白石山旅游专列,推进“京津冀旅游通”、“京保旅游一卡通”的建设和推广,带动区域旅游客源对流。与北京房山区签订了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共建京津冀联动发展示范区,一系列协调工作正在深入推进。三、整改提升,精品创建,产品质量再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保定积极响应全省4A级以上景区整改提升工作,全市4A级以上景区复核在全省名列第一,涌现出野三坡、白石山等一批全国知名的精品景区;高等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白石山、清西陵、满城汉墓、狼牙山、天生桥积极推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白沟和道国际、徐水巨力刘伶醉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涿州影视城、高碑店澳润顺达、易县易水湖、阜平云花溪谷等创建4A级景区工作基本就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不断加深,开发出文化游、乡村游、宗教游、商贸游、养生游、工业游等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汽车露营地等项目在部分县市陆续启动,印象野三坡等夜间演艺节目纷纷登台,新型旅游业态不断涌现。四、深入推进,重点扶持,乡村旅游富民成效显著结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了8大乡村旅游片区和16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博野被评为保定市第一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深入推进旅游扶贫工作,阜平县成功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带动天生桥、城南庄等6个旅游小镇建设以及骆驼湾、顾家台等40余个乡村发展。在涞水、涞源、易县、曲阳等贫困县大力扶持种植、养殖、旅游商品和乡村星级酒店、农家乐等项目,仅野三坡景区就带动辐射周边7个乡镇、90个村的乡村旅游迅猛发展,受益人口近10万人,旅游立县富民和旅游扶贫在山区县已形成共识。五、创新突破,智慧带动,市场营销实现多维拓展保定市围绕“京畿胜境,醉美保定”旅游品牌形象,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在中央电视台、高速公路、首都机场、京津社区、公交候车亭等平台投放广告,多次举办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会,多次到京、津、晋、蒙、辽、鲁、豫等地宣传促销,设立营销中心40个,与20多个城市260多家旅行社订立了互送游客协议。积极开展保定旅游产业博览会、保定旅游商品博览会、白洋淀新姿等一系列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旅游活动,推出“直隶珍品”定瓷系列、老酱菜系列等几十个旅游商品品种。打造智慧营销平台,开通了“醉美保定”官方微信,并设立淘宝特色中国保定馆和京东中国特产保定馆,搭建了国内目前唯一的旅游商品、旅游购物信息资源一站式共享平台游购巴巴网。六、规范管理,依法治旅,旅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保定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旅游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升了旅游协会的服务和纽带职能,进一步加强了对星级饭店、乡村酒店和旅行社的管理和升级,加强了导游员队伍建设和培训,指导旅游重点县建立了旅游执法队伍,开通了12301旅游投诉咨询电话,建立了旅游法律咨询中心,使旅游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坚持依法治旅,围绕“零负团费”、“挂靠承包”、“超范围经营”、“强迫购物消费”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顽症”,开展了旅游景区整改提升、治理强迫消费、违反旅游合同擅自增加自费项目、旅游包车安全生产等专项检查,全市旅游市场秩序得到明显改善。第二章 “十三五”发展条件随着旅游产业面不断拓展、产业链不断拉长,旅游对富民和富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凸显,各级政府对旅游工作高度重视,利好政策频频出台,保定作为首都南大门、河北旅游先锋队、首届省旅发大会的举办地,旅游业迎来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一、主要优势(一)环京津、环省会,地处京津冀黄金区位保定市地处黄金区位,具有环京津、环省会的“两环”双重优势,自古是“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通衢之地”,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交通便利,京港澳、京昆、大广高速和京石高铁纵贯南北,荣乌、保沧、保阜、张石、廊涿、张涿高速、保津高铁横穿东西,拥有全国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和全国最大的自驾车旅游市场,是距首都最近、近邻大都市圈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二)总量多、类型全,旅游资源大市地位突出保定是旅游资源大市,总量丰富、类型多样,拥有旅游资源单体1361个,涵盖了8大主类、30个亚类和116个基本类型。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山地、峡谷、峰林、河流、瀑布、温泉、奇观等应有尽有,北方罕见。西部山区生态环境品质极佳,冬春远离雾霾、夏秋躲避酷暑,全季气候清爽,是天然的避暑气候地、绿色氧吧。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保定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9处,名胜古迹、文化遗迹数不胜数,红色文化、冠军文化、美食文化、教育文化、皇家文化等闻名全国。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资源组合度好、品位较高,有利于开发多元化产品。(三)工农新、低碳城,特色产业名扬海外保定市既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又是新兴产业大市,正在倾力打造“中国电谷升级版”、“新能源之城”、“保定创造”、“低碳保定”的城市品牌,带动保定旅游向低碳、绿色、生态模式发展。白沟箱包、安国中药、曲阳雕刻、雄县温泉、容城服装、高阳纺织、高碑店门窗、长城汽车、巨力索具、博野苗木等特色产业名扬天下,良好的产业基础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旅游新业态、开发满足当代需求的休闲度假产品创造了优越条件。(四)享政策、多支持,改革创新先试先行保定市成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享受旅游用地改革、落地签和过境免签政策、优先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旅游开放政策、支持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项目建设、扶持旅游创业、提供智力支持等多重政策,并优先在旅游产业定位、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旅游业发展引导机制、旅游公共服务体制、旅游市场监管机制等方面实现改革创新,促进保定旅游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实现质的飞跃,成为全省旅游改革创新的表率,并加速占领全省旅游制高点。(五)上主导、下联动,高度重视旅游发展保定从“旅游立市”的层面发展旅游产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市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明确要求全市要“坚定不移把旅游作为战略支柱产业来抓”,“像抓工业一样抓旅游,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旅游项目,像抓产业园区一样抓旅游景区”。各县市区,特别是“涞涞易”三县与市委提出的要求上下互动,把“旅游立县”作为第一主导产业来抓,统筹全域资源,举全县全社会之力用全新的理念科学规划,打造“五新”。全市上下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全市旅游产业全面提档升级,形成了旅游大发展的浓厚氛围。二、面临机遇(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全市旅游发展助推平台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保定列为京津冀核心功能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保定将变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外资进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场的桥头堡,其城市群中心、都市圈核心、交通主动脉、政策主中心的地位逐渐凸显,能够站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参与区域重构和世界级城市群、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保定作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一级旅游节点,将打造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和区域休闲度假旅游地,并在资源开发、功能布局、产品营销、服务供给、智慧平台、试点示范、组织协调等方面与整个大区实现联动发展。(二)雄安新区设立,成为保定旅游转型升级新引擎雄安新区设立并完成建设智慧城市、打造生态城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打造绿色交通体系以及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七大任务的过程必然也是白洋淀区域旅游目的地培植的过程,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定位必将带动整个区域第三产业飞速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业聚集、旅游环境治理、基础设施改善、文化品味提高和服务管理优化,对整个白洋淀地区从根本上改变旅游发展格局、突破现有掣肘与瓶颈、完成世界一流景区的升级任务、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吸引千万级客源市场、注入系列优质资源具有深远影响,从而造就一个“国际标准、中国特色”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保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三)举办首届省旅发大会,加速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保定市取得2016年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承办权,不仅将旅游业提升到全市重要发展战略的高度,而且将集中省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发改、财政、住建、交通、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以及相关优惠政策,推动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率先发展、率先突破,促进承办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迅速提升,加速打造精品景区和国际旅游目的地,树立旅游业发展新样板,示范带动全省、全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四)交通率先突破,京津保石一小时交通圈逐渐形成保定全域已纳入京津石1小时城市小长假黄金旅游交通圈内,京津保石四地加快交通一体化建设,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跨区域国省干线“瓶颈路段”将陆续畅通,京石城际、廊涿固保城际、新机场-白沟城际等加速“京津保城际铁路环线”的形成,保定与北京新机场的快速交通路网衔接工程、保定与房山的轻轨项目建设都在有序进行,京津保石将实现“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交通圈”。荣乌、曲港、西阜、涞曲、石津、太行山等高速公路的建设,使保定形成“四纵四横四联两环”高速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速,尤其是太行山高速的建成通车对保定西部太行山区旅游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加速实现客源市场的无障碍通行。(五)行政区划大调整,促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保定市行政区划调整将市辖区变成5个,市区面积比原来扩大了七倍,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尤其是“竞秀”、“莲池”成为市辖区名称,有利于弘扬保定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新并入的满城、清苑、徐水三区拥有丰富的土地、旅游、文化资源,拉大了城市框架,有利于旅游产业统一布局、提高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和接待能力,为做大做强保定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六)旅游扶贫地位突出,推动乡村旅游大步前进“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冲刺时段,国家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资金等各项支持。太行山片区作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阜平县考察指导扶贫工作,为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保定贫困县大多是旅游资源大县,如阜平、涞源、涞水、易县、曲阳等,自然环境良好、民俗风情独特,必将以发展旅游作为扶贫富民工程的重要抓手,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三、问题与挑战(一)产业格局较传统在大众休闲时代、高速交通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保定旅游发展过度依赖景区,以观光产品为主,休闲度假型产品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产业带动力有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业旅游、购物旅游、温泉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发展速度慢、水平低、火候不足,长城汽车、安国药市、白沟箱包、雄县温泉等特色产业的综合开发和旅游利用程度低。整体来看,保定市旅游产业格局传统,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质效为先的要求不相适应。(二)品牌形象不亮近年来,保定一直以“京畿胜境 醉美保定”作为全市的旅游品牌进行宣传营销,但全部门、多媒体、景区、企业等共同参与的立体营销体系还未形成,品牌知名度、竞争力、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三)公共服务滞后部分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交通沿线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标准不高,交通、环境、食宿、娱乐、购物等旅游要素功能配套还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旅游需求,影响保定整体旅游形象。保定城区旅游服务功能较弱,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的数量不足、作用不明显,从城区通往各重点景区的公交专线和各景区之间的旅游专线数量还不充足,中心城区的集散功能没有体现出来,大多游客都直奔旅游目的地而忽略文化底蕴深厚的主城区,降低了中心城区的旅游服务功能,影响经济效益。(四)体制机制不新旅游管理部门职能单一,对旅游交通、旅游购物和旅游景区餐饮、住宿等领域的管理权限存在局限性,难以形成产业促进合力。景区管理体制落后,普遍存在着“上下沟通难”、“横向联系难”、“产业扩张难”、“寻求支持难”等现实问题,难以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优势。各县市及旅游景区各自为战,缺乏合作意识,口号多、行动少,没有将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方位统筹、开发和利用,没有真正打破行业、部门和区域界限,全市大旅游格局还未形成。(五)人才科技匮乏总体来看,保定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旅游教育培训资源相对短缺,缺乏高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特别是缺乏具有敏锐市场感受力和创造力的创意人才,缺少具有开阔国际视野、专业管理技能、丰富管理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缺少专业技能突出、相关技能丰富的复合型人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旅游信息化水平较低,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足,“互联网+旅游”模式还没有广泛实施,智慧城市和智慧景区等智慧旅游项目还没有大的进展,智慧旅游建设滞后。第二篇 战略目标篇第三章 发展战略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以及保定市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握“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的主基调,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立足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定位,着力推动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战略。要以旅发大会机制为平台,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以产业融合创新为手段,以重大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全年旅游、全产业发展,扩大“京畿胜境·醉美保定”的品牌影响力,努力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跨越,加快形成京津保一体化大旅游格局,推动京津旅游市场向保定转移,为建设京畿强市、善美保定作出重要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全域旅游发展:将全域旅游作为总战略,使之成为调动地方党委、政府推进旅游工作的新抓手,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实现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和旅游监管全覆盖。坚持京津保协同发展:以雄安新区设立为契机,坚持京津保率先协同发展,主动对接京津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构建运转高效的区域旅游协作机制,在与京津共赢发展中增强实力、缩小差距,共同构建现代化新型都市圈。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旅游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推进旅游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由偏重景点、住宿和餐饮供给向食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供给转变,由政府供给为主向企业供给为主转变,由单一部门行业管理为主向多部门协调共管转变,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产业融合发展:做新阶段“旅游+”的领跑者,加强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共同推进,加快旅游与交通、餐饮、住宿等联动优化,加强旅游与文化、商贸、体育、养老、装备制造等多产业融合,推动大旅游发展。坚持精品化发展:集中力量打造发展龙头,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谋划多条精品线路,培育优势旅游目的地、优势旅游产品和优势旅游企业,通过精品带动产业整合与聚集发展,提高全市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强化绿色科技支撑,推进生态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文明旅游,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实现“生态立市”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围绕“建设旅游强市”这一目标,努力培育“双千亿”产业,将保定建成京津冀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国际旅游城市,将旅游业打造成为保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立市产业和优势产业,实现保定旅游业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旅游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到2020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5%和28%以上。旅游业对全市GDP的综合贡献达到10%以上。旅游供给和发展格局全面优化:到2020年,国家5A级景区达到5家、国家4A级景区20家,力争创建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5个、旅游度假区10家以上。“一城两带三区”的旅游空间布局和“京津保”大旅游格局基本形成。旅游投资与消费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全市旅游项目投资累计完成500亿元,亿元以上项目达到60%;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5次左右;旅游从业人数实现倍增。旅游扶贫富民效益更加明显:到2020年,在全市创建5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5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00个“金牌农家乐”示范点,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达到3000万人次左右,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受益农民超过50万人。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全市9个贫困县的100余个贫困村、5万贫困人口脱贫。旅游服务和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构建“快旅慢游”交通网,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旅游咨询和配套服务功能,建成5个汽车营地示范项目、10个旅游集散中心和300座旅游厕所。完成“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改革任务,建立起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营体制机制。表3-1 “十三五”期间保定市旅游业指标体系年份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旅游总人次(万人次)663476478794101131163015000旅游总收入(亿元)604.7774.0990.71268.11623.22077.7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到2020年达到10%以上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家5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13家20家全域旅游示范区05个中国国际旅游目的地01个旅游度假区010个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次3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100亿元旅游项目投资累计完成500亿元城乡年人均出游接近3次5次左右四、发展布局以满足国民旅游休闲需求为主导,对接全省“一圈两带两区多点”的旅游布局,突出环首都休闲度假旅游圈和燕山-太行山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带的先行示范作用,按照京津冀协同、区域协同、城乡协同的要求,构建“一城两带三区”的旅游发展大格局。(一)一城:京津冀旅游休闲中心城市指保定市区,包括竞秀区、莲池区、徐水区、清苑区、满城区以及顺平县的一部分。要保护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本底,以文化、生态、休闲为发展重点,做大做强直隶古城,与城北低碳产业新城、城西满城-顺平文化休闲慢城、城南清苑红色旅游城、城东白洋淀科技城形成互动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旅游休闲与接待集散水平,做强特色餐饮文化,打造保定旅游休闲后花园、区域旅游休闲中心城市和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二)两带:拒马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和京保产业融合创新休闲带拒马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包括涞源县、易县、涞水县、涿州市、白沟新城、高碑店市、定兴县、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延伸至北京、廊坊、天津等市。拒马河上游以首届省旅发大会为契机,构建以“水、堤、路、桥、山、谷、林、田”为主的生态景观体系,形成山地、峡谷、湿地、森林、农田、村镇等不同主题的景观河段,建设一批休闲垂钓基地、水上娱乐基地、拓展运动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养生养老基地及汽车营地、特色旅游小镇,打造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中下游以2017年首届市旅发大会为契机,加快旅游与农业、工业、商贸、体育、文化等融合发展,联合打造“京南小镇 特色体验”。最终,形成贯穿京津冀“中部核心功能区”的国际生态走廊、康体养生度假带、运动娱乐休闲带。京保产业融合创新休闲带包括涿州市、高碑店市、定兴县、容城县、安国市、博野县、蠡县七个市县。该区域位于中国京港澳流通大通道上,区位交通优越,各类产业聚集,是保定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带。要加强沿线传统及新兴旅游资源整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新兴业态,重点推进涿州国际影视旅游基地、高碑店国际门窗旅游基地、定兴现代农业休闲基地、容城北方服装休闲购物基地、安国中医药健康养生基地和博野花木生态体验基地六大基地建设,打造集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休闲购物、科普教育、养生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融合创新休闲带。(三)三区:京西百渡休闲度假旅游聚集区、白洋淀湿地温泉购物旅游聚集区和古北岳文化生态旅游聚集区京西百渡休闲度假旅游聚集区包括涞水县、易县和涞源县。以良好的山水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打造野三坡、白石山、清西陵、易水湖、狼牙山等精品景区为重点,做好景观提升、环境建设和管理服务升级,完善连接路网,塑造大旅游区品牌。紧扣休闲度假这一核心,实施景村镇一体化规划建设,以景区为旅游吸引核心、城镇为休闲度假平台,推动民俗村落、风情小镇、滨水休闲、汽车营地、双养基地、实景演出、国家农业公园、风景道等旅游新业态发展。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打造京津冀居民避暑、避霾、养生、养心的首选休闲度假和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白洋淀湿地温泉购物旅游聚集区包括保定白洋淀淀区及周边相关区域,涉及安新县、白沟新城、雄县、容城县、高阳县四县一城。以白洋淀为核心,以水乡风情、地热温泉、商贸购物为特色,整合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资源,打造北方最美水乡、中国温泉度假旅游胜地、国际旅游购物天堂等旅游知名品牌,进一步提升“华北明珠-白洋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古北岳文化生态旅游聚集区包括阜平、唐县、曲阳以及顺平县的一部分。以古北岳文化为核心,以旅游扶贫富民为抓手,全面整合自然山水、历史宗教、红色民俗、文化艺术等资源,大力开发文化体验、宗教禅修、艺术创意、山地度假、养生养老,全力打造古北岳“中华名山”文化旅游品牌,构建环首都文化休闲新高地,建成全国旅游精准扶贫示范区。第三篇 重点任务篇第四章 构建“1515”旅游项目推进体系树立“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从资源依托、要素依托的粗放式发展向资本依托、创意依托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用新理念引导新模式、新业态,构建金字塔形、锐意进取、整体推进的旅游项目体系。一、打造1个旅游新地标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以承办首届省旅发大会为契机,围绕“新景区、新业态、新未来”主题,实施景村镇一体化规划建设和公共服务全方位配套,按照“一环两带三区”的规划布局,即太行风景道游憩环、拒马河游憩带、易水河游憩带、大野三坡众创文化示范区、易州康养文化度假区、涞源山地休闲度假区,努力将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山地休闲度假目的地,成为河北旅游新地标、旅发大会之标杆。(一)高目标、高起点,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依托野三坡、白石山、清西陵、狼牙山、易水湖等北太行高品质旅游资源,构建12个国家级旅游品牌,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体验等旅游需求,形成区域综合性核心吸引力。表4-1 12个国家级旅游品牌名单已创建待创建野三坡世界地质公园白石山世界地质公园狼牙山国家森林公园拒马源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野三坡国家风景名胜区白沙河国家农业公园易水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易水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白石山国家户外运动基地涞水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十瀑峡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二)景、镇、村、道四位一体,构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规划建设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实现景镇村道四位一体,形成“大区小镇、以线带面、全域旅游”的发展大格局。通过建设传统观光型、农业主题型、度假游乐型、时尚演艺型等多种类景区,合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通过打造综合服务型、旅游度假型、风情体验型三类旅游小镇,实现“大区小镇”联动模式;通过涞水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乡村大Party、易县打造中国北方生态康养文化圣地、涞源打造京津冀地区首席户外运动高地三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实现美丽乡村的全域提升;通过风景道系统和水陆空特色交通相衔接,全方位提升区域游憩交通品质。表4-2 景镇村道体系列表景观光型景区野三坡、白石山、清西陵、狼牙山、易水湖等农业主题型景区涞水城市微耕体验园、白沙河国家农业公园、西道沟农业旅游观光园、苹果休闲农庄、百泉生态园、易县精品采摘园等度假游乐型景区易州古松林康养项目、白石山温泉度假区、华中水世界运动中心、莲花峰度假区、涞源县滨湖新区、天宏国际汽车影城、凉城柱角石泽亚滑雪场、白石山舍、涞源国际房车营地等时尚演艺型景区火秀实景演出、涞源湖星空音乐节、白石山大剧院镇综合服务型百里峡艺术小镇、白石口旅游小镇旅游度假型月亮湾康养小镇、易文化休闲度假小镇、四季圣诞小镇、养生岛康养小镇风情体验型紫荆关风情小镇、凤凰台满族风情小镇、安各庄恋乡·太行水镇、英利科技生态小镇、东西水红色风情小镇村涞水永不落幕的乡村大Party易县中国北方生态康养文化圣地涞源京津冀地区首席户外运动高地道一廊京石铁路交通廊两环北环由G108-S241-张石高速构成;南环由荣乌高速-新建风景道-张石高速构成三带张石高速、荣乌高速、张涿高速多点多个交通枢纽(三)成立三县统筹的管委会,构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成立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管委会,统筹推进三县的旅游行政管理、景区运营监管、旅游资产经营、项目招商引资和市场综合执法,继续宣传推广“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加强对新业态、新项目的管理;构建由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体系和旅游行政服务体系构成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探索旅游特区发展模式,强力推进旅游业行政管理体制、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等七方面改革,争当全省旅游业发展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推动区域品牌建设和全域旅游的实现。二、创新5个引擎项目聚焦新景区、新业态、新动力,策划、筹备和包装五大引擎项目,促进转型升级、产业聚集和吸引投资,为全市旅游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一)直隶古城古城区要划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边界,按照“历史街区、现代休闲”的发展理念,保护修缮和综合利用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大慈阁、钟楼、淮军公所、清河道署、光园等古迹,恢复护城河等古城水景体系,建设历史风情街区,整合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主城区发展成旅游目的地。同

    注意事项

    本文(保定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暨全市旅游产业提升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山***)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