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pdf
枣枣强强县县“十十三三五五”脱脱贫贫攻攻坚坚规规划划二一六年九月目录1目目录录前前言言.1第一章第一章总体要求总体要求.8第一节指导思想.8第二节基本原则.9第三节发展目标.11第二章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发展产业脱贫一批.16第一节特色产业脱贫.16第二节乡村旅游扶贫.21第三节电商扶贫.27第四节资产收益扶贫.30第三章第三章转移就业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37第一节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7第二节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39第四章第四章教育支持脱贫一批教育支持脱贫一批.41第一节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水平.41第二节降低贫困家庭学生就业负担.43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44第五章第五章健康救助脱贫一批健康救助脱贫一批.45第一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45第二节提高医疗保障水平.46第三节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48第六章第六章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50第一节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50第二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52目录2第三节创新生态建设和生态资金使用方式.53第七章第七章兜底保障脱贫一批兜底保障脱贫一批.55第一节提高社会救助水平.55第二节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56第三节健全“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56第八章第八章积极开展社会帮扶脱贫积极开展社会帮扶脱贫.57第一节定点帮扶.57第二节企业帮扶.59第三节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帮扶.60第九章第九章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着力提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63第一节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63第二节大力推动贫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65第三节着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66第十章第十章保障措施保障措施.67第一节创新体制机制.67第二节加大政策支持.68第三节强化组织实施.75关于成立枣强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关于成立枣强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通知通知.78附表:附表:附表 1:枣强县 2015 年底建档立卡回头看贫困人口分布情况统计表附表 2:枣强县“十三五”脱贫攻坚重点项目表附表 3:枣强县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名录附图:附图:附图 1:枣强县贫困村分布示意图附图 2:枣强县脱贫重点产业分布图前言1前前言言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020 年是国家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完成 2020 年全面脱贫目标,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依然面临着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枣强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是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的干旱盐碱连片特困地区,如期完成全面脱贫目标,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必须下更大精力统筹区域方方面面的资源,凝聚形成扶贫开发合力,制定枣强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简称规划)非常必要。自 2012 年枣强县被确定为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面落实国家扶贫政策,以整村推进为主体,实施“大扶贫”开发战略,采取“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整体推进”系列举措,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降低贫困发生率为主攻方向,以“精准扶贫”为着力点,创新扶贫方式,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十前言2二五”期间,共计脱贫 3.84 万人,到 201 年 1 月建档立卡“回头看”,贫困人口 1.4401 万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农村水电路基本畅通,教育、医疗、文化站室公共设施等有了新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产业开发初见成效,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观。富民产业不断壮大,形成了扶贫产业链,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全县已建成唐林、马屯、王常、王均四个蔬菜片区,产业规模达到 3 万多亩。同时,皮毛加工、肉食加工等一批体现枣强县特色、适合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家庭手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充分吸纳农民剩余劳动力就业、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产业。龙头作用明显增强,充分利用扶贫政策,积极创建“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农户+科技服务”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农业企业中有 2 家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 家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构建了产业扶贫、金融扶贫、行业扶贫、党建扶贫“四轮驱动”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浓厚的扶贫帮困工作氛围,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定点扶贫,承担相应的定点扶贫任务,全县扶贫工作已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广泛参与,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枣强县在充分利用好国家、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县财政投入为主导,企业部门投入、金融信贷投入、社会帮扶投入等为补充的多元投入体系。“十二五”以来,县财政扶贫资金筹措与投入逐年增加,从 2011 年开始,全县共投入扶贫资金 9.2 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约 1 亿元,部门帮扶资金 2000 万元,整合涉农资前言3金 3 亿元,整合金融、工商、社会投入等资金 5 亿元。根据本地实际,探索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所有这些实践与成功经验可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开发作为事关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抓手,重视程度之高,部署密度之勤,推动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的讲话 20 多次,国内考察 25 次中 14 次涉及扶贫,有 7 次是把扶贫作为重要内容。2015 年 6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同志座谈会上,明确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好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 2020 年如期脱贫”。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全面实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到 2020 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也多次就扶贫开发做出重要指示,多次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国务院连续两年将减贫 1000 万人作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连续两年将扶贫列为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内容,并健全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推进了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改革考核机制,开启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等新思路;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制定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前言4有力推动着新时期扶贫事业的向前发展。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扶贫开发,相继出台了河北省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河北省关于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冀办发201410 号)、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冀发201527 号)。衡水市委、市政府在市委三届七次全会上,特别提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衡水的全面小康;没有贫困地区的快速崛起,就不可能实现全市的跨越赶超。出台了衡水市关于加强新十年(20112020 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衡水市精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衡办字201537 号)等一系列文件,枣强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脱贫开发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把扶贫开发作为振兴枣强经济的首要任务,制定了枣强县精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关于落实汪洋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精准脱贫驻村帮扶的“二十条”意见、枣强县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脱贫驻村干部管理的十条意见、枣强县“政银企户保”合作农业贷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将枣强县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为推动枣强县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枣强作为全域处于黑龙港流域的省定扶贫县,必将得到更全面、更有力的资源和政策倾斜,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在看到发展优势的同时,也要正确面对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与挑前言5战。枣强县处于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干旱重点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限制,贫困问题相对突出,在产业发展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困难。一是农村贫困人口人多面广,群众贫困程度深,按着国家确定的 2855 元扶贫标准,截止 2015 年底,全县共有贫困村122 个,占总村数的 22.1%。按现行扶贫工作标准(年人均纯收入 2855元以下),共有贫困人口 1.4401 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3.63%,其中低保对象 0.934 万人。特别是目前的贫困户贫困程度普遍较深、问题较多、脱贫难度大,扶贫攻坚任务仍然相当繁重,完成既定脱贫目标,已经到了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阶段。二是资源禀赋相对较差,枣强县处于黑龙港流域干旱重点地区,资源型缺水导致区内供水能力严重不足,超采形成的衡水冀枣衡漏斗世界罕见,而枣强恰恰位于漏斗区的中心地带,水资源严重匮乏,土壤质地贫瘠,由于全境位于黑龙港流域中心区域,养分缺乏,易受旱、涝、盐碱化威胁。三是返贫现象严重。由于受教育和技术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外出务工的人员素质偏低,因工伤事故致残、致死、致贫的现象增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不容忽视,同时由于农村教育资源不足,依然较高的教育成本,贫困家庭处于“不送子女读书长期贫,送子女读书立即贫”的两难境地。四是产业带动弱,由于枣强县整体处于黑龙港流域中心区域,受资源、环境制约,产业规模普遍较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集约化经营程度低、没有大的产业支撑,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落后、农业知名品牌较少、产业带动能力偏弱。五是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支撑能力弱,虽然近年来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公路干道前言6网络还待进一步完善,水利投入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落后等,难以承载和满足产业化扶贫开发的需要。六是基本公共服务滞后,民生保障压力过重,教育、卫生等方面软硬件建设滞后,解决入学难、看病难等民生事业任务重、压力大。七是是资源环境的“红灯”开始亮起。农民脱贫项目选择困难,种什么养什么都不挣钱的局面使扶贫开发工作更加艰难。编制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 号)、河北省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的实施意见、河北省黑龙港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冀发201527 号)、河北省贫困退出机制实施细则(试行)(冀扶201620 号)、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编制市、县级“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衡水市关于加强新十年(20112020 年)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衡水市委办公室、衡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通知、枣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枣强县“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枣强县“十三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枣强县农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枣强县精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关于落实汪洋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精准脱贫驻村帮扶的“二十条”意见、枣强县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脱贫驻村干部管理的十条意见、枣强县“政银企前言7户保”合作农业贷款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规划范围:枣强县域内 11 个乡镇,122 个贫困村,8302 个贫困户,贫困人口 1.4401 万人。规划期限:2016 年2020 年。第一章总体要求8第一章第一章总体要求总体要求第一节第一节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枣强县“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确保贫困人口到 2020 年如期脱贫”要求,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实施“一二四六五二”工程(采取“一个模式”:以“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农户+科技服务”六位一体为扶贫开发模式;聚焦“两园推进”: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实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行业扶贫、党建扶贫“四轮驱动”,发展棚菜种植、特色养殖、入股分红、家庭手工业、电商、光伏六大产业,采取“五个一批”脱贫方式,即通过发展产业脱贫一批,通过转移就业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支持脱贫一批,通过健康救助脱贫一批,通过兜底保障脱贫一批,实现“两个确保”:确保 2016 年底 102 个村、1.3 万人脱贫出列,确保全县贫困发展率控制在 0.5%以下),综合运用改革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组织实施,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着力改善贫困第一章总体要求9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着力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难题,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进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第二节第二节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责任,把扶贫开发放在枣强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位置,构建产业扶贫、金融扶贫、行业扶贫、党建扶贫“四轮驱动”的大扶贫格局,用足、用好、用活扶持政策,凝聚更多的发展要素和投资者,引导和推动各类资源要素为脱贫服务。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贫困区域和贫困村、户,从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增加贫困村、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以提高产业化程度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发展保障水平。在资金物资投放上,坚持突出重点,先难后易,优先扶持最贫困的村和最需要帮扶的人群;在产业培育选择上,既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更要充分考虑当地优势和市场前景,避免产业跟风带来的同质化低效竞争,使培育发展的产业真正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脱贫产业。坚持精准脱贫,到村到户的原则。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要始终瞄准集中连片贫困区域,集中力量解决致贫的主要问题,继续坚持开放式扶贫的方针,努力提高专项扶第一章总体要求10贫工作水平。始终坚持以贫困村、贫困户为基本对象,摸清底数、分析原因、有针对性采取差异化措施,以更加精准的脱贫方式,使资金扶持到户、项目覆盖到户、技术服务到户、干部帮扶到户。坚持统筹推进,资源整合的原则。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脱贫工作全局,站在推进枣强跨越发展的高度,统筹城乡发展、产业互动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开发、乡村旅游发展统筹推进,增强工作协调性,放大整体效益。创新扶贫机制,以集中连片低收入村整村推进为平台,聚合各方面支农项目资金,形成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坚持群众主体,自力更生的原则。要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坚持国家扶贫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培植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创新的能力,切实增强内生发展能力,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增强脱贫致富本领,改变贫穷落后现状,并以内生动力巩固扶贫实效,实现持续发展。坚持加快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区域发展为脱贫攻坚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有效提高脱贫攻坚整体工作水平,使贫困人口共享发展和改革成果;通过脱贫攻坚加快致富步伐,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和加快片区发展。坚持加快发展与开放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作为推动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促进区内优势互补与协作发展,第一章总体要求11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全社会扶贫新格局。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坚持市场机制调节与政府政策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更加注重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大力促进各种资源向最困难的地区、最贫困的人口倾斜,确保贫困群体优先受益。坚持延续继承与谋划长远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整体脱贫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着眼长远打牢发展基础,又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既要统筹区域整体发展,又要着力突破最薄弱环节;既要通盘考虑总体规划,又要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不断巩固脱贫成效,增强内生动力,消减返贫现象,稳定脱贫实效,实现永续发展。第三节第三节发展目标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一、总体目标“十三五”期间,枣强县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形成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全面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第一章总体要求12的综合素质,加快发展富民产业,增加低收入人口的经济收入;全面完成“二年集中攻坚、三年巩固提升”的总体要求,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具体目标二、具体目标1、从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出列根据河北省贫困退出机制实施细则(试行)(冀扶201620号)贫困县退出标准,2016 年底确保从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中脱贫出列。贫困县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指标(“贫困发生率”为“否决指标”)。具体指标共 11 项,总分 100 分,得分80 分退出。退出程序是:县审请、市核查、省审定、省政府批准。具体指标详见表 1-1。表 1-1河北省贫困县退出指标明细表序号贫困县退出指标单位权重 目标值总分100801贫困发生率%5522未退出的贫困村所占比率%8103贫困村村内道路硬化、亮化比率%4=100第一章总体要求134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4=1005饮水安全贫困户比率%4=1006通动力电的行政村比率%4=1007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享受教育救助政策比率%4=1008贫困村农村股份合作组织覆盖率%490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4951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49511实行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5实行2、贫困村退出根据河北省贫困退出机制实施细则(试行)(冀扶201620号)贫困村退出标准,2016 年底确保全县现有 102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力争 122 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退出标准以贫困发生率2为主要衡量指标(“贫困发生率”为“否决指标”)。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具体指标共 10 项,总分 100 分,得分80 分退出。退出程序是:县初选、市审定、省核查。具体指标详见表 1-2。表 1-2河北省贫困村退出指标明细表序号贫困村退出指标单位权重目标值总分100801贫困发生率%552第一章总体要求142村内主要道路硬化、亮化6有3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6=1004饮水安全贫困户比率%6=1005有标准化村卫生室4有6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有7有农村股份合作组织9有8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万元42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3951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3953、贫困人口退出根据河北省贫困退出机制实施细则(试行)(冀扶201620号)贫困人口退出标准,2016 年底确保脱贫贫困户 7765 户,贫困人口 13007 人,力争贫困人口全部退出。未脱贫人口 2017 年全部脱贫。20182020 年,进一步巩固提高,对返贫户进行有针对性扶持;贫困人口退出标准。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以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衡量标准。具体指标共 7 项,总分 100 分,得分80 分退出。其中“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有安全住房”、“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否决指标”。退出程序是:村评议、乡(镇)审核、县审定。具体指标详见表 1-3。第一章总体要求15表 1-3河北省贫困人口退出指标明细表序号贫困人口退出指标单位 权重 目标值总分 100801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元30当年国家扶贫标准2有安全住房15有3无因贫辍学学生15无4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5参加5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0参加6有安全饮水10有7有生产生活用电保障5有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16第二章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十三五“期间,按照“抓扶贫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产业化”的思路,创新脱贫开发攻坚机制,探索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统筹推进新路子,推行“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发展意愿量身定制,分类施策。发展棚菜种植、特色养殖、入股分红、家庭手工业、电商、光伏“六大产业”,推进综合开发,吸引民营企业、城市工商资本参与开发建设。积极探索完善资本到户、权益到户等新的扶贫方式,创建连片开发与扶贫到户相结合的新机制,根据枣强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脱贫目标,形成打赢扶贫攻坚硬仗的工作格局。第一节第一节特色产业脱贫特色产业脱贫一、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做强扶贫开发阵地一、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做强扶贫开发阵地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的办法,优先安排贫困村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制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依托唐林乡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河北欣苑、河北吉祥、衡水贵和等龙头企业,发挥福地园奶牛、广锋、沃森种苗等产业化项目的引领作用,鼓励贫困户带土地、带扶持资金、带劳力,组建土地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17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制企业,把土地流转起来、把工商资本引进来、把金融资金贷下来,让贫困户不出户就可成为股东和社员。大力实行“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金融机构+农户+科技服务”“六位一体”的模式,稳定贫困户的增收渠道,拓宽分配方式、让贫困户成为“三金”农民,即:租金(土地租金)、股金(入股分红)、薪金(务工工资)。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县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比2015 年增加一倍,贫困村股份合作组织覆盖率达到 90%以上,达到规范化标准的农业合作社占总量的 80%以上。二、二、壮大扶贫主导产业,做强扶贫开发载体壮大扶贫主导产业,做强扶贫开发载体根据我县的地域特点和自然条件,蔬菜、畜牧、景观苗木、高端果品、特色养殖、手工加工、股份合作制经济做为枣强县的扶贫优势主导产业,技术易学易懂,规模灵活可控,群众认可度、参与度、接受度高。要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实施特色富民产业专项行动,强化发动引导、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响品牌、做强产业,增强优势产业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动动力,打造京津“菜篮子”。要紧密结合传统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建设一批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加销游一体化、产业链条完整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农业园区,打造扶贫开发示范样板,并组织贫困村、贫困户依托园区加快发展扶贫主导产业。(一)高效种植业。鼓励发展设施农业、中药材、非转基因大豆种植、油料作物、低耗水作物等,如蔬菜、瓜果、杂粮、脱毒红薯、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18马铃薯、食用菌等。充分挖掘农业生态和文化价值,发展休闲农业和体验式农业。产业规划唐林乡、马屯镇、王常乡、王均乡等为重点区域,以温室、冷棚、小拱棚三种保护地栽培为主导发展模式,以西瓜、香瓜、冬黄瓜、西红柿、韭菜、芦笋、菜花为主要品种;以肖张镇为主发展马铃薯生产基地;以枣强镇、王常乡为脱毒红薯生产基地;发展枣强镇为小杂粮生产基地;以马屯镇、唐林乡为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基地,形成乡镇有主打特色、村有生产品种的产业格局。到 2020 年,发展温室 600 亩,冷棚 1000 亩,小拱棚 2000 亩;马铃薯生产基地1000 亩,脱毒红薯生产基地 1000 亩,小杂粮生产基地 2000 亩,非转基因大豆种植 1000 亩。(二)畜禽养殖产业。按照“规范化养殖、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培育肉羊、肉牛、奶牛、肉驴、禽蛋和特色养殖产业,特别是肉羊、肉牛等草食性动物养殖产业的发展。产业规划马屯镇、王均乡、枣强镇、大营镇为重点区域,根据各乡镇特色优势,肉羊养殖以马屯、王常为重点,肉牛、奶牛以枣强镇、唐林乡、马屯镇为主,特色养殖以大营镇、新屯镇、王均乡为主,蛋鸡养殖以马屯镇为主,新建一批高标准、规模化的养殖企业或合作社,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扶贫帮困能力。到 2020 年,新建养羊基地 3 个,新增出栏 10000 只;改扩新建牛场 4 个,新增出栏 2000 头,使 360多户贫困户 700 多贫困人口脱贫。(三)景观苗木及高端果品业。鼓励发展设施果品、绿化彩叶苗木、林下经济等产业,规划唐林乡、枣强镇重点发展设施葡萄、油桃;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19以马屯镇、加会镇、王均乡为重点发展密植梨。肖张镇、唐林乡、枣强镇、新屯镇、张秀屯镇、马屯镇等为重点区域,重点发展绿色景观苗木。枣强镇、马屯镇发展林下经济。到 2020 年,新建景观苗木林场 2000 多亩,高端果品基地 3 个,使 560 多户贫困户 900 多贫困人口脱贫。三、大力发展家庭手工业,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三、大力发展家庭手工业,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抓住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以适宜千家万户低门槛进入为培育方向,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导向,构建“企业+家庭”、“专业合作组织+家庭”的发展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根据我县传统优势,重点发展皮毛产业,以大营镇区为核心,以新屯、恩察、县城为轴线,形成辐射大营、新屯、枣强、恩察、加会、张秀屯六个镇的扇形发展空间布局。做大做强家庭手工加工产业集群,提高聚集区发展水平,实现从原材料初加工向深加工领域延伸,不断提升产品档次与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吸纳贫困户参与手工与加工,为其提供启动资金、技术培训、市场销售支持,使其快速增加收入、摆脱贫困。预计年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四、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搭建精准扶贫开发平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搭建精准扶贫开发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引领,紧密结合枣强县传统农业特色产业优势,建设扶贫开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构建特色鲜明、链条完善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打造扶贫开发示范样板,聚焦“两园推进”:即现代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20农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精准扶贫产业园区;“十三五”期间新增 510 个 0.5 万亩以上的扶贫产业园区。(一)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依托河北省枣强蔬菜农业科技园区、河北欣苑现代农业园区、河北健翔现代农业园区、河北广锋现代农业园区等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带动下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加快发展以温室、大棚和小拱棚为主的保护地栽培,主要培育大棚蔬菜、葡萄、西瓜、香瓜等多个高效、环保、绿色果蔬品种。力争到 2020 年,新增 2 个 5000 亩以上的设施蔬菜、果品、苗木园区,可帮助 0.3 万贫困人口脱贫,户年增收 1 万元。(二)产业园区。一是养殖产业园区。结合枣强养殖产业特点,按照“规范化养殖、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发展草食性动物养殖。以马屯镇欣苑、王常乡垚泰、新屯镇的三鑫、恩察镇的兴顺为引领的养羊产业园区,发展以枣强镇的福地园、马屯镇的茂源、唐林乡的鹏泰、百荣、新屯镇的国森、王均乡的牧歌为重点的奶牛、肉牛产业园区;以大营镇和新屯镇为重点发展特种养殖产业园区,新建一批高标准、规模化的养殖产业园区。肉羊养殖重点放在马屯镇、王常乡、新屯镇、恩察镇;肉牛、奶牛养殖重点放在唐林乡、马屯镇、枣强镇、新屯镇、王均乡;特色养殖重点在大营镇、新屯镇、王均乡。二是特色种植产业园区。结合贫困村产业特点,在溹泸河、清凉江两岸及县城周边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生产。以肖张镇、马屯镇、枣强镇、王常乡为重点的马铃薯产业园区、脱毒红薯产业园区,以枣强镇为重点建设优质小杂粮产业园区。三是林果产业园区。以马屯镇、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21加会镇、王均乡为重点建立起 2000 亩的优质果品园区;以唐林乡为核心建设 3000 亩的设施葡萄园区;肖张镇、唐林乡、枣强镇、新屯镇、张秀屯镇、马屯镇等为重点的绿色景观苗木园区。力争到 2020年,建设百亩以上林果片区 10 个,帮助 0.2 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第二节第二节乡村旅游扶贫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针对有旅游资源的贫困村,支持贫困农户发展适合其参与经营的旅游项目,帮助贫困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增加收入,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大举措。依托紧邻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围绕董子文化、移民文化、裘祖文化“三大文化”主题,整合董子公园、移民文化园、董子故里、比干庙等旅游资源,科学规划路线,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把田园变成风景,把农房变成景观,把村庄变成景区。到 2020 年结合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重点项目 5 个,线路 5 条、景点 10 个,把枣强县打造成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名城。一、重点景区和线路规划一、重点景区和线路规划按照“文化、绿色”两轮驱动的原则,依托“三大文化”形成的民间工艺制作和蔬菜、果品等绿色生态资源,开发工艺制品设计生产、游览参观、文化活动参与、农家乐等系列旅游产品,按照“功能分区、线状布局”思路,以扶贫村为载体,重点建设以景观苗木种植的观光旅游;以园艺作物生长季节采摘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体验旅游;以董子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22公园、董子祠、董仲舒石像、董仲舒艺术碑廊、大原书院等董子故里文化旅游;以移民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题,方便无数移民后裔故里寻根问祖的移民文化旅游;以比干庙、裘皮历史文化博物馆等三千年裘皮文化为主题的裘祖文化旅游;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为景区(点),并与等优势旅游资源自然衔接,配套推出具有北方传统乡村特色的餐饮、住宿配套设施,集参观、游览、体验、购物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突出体验吃住行,游娱购,文体养九大功效,实现现代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观光产业的耦合。“十三五”期间结合脱贫攻坚重点谋划开发乡村旅游重点项目 5个,线路 5 条、景点 10 个,把枣强打造成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名城。(一)枣强县综合配套旅游服务中心功能定位:接待、观光、休闲、娱乐、交通、集散中心。紧紧依托枣强县城,充分挖掘区域内旅游资源、名胜古迹、公园、商业步行街购物旅游功能,展示枣强裘祖文化、董子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现代城市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的面貌,将枣强县城建设成为全县的旅游服务中心和“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基地。(二)绿色旅游板块衡水贵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投资 22 亿元,园区面积 10290亩,辐射带动面积达到 4.5 万余亩,建设核心园区 500 亩,玫瑰种植区 5000 亩(玫瑰种植、玫瑰主题风情区),马莲小枣种植区 1500 亩;景观苗木种植区 1500 亩。建设装机 50 兆瓦的光伏设施农业区 1500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23亩(智能设施农业、光伏农业园);建设占地 120 亩的乡村民俗特色旅游区(民俗风情园、大型游乐园、颐养园),项目建设周期为 20162019 年。(三)、“三大文化”旅游板块1、裘祖文化为进一步发掘裘祖文化内涵,积极创建 4A 级旅游购物景区,形成传统文化与时尚会展、旅游购物、休闲消费融合发展的叠加效应,提升营皮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扩建翻修现有比干庙,将比干庙打造为裘祖文化传承中心。规划建设南山门、入口广场、钟楼与鼓楼、现状比干庙、两排碑林、裘祖广场、裘祖像等设施。其中,裘祖广场南北 50 米长,东西 80 米宽,共计 4000 平米,可同时容纳 2500 人进行祭祀活动。同时,在整个建筑区域西侧,结合现有水面,加以改造,打造裘祖公园,治理湖面,精细刻画湖边水岸公园景致,水面之上做仿古商贸码头,岸边做裘祖文化各类雕塑,供游人了解大营裘皮商贸历史。二是建设裘皮历史文化博物馆。为充分展示裘祖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知名度,在裘皮新城内规划博览中心:分为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裘祖纪念堂/名人堂。该博物馆建筑面积 2 万平米,位于裘皮新城项目裘皮商场二期内,总投资 8000 万元,划分为大营裘皮文化展示馆、裘皮展示馆、裘皮体验馆三个功能区,是集传播裘皮文化、展示裘皮产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为大营的一张靓丽名片,对促进营皮产业对外交流、提升影响力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24同时,裘皮新城内还规划了以营皮文化为主题的黄金十字轴,设置环岛置鼎刻字(天下裘都)、塑像秦始皇(诏书封大营为天下裘都)、裘祖纪念堂比干像(裘皮之祖,商末丞相,始教人制裘)等标志性雕塑,突出表现大营裘皮三千年历史文化,立体再现裘祖文化传承。三是启动裘皮文化步行街。依托比干公园,将原封闭市场区域改造成为彰显裘祖文化内涵、历史文化底蕴的裘祖文化步行街。该街公共设施齐全,集皮毛交易、居民住宅、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特别是将沿街建筑全部打造成仿古模式,并将明清时期的百家传世老字号重新启用,重现明清时期“前店后厂井字街”“四海商贾集大营”的繁荣景象。2、董子文化在董子公园、董子祠、董仲舒石像、董仲舒艺术碑廊的基础上,新建大原书院项目;主要分为三大主题功能区域,分别为:大原书院核心复建区、书院园林博物馆区、商业配套服务区。一是大原书院核心复建区:位于地块西南部,占地约 1.02 公顷,建筑面积 3548.31 平方米。该区块严格复建明代建置之初的大原书院群落建筑,前堂后寝,分别为三进殿堂和两进厅堂院落。区域主要以纪念董仲舒、展示董子文化、宣传文教事业为主要功能。区域南部为开放广场。通过院落空间层层递进,拉伸建筑次序,以达精神礼仪的渐进。区域前堂部分以展览展示功能为主,后寝部分则为办公区域,兼做展览展示功能。后部与花园区连接。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25二是书院园林博物馆区:位于地块北部,占地约 1.12 公顷,建筑面积约 3245 平方米。这一区域主要由博物馆别院、文昌阁、园林、水体及其它景观亭、廊、楼、榭等构成。主要博物展示空间为别院及文昌阁,其余各景观小品为辅助展示区。园林采取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营造亲切自然的游览气氛。园林风格采取郊野园模式,山水相融,与大原书院相连,形成书院格局的必要组成部分。三是商业配套服务区:位于地块东南部,临近索泸河岸,占地约0.63 公顷,建筑面积 3350 平方米。地块以商业休闲功能为主,服务于大原书院、博物馆以及周边休闲游览等。3、移民文化枣强移民文化园坐落在县城西森林公园,毗邻索泸河与吉祥湖,总体规划面积 800 亩,以展示移民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线,立足移民寻根问祖、民俗观赏体验和生态休闲游玩三大功能,设置了问祖礼拜区、礼德怀古区、幽谷寻宗区、枣林探源区、诗书耕读区、儒街艺铺区六大主题功能板块,注重园内景观与周围水体的有机衔接、与绿化植被的和谐统一,园内绿地面积 3.66 公顷,绿化覆盖率达 73.12%,形成了原生态、绿水交融、水文交融的园林景观。目前,园内原乡会馆、异乡祠、亭廊、根字照壁、归乡牌坊、景墙、亭阁等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并开放。(四)红色旅游板块枣强县为抗战老区,老一辈革命家宋任穷、刘志坚、陈再道、郭鲁等曾领导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小说平原枪声就是描写枣强县第二章发展产业脱贫一批26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故事,赵义京、陈跃元、张岚峰等两千多名英雄儿女英勇献身。日寇制造了“大王均”等惨案。踏上这片土地,可以让旅游者感到这些英雄儿女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充分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将会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工作,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事业当中去。枣强县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范党育、王文忠的故乡,为了弘扬林秀贞的模范事迹,利用林秀贞展览馆,积极申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积极拼搏,奋发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强枣强旅游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结,形成片区大容量、高安全、快速度、无障碍核心旅游环线。加快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