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许梦瑶(启智康复干预组).docx
-
资源ID:97318232
资源大小:10.0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特殊教育: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许梦瑶(启智康复干预组).docx
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手握一只粉笔,脚站三尺讲台,我成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已有两 年。每当人们听到我是一名特殊教育教师时,“你真有爱心、有耐心!” “你真伟大! ”等溢美之词便会涌向我。无疑,作为一名合格的特殊 教育教师,就是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耐心和爱心。我们的学生是一群来自遥远星球的孩子,他们在心智上、肢体上 或多或少有一些障碍,哭闹是他们引起世界注意最直接的方式,沟通 与交往的缺失、重复与刻板的行为模式、对物理环境的异常敏感等行 为特征让他们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他们脆弱,接受这个世界的方式 慢,如果不能给予他们多点理解,多点耐心,一味地用粗暴简单的方 式去催促他们纠正这些异常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而付出多一点爱 心,多一点耐心去倾听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多用一点心去教导他们 认识世界的方法,就能看到他们的成长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惊喜和感 动。我曾遇见这样一位学生:刚入学的时候,每天一到10点左右就 会大哭大闹。为了不让他因哭闹扰乱课堂纪律时,我选择了简单粗暴 的方法:大声呵斥他,试图让他停止哭闹,然而这只会让他的哭闹变 得变本加厉,上升到伤人的严重程度。面对这一发不可收拾的场面, 我一下子懵了。就在这时,一位陪读的家长提到:涵涵以前在机构学 习,上午10点左右就能回家吃饭了,会不会是饿了呀?听了家长的 话,我愣住了。是呀,没有无缘无故的哭闹,每一行为背后都有其隐 藏的功能性。作为一名特教教师,没有耐心去了解学生问题背后的原 因就胡乱采取措施实在是有失专业性呀。想到这,我马上进行了相应 的干预:出示食物,并告知学生停止哭闹就可以得到。尽管这一措施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但是至少让我找到了解 决问题的方向。因此,排除掉因为饿而哭闹的假设后,我根据学生的 行为观察记录表,先后提出了逃避课堂以及难以适应新环境等功能性 假设。在一次次地提出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中,我找到了学生哭闹行 为的原因。事实上,学生哭闹逃避课堂,追本溯源是乍然改变的作息 时间使得他难以适应。根据问题行为“对症下药”,经过两个半月的 时间,学生现在已经适应了学校的作息时间,不会在10点左右哭闹 着要离开教室,并且在课间的时候还会跟着多媒体一起做操。对于涵涵的变化与成长,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也深刻感受到自己 了自己的不一样: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时,我不再惊慌失措,采取简 单粗暴地方法来解决,而是有条不紊地分析学生问题背后的原因,提 出假设,然后采取最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而这也如张文亮的文章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中所体现的哲理 一样:教育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如果说将我们的特殊学生比作那 蜗牛,促进学生的成长是上帝交给老师的任务,在耐心教育学生的漫 漫征途中,学生蜕变的同时,教师也收获了成长。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再催它,唬它,责备它,而是放慢脚步,在耐心地引导它的路途上聆听鸟叫虫鸣,感受微风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