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亲亲宝贝之宝宝觉得样教案.docx
-
资源ID:97325152
资源大小:12.4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亲亲宝贝之宝宝觉得样教案.docx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亲亲宝贝之宝宝觉得样教案教案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亲亲宝贝之宝宝觉得样教案”1.1 设计理念1.1.1 为了让小班幼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和感受,我们设计了这个主题活动。1.1.2 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自我认知能力。1.1.3 培养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二、知识点讲解2.1 身体特征认知2.1.1 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面部特征。2.1.2 手、脚、胳膊、腿等四肢特征。2.1.3 头发、皮肤等身体部位。2.2 感知体验2.2.1 触觉体验: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触感。2.2.2 嗅觉体验:通过闻不同味道的物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的气味。2.2.3 味觉体验:通过品尝不同味道的食物,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味道。2.3 表达与沟通2.3.1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感受。2.3.2 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2.3.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三、教学内容3.1 活动一:认识自己的面部特征3.1.1 让幼儿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3.1.2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面部特征。3.1.3 组织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面部特征,增进彼此了解。3.2 活动二:触觉体验3.2.1 准备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毛绒玩具、砂纸、塑料等。3.2.2 让幼儿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感受不同的触感。3.2.3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触觉体验。3.3 活动三:嗅觉体验3.3.1 准备不同味道的物品,如糖果、香水、蔬菜等。3.3.2 让幼儿闻不同味道的物品,感受不同的气味。3.3.3 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嗅觉体验。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和感知体验。4.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自我认知能力。4.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尊重。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重点: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和感知体验。5.2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自我认知能力。5.3 解决策略:通过观察、体验、分享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活动一教具6.1.1 准备幼儿的镜子,每人一面,以便幼儿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6.1.2 提供各种材质的触感体验物品,如毛绒玩具、砂纸、塑料等。6.1.3 准备味道不同的物品,如糖果、香水、蔬菜等,用于嗅觉体验。6.2 活动二教具6.2.1 准备不同颜色和图案的颜料、画纸或画布,让幼儿在触觉体验后进行绘画活动。6.2.2 提供各种触感体验的模具,如小球、小棒、小勺等。6.2.3 准备干净的布或纸巾,用于擦拭幼儿的手和颜料。6.3 活动三教具6.3.1 准备各种五官的图片或模具,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6.3.2 提供剪刀、胶棒、彩纸等材料,让幼儿制作自己的五官拼图。6.3.3 准备展示用的板子或墙面,用于展示幼儿制作的五官拼图。七、教学过程7.1 活动一:认识自己的面部特征7.1.1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7.1.2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面部特征,并与同伴分享。7.1.3 组织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面部特征,增进彼此了解。7.2 活动二:触觉体验7.2.1 引导幼儿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感受不同的触感。7.2.2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触觉体验,并与同伴分享。7.2.3 组织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触觉作品,增进彼此了解。7.3 活动三:嗅觉体验7.3.1 引导幼儿闻不同味道的物品,感受不同的气味。7.3.2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嗅觉体验,并与同伴分享。7.3.3 组织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嗅觉作品,增进彼此了解。八、板书设计8.1 设计一:面部特征认知8.1.1 在板子上画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面部特征的图形。8.1.2 在每个图形旁边写上对应的名称,如眼睛、鼻子等。8.1.3 邀请幼儿上台指着自己的面部特征,并说出名称。8.2 设计二:触觉体验8.2.1 在板子上画出不同材质的物品的图形,如砂纸、塑料等。8.2.2 在每个图形旁边写上对应的名称,如砂纸、塑料等。8.2.3 邀请幼儿上台指着对应的图形,并说出名称。8.3 设计三:嗅觉体验8.3.1 在板子上画出不同味道的物品的图形,如糖果、香水等。8.3.2 在每个图形旁边写上对应的名称,如糖果、香水等。8.3.3 邀请幼儿上台指着对应的图形,并说出名称。九、作业设计9.1 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关于身体特征的作业。9.1.1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用手机或相机拍下幼儿的身体特征,如眼睛、鼻子等。9.1.2 家长可以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并写在照片旁边。9.1.3 第二天带到学校,与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作业。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在课后,教师应该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参与情况。10.1.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和表达。10.1.2 反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发展需求。10.1.3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10.2 教师可以拓展延伸教学内容,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10.2.1 可以让幼儿了解身体其他部位,如手、脚、胳膊、腿等。10.2.2 可以引导幼儿了解身体的内部结构,如心脏、肺等。10.2.3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身体游戏,如模仿动物走路、做身体运动等。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环节和难点环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将对每个重点环节和难点环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一、重点环节1. 活动一:认识自己的面部特征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面部特征,并与同伴分享。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面部特征的模具,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让幼儿通过触摸和观察来认识和描述这些特征。2. 活动二:触觉体验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感受不同的触感。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准备各种材质的物品,如砂纸、塑料、毛绒玩具等,让幼儿通过触摸和感受来体验不同的触感。3. 活动三:嗅觉体验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闻不同味道的物品,感受不同的气味。这个环节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嗅觉感知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准备不同味道的物品,如糖果、香水、蔬菜等,让幼儿通过闻和感受来体验不同的气味。二、难点环节1. 活动一:认识自己的面部特征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面部特征,并与同伴分享。这个环节的难点是幼儿观察力和表达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面部特征的模具,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让幼儿通过触摸和观察来认识和描述这些特征。2. 活动二:触觉体验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感受不同的触感。这个环节的难点是幼儿触觉感知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准备各种材质的物品,如砂纸、塑料、毛绒玩具等,让幼儿通过触摸和感受来体验不同的触感。3. 活动三:嗅觉体验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闻不同味道的物品,感受不同的气味。这个环节的难点是幼儿嗅觉感知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以准备不同味道的物品,如糖果、香水、蔬菜等,让幼儿通过闻和感受来体验不同的气味。通过以上详细的补充和说明,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教案中有几个重点环节和难点环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在活动一中,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面部特征,并与同伴分享,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在活动二中,让幼儿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感受不同的触感,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触觉感知能力。在活动三中,让幼儿闻不同味道的物品,感受不同的气味,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嗅觉感知能力。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突破这些环节的难点,例如通过准备相应的模具和物品,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和感知体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自我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