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学设计:我不挖耳朵教案.docx
-
资源ID:97325273
资源大小:13.3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学设计:我不挖耳朵教案.docx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教学设计:我不挖耳朵教案1.1 设计背景:挖耳朵是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习惯,但由于不当挖耳可能会导致耳朵受伤,甚至引发耳部疾病。因此,让幼儿了解挖耳朵的危害,养成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2 设计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幼儿认识到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培养幼儿爱护耳朵的良好习惯。1.3 教学意义: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耳部卫生观念,预防耳部疾病的发生,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二、知识点讲解2.1 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2.1.1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引导声波传至中耳。2.1.2 中耳:包括鼓膜、听骨和耳咽管,鼓膜将声波振动转换为机械振动,听骨将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2.1.3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2 挖耳朵的危害2.2.1 损伤外耳道:挖耳朵时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造成疼痛、出血。2.2.2 感染:挖耳朵可能导致外耳道感染,严重时可引起耳部炎症。2.2.3 损伤鼓膜:用力过猛挖耳朵可能导致鼓膜损伤,影响听力。2.3 正确的耳部卫生习惯2.3.1 不用尖锐物品挖耳朵:避免损伤外耳道和鼓膜。2.3.2 保持耳部清洁:洗澡、洗头时避免水进入耳朵,如有水分进入,可用棉签轻轻擦拭。2.3.3 避免巨大声响:巨大声响可能导致鼓膜损伤,影响听力。三、教学内容3.1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为挖耳朵而导致耳朵受伤的故事,引发幼儿对挖耳朵危害的思考。3.1.1 故事中描述小朋友不当挖耳朵的方法,如用尖锐的铅笔、牙签等。3.1.2 故事中描述小朋友受伤后疼痛的表情和就医的情景。3.1.3 故事中医生讲解挖耳朵的危害,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3.2 图片展示:展示耳朵的结构图和挖耳朵的危害图片,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耳朵的结构和挖耳朵的危害。3.2.1 展示外耳、中耳、内耳的结构图,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各部分的功能。3.2.2 展示挖耳朵导致的外耳道损伤、感染和鼓膜损伤的图片,让幼儿认识到挖耳朵的危害。3.3 实践活动:模拟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让幼儿学习如何保持耳部卫生。3.3.1 教师演示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如用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3.3.2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练习清洁耳朵的方法。3.3.3 教师检查幼儿的操作,给予指导和鼓励。四、教学目标4.1 使幼儿认识到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4.1.1 幼儿能说出挖耳朵可能导致的伤害,如外耳道损伤、感染和鼓膜损伤。4.1.2 幼儿能理解正确的耳部卫生习惯,如不用尖锐物品挖耳朵、保持耳部清洁、避免巨大声响。4.2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4.2.1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避免挖耳朵的行为。4.2.2 幼儿能按照正确的方法清洁耳朵,保持耳部卫生。4.3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4.3.1 幼儿能学会在遇到耳部问题时寻求成人帮助。4.3.2 幼儿能在外界环境中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耳朵。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挖耳朵的危害,并养成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5.1.1 重点讲解挖耳朵可能导致的外耳道损伤、感染和鼓膜损伤。5.1.2 重点演示和练习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5.2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耳部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5.2.1 重点让幼儿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5.2.2 重点让幼儿学会在外界环境中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故事、耳朵结构图、挖耳朵危害图片等内容的课件。6.1.1 课件中包含动画效果,吸引幼儿注意力。6.1.2 课件中使用鲜艳的颜色和可爱的卡通形象,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6.1.3 课件中设置互动环节,让幼儿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6.2 实物模型:准备耳朵的实物模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耳朵的结构。6.2.1 实物模型要清晰地展示外耳、中耳、内耳的结构。6.2.2 实物模型可以使用软质材料制作,方便幼儿触摸和观察。6.2.3 实物模型配合课件使用,加深幼儿对耳朵结构的理解。6.3 实践活动材料:准备棉签、干净的水等材料,让幼儿模拟清洁耳朵的过程。6.3.1 实践活动材料要安全无毒,确保幼儿的使用安全。6.3.2 实践活动材料要足够数量,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实践活动。6.3.3 实践活动材料要整洁干净,避免给幼儿带来不适。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引发幼儿对挖耳朵危害的思考。7.1.1 讲述故事,描述小朋友挖耳朵导致耳朵受伤的情景。7.1.2 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挖耳朵的危害。7.1.3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正确清洁耳朵,保护听力。7.2 基本部分:通过图片展示、课件讲解、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耳朵结构和正确的清洁方法。7.2.1 展示耳朵结构图,配合课件讲解各部分的功能。7.2.2 展示挖耳朵危害的图片,让幼儿认识到挖耳朵的危害。7.2.3 实践活动:让幼儿模拟清洁耳朵的过程,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7.3 巩固部分: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巩固幼儿对正确清洁耳朵方法的掌握。7.3.1 设计耳部卫生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正确清洁耳朵。7.3.2 教唱耳部卫生儿歌,让幼儿在歌曲中牢记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八、板书设计8.1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8.1.1 使用大号字体,确保幼儿能清晰地看到板书内容。8.1.2 板书内容包括耳朵结构、挖耳朵危害、正确清洁耳朵方法等。8.1.3 板书可以使用图片、符号等元素,增加趣味性。8.2 板书设计要动态展示,吸引幼儿注意力。8.2.1 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讲解内容,逐步展示板书。8.2.2 板书展示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重点内容。8.2.3 板书展示完毕,让幼儿复述耳朵结构和清洁方法。九、作业设计9.1 作业内容: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挖耳朵的危害和正确的清洁耳朵方法。9.1.1 作业要求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挖耳朵的危害。9.1.2 作业要求幼儿正确演示清洁耳朵的方法。9.1.3 作业要求幼儿和家长共同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9.2 作业评价:家长签名,确认幼儿完成作业。9.2.1 家长在作业旁边签名,表示确认幼儿完成作业。9.2.2 教师检查作业,对幼儿的描述和演示给予评价和鼓励。9.2.3 教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耳部卫生表现。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10.1.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10.1.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10.1.3 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10.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耳部卫生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幼儿的耳部健康。10.2.1 教师向家长讲解耳部卫生的重要性。10.2.2 家长分享自己在家的耳部卫生习惯和经验。10.2.3 家长和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重点关注故事导入、图片展示和实践活动三个环节。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挖耳朵的危害,引发幼儿的思考。故事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具有趣味性,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 图片展示:图片要清晰、生动,能够直观地展示挖耳朵的危害。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让幼儿自己发现挖耳朵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3. 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清洁耳朵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确保他们的安全。二、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重点关注导入、基本部分和巩固部分三个环节。1. 导入:在导入环节,要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发幼儿对挖耳朵危害的思考,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2. 基本部分:在基本部分,要通过图片展示、课件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耳朵结构和正确的清洁方法。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3. 巩固部分:在巩固部分,通过游戏、歌曲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内容。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计中,重点关注幼儿对挖耳朵危害的理解、正确清洁耳朵方法的掌握和良好耳部卫生习惯的养成三个环节。1. 挖耳朵危害的理解:要让幼儿明白挖耳朵可能带来的危害,如外耳道损伤、感染和鼓膜损伤。2. 正确清洁耳朵方法的掌握:教师要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幼儿学会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如不用尖锐物品挖耳朵、保持耳部清洁、避免巨大声响。3. 良好耳部卫生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如在外界环境中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耳朵。全文总结: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图片展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挖耳朵的危害,学会正确清洁耳朵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环节,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通过对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深入解析,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