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例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分析.docx
160例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分析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成熟的诊断和治疗呼吸疾病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使用。然 而常规的检查过程中,插管常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如呛咳、恶心、呕吐等,患者耐受性 不佳,并影响最终镜检时间及检查效果1数据和方法1.1 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并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60例进行分析。 纳入标准:(1)有明确检查适应证;(2)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患者; (2)既往麻醉药过敏史;(3)长期服用镇静药物;(4)危重病患者(如急性呼吸衰竭患 者);(5)需要深度镇静者,如通过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行肺癌 分期诊断。支气管镜检查均由有丰富支气管镜检查经验的医师进行。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慢性肺部疾病病史、慢性心血管疾病病史,其中哮 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间质性肺病归类为慢性肺部疾病,高血压、慢性心力衰 竭、缺血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被归类为慢性心血管疾病。160例患者平均年龄(62.3±10. 8)岁,其中男性99例,女性61例,BMC为(24.8±3. 1) kg/m1.2 紧张情绪监测麻醉前准备: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手术风险评级标准进行风险评估。常规禁食8 h,禁饮4 h。患者入室后,再次与其沟通,以缓解紧张情绪。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全面监 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患者麻醉前常规给予静注0.01 mg/kg盐酸戊乙 奎酸注射液(长托宁),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4. 08. 0 mg/kg,麻醉 满意后放置改良的纤支镜检查用喉罩及T型三通连接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纤支镜从T 型三通连接管的软胶帽密封口入经喉罩管进入声门及气管内进行检查操作。给药过程直到 患者术后清醒,给予密切监测,如有异常及时处理。1. 3观察指标记录时点为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前(T1.4数据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 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rnov方法检验数据正态 性。连续型变量以均数土标准差(2结果2. 1流量动力学指标支气管镜检查前(T2. 2麻醉起效时间和疼痛维持时间所有患者均顺利行麻醉并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及麻醉后复苏,麻醉起效时间为(18.8±3.1) s,阵痛维持时间为(33.2±4.9) mino2.3副作用术后观察2 h, 13例患者出现术后恶心、呕吐症状,2例患者出现术后头痛,经对症治疗 后症状消失。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 5%。3对患者的影响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科及胸外科医师最常使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在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 病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支气管镜检查过程具有侵入性,大多数患者会感觉明显不适, 并对疼痛、呼吸困难、鼻咽刺激或其他并发症不能耐受,影响检查的效果。另外,纤支镜 需要进入人体喉道,直接刺激咽部神经,引发人体应激性反射,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出现强 烈波动,严重时会直接引发呛咳、咯血、血压剧烈波动、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近年 来,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技术逐渐发展起来,镇静能使患者更好地耐受检查,使医师可以满 意地观察病变并留取组织综上所述,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使用丙泊酚进行阵痛麻醉可以实现良好的镇痛效果,同 时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