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36例临床分析.docx
面肌痉挛36例临床分析面肌痉挛也称为面肌痉挛,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表情肌肉的自我约束和动态平衡。面肌痉 挛多为单侧发病,仅少数病例见双侧发病1数据和方法1.1 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在2014年6月2016年4月,选取在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确诊单侧面肌痉挛患者72例,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中25例女性患者、11例男 性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 36±2. 59)岁,平均体重为(69. 66±12. 22) kg,平 均病程为(5.14±0.63)年;发病部位:20例左侧、16例右侧。实验组围手术期给予口服 尼莫地平,实验组中有26例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 02±3. 35)岁,平均体重为(70. 10±13. 44) kg,平均病程为(5.15±0.66)年;发 病部位:19例左侧、17例右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 比性。1.2 方法1.2.1 右入骨窗至横窦下缘所有患者全身麻醉,健侧卧位。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探查桥小脑角,做耳后发际内斜切口 6 cm,自右枕乳峰交点处下方钻颅,咬开骨窗约2. 0 cm,外至乙状窦后缘,上至横窦下缘。 硬脑膜倒“T”字形切开悬吊,缓慢释放脑脊液使小脑稍塌陷,显微镜下行手术,显微剪 锐性分离小脑桥脑角、粘连的蛛网膜、游离神经和责任血管,使血管与神经分离,垫入适 当大小的涤纶片,止血,缝合。1.2.2 地平片、制剂对照组提供神经营养药物,实验组术前1 d 口服尼莫地平片(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2285, 20片/盒),60 mg/次,4次/d,术后给予连续5 d 口服,服法与剂 量同前。1. 3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术后面瘫发生率等参数指标。1.4 综合评价标准参考HB面瘫分级方法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20. 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ueOaf±s)表示,组间比较采 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结果2. 1两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有效率为83.33% (30/36),实验组患者手术有效率为86. 11% (31/36), 两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o2.2发病时间和发生率实验组术后面瘫发生率为8. 33% (3/36),发病时间为(14. 26±5. 14) d;对照组术后面瘫 发生率为11. 11% (4/36),发病时间为(14. 55±5. 22) d;实验组术后面瘫发生率、发病 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 05);根据术后迟发性面瘫发作等级来看,实验组 II级有2例、m级有1例,对照组II级1例、IH级有0例、IV级有3例;实验组与对照组 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手术并发症及其发病机制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作为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手术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保 留相应神经功能,具有持久和肯定的治疗效果,手术治愈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已被广 泛应用于临床。但术中难以认定责任血管和判断减压效果,而且手术不可避免牵拉和扰动 面、听神经,机械刺激内听动脉,进而影响面神经和听神经功能,这些因素容易导致产生 面瘫和听力障碍等多种术后并发症。据国内外文献报道,MVD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 4%18%,永久性面瘫发生率为0. 9%6. 0%,因此对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的要求已从提高治 愈率同时转向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迟发性面瘫是微血管减压术后众多并发症之一,对其发生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几个 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在面神经水平牵拉小脑,损伤面神经或其滋养血管,是导致术后面瘫 的主要原因,也可能与血性脑脊液刺激、术后脑水肿、血管痉挛及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内潜 病毒激活有关。根据资料研究显示,早期有效改善血管供血状况,疏通微循环,可促进神 经功能恢复综上所述,围术期给予尼莫地平具有降低面肌痉挛术后迟发性面瘫并发症的作用,但本课 题的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若要得到更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结论仍需进一步严密临床 设计,提高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