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西湖景区湿地景观改造设计.docx
杭州西湖西湖景区湿地景观改造设计1新拓展水域,构成“家瞳,户有效”西湖和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将全面整合被阻断的山川。同时,山河、河湾、蛇湖和小岛之间 的过渡地带,丰富多变的水系形式,为各种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西部海域已成为一 个规模无数、水草丰富的湿地。新拓展的水域大致分为下列相互贯通,各具特色的4部分:金沙港位处湖西景区的北端,与曲院风荷公园相对,水域以金沙涧为依托,分别向北、向 南拓展,多条水港穿行于民居群落间,形成“家家垂柳,户户板桥”的风貌(图2)。茅家埠位处湖西景区中部,为湖西景区中最大的一处水面,水域面积27hm乌龟潭位于眠牛山脚下的自然山谷中,源头为常年不竭的自然山溪,水域面积约4. 7hm浴鹄湾位于湖西景区的南端,水域面积约6. 9hm除上述4处较大的水面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位于杨公堤东侧水杉林中的蜿蜒水网,清浅的 “水网”与俊俏的水杉相得益彰,形成奇特的“水中杉林”景观(图5)。2自然原型驳岸湖西景区拥有众多的水体形式,与之相对应的驳岸形式也丰富多变。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等大水面驳岸,采用缓坡入水形式,即湖岸按照水面周边原有的 舒缓地形向水中延伸,形成自然岸线,并栽植高低不同的植物,完成水面与陆地的过渡。这种缓坡入水的驳岸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并适宜自然界的各种生物生活繁衍位于主航道边的小岛,由于空间所限,没有足够的放坡余地,其边缘采用块石或松木桩护 坡。大小不一的自然块石,使驳岸自然生动,较大的块石可以伸入水中,较小的则可以塞 在较大块石之间,以便于植物在这些缝隙间生根发芽,喝水的小鸟能够更容易接近水面湖西景区中分布有多条溪流,其驳岸处理也各具特色。位处金沙港南缘的金沙涧,以大卵 石置于涧水中,水底的卵石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受,而卵石浅滩可以为两栖类动物提供出 入场所,也可以引来鸟类和到水边喝水的小型哺乳动物3水生植物设计在湖岸周围或水中栽种大量的陆生植物或水生植物,不仅可以使水面更加迷人,而且可以 柔化人工砌筑的驳岸。湖西景区原有陆生乔木林生长良好,我们于其下适当添加了一些花卉地被,如六月雪、白 花油茶、杜鹃、蝴蝶花、菲白竹等,使其成为野生生物聚集的地方(图9)。水生植物对维持湖西湿地的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水质保持清洁,为鱼类 提供食物和产卵的场所,也是各种水生动物的乐园为保持水质清洁,我们在设计中大量运用漂浮植物与浮叶根生植物,如:浮萍、紫萍、纯 菜、中华萍蓬草、向睡莲、泽泻等。不同的水域条件,适合不同的水生植物生长,在岸边,我们选择大花萱草、千屈菜;浅水 中,我们选择莺尾;沉水植物选用金鱼藻、亚洲苦草、着草:挺水植物则选用莲、水芹、 慈姑、菖蒲等。另外,在水生植物设计中,强调4处水域的不同特色。为营造金沙港自然野趣的溪流景观, 将常绿的石莒蒲、金线蒲成丛地排压在鹅卵石下,植株按水势有直立、有伏置,形似浑然 天成;茅家埠为突出“茅”的意境,于桥头、堤岸、水边草坡、卵石滩、栈道旁大量种植 斑茅,使其成为十月芦荻扬花的主角;乌龟潭水面与游步道间的高差超过2m,于湖岸边将 芦苇、芦竹、小垂柳、香蒲等高杆挺水植物混栽,使水面与湖岸完美过渡;浴鹄湾以“花” 立意,突出展现“花”的特色,水生植物选择了淡紫色花絮的再力花、兰色花絮的海寿花、 白色花絮的小鬼蕉、粉色花絮的红蓼以及多花色的花菖蒲等,并且还特意营造了黄菖蒲群 落、千屈菜群落和萍蓬草群落,突出群体的花色效果。4水生动植物的群落湖西湿地,注重为水域内外的动植物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态平衡的环境。植物、鱼类和区域 中的其他生物形成生物链,漂浮植物为水中的生物提供保护层,水生植物为鱼类供氧,鱼 及昆虫则成为水禽的食物。适宜的生态环境,使甲虫、软体动物、水蛾、蜻蜓、青蛙、蟾蛇和水螂等各种各样的野生 生物很快加入进来;湖岸边的芦苇有利于田鼠做窝生活;丰富的杂草和稠密的植被成为两 栖动物的活动场所;块石堆砌的幽深角落及缝隙,为野生动物创造了适宜的栖息空间5营造人过水、入水、在池湖西景区的水系经杨公堤六桥与西里湖沟通,而西湖的水质问题目,前主要是总氮、总磷 超标,超过湖泊水质v类标准,远远达不到湖泊水质in类标准的要求,这需要采取综合治 理的措施,其中有效治理措施之一是引水。目前,西湖引水工程从钱塘江取水,由泵站经 输水渠道引入小南湖;另外于2001年9月竣工的西湖引水完善工程,从抗咸渠道进水, 转接入西湖引水泵站后管道,如果钱塘江水质超标,就取用珊瑚沙水库的水,引入西湖。 为进一步优化引水水质,在白塔岭泵房附近的南山公墓外设沉淀池,使水体在进入西湖前 先行净化,优化引水水质,提高引水效率。为保证湖西景区的溪流在枯水季节仍有一定的流水量,引水工程在维持小南湖引水工程的 前提下,增加溪流上游引水口子,溪流引水的水质与西湖引水水质一样,要求浊度W20° , 氯度W100mg/L,透明度2120cm。保持良性循环湿地景观系统营造的成功与否,除与所处地域的先天自然条件相关外,更与构成湿地的 园林要素密切关联,不同的水系组织与驳岸处理,可以形成不同的水环境,相应地也适应 于不同的水生植物与野生动物生长生活,净水系统则作为一种科学手段,保证整个湿地所 形成的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总之,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湖西景区建设成为一个多种生物和谐共生的地方,其表现 形式尽可能地自然去雕琢,并以工程手段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杭州西湖经过综合治理后,以更美的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湖西景区更因其清新脱俗、融 于自然之“野趣”而扁得广泛好评(图1)。笔者有幸参与了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的控 规编制及施工图设计工作,认为湖西景区之所以具备“野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通过综 合保护、整治,营建了一个较为良好的湿地景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