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范进中举教案苏教版八下(1).docx
范进中举一.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二.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三.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重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细节描写。教学难点:范进发疯的原因及文章主题的理解。教学步骤一.作家、作品简介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但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 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 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 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由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 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 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 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复述课文内容。理出故事情节。围绕“中举”这一中心事件,按时 间顺序将选文分成“中举前”和“中举后”两个部分。三.分析人物形象1 .范进(1)中举前后,范进产生了哪些变化?(从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对人态度等方面来谈) 中举前学生默读第1、2两段,思考两段有哪些地方能表现范进的社会地位与经济状况?在这种情 形下,他仍偷偷参加乡试,这说明了什么?明确:如“这十几年,不知猪油也曾吃过两三回”,“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几句可见范进 家境贫寒,而胡屠户对他的轻侮中可见他社会地位低下,面对屠户的训骂,他竟然“唯唯连 声”,甘受屈辱。在这种情形下,他仍偷偷赴试,更表现出他对功名的热衷。中举后读第5段范进喜极而疯片断,给其划分层次,并分析这里有哪些文句的反复,这种反复说明 了什么。明确: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昏厥一一疯跑一一跌倒一一疯走集上。这里 拍手的动作、笑的表情多次重复,“我中了”一句话反复出现。拍手、笑印证了他是因喜而 疯,“我中了”体现他念念不忘的是科举,一旦中举,喜极而疯,这一情节的设置,充分表 现了范进的利欲熏心,从而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学生读第5至12段,思考范进中举之后地位、经济状况发生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范 进对胡屠户的态度有何变化?又说明了什么?明确:中举之后,范进地位马上提高,这从周围众邻居的称呼“范老爷”,胡屠户的言行, 张静斋上门的对话都可看出。而张静斋送钱送房子,可见范进经济状况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更预示他从此将走上富贵之路。他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岳父”转为“老爹”,可见他性格中 有虚伪、世故、圆滑的一面。本课对于范进形象的分析是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分析,我们重要的是明确科举制度对读书人 的毒害。孔乙己没有进学、潦倒一生,范进进了学又如何?不过变为统治阶级的走卒而已, 不同的命运、相同的主题。2 .胡屠户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 实等。思考本文主要用了哪几种形式?结合胡屠户形象分析逐一进行说明。明确:主要用了对比、夸张、细节描写的手法(1)对比 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后态度变化。对范进的称呼:“现世宝”一一“贤婿老爷”。对范进外貌的描述:“尖嘴猴腮”一一“才学又高,品貌又好”贺礼:“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一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动作:“腆着肚子去了”,“一口碎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一一“连斟两碗酒喝了, 壮一壮胆”,“那手早颤起来”,“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的去了” 通过对比,表现出胡屠户欺贫爱富、庸俗不堪、趋炎附势的市份性格。(2)夸张胡屠户打了范进之后,“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 众人回家时,“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这种细节上的夸张,用漫画式的笔法显示出胡屠户对范进畏惧、巴结的情态。(3)细节描写第12段,这里胡屠户的动作“攥”、“舒”、“缩”、“揣”及“紧紧”、“连忙”两个 词活画出他那副贪财虚伪的小人相。通过对比、夸张、细节描写的手法,胡屠户的性格跃然纸上:这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市价形象, 他欺贫爱富、贪财虚伪、庸俗自私。学生讨论文中对其他人物的讽刺描写,如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情状。3 .乡邻:趋炎附势,谴责了封建社会的丑恶的道德风尚。4 .张静斋:是作者刻画的次要人物。作者具体描写了 “张老爷拜会新贵范老爷”的场面, 他结交新贵,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趋炎附势。四.主题本文是通过一个中举的人,围绕“中举”这一事件,描写各色人等的种种丑态,从而揭露科 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揭露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世态。作者用了对比、夸张、直接写 实的手法对这些人物进行描写、讽刺,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批判性。五.比较范进中举与孔乙己我们将两篇文章从三方面进行比较:(1)人物和主题思想。范进与孔乙己同是读书人,一个到晚年终于中举而发疯,一个始终没有进学,潦倒而死。 从思想性格方面来说,他们都热衷于功名,迂腐可笑,疯的不知为何而疯,死的不知因谁而 死,麻木不仁,可悲可怜。范进懦弱猥琐,甘受屈辱,一脸自卑自贱奴才脸;孔乙己虽穷困 落魄,却自诩“君子固穷”,有一股自视清高、孤芳自赏的傲气。孔乙己浑身透出一股迂阔的腐儒之风;而范进的心灵却重染着世故圆滑的恶浊之气。范进城府极深,狡诈虚伪;孔乙己被扭曲的灵魂中还留存些许善良的因子。因此,这两篇文 章从不同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摧残他们的精神,摧残他们的肉体。(2)作者的态度和讽刺手法。范进中举和孔乙己都运用了讽刺手法,但又有区别。前者是对主人公(范进)尖锐 的嘲笑,那“抱着鸡,手里插了草标”的形象,那“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 身水”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后者对孔乙己的嘲讽,严厉而冷峻,却并不显露,那又脏 又破的长衫,那“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的神情,描绘得那样淋漓尽致。为什么有这样的区 别呢?吴敬梓对笔下的人物是尖锐的嘲笑,无情的鞭挞,因为他痛恨封建科举制度;鲁迅对 他笔下的人物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为作者希望他能从麻木中觉醒,以便拯救中 华民族。由此可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作者对该形象的态度所决定。(3)表现手法。范进中举主要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而孔乙己 则选取人物一生中几个富有表现力的片断,放在一个典型的环境里,去刻画人物表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