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要素在圆明园空间中的组织与建构.docx
山水要素在空间中的组织与建构1大石岸基址(下景)颐和园古建筑高度景观元素的一个总体特征是人工景观。第二,我们必须重视水,与山合 作。我们不希望这座山又高又陡。我希望这座山被水环绕并继续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 下3点:(1)原始基址为一块河湖密布的沼泽性低洼地带(丹棱济),无自然真山可资利 用;(2)虽然基址内无山可因,但基址西部却有连绵起伏的西山为远景,西南部又有拔地 而起的玉泉山和万寿山为中景,成为园内的最佳借景,故无需费力在园内堆筑高大假山; (3)山体在园内的主要作用是配合水体来划分景区空间,并充当各景区内景点的背景,如 果山体堆得过于庞大,可能会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且在低洼地带堆筑大山,对土方就地 平衡不利。2山要素分析2. 1山体基盘面积和长度根据现场踏勘及1933年、1965年、2002年遗址实测图以及相关历史图档分析发现:盛期 山体共有大小117座(以山体基盘是否连续为划分依据),基盘占地总面积323 197m2. 1. 1建筑风景点建筑骨架的设置土山,以土为主,主要位于景区之间,利用挖湖之土就近堆筑,山势不高,却连绵起伏、 层层叠叠,与曲折幽深之水体相互配合,形成园内众多建筑风景点和景区赖以存在的山体 骨架。圆明园内土山的主要功能在于分隔景区空间,山体本身并不作为主要观赏对象。土山局部 置石或叠成洞府,其主要目的在于弥补土山之不足,丰富山水骨架上的景观内容,提升土 山的景观品质。2. 1.2山石(或山石景区)主要分布在景区内部,与建筑、水体、植物等要素组合造景。根据圆明园四十景图咏(1)四十景中基本上每一景内部都有点景山石,而最为有名的山石景点包括:文渊阁之 “玲峰”、秀清村之“青云片”、正大光明殿后寿山之石笋、西峰秀色之“小匡庐”等。(2)山石景点采用的石料主要包括:太湖石、青石、汉白玉青白石、云步山石、石笋等。(3)山石景点或与建筑配合、或缀以花木、或与溪涧瀑布结合,各具特色,常常成为局 部景观空间的主题2.2草莓的形状和规模土山作为景区间分隔媒介的功能决定了其形态和尺度的特点。2. 2. 1 土山的单体形态与山水集中布置的园林(如北海、颐和园)相比,圆明园内山体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与 其分隔空间的功能相适应):首先,园内山体最主要的形态为狭长的带形,山体基盘宽度 介于540nl之间(以515nl最为普遍),只在局部适当扩大,形成山体的主峰。其次,山 体较低矮,只有紫碧山房(高15. 2m)和廓然大公东北角(高11.08m)两处山体高度超过 10m,其他区域内的山体均在10m以下,并且以7nl以下的山体分布最广。因此,整体看来, 圆明园内的山体以低矮的冈、城、阜为主体,没有高峻挺拔、雄伟壮丽的山峰出现。土山的平面形状丰富多彩,除狭长的带形(线形)以外,还有三面围合的形,两面 包围的形、形,以及短带形、点式和各种不规则形(图1)。就其立面而言, 带形、三面围合形及其他较为狭长的山体,常常在不同部位进行高低变化,形成凸起的山 峰或凹入的谷地,以丰富山体的天际轮廓线;较为短小的山体则可能呈现馒头形、半球形 等多种形态。山体坡度陡缓兼备,常因山脚大小和山体高度不同而变化。较为陡峭的山坡 需要以石为骨架,石上覆土,方能稳定;较为低缓的山坡则更适合土体稳固。据1965年实 测图高程,园内土山坡度多超过30虬2. 2.2景观空间形态在园林空间的塑造方面,山的群体组合形态更为重要。根据圆明园各景区山体的围合程度, 可以分为以下5种主要形态:(1)四面围合(或接近四面围合,图2)从视觉角度分析,此种形态的空间感主要取决于山体围合的空间距离D (即观赏者与山体 间最大视距)与周围山体高度H之比值(D/H)。如果周边山体完全闭合,且(D/H) <4, 则空间围合感强;如果(D/H) >4,则视线外泄,空间封闭感减弱。在具体的园林创作中, 绝对封闭的山体并不存在,而是在某些局部留下豁口,作为景区入口或与其他景区视线联 系的廊道。圆明园内属于这一类型的景区包括:鸿慈永祜、碧桐书院、上下天光等。此外 福海景区、九洲景区从整体格局上看也属于这种模式,虽然九洲景区内环山体不能实现围 合,但扩大到外环,基本实现了山体的四面围合之势。根据1965年和2002年遗址实测图进行分析,得出上述景区内山体高度II与山体围合的空 间距离D的比例关系(表1)。由(表1)中各景区D/H值可以得出3点推论:(1)与景区整体尺度比较,山体普遍矮小, 基本不存在以观赏山体为主的亲切尺度。(2)尽管不同景区空间D/H值差异显著,但因D/H均大于5,超过了室外观赏景物的最佳范围,D/H值带来的空间感受差异不显著。(3) 景区山体的真实尺寸与四十景图所绘山体尺寸相距甚远豁口(山口)设计是此种形态的关键。为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豁口位置和形态有很大差 异:景区入口之豁口并不采取两山直线对顶的形式,而是令两侧山体曲折交错,凹凸相嵌, 使入口道路曲折迤遮,内部景物渐次展开,此种方法即为欲扬先抑之法;景区内部较小的 山口,也视山体尺度尽量做些曲折;景区内分隔不同景观空间的山口如果超过两个,山口 常常交错布置,而非正对,其目的也是避免视线一览无余,做到曲径通幽,给人以无穷之 感,如廓然大公、鸿慈永祜的山口设计(图3)。(2)三面围合从视觉角度分析,此种空间形态从三面限制视线,一面敞开,视线沿敞口单方向外泄。与 四面围合的空间相似,由敞口方向观内部闭合空间,其空间感主要取决于周边围合山体的 高度和空间深度。属于此种类型的景区主要有:前湖、镂月开云、慈云普护、三潭印月、 夹镜鸣琴等。(3)两面围合包括两种基本形态:(1)山体从两个相邻方向围合,另外两个方向敞开,类似于“L”形。如山高水长景区西 北角。此种形态的空间围合感较差,视线沿无山的两个方向自由驰骋。山体限定的封闭空 间只隐约存在于山体端头连线围合而成的三角形区域内,靠近山体结合点部位空间围合感 最强。(2)山体沿两侧平行排列,中间形成一带形空间,视线可以沿山体平行线自由流动。这 一带形空间的视觉感受同样取决于D/H值。根据带形空间所处位置及其连续性与否可以分 为两类:第一类,位于景区外围山水骨架上的连续绵长的带形空间。此种形式分布很广, 九州景区、福海景区等景区外围山体所围合的空间均属此类;第二类,位于景区内部非连 续的短带形,如坦坦荡荡景区东西两侧山体所限定的空间,这一空间由于山体低矮,山体 间距离较长,D/H值很大,基本上没有空间围合感。第一类带形空间为园内极为重要的一种空间形态,空间内部恰好全部被水体填充,形成两 山夹水的山溪景观(图4)。从功能上讲,这一带形空间构成了不同景区间分隔和联系的 过渡空间,同时也是各景区外围水路网络的载体。根据1965年、2003年实测图,得出此类带形空间的宽度基本上介于1025nl之间,只在某 些局部适当扩大(可达40m) o两侧山体的高度介于2. 9口0m之间。为了获取D/H值,笔 者根据陆路、水路两种游赏方式分别进行计算:如果采用陆路,则假定观赏者位于任何一 侧的山脚下,对水体对面山体的观赏视距可以简化为D;如果是水路,假定观赏点位于水中 央,观赏视距为d。这样便可以求得D/H、d/H值。(表2)列出了带形空间内几个随机点 的 D/H、d/H 值。统计结果表明:陆路上的D/H 水路上的D/H值则介于26之间,尺度舒适宜人,既不局促、闭塞,也不过于散漫,丧失 空间感。根据视觉规律,当D/H接近于1时,能够很好地观赏景物细部,且人和景物关系 较为亲近,随着比值的增大,人与景物的距离渐渐拉远,由观赏景物细部变成观赏景物的 全体,舟行水中央,需要的就是这种不断变换的空间视野,因此,笔者认为,圆明园内这 一带形空间的尺度设计是很适合于水中游赏的。除这一舒适尺度以外,造园家也没有忽视 在某些特殊部位创造一些迫近山体的感觉,把D/H值缩小到1以下,以突出两侧山体之高 峻。例如,B点右侧山体较为高大,舟行其下,便有临于高山下的感觉。(4)单面遮挡此种空间形态基本没有围合感,山体在单一方向限制视线,其他3个方向丝毫不受影响, 视野开阔、疏朗。沿墙垣布置的带形山体基本上属于这种形态,其功能主要在于软化墙体 的硬质景观,丰富墙体前景物的空间层次,并适当遮挡视线,使空间内敛。(5)平地或小尺度点状山体在没有山体限定空间或仅有小体量点状山体存在的状态下,整个景区空间边界不清晰,人 处在此类空间之中,视线基本不受任何限制。茹古涵今、文渊阁、水木明瑟、澹泊宁静等 处空间基本属于此种形态。在这种模糊形态的空间中,多以建筑、植物元素作为空间分隔 和限定的媒介。如以建筑划分空间,效果与山体类似,空间边界清晰、封闭感较强;如以 植物限定空间则边界模糊,难以明确区分此空间和彼空间,从而导致景观空间的无序性和 灵活性。必须强调,上述5种山体组合形态都存在着局部地段山势不足的问题,为改善这种状况, 造园家常常借助植物配置手段来修正山体的天际线,从而创造不同虚实效果的景区界面。3水流因素分析3. 1玉泉山、万泉庄水系圆明园盛期水源主要包括3个方面:其一,来自玉泉山水系之水;其二,来自万泉庄水系之 水;其三,园林基址范围内得天独厚的自然水资源,即众多的河湖水系和自然喷涌的泉眼3.2 门开口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根据相关档案3.3 水位控制和水体流量3. 3. 1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地方高程圆明园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模仿华夏九洲的山水格局,特意将从西南角入园之水 沿西墙向北导至西北角,然后分数股向东、东南、南3个方向流去,北部水系直达东北角 一孔出水闸,出而入长春园,南部诸水至后湖后复东北折,经福海出五孔闸至长春园。下 面根据图档资料对水位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圆明园河道全图另据1965年圆明园遗址实测图对河道实测高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实测图上的 高水位区域(池底标高高于43. 00为高水位一一笔者注)与圆明园河道全图所标明的 区域基本吻合。第二,圆明园河道全图中标明低水位的区域,在实测图上,某些局部 出现了一些高程较高的点,例如长春仙馆周围河道池底标高均高于43.00,甚至比北侧高 水位区的池底标高还高。根据1965年的实测标高,长春仙馆一带水流方向应为由南向北、 向东。笔者认为,导致这一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第一,长春仙馆南侧有新的水源 提供,或该区范围内地下水资源丰富,致使水位提高;第二,由于后期对河湖水道的改变, 如填湖种田等,使该区高程升高。要想得到更确凿的解释,必须结合考古发掘并进行深入 的资料研究;第三,圆明园河道全图尚未标明水位深浅的区域,如濂溪乐处,可根据 实测高程及考古发掘推断水位情况(图6)。3. 3.2不同水系间的分合关系根据上述两份图纸资料及相关档案,推测盛期圆明园内水系流向。为便于明确表达水系的 分合关系,笔者将各处水体按照分合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总结出水体流向关系(图7) o北线水体相对独立,由紫碧山房出发,径直东行,经顺木天、鱼跃莺飞、北远山村、若帆 之阁、天宇空明等景点,最后至一孔出水闸而出。3. 4水体、规则式水体圆明园因水成景,借水成园,故园内水景丰富多彩、聚散有致。从水体形态上看,几乎囊 括了古典园林用水之全部形态,既包含较大尺度的“海”、中等尺度的“湖”、也有较小 尺度的“池”、带状溪流和流动的瀑布,这些自然式水体构成了全园纵横交错的水网骨架; 此外,局部景区还运用了规则式水体,如坦坦荡荡之金鱼池,进一步丰富了水景的内容。 更有自成一区的西洋式水法及中国园区的西洋水法运用,可谓琳琅满目、集造园用水之大 成。3. 4. 1市场水体的细部对于水体而言,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尺度,如果水体狭窄、细长,则表现为河流或溪 涧等形态,如果水体尺度宽广,则表现为湖、海等形态。此外,水体长宽尺寸还影响着水 体两岸景物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相互因借的视觉关系。因此,水体长宽尺寸便成为决定 自然式水体空间感受的重要指标。笔者根据水体尺度将园内自然式水体分为以下几种形态 (图 8)。(1)带状溪流水体宽度为530%长度不限。这一尺度能够清晰地看到水体对面景物的细部。该类水体 为园内水体的主要形态。全园溪流驳岸总长约为31 261m,占驳岸总长(46 769m)的67%, 溪流总面积为156 952m水体宽度介于301000长度不限。这一尺度能够观察水体对面的建筑主体,空间紧凑、 亲切但不够疏朗。园内水体可以归入该类的主要包括独立的水池,如前湖;某些局部扩大 的溪流,如进水闸内扩大的长溪端部,以及各景区内部水体,如汇芳书院、濂溪乐处、武 陵春色等景区内部水体。水体长、宽尺寸分别介于100300嗅这一尺度能够观察水体对面的建筑总体,空间感觉疏 朗,但仍不失亲切。例如,后湖长宽尺寸为232nlX 198叫接近正方形,无论站在后湖九岛 的哪一岛上都能看清对面景物的整体轮廓。水体长、宽尺寸介于300、600唳这一尺度只能观察水体对面的建筑和环境的整体轮廓,不 能看清建筑的细部,空间弥散、疏朗、开阔。在圆明园内,只有福海一处,福海长宽尺寸 为585mX513m,亦接近正方形。除上述根据尺度划分的4个类别以外,局部景区还存在着瀑、泉、曲水、山涧、水洞、水 法等自然水体形态。3. 4.2 )山石驳岸类型根据材质类型分为土岸和石岸两种。石岸又可根据石材的种类分为整齐条石驳岸和青石、 湖石等不规则山石驳岸两种。前者主要与临水建筑的基座相结合,后者分布广泛,园内大 部分山石驳岸均属于此种类型。根据现场残存山石驳岸判断,圆明园盛期驳岸以青石为主。(2)岸壁做法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外围闸座暗沟河道清淤丈尺做法3. 4.3进水口处理古典园林对于水口的处理多采用较为隐蔽的方式,即所谓“藏源”,使水有不尽之意4曲院风荷载建筑关键在于河汉处理。圆明园内河汉形式多样,主要有5种类型:(1) 丁字型:可以三面环 山构成较封闭的空间,如濂溪乐处西面的汉口,也可以两面山,一面建筑或三面都是建筑, 如天神坛处的汉口;(2)十字型:汉口四周或环山或布置建筑,如曲院风荷东西两侧的汉 口; (3)星型:多条水道汇交而成,如上下天光北面的港汉,周围群山环峙,具山间溪涧 之野趣;(4)岛汉型:如西峰秀色西北的河湾处,河中置岛,分水为汉,岛上点缀山石花木,不仅丰富了水道景观,而且起到了组织交通的作用;(5) Y字型:如杏花春馆西北角汉 o此外还有L型,如福海东岸水湾。汉口地带既是视线的交汇点,也是视线的转折点, 山体既可以迎面遮挡视线,也可以设置山口引导视线穿出汉口,内外景物互相渗透,丰富 汉口风景,慈云普护北侧“丁字型”汉口即为一例(图10)(2)池(3)湖(4)海(1)岸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