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寓言两则 :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docx
-
资源ID:97371918
资源大小:25.4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 :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docx
教案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一、引言1.1编写目的:通过讲解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使学生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1.2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1.3教学时间:2课时二、知识点讲解2.1寓言故事的特点:寓言故事是通过假托的故事来表达某种道理,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哲理性。2.2守株待兔的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得到了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从此便放弃农活,守在树旁等待兔子自己撞死,最终饿死的故事。2.3掩耳盗铃的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盗铃的人为了不被铃声吵到,掩住自己的耳朵,却不知别人可以听到铃声,最终被抓住的故事。三、教学内容3.1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的故事内容。3.2讲解寓言故事:教师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分析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3.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学习。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掌握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的故事内容。4.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践行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培养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诚实守信的品质。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掌握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的故事内容。5.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并将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课文文本、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6.2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盒6.3教学资源:相关寓言故事的图片、视频资料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寓言故事,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7.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的故事内容。7.3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分析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7.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互相交流学习。7.5实践环节:学生表演寓言故事,增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八、板书设计8.1板书寓言两则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8.2板书内容:守株待兔偶然得兔,放弃农活,最终饿死;掩耳盗铃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终被抓。8.3板书设计:采用对比的方式,将两个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进行对比,突出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九、作业设计9.1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用自己的话复述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的故事情节,并简要阐述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9.3作业反馈:教师批改作业,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10.2拓展延伸: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分享给同学,互相交流学习。10.3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寓言故事,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培养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补充说明:在教学内容环节,教师应详细讲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如虚构性、教育性和哲理性,以便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涵。同时,教师应深入分析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1.2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讲解、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故事情节。二、教学目标2.1补充说明:在教学目标环节,教师应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评价。2.2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讨论、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补充说明:在教学难点与重点环节,教师应明确指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和故事情节,难点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3.2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举例、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四、教学过程4.1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环节,教师应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如自主学习、讲解、讨论、表演等,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4.2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五、板书设计5.1补充说明:在板书设计环节,教师应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和道理呈现出来,以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5.2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归纳等方式,设计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六、作业设计6.1补充说明:在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应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如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阐述故事道理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6.2教学策略: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