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春国家开放大学《土地资源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
-
资源ID:97413574
资源大小:19.7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土地资源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土地资源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形考作业11.在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当中,在计算生产潜力时,应该计算其光温水士生产力。(×)2.在评定土地适宜性评价时采用的是主导因素来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等级。()3.“七山一水二分田”反映的是该地区的利用结构。(×)4.“川地”采用的是群众习用名称十地类型命名法。()5.农用地级别侧重于反映农用地潜在的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和平均效益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6.我国土地一级市场是由政府指导,市场调控。(×)7.泉水是土壤水(层间水)喷出地而形成的。(×)8.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最主要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9.城镇土地评价的功能分的计算采用的是多因素加权求和法。()10.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耕地的二级类分为水田、水浇地和旱地。()形考作业2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既是在生物、气候、地形、母质、时间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综合体;也是地理环境统一体中的一个组成要素。2.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中的一切有机体,与其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综合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3.地籍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面积、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或图簿册及数据,也是土地的“户籍”。4.土地开发是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土地的固有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土地利用空间与利用深度,充分发挥土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的过程。5.土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二、简答题6.说明气候对土壤的主要影响。答:(1)气候控制着土壤形成的方向及其地理分布气候因素决定着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直接影响到土壤中的水、气、热的状况和变化。气候影响土填中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决定着养分物质的生物小循环的速率和规模。(2)气候制约着土壤的形成过程。气候对成土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母质和土壤中矿物的风化和淀积,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水分的蒸发和淋溶等过程。一般地说,温度增高10,化学反应速度平均增加1到2倍;温度从0增至50时,化合物的离解度增加7倍。7.城镇土地调查的主要成果。答:(1)城镇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2)地籍调查表;(3)平面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表;(4)地籍测量原始记录;(5)解析界址点成果表;(6)地图、宗地图、宗地草图;(7)地籍图分幅接合表;(8)以街道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9)城镇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表;(10)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11)文字报告。形考作业3题目:论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100分)答题要求:1.解释耕地保护的概念及其在粮食生产中的基础作用。2.分析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相互关系。3.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耕地保护措施如何有效保障粮食安全。4.提出加强耕地保护和提高粮食安全性的建议。不局限于上述要求,可灵活增加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字数不少于800字。答: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1)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石,其保护至关重要。耕地不仅提供了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土地资源,还承载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底线,维护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同时,耕地也是农民生计的保障,对于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粮食安全现状与挑战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需求持续增长,而耕地资源却日益紧张。此外,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也对粮食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严峻挑战,要求我们更加重视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3)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联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保护耕地可以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供应,为粮食安全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粮食安全的需求也推动了耕地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4)耕地减少与粮食供应风险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对粮食供应构成了较大风险。城市扩张、工业用地等不断侵占耕地资源,导致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同时,一些地区还存在耕地质量退化、污染严重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粮食供应的风险。因此,加强耕地保护,防止耕地减少,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5)耕地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耕地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和品质。优质的耕地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相反,耕地质量差、退化严重的地区,粮食产量往往较低,甚至无法满足当地需求。因此,提升耕地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6)耕地保护政策与措施为了加强耕地保护和促进粮食生产,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包括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占用耕地、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估、推广科学耕作技术等。同时,还加大了对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收益水平。(7)粮食安全战略思考面对粮食安全的严峻挑战,我们需要从战略高度来思考和谋划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工作。一方面,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确保耕地数量稳定和质量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粮食产业的竞争力。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的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经验,推动我国粮食安全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综上所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多方面努力,才能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形考作业4题目:从大、中、小区域三个角度论述地貌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特征的?并举例说明。(100分)答题要求:1.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2.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形式标明。3.字数不得少于800字。答:地貌作为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其多样性和复杂性直接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分布、类型和利用方式。从大到小的不同区域尺度上,地貌因素都对土地资源的特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大、中、小三个区域角度,深入剖析地貌因素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特征,并辅以实例加以说明。(1)大区域尺度下的地貌与土地资源特征在大区域尺度上,地貌的宏观格局决定了土地资源的总体特征和分布规律。例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貌格局对土地资源产生了显著影响。高原和山地地区,由于地势较高、气候寒冷,土地资源以草地和林地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林业;而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资源则以耕地为主,适宜发展农业。(2)中区域尺度下的地貌与土地资源特征在中区域尺度上,地貌的细部变化对土地资源类型和利用方式产生直接影响。以山地丘陵区为例,这些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坡度较大,土地资源具有土层薄、土壤粗骨性的特点,限制了植物的扎根和土壤的水肥贮藏容量。因此,在土地利用上,需要重视水土保持措施,避免过度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相比之下,平原地区由于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水分条件和肥沃的土壤,适宜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3)小区域尺度下的地貌与土地资源特征在小区域尺度上,地貌的微观变化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更为具体和直接。例如,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由于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形成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资源,使得这些地区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同时,河流的存在也为灌溉和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在滨海平原地区,由于海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土壤类型和地貌景观,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生态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4)实例分析以黄土高原为例,该地区的地貌以沟壑纵横、梁峁交错为特点,这种地貌类型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破碎化和水土流失的严重问题。在土地利用上,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修建梯田、修筑沟坝等,以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综上所述,地貌因素在不同区域尺度上都对土地资源的特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了解这些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