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生物第十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

    • 资源ID:97419665       资源大小:19.03MB        全文页数:10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第十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

    u考点27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u考点28 神经调节u考点29 体液调节u考点30 免疫调节u专题9 内环境稳态的综合调节第十章第十章动物生命活物生命活动的的调节l高考考法突破考法1 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l应试基础必备u考点27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考法2 血糖的平衡调节考法3 体温平衡、水盐平衡调节的分析l应试基基础必必备1内内环境的成分境的成分(1)血浆的主要成分:血浆中90%是水,无机盐约占1%,蛋白质占7%9%。(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也有不同,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主要区别是前两者蛋白质含量很少。2内内环境的理化性境的理化性质(1)溶液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维持酸碱平衡的因素:存在酸碱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4)内环境的生理作用:x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稳态及其及其调节机制机制(1)概念及实质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2)稳态的调节机制反馈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失调的表现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血糖平衡失调导致低血糖、糖尿病等;pH失调导致酸中毒、碱中毒;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导致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导致发热、中暑等。(1)血糖调节的过程4血糖血糖调节、体温、体温调节及水及水盐调节(2)体温调节(3)水盐调节的过程:(图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l高考考法突破高考考法突破考法考法1 1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1)相关图形的分析与判断1.1.内环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内环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淋巴循环是单向的,只存在“组织液淋巴血浆“这一个方向而不能逆转。这是判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突破口。【注意】“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个体的外界环境提出的。细胞外液是相对于细胞内液提出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只有这三种。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血浆是内环境的成分。(2)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的来源和成分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来源消化道吸收,组织液回渗,淋巴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渗出毛细血管的血浆,细胞内液外渗进入毛细淋巴管的部分组织液所含化学成分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低(3)特定细胞的内环境分析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组织细胞:组织液、血浆、淋巴。(1)内环境化学成分判断规律: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均属于内环境成分。主要有四类:营养物质类: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O2等;代谢废物类:CO2、尿素、尿酸、乳酸等;血浆蛋白类:抗体、纤维蛋白原等;信息分子类: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组织胺等。(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分泌出细胞):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胞内酶(如呼吸酶、H2O2酶以及与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细胞外直接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尿液、原尿、消化液、泪液、汗液等)。2.2.内环境化学成分的判断内环境化学成分的判断(3)内环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血浆pH的调节;抗体与抗原的识别及结合;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组织胺使毛细血管扩张。【注意】食物蛋白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属于外界环境中的反应,葡萄糖脱氢并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属于细胞内液中的反应。(1)血浆渗透压和pH的维持正确理解血浆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和无机盐的数目越多,溶液渗透压越大,因此理解渗透压时可以将其等同于溶液浓度,即溶液的浓度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pH的维持: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常见的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例如乳酸的调节过程:剧烈运动后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从而维持pH稳定。3.3.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维持(2)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原因分析肌无力: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不同物质及对稳态的影响: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产生原因,归纳如下。a.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造成水肿。b.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血浆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引起组织水肿。c.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d.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增多。e.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而流失。例例课标全国理综201731,8分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_。【解析】(1)若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则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浓度下降,水分会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水分子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量会增多,进而导致血浆浓度降低,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会降低。(3)人体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1)血浆(2)增多(增加)降低(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1.血糖调血糖调节的基本过程的基本过程考法考法2 2 血糖的平血糖的平衡衡调调节(2)调节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调节中枢:下丘脑的相关区域。(4)有关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5)调节途径神经调节途径:血糖含量变化刺激下丘脑相关区域胰岛细胞及肾上腺分泌相关激素。体液调节途径:血糖含量变化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进行调节。(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2.2.糖糖尿尿病的病因、病的病因、防治防治及检测及检测(1)病因: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伤,胰岛素分泌减少,糖代谢出现障碍。型糖尿病人体内能够正常产生胰岛素,但细胞无法对其作出反应(如接受胰岛素的受体受损)(2)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体重减轻。(3)尿糖的测定方法实验组:斐林试剂1mL糖尿病患者尿液0.1mL混匀呈蓝色,加热12min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对照组:斐林试剂1mL正常人尿液0.1mL混匀呈蓝色,加热12min后无变化。(4)曲线图的含义及判断方法图甲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曲线,根据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去判断,含量多而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正常人的曲线,B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图乙表示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的曲线,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进行判断,波动范围在0.81.2g/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内的b为正常人的曲线,a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的曲线,c为低血糖患者的曲线。图丙表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相对荒凉的变化曲线,根据进食后曲线的波动趋势进行判断,即进食后含量增加的a为胰岛素的曲线,进食后含量减少的b为以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的曲线。例课标全国理综201731,10分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解析】(1)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B、C、D三组小鼠注射胰岛素之后,血糖降低,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细胞缺少葡萄糖等能源物质,导致细胞能源供应不足,功能出现障碍而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2)结合题意分析,C、D组分别注射某种激素和某种营养物质之后,能够快速缓解症状,所以C组注射的激素应该为胰高血糖素,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应该为葡萄糖。(3)C组注射胰高血糖素症状得到缓解的机理是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D组注射葡萄糖症状得到缓解的机理是注射葡萄糖可直接升高血糖浓度,从而缓解症状。【答案】(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2)胰高血糖素葡萄糖(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考法考法3 3 体温平体温平衡衡、水水盐平平衡衡调调节的分析的分析1.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的比较l高考考法突破高考考法突破【注意】“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属于增加产热的途径。下丘脑部分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并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水盐调节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完成的。(3)冬天,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夏天,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1)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2)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皮肤,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一般只能通过汗液蒸发来散热。(4)当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当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如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2.2.关于产热与关于产热与散散热的分析热的分析课标全国理综20163,6分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解析】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A正确。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方式不是主动运输,B错误。水盐平衡是在生理调节与行为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摄盐过多会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产生渴觉,可通过主动饮水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C正确。饮水增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液增多,从而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D正确。B考点考点34 34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l高考考法突破l应试基础必备u考点28 神经调节考法4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反射考法5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考法6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l应试基基础必必备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1)神经元: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轴突一般是一条较长的神经纤维,分支较少;树突是多条较短的神经纤维,分支较多。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并传导兴奋。有些神经元具有分泌功能,如下丘脑神经细胞。(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类型: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比较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区别形成过程先天具有的后天形成的刺激非条件刺激条件刺激(信号刺激)神经联系永久性的(固定的)暂时性的(可变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大脑皮层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经过条件刺激,不断强化形成条件反射结构基础反射弧(1)静息电位的形成:由于K+外流而产生,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状态。(2)动作电位的形成:由于Na+内流而产生;兴奋部位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3)兴奋的传导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传导特点:双向传导。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的局部电流传导方向相反。(1)突触结构突触前膜:上一个神经元突触小体顶端的细胞膜突触间隙:间隙内的液体是组织液突触后模:下一个神经元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树突膜或胞体膜。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递特点:单向性(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因为递质储存于突触小泡,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2)神经冲动的传递(1)神经系统的组成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不同部位具有不同功能。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如排尿、排便等低级反射活动的中枢。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3)人脑的高级功能(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低级中枢包括小脑、脑干、脊髓。较高级中枢是下丘脑。最高级神经中枢为大脑皮层。学习和记忆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大脑皮层言语区发生障碍的表现:W发生障碍,不能写字;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S区发生障碍,不能说话;H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语言功能l高考考法突破高考考法突破考法考法4 4 神神经调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反射的结构基础及反射2.2.反射反射弧弧结构组成及成分判断(反射结构组成及成分判断(反射弧弧中中兴奋传传导方向的判断)方向的判断)(1)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2)反射类型的判断:一看反射出现的时间,如果是先天性的则为非条件反射,如果后天性的作为条件反射。二看神经中枢,若有大脑皮层参与,则为条件反射,否则为非条件反射。1.1.反射发生的必要条件及反射类型的判断反射发生的必要条件及反射类型的判断“(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或无其他效应),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或其他效应),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2)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即图中C部位)的是传入神经,即B为传入神经。(1)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3.3.破破坏坏反射反射弧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弧功能的影响功能的影响【注意】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经上行传导束传导到大脑皮层,从而形成感觉例 山西康杰中学2017模拟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下图是对声音刺激形成唾液分泌性食物条件反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1)单独给狗喂食,会使其分泌唾液,该反射属于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_。(3)经过先给铃声再给食物的训练,狗的大脑皮层中甲、乙两处会建立暂时性联系。理论上,狗听到铃声引起唾液分泌所需要的时间比食物刺激引起唾液分泌所需要的时间_(填“长”“短”或“相等”)。【解析】(1)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2)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未引起唾液分泌,说明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传到效应器,不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3)理论上,狗听到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中突触的数量比食物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中的多,因此所需时间较长。【答案】(1)非条件(2)不属于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完整的反射弧(3)长受刺激部位神经细胞膜内电位变化曲线分析(细胞外为零电位)。1.1.膜膜电位变化位变化曲曲线图分析线图分析考法考法5 5 兴奋在在神神经纤维上的传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和在神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经元之间的传递测某一位点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电流计一端在膜外,一端在膜内(同一点)。未受刺激时:测静息电位,电流计指针向右侧偏转(如图甲)。受到刺激时:测动作电位,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一次(如图乙)。(1)在神经纤维上2.2.兴奋传传导的特点及的特点及电流流计指计指针偏偏转问题分析转问题分析测两点间的电位差:电流计两端均在膜外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方向先左后右。刺激c点(bd的中心):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刺激e点:d点先兴奋,b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方向先右后左。(2)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计两端横跨突触刺激b点: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方向先左后右。刺激c点:a点不能产生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向右偏转一次。3.3.兴奋在突在突触触间的传递及异常情况分析间的传递及异常情况分析(1)突触的常见类型从结构上分:轴突胞体型、轴突树突型。从功能上分:突触有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兴奋性突触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抑制性突触使后膜产生抑制。突触的兴奋或抑制,不仅取决于递质的种类,还取决于其受体的类型。(2)有关神经递质的分析种类:兴奋性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和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如甘氨酸、去加肾上腺素),常见的神经递质还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5-羟色胺、一氧化氮等。分泌方式: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作用原理: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发生效应后,被相应酶分解或被移走,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3)兴奋传递的异常情况分析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可能的原因有: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递。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体的酶活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4.4.有关有关兴奋传传导特点的实验验证特点的实验验证(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处,测量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处,测量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测量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刺激图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处电位改变,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例例福建理综201527,14分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先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置于含氧培养液中,测定单细胞的静息电位和阈强度(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之后再将其置于无氧培养液中,于不同时间点重复上述测定,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2)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图中静息电位数值是以细胞膜的_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据图分析,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_。(3)在缺氧处理20min时,给予细胞2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判断理由是_。(4)在含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主要在_合成。在无氧培养液中,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_方式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这是缺氧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的可能机制之一。【解析】(1)该实验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因此自变量应为缺氧时间。(2)静息状态时膜电位分布为外正内负,图中的静息电位是负值,说明是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将膜外侧电位水平定义为0mV,当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据图甲可知,分别对应的缺氧时间为10min和20min。依图乙可知,缺氧时间10min时对应的阈强度比缺氧时间20min时对应的阈强度低,故静息电位由-60mV变为-65mV时,该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水平降低。(3)阈强度为引发神经冲动的最小电刺激强度,缺氧时间为20min时,阈强度约为33pA,给予细胞25pA强度的单个电刺激,不能记录到神经冲动。(4)有氧状态下,ATP的合成主要通过有氧呼吸完成,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因此AT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上合成。细胞跨膜转运离子的方式中需要ATP供能的是主动运输,因此无氧状态下,细胞内ATP含量逐渐减少,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跨膜转运离子产生影响。【答案】(1)缺氧时间 (2)外降低 (3)不能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 (4)线粒体(或线粒体内膜)主动运输考法考法66神神经系经系统的分的分级调调节及人及人脑的高的高级功能功能人脑既有语言、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也有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如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注意】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下丘脑是较高级中枢;脑干和脊髓是低级中枢。1.1.神神经系经系统的分的分级调调节 2.2.相关生理或病理现相关生理或病理现象象与与神神经中经中枢枢的关系的关系(1)大脑皮层的言语区言语区联想记忆患病特征运动性言语区(S区)运动性失语SportS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讲话和看懂文字,但不会讲话听觉性言语区(H区)听觉性失语HearH病人能讲话、书写,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视觉性言语区(V区)视觉性失语VisualV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变得不能阅读书写性言语区(W区)书写性失语WriteW病人可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2)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例例海南生物201715,2分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解析】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项正确;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B项正确;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还具有言语区等,C项正确;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D项错误。【答案】Dl高考考法突破考法7 激素分泌的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考法8 激素调节的应用及实验探究l应试基础必备u考点29 体液调节2 2激激素调素调节的概念及特点的概念及特点(1)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2)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1促促胰胰液素的发现液素的发现(1)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胰液素。(2)实验:(3)实验结论: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神经调节,还有激素调节。l应试基基础必必备内分泌腺激素靶细胞化学本质主要功能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全身氨基酸的衍生物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分解,促进动物个体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多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多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多肽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使血压升高垂体生长激素全身蛋白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骨的生长3.人体的主要激素内分泌腺激素靶细胞化学本质主要功能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蛋白质促进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性腺激素性腺蛋白质促进性腺的生长和性激素的分泌,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胰岛胰岛素全身蛋白质影响糖代谢,使血糖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肝脏多肽影响糖代谢,使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含量升高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肾脏类固醇促进肾小管对钠离子的再吸收,调节水盐平衡,促进排钾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全身氨基酸衍生物使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代谢率加快睾丸雄性激素全身类固醇促进精子的形成,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并维持其生理活动,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卵巢雌性激素全身类固醇促进卵细胞的形成,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并维持其生理活动,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孕激素子宫、乳腺类固醇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不同的激素作用的靶器官,靶细胞不同,且靶细胞的数量和广泛性差异很大,如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细胞都起作用。l高考考法突破高考考法突破考法7激素分泌的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1.1.激激素调素调节的特点分析的特点分析2.2.激激素间的关系素间的关系(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的作用。如:促进生长-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升高体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升高血糖-一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1)甲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2)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缺碘,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3)呆小症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4)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5)巨人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6)肢端肥大症成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7)糖尿病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被破坏。3.3.内分内分泌泌失调失调引引起的起的疾疾病病4.4.利用模型分析利用模型分析激激素分素分泌泌的调的调节方式方式分级调节: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实现。下丘脑可以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量,实现对甲状腺的间接调节。(1)神经调节例:下丘脑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此种调节方式中,某些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2)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基本模型反馈调节:当一种激素分泌后,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特异生理效应,而当血液中该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又反过来抑制或促进这种激素的分泌,这一过程叫反馈调节,若这种反馈作用是促进原来激素的分泌,称为正反馈,我这种反馈作用是抑制原来激素分泌的,称为负反馈,其中以负反馈最为常见。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活动受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减少,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减少。例例课标全国理综20175,6分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解析】胰岛素一般采用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是指药物经皮下注入人体,该方法比皮内注射吸收快),且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因此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A正确;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因此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仍能完成,B错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由于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因此胰腺也受促胰液素调节,D正确。【答案】B考法考法8 8激激素调素调节的应用及实验探究的应用及实验探究1 1方法方法归纳激素方法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饲喂法用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蝌蚪迅速发育成小青蛙摘除法手术摘除小狗甲状腺,小狗发育停止;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成年狗出现行动呆笨、精神萎靡、代谢中氧消耗量显著降低、产热量减少等现象生长激素切除法切除小狗的垂体后,小狗生长立即停止注射法对切除垂体的小狗每天注射适量的生长激素,可逐渐恢复生长性激素割除法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阉割后,会逐渐丧失各自的第二性征移植法把公鸡睾丸移植到母鸡的体内,该母鸡就会逐渐长出公鸡的鸡冠和长的尾羽,并具有好斗的特性胰岛素注射法给饥饿1824小时后的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不久,小白鼠出现惊厥的低血糖症状,皮下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抢救,可以恢复l高考考法突破高考考法突破例1.探究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例2.探究胰岛素对动物血糖调节的影响组别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实验组幼小动物切除甲状腺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切除甲状腺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幼小动物不做任何处理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只切开皮肤不切除甲状腺组别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实验组饥饿处理的小鼠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小鼠生活状况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症状补充糖类对照组饥饿处理的小鼠不注射胰岛素,定期补充糖类小鼠生活状况2.2.实例分析实例分析四川理综20168,11分生长抑素(SS)是一种14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泌,进而影响TSH的分泌,有人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处理,测定其血浆中TSH水平,结果如图(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例例(1)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在高血糖的刺激下,受试者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将减少。(2)用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分泌的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量较,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作用。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A相比,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4)设置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解析】(2)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可知,用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处理后,受试者体内垂体分泌的TSH(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导致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血浆中的TSH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A相比,急性高血糖组TSH含量更低,说明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显著。(4)设置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响。(1)胰高血糖素(2)垂体甲状腺(3)少抑制强(4)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响l高考考法突破考法9 免疫物质和免疫细胞的种类和功能的判断考法10 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分析与判断考法11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关于免疫学的应用u考点30 免疫调节l应试基础必备1免疫系免疫系统的的组成及其功能成及其功能l应试基基础必必备(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功能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监控功能:监控人体内异常细胞的产生,如癌细胞。清除功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防卫功能:包括由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构成的三道防线。(1)体液免疫2 2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的过程吞噬细胞可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给T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抗体可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二次免疫反应a.过程: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更快识别抗原,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消灭抗原。b.特点: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快、更强,抗体产生量更多,患病程度轻且病程短。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的抗原被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吞噬或消灭。(2)细胞免疫3.免疫疾病免疫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功能过高过高过低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其释放组织胺而引起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抗原第一次侵入机体不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抗体与自身正常结构成分相结合免疫功能低下举例花粉、室内尘土、青霉素、奎宁等引起的过敏反应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1)免疫预防:疫苗在免疫中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2)疾病的临床检测:人工标记抗体可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3)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4.4.免疫学应用免疫学应用l高考考法突破高考考法突破考法考法9 9免疫物质和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判断免疫物质和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判断1.1.抗抗原、原、抗抗体和体和淋巴淋巴因子的比较因子的比较(1)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免疫细胞。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处理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并产生淋巴因子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忆细胞记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3)免疫细胞的种类、来源和功能(2)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2.2.有关免疫细胞的判断有关免疫细胞的判断【解析】结核杆菌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而抗体不能进入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第十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为本站会员(yl****t)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