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三历史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 资源ID:97423998       资源大小:24.46M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历史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目 录 Contents考情精解读考点1考点2考点4考点3A.知识全通关B.题型全突破C.能力大提升考点1考点2考点4考点3辨析方法1方法2考情精解读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考纲解读命题趋势命题大纲考情精解读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01 01 01 01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解读命题大纲考情精解读2命题趋势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命题大纲考试大纲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背景、意义;2.各学派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新儒学的地位;2.汉武帝的重儒措施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解读命题大纲考情精解读3命题趋势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内容及作用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情况;2.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产生的背景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解读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4返回目录命题趋势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1.命题分析(1)从考查方式看,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主。(2)从内容看,侧重于对不同时期著名思想家思想的理解,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认识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色及对社会进步的影响。(3)具体而言,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主要的切入点。(4)从考查题型看,主要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兼及开放探究题等多种题型。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解读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5返回目录命题趋势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2.命题趋势(1)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会集中在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观点、同一时期的思想家的主张的异同等知识点上,强调教材对高考考查的引领作用。(2)结合当今法制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等热点问题,以传统思想的现实意义为切入点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如儒家思想中的诚信及责任感、法家思想中的改革进取精神、道家思想中的崇尚自然的观念等合理成分对当今社会的借鉴作用。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知识全通关1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继续学习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1)经济因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政治因素: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渐趋瓦解。(3)阶级因素:士阶层兴起和受重用。(4)文化因素:私学出现,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2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继续学习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2.特点 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各学派之间既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思想活跃,具有自由和创新精神。3.意义(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儒家 (1)孔子的思想 思想核心: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主张: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 意刑杀,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教育成就: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知识全通关3二、主要派别及主张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4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孔子的仁与礼(1)仁为思想核心。一是协调人际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为政以德”。(2)礼为根本目的。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维护西周的统治秩序。(2)孟子的思想政治主张: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伦理观:主张“性本善”,主张通过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道德观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5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仁”与“仁政”的不同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将其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荀子的思想政治主张: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礼法并用。伦理观: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哲学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知识全通关6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道家(1)老子的思想哲学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政治主张: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2)庄子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认为放弃贵贱、大小、生死、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知识全通关7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法家思想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将“法”“术”“势”三者结合起来,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4.墨家墨家的代表人物为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力”“节俭”等。墨家思想反映了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但自汉代以来,由于受国家重农抑商和“独尊儒术”政策的影响,手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墨家思想逐渐没落。知识全通关8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诸子百家中相反的观点(1)在治国上,儒家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庄子主张“顺自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知识全通关9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三、影响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诸子百家的思想理论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知识全通关10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1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被重视的原因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认为“民贵君轻”,主张“仁政”。这种温和的思想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因为在那个特定时期,群雄争霸非常激烈,局势变化反复无常,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实现自己利益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实施起来容易、见效较快的法家、纵横家、兵家等的理论就备受各国君王的青睐。返回目录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12考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1.历史背景(1.汉武帝即位初期,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加剧,匈奴为患。2.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学派“无为而治”的思想而采取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汉初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3.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的需要。4.出现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形势的思想新儒学。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13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核心主张及作用核心主张作用积极消极“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有限制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客观作用为儒学披上了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知识全通关14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三纲”“五常”除去封建纲常成分,其积极部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充满封建意识,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评价董仲舒新儒学兼采各家、外儒内法,丰富和发展了孔孟学说,迅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知识全通关15【通关秘籍】2.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糅合了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思想。(2)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3)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维护现实政治。3.影响: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践。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16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不同点 先秦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主题 讨论现实问题 神学问题内容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外儒内法,兼采各家之长地位 只是诸子百家之一官方化,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相同点都宣扬儒家的“礼”“仁”“仁政”思想知识全通关17【通关秘籍】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政治上: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1)汉初的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汉武帝需要新的学说来加强统治。(2)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3)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返回目录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18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政治上: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1)汉初的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汉武帝需要新的学说来加强统治。(2)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3)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一、理学兴起的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考点三宋明理学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19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程朱理学1.主要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2.思想主张(1)程颢、程颐: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认为“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2)朱熹(理学之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3.地位: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儒学走向成熟。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0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1【通关秘籍】三、陆王心学1.创立及含义(1)陆九渊地位:心学的创立者。主要思想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王阳明地位:心学的集大成者。主要思想主张:吸取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发奋立志。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22.评价(1)积极方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了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力行,体现了务实和自强的精神。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消极方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因循守旧观念和重理轻法观念等0属于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抛弃。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3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项目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不同点对“理”的解释“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心”即是理,“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获“理”的途径“格物致知”反省内心可得天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返回目录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4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相同点地位都属于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内容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理”是儒家伦理道德 本质都以儒家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影响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考点四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5一、历史背景1.经济因素: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2.政治因素: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3.思想文化因素:宋明理学束缚人性和“西学东渐”的影响。4.阶级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壮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6二、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主张:反对神化孔子,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批判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2.历史评价: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7三、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1.主张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作品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读通鉴论船山遗书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概括)的观点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主张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在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土地不能为帝王所私有,提出耕者有其田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8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思想主张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实践、求真提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认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历史评价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重视社会现实,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具有爱国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特点(1)反对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他们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2)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该求真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清初不切实际的学风。(3)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代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黄宗羲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不等同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前者是商品经济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产物,但由于明清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民主思想家们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要求,其思想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尽管他们激烈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学中的不合理部分,但他们的思想仍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9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影响(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意义。(2)“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3)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思想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4)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返回目录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30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题型全突破考法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继续学习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题型全突破1考法示例12015全国卷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题型全突破2答题思路找信息“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体现了儒者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政治与社会的追求析选项据题干“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的信息,可知儒者要求统治者像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选C项。在封建社会,儒者一般都遵循儒家思想的要求积极入世,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者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儒者称颂“三代”之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实现儒家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C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题型全突破3学法指导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高考对该知识点的考查角度有:从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分析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突出考查儒、道、法、墨四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从社会转型、思想演变等方面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以具体的案例或图文资料为切入点,考查儒家的民本思想以及儒家的义利观对后世经济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法2 汉代和宋代儒学的发展继续学习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题型全突破4考法示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传统的儒家政治,并非一无可取,在几千年与王权又联合又斗争的历史实践之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智慧:道统与政统的双重权威、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天下、民间的清议传统、文官考试与御史制度等。这些政治智慧与制度实践以民意为依归、以天理为最高价值,以儒家士大夫为社会中坚力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独霸天下,使得中国政治在若干朝代和历史时期之中保持了清明、理性与有序,使得古老的中华帝国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文化多元的土地上,持续了二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摘编自许纪霖儒家孤魂,肉身何在?结合汉代和宋代的有关史实,说明“传统的儒家政治”是怎样“与王权又联合又斗争”的。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题型全突破5答题思路找信息“以民意为依归、以天理为最高价值,以儒家士大夫为社会中坚力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独霸天下”反映了儒学的特点理思路本题考查的是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注意不仅要答出二者与王权“联合”的主张,还要答出与王权“斗争”的主张。答案西汉的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巩固“大统”的政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天人感应”等主张对王权又具有制约作用。南宋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对维护专制主义起了重要作用;而其“正君心”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题型全突破6学法指导汉代和宋代是儒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高考的重要命题点,常见的命题角度如下:(1)通过史料或情境材料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内容、表现及影响,理学产生的背景、特点、代表人物、地位及影响。(2)通过对比方式考查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西汉新儒学与宋代理学的异同。(3)综合考查汉代和宋代儒学的发展状况。从整体上说,汉代对儒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来源更广泛,将阴阳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均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二是由“民本”发展为“君本”(如上题);三是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四是内容丰富,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主张。北宋时,以二程为代表的儒学家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法3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继续学习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题型全突破7考法示例32016江苏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题型全突破8答题思路找信息“儒帽裹僧头”“怪异服装”“收女弟子”析选项由“怪异服装”“收女弟子”可知,李贽的行为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所以C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当时妇女的地位并未发生变化,B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答案C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题型全突破9学法指导(1)解答此题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仅依据“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的信息就错选A项。李贽被正统者和道学家们视为“异类”,自己也以“异端”自居。据此分析此题即可。(2)明末的李贽与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思想都属于儒学范畴,是对传统儒学在继承基础上的批判,不是站在儒学的对立面。李贽生活在明末,当时封建统治力量依然强大,他猛烈批判理学中不合理的思想,斗争矛头直指孔子及儒家思想,但没有批判君主专制;明清之际的黄宗羲等思想家敢于批判君主专制,体现民主思想的萌芽。高考会重点考查他们各自的思想主张。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法4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继续学习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题型全突破10考法示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兴起,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此两人,先后矗立,皆能汇纳群流,归之一趋。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今。摘自钱穆朱子学提纲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朱子“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如何理解“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题型全突破11答题思路找信息“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今”反映朱熹对儒学的发展 理思路“贡献”应从思想、文化两方面分别回答;“理解”要从程朱理学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角度回答。答案贡献: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强调以德治民;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整理“六经”(编撰文化典籍);朱熹,理学集大成者,致力于讲学,大力倡导教育。理解:程朱理学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题型全突破12学法指导复习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时,要善于抓住知识的主要脉络,做到融会贯通。(1)抓住一条主线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这一发展变化历程与当时中国社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等状况密切相关;儒家思想既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又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2)把握儒家思想发展的七个关键时期,具体如下: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题型全突破13历程地位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创立和发展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剧烈社会变革的需要秦朝时期遭打击受到压制秦统一天下后,儒生主张恢复分封制,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汉代儒学被改造儒学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在继承先秦“仁”“仁政”等思想的基础上,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仍处于正统地位经朱熹、王阳明等的改造与完善,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儒家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儒家思想走向了极端,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返回目录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题型全突破14明清之际批判继承 仍居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腐朽历程地位原因维新变法时期被改造、利用经维新派改造的儒家思想流行一时,但传统儒家思想仍居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维新派企图利用孔子的权威为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历程地位原因新文化运动时期被否定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倾向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能力大提升研析一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继续学习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能力大提升1史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 史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 史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依据三则史料归纳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和实质是什么?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解题思路 审设问目标途径1.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据史料2.民本思想的内涵和实质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能力大提升2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析史料判出处史料一:出处说明史料论述的是孔子的思想。史料二:出处说明史料论述的是孟子的思想。史料三:出处说明史料论述的是荀子的观点读信息史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为政以德”、反对任意刑杀的思想。史料二反映孟子的民贵君轻、以民为本的思想。史料三反映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能力大提升3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析史料衔知识孔子的“仁”“为政以德”等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联系先秦思想家所处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时代,以及其思想主张的出发点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能力大提升4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答案(1)民本思想孔子:“为政以德”、反对任意刑杀。孟子:民贵君轻、为政者要以爱护人民为先,保障人民利益。荀子:君舟民水。(2)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实质: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能力大提升5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史料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史料中的“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研析二对明清进步思想的认识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能力大提升6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解题思路 审设问 目标途径 1.与正统思想相背叛离的因素据史料和所学知识2.对新思想的认识(注意从两方面去思考)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能力大提升7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析史料判出处出处表明史料论述的是明清之际的思想读信息指出了限定时间是明清;说明“变动”在经济上的表现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说明“变动”在文化上的表现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进步思想衔知识明末清初四大进步思想家的主张及其影响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能力大提升8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答案 叛离因素: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认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能力大提升9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观点观点1 1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即认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关于明末反封建礼教与启蒙运动异同的辨析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能力大提升10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观点观点2 2 北大教授汤一介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由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潮被打断了。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能力大提升11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点评赞同观点1: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运动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理由:中国明末的反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尽管中国明清没有确立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形成众多的思想家,但同样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样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能力大提升12返回目录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能力大提升13赞同观点赞同观点2:2:明末反封建礼教运动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历史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为本站会员(yl****t)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