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资源ID:97429245
资源大小:2.82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沙尘暴是指沙尘暴是指强风强风把地面大量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小于一千米的天气现象。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的警报。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2.1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的防治 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分析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 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干旱、干旱、半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区半湿半湿润区润区土土地地退退化化人类过度人类过度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气候变异等自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然因素耕地退化耕地退化林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次生盐渍化(实质、分布、成因、表现)(实质、分布、成因、表现)一、荒漠化的概念一、荒漠化的概念 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主要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主要在在干旱或半干旱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我国以地区,我国以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最为突出最为突出;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石漠化的演变石漠化的演变 地表土层流失,岩石大面积裸露,西南喀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表现尤为明显;显;土壤盐渍(碱)化土壤盐渍(碱)化土壤盐渍(碱)化土壤盐渍(碱)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是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润地区,润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不合理灌溉不合理灌溉导致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地表集聚的现象,多,造成盐分在地表集聚的现象,多发生在我国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地区。“红漠化红漠化”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色土层裸红色土层裸露露的现象的现象。荒漠化的三种表现形式:荒漠化的三种表现形式: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它们的。它们的实质实质都是都是土地退化土地退化现象,但产生原因和分布地区不同。现象,但产生原因和分布地区不同。红漠化次生盐碱化石漠化沙 漠 化特别提醒特别提醒关于荒漠的几个易混概念的区分关于荒漠的几个易混概念的区分荒漠与荒漠化荒漠与荒漠化。荒漠是一种自然景观,而荒漠化是指耕地、荒漠是一种自然景观,而荒漠化是指耕地、林地、草地逐渐林地、草地逐渐退化为荒漠的过程退化为荒漠的过程。荒漠化与沙漠化。荒漠化与沙漠化。二、西北地区:二、西北地区:相对位置相对位置: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阿尔金山古古长城以北长城以北海陆位置海陆位置: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1.位置:位置:2.范围: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一)干旱(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为主的自然特征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阿尔泰山天山天山昆仑山昆仑山3.地形:地形:地形以地形以高原和盆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高原;西为主,东部高原;西部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部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思考:西北地区的干旱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思考:西北地区的干旱特征与自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有什么关系?(地理位置、地形)有什么关系?深居内陆深居内陆深居内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达;达;达;高大山地高大山地高大山地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汽的阻隔;汽的阻隔;汽的阻隔;4.4.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干旱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地形地形地形5.5.景观特色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以草原、荒漠为主干旱干旱干旱的气候为荒漠化提供了一个大的自然背景干旱的气候为荒漠化提供了一个大的自然背景(二)试分析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1、基本条件3、物质基础干旱的气候潜在因素干旱的气候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两季植被稀少,地表多疏松沙质沉积物 荒漠化的自然因素2、动力条件4.气候异常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变率大多雨年持续干旱抑制风沙活动加剧荒漠化进程小结: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二)试分析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 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放牧(根本原因)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典型地区典型地区主要危害主要危害过度樵采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开垦能源缺乏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半干旱草原牧区,干旱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农垦区周围及荒漠绿洲使土壤风蚀沙化及次生盐渍化水资源利用不当 草原地区挖掘水井斑点状荒漠化绿洲地区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加剧下游土地荒漠化进程灌溉农业区 大水漫灌次生盐碱化下图为某区域环境变化示意图。1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2造成该地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A乱砍滥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C工业污染加剧 D人口大量迁入BA危害:对以下四方面的危害:危害:对以下四方面的危害:1 1、农业生产(流动沙丘掩埋农田,土、农业生产(流动沙丘掩埋农田,土 地退化,农业减产)地退化,农业减产)2 2、村镇、道路、水库、灌渠(流动沙、村镇、道路、水库、灌渠(流动沙丘掩埋)丘掩埋)3 3、生态环境恶化(沙尘暴频发)、生态环境恶化(沙尘暴频发)4 4、植被和地表形态(引起土地沙化)、植被和地表形态(引起土地沙化)(三)荒漠化的危害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错那湖东北部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6分)冬春季气候干燥,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风沙掩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4)影响运行列车安全。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特点特点影响影响自自然然因因素素人人为为因因素素气候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地形地形起伏大植被植被覆盖率低土壤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速水土流失过度樵采过度樵采毁林开荒毁林开荒陡坡开垦陡坡开垦 开采矿产开采矿产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的危害1 1农业:农业:土壤贫瘠,农业减产土壤贫瘠,农业减产2 2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害,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3 3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中下游河流泥沙淤积,河中下游河流泥沙淤积,河道阻塞道阻塞,加剧洪涝灾害加剧洪涝灾害4 4地表形态:地表形态:沟壑加剧。沟壑加剧。正在发展的红色荒漠正在发展的红色荒漠正在发展的红色荒漠正在发展的红色荒漠湖南湖南、江西江西、福建福建、广东广东分布比较普遍。分布比较普遍。“红色荒漠红色荒漠”形成原因形成原因自然原因自然原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夏季多暴雨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人为原因植被破坏植被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加重了水土流失人多地少人多地少开荒种地开荒种地 陡坡开垦、过度垦殖过度垦殖能源短缺能源短缺砍伐森林砍伐森林“红色荒漠红色荒漠红色荒漠红色荒漠”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开采矿产资源开采矿产资源南方地区“红色荒漠”造成哪些不利影响?1 1农业:农业:土壤贫瘠,农业减产土壤贫瘠,农业减产2 2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害,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3 3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中下游河流泥沙淤积,河中下游河流泥沙淤积,河道阻塞道阻塞,加剧洪涝灾害加剧洪涝灾害4 4地表形态:地表形态: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小结: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原因)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4水资源利用不当1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2物质条件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4.主要原因:气候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