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学习总结.docx
-
资源ID:9744503
资源大小:39.13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学习总结.docx
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学习总结 为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阅历,加快建设漂亮乡村,推动吉林省乡村振兴发展,4月2430日,省委组织部在浙江省杭州市、嘉兴海宁市等地,举办了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阅历建设“生态宜居、漂亮乡村”专题培训班。各市(州)、县(市、区)、长白山开发区分管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省直有关部门分管领导、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参与了学习。 一、培训主要特点 本次培训依托浙江省委党委优质教学资源和丰富培训阅历,深化学习考察了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研讨沟通等方式,切实提高了学员推动漂亮乡村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实力。 (一)重视程度高,打算工作细。一是省委组织部将这次培训列入全年重点工作,省委组织部领导亲自审定培训方案,并对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学员管理等提出详细要求,并选派同志全程跟班学习并管理;二是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乡村建设任务非常繁重的状况下,帮助协作省委组织部,做好大量教学设计等方面工作;三是各地区、各部门主动响应,组织学员抽出时间参与培训。学员们表示,在全省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际,省委组织部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举办这次培训班,非常刚好、很有必要,肯定要珍惜机会,争取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教学设计实,有效性强。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围绕“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生态宜居”“千万工程+绿色产业发展”举办专题教学,主题聚焦、体系完整,切合吉林省实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二是在师资搭配上,邀请浙江高校等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学员们表示,这次培训的授课老师,有理论高度、有实践深度,既从理论层面讲解了学问,又从操作层面教授了方法,指导作用明显;三是在教学方式上,这次培训在专题教学的基础上,支配多场现场教学、研讨沟通活动,学员们表示,通过对杭州市、嘉兴海宁市实地考察,大家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有了更加直观清楚的相识。 (三)问题导向准,针对性实。一是针对当前吉林省乡村振兴工作存在的基础投入不足、建设管理无序、缺少长效机制等突出问题,统筹设计课程,坚持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二是掊训前下发调查问卷,深化了解学员学习需求,征集看法建议,要求浙江省委党校将共性需求融入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三是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结合学习思索和吉林省实际,形成小组课题报告和班级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看法与建议,实现了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方法回岗位的目的。 (四)学习氛围浓,参训热忱高。培训中,全体学员专注投入,出勤率始终保持在101%。在课堂上仔细听讲,课间主动向专家学者和相关领导请教。考察活动准时集合动身,在考察地点井然有序、遵守纪律。小组探讨环节,学员们深化沟通体会和今后工作思路,大家探讨热情,超出了预定时间,体现了求知若渴的精神。班委会组织工作到位,学员自我管理作用充分发挥,未出现违规违纪状况。大家普遍反映,这次培训组织严密、服务周到,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浙江阅历启示作用巨大 通过7天的学习培训,学员们对漂亮乡村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相识,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浙江阅历,必需坚持高位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动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各市县成立领导小组,真正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干脆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动机制。 (二)学习浙江阅历,必需坚持规划先行。浙江省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自身实际和优势动身,分类明确村庄整治建设的定位,注意打造特性特色,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面,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不提超更加展阶段的目标,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打造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漂亮乡村。根据“培育中心村、爱护文化村、搬迁高山村、改造城中村”的要求,确定了200个省级中心镇、4000个中心村、1.6万个保留村和1011个历史文化村落的村庄布局,实现了村庄整治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村村编制规划,省财政每村赐予5万元的规划经费补助,目前90%以上的村庄编制了规划。村庄规划必需由农办、建设局、环保局、卫生局等部门联合审核把关后才能实施,解决了无序建设问题。 (三)学习浙江阅历,必需坚持资金投入。浙江省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夫投入相结合、社会力气主动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白银投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漂亮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主动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主动性主动性。海宁作为县级市,从2003年起累计投入村庄整治专项资金近20亿元,为漂亮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学习浙江阅历,必需坚持按部就班。浙江省在漂亮乡村建设中,坚持人口集聚和促进公共服务相连接,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人手,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漂亮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长。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到漂亮乡村、再到漂亮乡村升级版的跃迁。 (五)学习浙江阅历,必需坚持问题导向。浙江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剧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在治理行路难、如厕难、环境脏、村容村貌差等方面持续发力,持续提升农村生活品质,让广阔农夫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华蜜感。2022年至2022年,共添置垃圾箱112万个,改建公厕2,3万个,治理生活污水311萬户,创建35个漂亮乡村先进县、80条景观带和300多个特色精品村落。金华市依据垃圾的特点采纳源头二次四分法、终端堆肥发酵法、运维一体化管理法,胜利摸索出一套长期可持续的农村垃圾分类的“金华阅历”。海宁市创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第三方运维机制,树立了“海宁样板”。 (六)学习浙江阅历,必需贯彻“两山”理念。15年来,浙江省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始终坚持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既爱护了“绿水青山”,又带来了“金山银山”,使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了绿色生态富民家园,漂亮经济风生水起,形成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海宁市丁桥镇新仓村梁家墩依托钱塘江自然美景,定位“钱塘江畔诗画乡村”,引进专业团队强化了环境综合整治,保留了村庄的原生态面貌,着力打造以“民俗+农事体验+休闲消遣”为依托的平原精品乡村,开创了“村总支全面引领,公司运营管理,村民自主经营”的乡村旅游新模式,当地农户把自家农房改造成为餐厅、民宿、咖啡厅等,年接待游客近20万人。 (七)学习浙江阅历,必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夫和市场三方面主动性,建立“政府主导、农夫主体、部门协作、社会资助、企业参加、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意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清洁庭院”激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整齐,到“漂亮庭院”绿化因地制宜,激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完善农夫参加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夫群众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夫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参加。同时,通过宣扬、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切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气,形成全社会共同参加推动的大格局。 (八)学习浙江阅历,必需坚持文化为魂。海宁市在漂亮乡村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深挖人文和历史文化资源,根据“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推出柴草公园、彩色稻田、农耕文化博物馆、蚕桑记忆馆等一批实体项目和文化活动,建成云龙村、尖山村、桃园村、路仲村4个省历史文化村落。在推动星级漂亮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因地制宜探究新路,以“一选树、一传播、一协议、一队、一榜、一桌、一训”的“七个一”为详细抓手,即推行村级“最美”选树、公益广告传播、“门前三包”协议、乡风文明评议队、乡风文明“红黑榜”、文明餐桌、家风家训,让文明新风遍吹乡野,让村民自觉成为深化移风易俗、提倡文明乡风的主体,让富起来的广阔农村焕发由内而外的形神皆美。 三、与浙江比较吉林省在漂亮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建设规划比较。浙江从2003年实施“千万工程”以来,坚持注意规划先行,如今已全面形成以县域漂亮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爱护利用规划四项专业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漂亮乡村建设规划体系。而吉林省漂亮乡村建设起步晚、时间紧、任务重。以白山市为例,有的村没有编制完整的建设规划,施工中随意性较大。有的村规划编制简洁,没有与当地生态、文化、产业很好地结合,有同质化倾向。有的村规划思路不清楚、不定型,存在边建设边规划,边规划边改进,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奢侈。 二是发展模式比较。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夫、市场三方面主动性,建立“政府主导、农夫主体、部门协作、社会资助、企业参加、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吸引市场主体参加,充分激发农夫群众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而吉林省各示范村的建设是以各级政府主导推动、政府部门组织实施为主。以白城市为例,各示范村的建设都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农夫群众参加建设的主动性、主动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发展模式有待创新和拓展。 三是配套设施比较。浙江省目前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建制村全覆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101.6%,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率也达到101%。而吉林省在漂亮乡村建设中配套设施还存在许多不足。以四平市为例,各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已基本到位,村容村貌也得到较大改观,但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配套建设还没有完全到位,生态环境的长期管护还难以落实。特殊是软件建设仍是短板,例如餐饮住宿的环境卫生、服务管理、农夫素养转型等方面,还须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四是产业发展比较。浙江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来打造,从“卖山林”到“卖生态”,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各类产业在乡村不断涌现。2022年,全省农夫人均纯收入达到24956元,连续33年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农家乐接待游客3.4亿人次,营业总收入353.8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06.2亿元,建成农村电商服務点1.64万个,建制村覆盖率60%。而吉林省在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拓宽增收渠道方面方法还不多。以通化市为例,各示范村普遍重视生态环境治理、村容村貌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但在产业的培育和提升上,项目不够明晰,推动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农夫持续增收缺乏坚实基础。 五是乡土文化比较。浙江省把弘扬乡土文化作为彰显村庄特色的核心,通过开展特色文化村培育、历史文化村爱护和文化礼堂建设,增加农村发展的吸引力、凝合力和软实力。而吉林省在弘扬乡土文化方面做的还不够。以辽源市为例,对传统文化的爱护和挖掘不够,有些村在房屋新建、外墙立面改造时,较多运用现代材质,舍土求洋,乡风乡貌留存不足,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表现不够。有的村庄没有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民俗风情、人文内涵和地域特色,缺乏固有的特色和风韵。 四、关于对吉林省开展漂亮乡村建设的看法建议 建设漂亮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是履行使命担当必需破解的时代命题。推动吉林省漂亮乡村建设,要汲取借鉴浙江省“千万工程”阅历,坚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漂亮乡村,开创吉林省漂亮乡村建设新局面,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漂亮乡村建设之路。 一是坚持高位操作,在强化组织领导上实现新突破。浙江推动“千万工程”,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造就了万千漂亮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学习浙江阅历,就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操作、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全面建设起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长效机制。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要坚持“五级书记”抓农村人居环境,省负总责,市级协调,县级落实,乡村要结合实际把任务落实落细,“一把手”要亲自部署重要改革、亲自把关重大方案、亲自协调关键环节、亲自督察落实状况。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务求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相适应,真抓实干、绵绵用力,既不搞短期政绩、虚假工程,也不搞刮风运动、重复建设,始终确保镜头不变、焦点不换。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发挥各级农口部门统筹协调作用,明确责任分工,防止打乱仗,确保发改、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协作,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奖惩机制。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納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结合实际、确保可行,既不能好高骛远,目标过高,也不能要求过低、失之于松;要有方向性、原则性和长远性目标,也要有详细化、可行性指标;要考虑各地不同的实际状况,必需有几道“硬杠杠”,有一个“基本分”。四是完善建设机制。要建立“政府主导、农夫主体、部门协作、社会资助、企业参加、市场运作”的多元投入建设机制,吸引市场主体广泛参加。要充分激发农夫群众的主动性、主动性和创建性,激励农夫做好庭院卫生、“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激励农夫投资投劳参加公共设施维护、村屯保洁,提高农夫自我约束意识,把农夫群众建设华蜜美妙家园的期盼化为驱动力。五是加大政府投入。目前,要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必需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奖补等措施吸引各地配套资金、村屯投工投劳,主动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主动性主动性。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在发展路径上实现新突破。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依托吉林省农村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特性特色,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漂亮乡村。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加快完善县域漂亮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实现村屯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历史文化爱护等多规合一,结合农村人口改变、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合理设定建设强度,明确村庄建设方向,重点扶持集聚提升村、城郊效融合村、特色爱护村,破解无序建设、前建后废等低效建设问题。二是强化梯次推动。浙江“千万工程”起步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也是从一个个“盆景”起先,当“盆景”连成片,就成了“风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更应当量体裁衣、科学建设。要突出重点、梯次推动,以“一百零一村、千村”建设为重点,聚焦资源、整合要素、汇聚力气,先点后面、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探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三是强化按部就班。要把握农村建设规律,处理好“难与易”“快与慢”“点与面”的关系,不搞脱离农村实际、违反农夫意愿的形象工程,从改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修路架桥,再到发展产业、完善公共设施,一步步让农夫望见变更,一步步获得农夫的支持,再一步步提升整治水平。四是强化特色发展。村庄建设要充分挖掘利用当地民俗风情、人文内涵和地域特色,保留乡风乡貌和自然生态,坚持文化铸魂、关东风韵,营造田园风光和一村一景,打造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漂亮乡村,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面。 三是必需坚持系统治理,在环境整治上实现新突破。建设生态宜居的漂亮乡村,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满意农夫群众对美妙生活的憧憬。要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动身点,聚焦农夫关切的人居环境痛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真正成为让农夫满足的“民心工程”。一是突出改善村容村貌。加快推动村道硬化,高标准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动村庄绿化,结合实际建设供村民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以及小果园、小菜园等,打造美丽宜居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是突出推动厕所革命。根据因地制宜、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便利的要求,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探究出一条符合东北地区的农村改厕之路。三要提升生活污染处理水平。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作力度,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集中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四要严格限制工业污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影响基地生态环境的工业污染源实行限期整改,对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关停。五要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要有效整合现有项目资源、用好国家重大病虫防治补助经费、强化本地财政投入等方式,切实加大对“农药化肥施用量双减半行动”的支持力度,主动探究和逐步形成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补贴机制、新型植保机械购置追加补贴机制、农药减量控害技术补贴机制等,确保农夫利益。 四是必需坚持产业引领,在惠民工程上实现新突破。“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单纯搞好乡村环境就可以了,而是要在乡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建设生态宜居的漂亮乡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地方和农夫改善人居环境的主动性,做到稳扎稳打、持续推动。要着力推动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让村庄美起来,让生态有效益,实现村容村貌改善与经济发展携手并进。推动绿色标准化种植。依托吉林良好的生态资源底色,激励标准化、集约化种植,制定符合吉林省农业生产特点的种植技术规程,加快探讨制定如长白山人参、中药材、黑木耳、小浆果等特色农产品品质认定地方标准,建立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快建立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农业+”采摘,拓宽棚膜经济休闲业态,在沿城沿线建设一批采摘园区,打造一批以玫瑰花、油菜花、野生蓝莓等为重点的经济型与欣赏型相结合的农业观光园区,实现棚膜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农业+”旅游,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带,重点建设一批以民俗度假、休闲养生、体验观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形成串珠成链、串线成面的全域游发展态势,提高农业与旅游的综合承载实力。推动“农业+”康养,重点围绕生态环境较好区域,发展健康养生游,建设老年公寓,打造凉爽小镇、温泉度假、渔猎休闲等品牌;推动绿色农业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是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有助于资源要素集聚。应建立扶持机制,重点支持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支持、激励发展订单农业等多种渠道培育,壮大绿色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延长产品产业精深加工链条,增加市场竞争力,推动绿色农产品由产业化向精品化发展;突出绿色农业品牌化效应。把品牌培育作为发展绿色农产品的核心和关键,全力进行突破。实施品牌提升攻坚行动,以“吉字号”和“长白山”公用背书品牌为引领,加强名优产品评比、农产品地理标记认证、商标注册和闻名商标爱护等工作,着力做大做强一批区域公共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产品附加值;建设农产品质量平安可追溯体系平台。依托省农产品质量平安追溯体系,激励有条件的市(州)自行投资建设农产品质量平安追溯平台,把“三品一标”农产品、优质农产品纳入到追溯监管体系,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确保农产品做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产品可召回,责任可追究”,提高吉林省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19页 共19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