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期末知识点汇总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资源ID:97447564       资源大小:55.4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期末知识点汇总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一、文言文翻译桃花源记(陶渊明)晋 太 原 中, 武陵人 捕鱼 为业, 缘 (沿着、顺着 )溪 行, 东晋太元年间, 有个 武陵郡人以打渔作为职业。 (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 路 之 远 近。忽逢桃花林, 夹 岸(溪的两岸)数 百 步,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 无杂树, 芳(花)草 鲜 美(新鲜美丽), 落 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中间没有别的树, 花草新鲜美丽, 落花繁多。渔人甚异(对感到惊异)之; 复 前 行, 欲 穷 (尽)其 林。渔人对看到的景象感到非常诧异, 再往前走, 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林 尽 水 源, 便 得 一 山, 山 有 小 口,桃林在溪水发源的的地方就到头了, 便发现一座山 山上有个小洞仿佛(隐隐约约,看不真切)若(好像)有光,便 舍(舍弃 离开)船, 隐隐约约洞里好像有点光亮。 就离开了船, 从口入, 初 极 狭,才 (仅仅、只)通 人,复 行数十步,豁 然 开 朗.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起来。土地平 旷,屋 舍 俨 然(整齐的样子), 有 良 田美 池 桑 竹 之 属(类 )。 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整齐 有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阡 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 鸡 犬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其 中 往 来 种 作, 男 女 衣 着,悉 ( 全、都 )如 外 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 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黄 发 (老人) 垂髫( 小孩), 并 ( 都 )怡 然 自乐。老人和小孩 都和悦愉快自得其乐。 见 渔 人,乃(于是、就 ) 大 惊, 问 所 从 来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他从哪来的。 具(详细)答之, 便要 (通“邀”,邀请 )还家,设 (摆 )酒杀鸡作食,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 中 闻 有 此 人,咸(全、都 )来 问 讯,自 云 先世 避秦时 乱 村里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 都来打听消息。 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带领)妻 子 (妻子儿女 )邑人(同县的人)来 此 绝 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带领妻子儿女和同县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 复 出 焉( 于此 );遂(于是、就)与 外 人 间 隔(隔绝、不通音讯)不再出去, 就跟外面的人隔绝了。问 今 是 何 世,乃(竟然、居然)不知有汉,无 论(不要说、更不用说 )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 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此 人一一为 (对、向) 具 言 所 闻,皆 叹 惋(感叹)。 渔人把自己所听到的事一一向他们详细地说出,他们都感叹惋惜,余 人 各 复 延(邀请)至 其 家, 皆 出 酒 食,停数日,辞去。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款待他)。渔人停留几天辞别离开。此中人语(告诉)云:“不足(不值得、不必)为 外 人 道 也。”桃花源里的人告诉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既 ( 已经 )出, 得 其 船, 便 扶(沿,顺着 )向(先前的)路,(渔人)已经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 就顺着旧路回去,处 处 志 (做标记)之,及( 到 )郡 下,诣(拜访)太守,说 如 此。处处都做了记号。 到了郡城, 拜访了太守 ,说出了这番经历。太 守 即 遣 人 随其往, 寻 向 所 志, 遂 迷,不 复 得 路。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 最终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南 阳 刘子骥, 高 尚 士 也, 闻 之, 欣 然(高兴的样子)规(打算计划)往,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品德高尚的人, 听说这件事, 高兴地计划前往,未果(实现),寻(随即不久)病终,后遂无问津(问路,指访求探求。津,渡口)者。未能实现。 不久,因病去世。 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求过(桃花源)了。小石潭记(柳宗元)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珮环,心乐之。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西,向西 篁竹,竹林。 珮环,玉质饰物。 乐,以。为乐。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尤,格外。冽,凉。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为嵁kn为岩。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卷,弯曲。 坻,水中高地 嵁:不平的岩石。4青树翠蔓,蒙 络 摇 缀, 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5潭中鱼可百 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可,大约。许,表示约数。 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6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 不动; 澈,穿透。佁然 ,静止不动的样子。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一动也不动; 7俶chù尔 远逝;往来 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相互取乐。8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9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犬牙,像狗牙一样。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10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 无人, 坐在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1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 寒,使寒。 悄怆,忧伤。邃,深。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12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清:凄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下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13同游者吴武陵、龚右,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同我一起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核舟记(魏学洢)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能以( 用 )径( 直径 )寸之木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 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 2、为( 雕刻 )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鸟兽、树木、石头。3、罔不(无不、全都 )因(顺着、就着 )势象( 雕刻 )形,各具情态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各有各的神情姿态。4、尝贻(赠)余核舟一,盖 大苏泛 赤壁云( 语气词 )。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5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又)奇(零数、余数),高可(大约)二黍许(左右)。船从头到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大约两个黄米粒那么高。 6、中轩敞者为舱, 箬篷覆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7、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 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9、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慢慢的)来水波不兴(起)”关上窗户,就看到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 石青糁(sn用颜料等涂上)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高高的帽子)而多髯(胡须)者为东坡,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12、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佛印位于他的右边,鲁直位于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在看一幅书画长卷。13、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说话)。苏东坡右手拿着画幅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左端,右手指着画幅,好像在说什么似的。15、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东坡露出右脚,黄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17佛印绝类(像)弥勒,袒胸露乳,矫(举)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佛印极像弥勒佛, 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18、卧右膝,诎(同屈,弯曲)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数也。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19、舟尾横卧一楫(船桨),楫左右舟子(撑船的人)各一人。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 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撑船的人。20、居右者椎髻(椎形发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横)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位于右边的人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叫的样子。21、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好像)听茶声然(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抚摸着炉子,炉子上面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22、其船背稍夷(平),则题名其上,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名字,23、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男子美称,附与字之后)刻”,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天启壬戌年的秋天,常熟的美男王毅字叔远刻的)24、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楚明白),其色墨。25、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字迹)细小得像蚊子的脚,笔画清楚明白,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朱红的。26、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总计一条核舟上,刻有五个人;刻有八扇窗户;刻有竹篷,船桨,炉子,茶壶,画卷,念珠各一件;27、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对联、题名和图章的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28、而计其长曾(竟然)不盈(满)寸。盖简(挑选)桃核修狭(长而窄)者为之。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又长又窄的桃核雕刻成的。29、嘻,技亦灵怪矣哉。嘻,技艺也真神奇啊!北冥有鱼(庄子.逍遥游)【白话译文】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用力鼓动翅膀振奋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了。南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物的书。书上记载:“大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击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白色小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说:“请让我们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品德高尚)与(j同举)能(才干出众),讲信修(培养)睦。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故人不独亲(以。为亲 )其亲, 不独子(以。为子 )其子,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矜( 通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者(有残疾)皆有所养, 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 幼而无父、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有分( 职分职守 ),女有归(女子出嫁)。 男子有职分, 女子有归宿。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自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造反害人的事)而不作(兴起 ), 所以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兴起。故外户(大门) 而不闭, 是谓大同(和 平)。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 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虽有佳肴 礼记。学记一、文学常识:本文节选自礼记·学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共(49)篇。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学论专著。二、翻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即使。嘉肴,美味的菜。旨,味美。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困惑。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学学半:同教xiào ,教导。 所以教和学是相互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里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其此之谓乎? 其:表推测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马 说 唐 韩愈1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世上有了伯乐,这样以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3 故虽有名马,祗(zh)辱于奴隶人之手, 虽:即使 祗:只、仅。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奴仆的手下受屈辱。4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骈,两马并驾。槽枥:马槽。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5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一食:吃一次。 或:有时。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一石粮食。6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食:通“饲”,喂。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按照普通的马来喂养它。7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是:这。见,同“现”。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8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且:犹,尚且。常马:普通的马。 等:等同,一样。安:怎么。 9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策,用马鞭驱赶。 材:才能、才干。用马鞭赶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10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策:马鞭 临:面对。 拿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11 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其:表示诘问,岂,难道。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她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啊! 二、记叙文答题方法技巧考点一: 概括文章内容方法点拨 该考点主要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与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1. 审清题干要求,即正确理解题意,看清题干是要求概括全文内容,概括某(几)段内容,概括某个特定条件的故事,还是按一定要求(如先后顺序)概括几个故事或情节等。2. 锁定答题区间。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应的文段,确定与故事或情节相关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3. 用逻辑清晰的语言组织答案。注意要联系上下文以及文章主题、人物感情等综合考虑。考点二: “赏析句子”类答题技巧:1、抓角度(词语、修辞、含义、手法、其他)2、扣内容(析关键词、看上下文)3、析作用(主旨、情感)(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引用等)答题模板:1、通用:这个字/词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或事物的特点(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性状)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态度/观点/心理。2、“拟人修辞”类: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XX人格化,赋予XX人的语言/深情/态度/动作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它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态度/观点/心理。(二)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正侧面描写)(1)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答题思路:( )描写。写的是(什么内容)。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心情、思想感情、精神品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呼应上文、为下文某情节做铺垫、承上启下.)。(2)景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答题思路:景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多感官描写综合运用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作用:1点明(时间)和(地点) 2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 4为下文某情节做铺垫。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答题思路:使用了( )的描写方法,写出了景物( )的特点+作用(3)侧面描写:如何判断是否为侧面描写:a.通过别入转述主人公的事来衬托主人公的精神品质b.通过描写主人公周围人对主人公言行的反应来衬托主人公的精神 c.通过描写主人公周围的环境来衬托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周围的环境必须是主人公经手打造)侧面描写的作用:答题思路:侧面描写。写的是(句子的内容)。从侧面衬托出(主人公)的(心理、心情、思想感情、精神品质)。结构上的作用。(三)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比、衬托、象征、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答题模板:这句话运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或事物的特点(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性状)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态度/观点/心理。(四)从关键字词的角度:(解释 + 作用)考点三 分析重点段落作用题型展示1. 首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3. 分析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4. 某段内容似乎和故事内容关系不大,能否去掉?为什么?方法点拨 该考点主要考查对重点文段内容与文章整体内容之间关系的分析及对结构安排的把握能力。总的来说,常考的重点段落有:首段、尾段、过渡段、环境或景物描写语段以及其他与文章主要内容形成呼应、对比或补充说明文章内容的段落等。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一般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一)开头段落的作用结构上:1.开篇点题,照应标题。2.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引出内容。3.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相照应)。内容上:4.揭示文章的主旨,揭示的主题。5.交代事情发生的环境或背景。6.渲染了的气氛。7.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思考。8.为全文奠定的情感基调。(二)中间段落的作用结构上:1.承上启下。2.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3.照应前文或开头,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更完整或严谨。内容上:4.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5.丰富文章内容,插叙甸段补充说明了的内容。6.抒发作者的情感,点明中心。(三)结尾段落的作用结构上:1.总结全文2.照应前文或开头(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完整或严谨。内容上:3.画龙点晴、点明事件的意义,卒章显志、点明中心4.升华主旨,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情感。5.交代的结局,使文章情节完整6.结局出人意料,令人深思,给人警醒(启示)7.设置悬念,文章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增强感染力。(四)环境或景物描写语段:(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或渲染××的气氛(营造××的氛围),奠定××的基调;(2)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3)表现(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4)暗示社会环境;(5)设置××的背景,烘托人物形象;(6)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7)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8)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其他: 段落能否删去: (1)不能。理由:该段在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是××,在内容上与上下文有着××的联系。所以不能删去。(视具体情况也可加上“如果删去,则××”) (2)能。理由:文章内容写的是××,本段内容写的是××,与文章内容联系不大(无关)/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情感)是××,而本段体现的是××;去掉后行文更简洁,内容更集中/本段内容表达的主题与文章主题思想(情感)无关(相悖);所以可以/应该删去。 考点四: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题型展示 1. 给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 文章拟题是否合理?说明理由。(文章标题“××”能否改为“××”,请简述理由。) 3. 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4. 结合全文,说说标题的作用(好处)。1、 理解标题的含义: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从以下方向分析:把握文章线索、主要内容和抒发的情感。寻找文章文眼,把握文章主旨。分析标题字词的指代或蕴含的情感。分析标题的修辞义。分析标题的双关义。2、 标题的作用(妙处):在熟读文本基础上,从以下角度分析:内容角度:a、表明写作对象; b、概括主要内容、情节;情节角度:a、设置悬念; b、贯穿始终是文章的线索; c、推动(暗示)情节发展; d、衔接照应; e、是文章的中心事件。形象角度:标题是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主题角度:标题是否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读者角度:标题是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修辞角度:a、比喻、拟人修辞; b、一语双关,既指,又指;表达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赅、发人深思、引起兴趣考点五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题型展示1. 文中的××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2. 文中××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他(她)是个怎样的人。3. 请概括××的形象(特点)。4. 文中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方法点拨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从他人评价分析;(即侧面描写)结合人物身份分析。在作答时可从三方面来组织提炼答案:1. 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2. 从他人的相关言行以及人物自身的言行中提炼出体现人物品质、性格等的词语。3. 联系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 答题格式:XX是个的人,从可以看出。(要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考点六 文中哪个是主要人物及主要人物作用判断方法:从内容看:文章写了内容,主要写了极力刻画了 xx 这个人物。从主题看:主要人物做的事,体现了主题。从行文看:围绕主要人物写了事,主要人物贯穿全文,推动了情节发展。从人物关系看:次要人物 XX 衬托了主要人物 XX ,突出了主要人物的品质。从叙事角度看:文章是以主要人物 xx 的视角叙事的。作用:文章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内容,塑造了其形象,折射出的社会象,带给我们的启示,深化了主题。考点七 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是文章的线索人物,通过他(她)串联文章情节。文章围绕次要人物写了内容,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塑造了其形象,从侧面衬托烘托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通过次要人物交代环境背景,揭示暗示了主题。考点八 内容理解与拓展探究题型展示 1. 从全文看,作者(文中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说)? 2. 文章(某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针对文章中的某一现象/某一内容,说说你的理解或看法? 3. 依据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结合上下文,补全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对话)。 4. 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是××。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方法点拨 内容理解与拓展探究这类题主要考查对全文的内容、主旨的理解与把握能力及知识迁移拓展能力。主要有四种考查形式:理解文章内容或分析原因;谈启示、看法、做法等;补写或续写内容;主题探究等。 1. 理解文章内容或分析原因:解答此类题可从两方面入手:联系上下文内容;联系文章中心思想或作者情感表达的落脚点。2. 谈启示、看法、做法等:此类题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对于只要求说出启示的,只需紧扣文章中心写出感受即可;对于联系实际谈看法或做法的,要围绕文章中心,明确自己的观点,写出自身体会,并联系生活中的实例,总结回答看法或做法。(此类题最基本的要求:观点鲜明、积极、健康、向上,言之有理。) 3. 补写或续写内容:补写题一般要求补写人物心理、语言或景物等。补写时要善于从上下文中寻找解题线索,所写内容要与文段风格(如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句式句型等)相协调。续写一般要求为文章续写结尾(或结局),续写时同样要注意题干要求,在把握文章整体语言风格及其所营造的氛围的基础上进行续写,续写内容要与上文衔接自然,要能够很好地体现或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主题或符合故事发展的趋势。4. 主题探究:对文章主题的探究一般分为两种:对主题的概括;对主题争议的评判。答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住抒情、议论段(它们往往起着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抓住中心句(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写”或分条总结,进而概括主旨);抓住关键词(便于概括文段内容、弄清文段所揭示的主旨);注意联系文章题目。答题格式1. 理解文章内容或分析原因:结合相关内容分析;联系文章主旨阐述。2. 谈启示、看法、做法等:结合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析;点明感悟、启示或看法(鲜明、积极、健康、向上);联系生活中典型事例或材料进行说明,阐述理由;紧扣主旨,总结观点。3. 补写或续写内容:语言风格及形式与原文相协调;内容与文(段)内容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相契合。4. 主题探究:(1)文章通过××的叙述(本文通过写××),运用了××的手法,表现了/揭示了/批判了/赞美了/告诫(警示)××(某种思想道理)。(2)表明观点(我赞同主旨是×× )。理由:从文章内容上分析;从文章结构(如详略安排)上分析。(视具体情况可从一个最主要的方面阐述理由,也可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作答。)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本文(期末知识点汇总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为本站会员(s****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