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血肿 .ppt
1硬膜下血肿的护理2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三天到三周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三周以上为慢性硬膜下血肿MobileExpress三天内为急性硬膜下血肿Internet0102033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以内,天以内,CT成像示新月形高成像示新月形高密度区。密度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至天至3周内,周内,CT成像示新成像示新月形高密度区。月形高密度区。慢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慢性硬膜下血肿:症状出现在伤后3周以上,周以上,CT成像示新月形低成像示新月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区。密度(或等密度)区。分 类复合型硬膜下血肿:系因脑挫裂伤、脑皮质动静脉破裂出血,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脑皮质之间,有时可与脑内血肿相融合。病情发展快,可呈急性或亚急性表现。单纯型硬膜下血肿:系桥静脉或皮质小静脉断裂,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出血较缓,病程发展常呈慢性。根据出血来源不同分为:复合型硬膜下血肿与单纯型硬膜下血肿;根据出现症状的时间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硬膜下血肿与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临床特点临床特点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外血肿着力点着力点在着力对侧多,同侧少在着力对侧多,同侧少在着力同侧在着力同侧脑挫裂伤脑挫裂伤重,在对冲部位多重,在对冲部位多轻,在冲击部位多轻,在冲击部位多颅骨骨折颅骨骨折约半数约半数绝大多数有绝大多数有血肿与骨折的关系血肿与骨折的关系约半数在同侧约半数在同侧绝大多数在同侧绝大多数在同侧原发性意识障碍原发性意识障碍多较重多较重多较轻多较轻中间清醒中间清醒较少较少较多较多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范围较广范围较广较少,较轻较少,较轻临床表现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颅内压增高症状:急性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变化突出(血压升高、脉压增大、体温升高、心率及呼吸缓慢),较早出现小脑蓦切迹疝征象;亚急性者往往表现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及意识进行性恶化。局灶体征:伤后早期可因脑挫裂伤累及某些脑功能区,出现相应体征,如偏瘫、失语、癫痫等。也可在观察过程中出现新的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表明有继发出血。7硬膜下血肿指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硬膜下血肿指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多见于额颞部,占颅内血肿的多见于额颞部,占颅内血肿的50%以上。常继发以上。常继发于对冲性脑挫裂伤,出血多来自挫裂的脑实质血于对冲性脑挫裂伤,出血多来自挫裂的脑实质血管损伤。管损伤。CT检查: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检查: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出现高密度、等密度和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出现高密度、等密度和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伴点状或片状脑挫裂伤灶。形影,伴点状或片状脑挫裂伤灶。8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n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脑损伤体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脑损伤体征n手术指征:幕上血肿量手术指征:幕上血肿量30ml、颞部血、颞部血肿肿20ml、颅后窝血肿、颅后窝血肿10ml;有脑受有脑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5mm、鞍上池、鞍上池闭塞;有急性脑受压症状和体征;意识闭塞;有急性脑受压症状和体征;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再昏迷;神经系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再昏迷;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新的阳性体征;统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出现新的阳性体征;颅内压颅内压5.33KPa(40mmHg)、容积、容积压力反应压力反应0.40KPa(3mmHg),或颅,或颅内压进行性增高。内压进行性增高。临床表现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颅内压增高症状:急性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变化突出(血压升高、脉压增大、体温升高、心率及呼吸缓慢),较早出现小脑蓦切迹疝征象;亚急性者往往表现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及意识进行性恶化。局灶体征:伤后早期可因脑挫裂伤累及某些脑功能区,出现相应体征,如偏瘫、失语、癫痫等。也可在观察过程中出现新的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表明有继发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主要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多数病人有头痛、乏力、轻偏瘫,偶有癫痫发作。10慢性硬膜下血肿出现颅内压增出现颅内压增高或脑受压症高或脑受压症状和体征时,状和体征时,即应进行手术即应进行手术治疗,首选的治疗,首选的治疗方法为颅治疗方法为颅骨钻孔引流术骨钻孔引流术。手术指征多于伤后多于伤后3周以周以上出现症状,多上出现症状,多见于老年人。表见于老年人。表现为慢性颅内压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障碍和精神症状。老年人以头痛、老年人以头痛、痴呆、精神异常、痴呆、精神异常、偏瘫多见。偏瘫多见。临床表现11硬膜下血肿术前准备2.严密观察意识、瞳孔、体温、血压、心率、呼吸、肢体活动情况。3.体温在38度以上给予物理降温1.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20度。4.昏迷病人给予鼻饲。12硬膜下血肿术前准备5.口腔护理、褥疮护理。口腔护理、褥疮护理。6.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7.若有假牙应取下交给家属保管。若有假牙应取下交给家属保管。13硬膜下血肿术后护理 1.术后严密监测术后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命体征变化2.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通畅保持引流通畅每日更换引流袋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操作无菌操作记录引流液的颜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色、量3.预防肺部感染: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定时翻身拍背有效咳痰及深呼有效咳痰及深呼吸吸雾化吸入,每日雾化吸入,每日二次二次14硬膜下血肿术后护理4.4.预防泌尿预防泌尿系感染:系感染:每日消毒尿每日消毒尿道口道口定期更换尿定期更换尿袋,无菌操作袋,无菌操作多饮水多饮水5.饮食护理:饮食护理:第二天给流质第二天给流质饮食饮食多进食新鲜蔬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菜、水果荤素合理搭配荤素合理搭配以低脂易消化以低脂易消化食物为主食物为主6.监测血糖监测血糖15不可受压、成角、扭曲、折叠或打折不可受压、成角、扭曲、折叠或打折,活动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活动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根据颅内压根据颅内压力的高低调整引流袋悬挂的高度力的高低调整引流袋悬挂的高度若术后引流液颜色为酱油色,量逐渐减若术后引流液颜色为酱油色,量逐渐减少,较前清淡,则提示血肿基本消失少,较前清淡,则提示血肿基本消失若术后引流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量若术后引流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量较前增多,提示患者有再次出血的可能,较前增多,提示患者有再次出血的可能,通常于术后第通常于术后第23 天经复查天经复查CT 后拔除后拔除引流管引流管引流管护理引流管护理16 因麻醉或手术时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胰岛素绝对因麻醉或手术时应激性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失,再加上禁食、饥饿及脱水等情况,导致伴或相对缺失,再加上禁食、饥饿及脱水等情况,导致伴有糖尿病老年患者严重的代谢紊乱,对胰岛素需求也增有糖尿病老年患者严重的代谢紊乱,对胰岛素需求也增多,低血糖进行手术有危险,而高血糖时又可能抑制白多,低血糖进行手术有危险,而高血糖时又可能抑制白细胞功能,并影响切口愈合,所以要定时监测血糖值,细胞功能,并影响切口愈合,所以要定时监测血糖值,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心、肝、肾、肺功能,如并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心、肝、肾、肺功能,如血糖值升高血糖值升高10 mmol/l,予微量泵静脉泵注胰岛素予微量泵静脉泵注胰岛素50U加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入无菌生理盐水50 ml,按血糖值调整速度按血糖值调整速度,或三餐前或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常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皮下注射常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空腹血糖及控制空腹血糖及餐后餐后2 h血糖保持血糖保持7 mmol/l,保证血糖能波动在正常范围保证血糖能波动在正常范围内,从而有利于伤口愈合。内,从而有利于伤口愈合。监测血糖监测血糖17病情观察:观察病人头痛的性质、部位、时间、频率、强度、病情观察:观察病人头痛的性质、部位、时间、频率、强度、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了解头痛的诱因。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了解头痛的诱因。一般护理:保持情绪稳定,病房坏境宜安静、舒适;多食蔬一般护理:保持情绪稳定,病房坏境宜安静、舒适;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排便。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排便。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头痛是因为出血、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头痛是因为出血、脑水肿所致的颅内高压有关。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缓慢脑水肿所致的颅内高压有关。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冥想等方法,消除病人的紧张、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冥想等方法,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保持情绪稳定。恐惧、焦虑的心理,保持情绪稳定。18 健康宣教1.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瘦肉、鸡蛋、蔬菜、水果等)为宜。2.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可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颅骨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缺损者要戴好帽子外出,并有家属陪护,防止发生意外)。3.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出院后一个月门诊随访。4.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可行一些辅助治疗,如高压氧等。19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