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ppt
1第五章第五章 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2内容:内容:第一第一节 学学习理理论在在护理教育中的理教育中的应用用第二第二节 学学习的分的分类与教学与教学第三第三节 影响学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的内部因素第四第四节 影响学影响学习的外部因素的外部因素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识记识记概述各学概述各学习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各自主要的代表人物及其各自主要观点点复述加涅的学复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果分类并并举例例说明明阐述述记忆和和遗忘的基本特征和忘的基本特征和记忆过程程列列举影响学影响学习的常的常见内外部因素内外部因素阐述集体学述集体学习和个人学和个人学习、合作与、合作与竞争争对学生学生学学习的的积极与消极作用极与消极作用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理解理解解解释下列概念:下列概念: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辨得律、消退律、泛化律、辨别律;律;强化、正化、正强化、化、负强化化、塑造;、塑造;经典条件反射学典条件反射学习、操作条件反射学、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发现学学习、有意、有意义学学习;同化、同化、认知知结构、学构、学习动机;机;焦焦虑、控制点、学、控制点、学习迁移迁移5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理解理解说明各学明各学习理理论在在护理教育中的理教育中的应用用说明明应答性学答性学习行行为和操作性学和操作性学习行行为的区的区别比比较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作技能和智慧技能,说明两者在学明两者在学习和和保持方面的不同特点保持方面的不同特点用用实例例说明解决明解决问题的一般的一般过程和一般策略程和一般策略6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用应用应用本用本课知知识,分析一,分析一项护理操作技能的形成理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特征及影响程特征及影响这项技能形成的因素技能形成的因素运用分运用分类教学的策略,教学的策略,对不同不同类型学型学习进行教学行教学设计,并,并说明所采用教学策略的理由。明所采用教学策略的理由。观察并察并记录教教师激激发和和维持学生学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境,机的情境,按内外按内外动机分机分类,分析其采取的方法及适当性,分析其采取的方法及适当性7第一节第一节 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行行为主主义学学习理理论在在护理教育中的理教育中的应用用认知学知学习理理论在在护理教育中的理教育中的应用用社会学社会学习理理论在在护理教育中的理教育中的应用用人本主人本主义学学习理理论在在护理教育中的理教育中的应用用8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核心观点: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刺激与核心观点: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反应联结的过程。“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如牛犁地、狗破案,如牛犁地、狗破案必须观察或测量到练习、训练之后学习者身上出必须观察或测量到练习、训练之后学习者身上出现了行为变化才承认其中产生了学习现了行为变化才承认其中产生了学习9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点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点:1.1.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2.2.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3.3.主体的变化是由他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主体的变化是由他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强调学习研究中的客观观察和测量强调学习研究中的客观观察和测量10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1.1.桑代克的试误学说桑代克的试误学说2.2.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3.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11(一)(一)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 Thorndike(1874-1949)Thorndike(1874-1949)饿猫迷箱猫迷箱试验箱箱门关关闭得不到食物(得不到食物(S S)作出正确的开作出正确的开门动作(作(R R)S-RS-R理理论 12个体的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反复试误的过程,个体的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反复试误的过程,使剌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使剌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成功的过程-试误学习试误学习 trial-and-error learning trial-and-error learning13试误学习三条定律试误学习三条定律: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练习律(law of exercise)效果律(law of effect)14准备律准备律 (law of readiness)(law of readiness)指学生学习启动的规律,即某种刺激与反指学生学习启动的规律,即某种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能否产生,随个体的身心准备状应的联结能否产生,随个体的身心准备状态而异。态而异。联结的增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调联结的增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节和心理准备。15三个组成部分:三个组成部分:a a.“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受任何干扰,就会引起受任何干扰,就会引起满意之感满意之感。”b b.“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就会引起就会引起烦恼之感烦恼之感。”c.c.“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强行传导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强行传导就会引起就会引起烦恼之感烦恼之感。”16练习律练习律 (law of exercise)(law of exercise)指剌激与反应联结的强度决定于练习的频指剌激与反应联结的强度决定于练习的频次。包括:次。包括:应用律(应用律(law of use)law of use)失用律失用律(law of disuse)(law of disuse)应用律:指一个已经形成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应用律:指一个已经形成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如果加以应用,应用越多,应用间隔越近,则如果加以应用,应用越多,应用间隔越近,则该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力就越强。该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力就越强。失用律:指一个已经形成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失用律:指一个已经形成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如果不加以应用,失用时间越长,则该刺激与如果不加以应用,失用时间越长,则该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力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反应的联结力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听说,人生最辉煌的一断时间是高考前听说,人生最辉煌的一断时间是高考前听说,人生最辉煌的一断时间是高考前听说,人生最辉煌的一断时间是高考前6 6 6 6个个个个月,这时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月,这时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月,这时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月,这时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千万,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千万,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千万,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千万,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虎钳,现在呢,除了玩手机,废人一个。虎钳,现在呢,除了玩手机,废人一个。虎钳,现在呢,除了玩手机,废人一个。虎钳,现在呢,除了玩手机,废人一个。19效果律效果律 (law of effect)(law of effect)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增强或减弱受反应结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增强或减弱受反应结果的影响。果的影响。当建立了联结时,导致满意后果(奖励)当建立了联结时,导致满意后果(奖励)的联结会得到加强;而带来烦恼效果(惩的联结会得到加强;而带来烦恼效果(惩罚)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罚)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20(二)(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巴甫洛夫(甫洛夫(IvanIvanPavlovPavlov,1870187019321932)是最)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其唾液分泌。21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学会”在只有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23二个剌激:二个剌激:非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它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现了肉,就引起唾液分泌。出现了肉,就引起唾液分泌。条件刺激条件刺激(),它是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它是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也称中性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学习的反应,也称中性刺激(铃响)。刺激(铃响)。24二个反应二个反应对于非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叫作对于非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叫作非条件反应非条件反应()()。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条件反射之。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条件反射之前就会发生的反应。前就会发生的反应。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作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作条件条件反应()反应(),即没有肉,只有铃响的唾液分泌,即没有肉,只有铃响的唾液分泌反应。反应。25通常,非条件刺激紧跟着条件刺激出现。条件刺通常,非条件刺激紧跟着条件刺激出现。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激和非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渐引起唾液分泌。渐引起唾液分泌。这时,动物就有了条件反应。一度中性的条件刺这时,动物就有了条件反应。一度中性的条件刺激(铃响)现在单独出现即可引起唾液分泌。激(铃响)现在单独出现即可引起唾液分泌。中性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中性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26巴甫洛夫学习定律巴甫洛夫学习定律习得律(acquisition)消退律(extinction)泛化律(generalization)辩别律(discrimination)27习得律习得律 (acquisition)(acquisition)指条件反射必须是条件剌激先与无条件刺激指条件反射必须是条件剌激先与无条件刺激反复结合达到一定程度,而且是在非条件反反复结合达到一定程度,而且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而获得的。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而获得的。28消退律消退律 (extinction)(extinction)指条件剌激多次重复出现而不伴随非条指条件剌激多次重复出现而不伴随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逐渐减弱以致消失。件刺激,条件反射会逐渐减弱以致消失。29泛化律泛化律 (generalization)(generalization)指某一种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他相似指某一种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他相似的条件剌激也能引发该条件反射。的条件剌激也能引发该条件反射。30辨别律辨别律 (discrimination)(discrimination)指提供辨别学习后,有机体可有选择地指提供辨别学习后,有机体可有选择地对某些刺激做出反应,而不对其他刺激对某些刺激做出反应,而不对其他刺激做出反应。做出反应。补充补充:“恐惧形成恐惧形成”实验实验(三)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三)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伯伯 尔 赫赫 斯斯 弗弗 雷雷 德德 里里 克克 斯斯 金金 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美美国国著著名名心心理学家。理学家。3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试验与巴普洛夫试验的不同斯金纳试验与巴普洛夫试验的不同:在斯金纳箱中的动物可以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在斯金纳箱中的动物可以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架子上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手段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试验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而是为了试验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的控制有机体的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的控制有机体的行为行为35主要观点:主要观点:学习是由于自发反应而建立的一种刺激与反应联结学习是由于自发反应而建立的一种刺激与反应联结学习是由于自发反应而建立的一种刺激与反应联结学习是由于自发反应而建立的一种刺激与反应联结 的过程的过程的过程的过程 桑代克:桑代克:桑代克:桑代克:先有刺激,后有反应先有刺激,后有反应先有刺激,后有反应先有刺激,后有反应 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没有刺激,就没有反应 斯金纳:斯金纳:斯金纳:斯金纳:学习是个体在各种情景活动中,由自发性学习是个体在各种情景活动中,由自发性学习是个体在各种情景活动中,由自发性学习是个体在各种情景活动中,由自发性的反应而建立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的反应而建立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的反应而建立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的反应而建立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36两种类型的学习两种类型的学习应答性行答性行为(respondent behavior)respondent behavior)对已知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不随意性;不随意性操作性行操作性行为(operant behavior)(operant behavior)有机体主有机体主动作用于作用于环境境习得的反得的反应;自;自发行行为37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形成形成的重要手段是的重要手段是强化强化。教育就是塑造人的行为。有效的教学和训教育就是塑造人的行为。有效的教学和训教育就是塑造人的行为。有效的教学和训教育就是塑造人的行为。有效的教学和训练的关键就是分析强化的效果以及设计精练的关键就是分析强化的效果以及设计精练的关键就是分析强化的效果以及设计精练的关键就是分析强化的效果以及设计精密的操纵过程,也就是建立特定的强化机密的操纵过程,也就是建立特定的强化机密的操纵过程,也就是建立特定的强化机密的操纵过程,也就是建立特定的强化机制。制。制。制。38 强化强化(reinforcement)(reinforcement)指提高有机体反应指提高有机体反应概率的任何事件(手段)。概率的任何事件(手段)。1.1.强化的类型强化的类型正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剌激增强反应通过呈现某种剌激增强反应的概率的概率负强化: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剌激增强反应通过中止某种剌激增强反应的概率的概率 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惩罚(惩罚(punishmentpunishment):指某种行为发生):指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消极的或不愉快的刺激,就能减后给予消极的或不愉快的刺激,就能减少该行为重现的概率。少该行为重现的概率。区别:区别:正强化是当符合要求的行为出现后,给正强化是当符合要求的行为出现后,给予积极的或奖赏性的刺激予积极的或奖赏性的刺激负强化是当符合要求的行为出现后,则负强化是当符合要求的行为出现后,则可避免不愉快的刺激可避免不愉快的刺激惩罚是当违反要求的行为出现后,则给惩罚是当违反要求的行为出现后,则给予不愉快的刺激予不愉快的刺激442.2.强化程序强化程序指采用强化原理,在提供强化物的时间指采用强化原理,在提供强化物的时间上作各种不同的安排,从而观察强化实上作各种不同的安排,从而观察强化实施与个体正确反应率之间的关系。施与个体正确反应率之间的关系。45立即强化立即强化(immediate reinforcement)(immediate reinforcement):个:个体在表现出反应后立刻提供强化物强化。体在表现出反应后立刻提供强化物强化。延迟强化延迟强化(delayed reinforcement)(delayed reinforcement):个体:个体表现出正确反应后,过一段时间才提供强化表现出正确反应后,过一段时间才提供强化物强化。物强化。46持持续性性强化化(continuous reinforcement)(continuous reinforcement)每次正确反每次正确反应后都提供后都提供强化物。化物。间断性断性强化化(partical reinforcement)(partical reinforcement)强化物不是持化物不是持续性性给予,而是予,而是选择一部分一部分正确反正确反应后提供,一部分不提供。后提供,一部分不提供。间隔隔强化化 比例比例强化化 固定固定间隔隔强化化 固定比例固定比例强化化可可变间隔隔强化化 可可变比例比例强化化473.3.塑造与渐退塑造与渐退塑造塑造(shaping)(shaping)(shaping)(shaping):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相倚关系可使得个体习得他们行为库相倚关系可使得个体习得他们行为库相倚关系可使得个体习得他们行为库相倚关系可使得个体习得他们行为库中没有的新行为。中没有的新行为。中没有的新行为。中没有的新行为。渐退渐退渐退渐退(fading)(fading)(fading)(fading):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使个: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使个: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使个: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使个体学会对类似的剌激做出辨别反应。体学会对类似的剌激做出辨别反应。体学会对类似的剌激做出辨别反应。体学会对类似的剌激做出辨别反应。48塑造塑造(shaping)(shaping)(shaping)(shaping):用分解动作的方式,逐用分解动作的方式,逐用分解动作的方式,逐用分解动作的方式,逐步练习,最后将多个反应连贯在一起而形步练习,最后将多个反应连贯在一起而形步练习,最后将多个反应连贯在一起而形步练习,最后将多个反应连贯在一起而形成复杂行为的方法,即新行为的塑造。成复杂行为的方法,即新行为的塑造。成复杂行为的方法,即新行为的塑造。成复杂行为的方法,即新行为的塑造。渐退渐退渐退渐退(fading)(fading)(fading)(fading):指在反应之后,指在反应之后,如果如果如果如果不继不继续给予强化,反应行为就会逐渐消失续给予强化,反应行为就会逐渐消失。49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通过小步反馈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塑造塑造行为,可以通过强化原则来完成,其中正行为,可以通过强化原则来完成,其中正强化效果最好,负强化居中,对于不适当强化效果最好,负强化居中,对于不适当的行为或不良习惯,可采用惩罚或渐退进的行为或不良习惯,可采用惩罚或渐退进行行为矫正。行行为矫正。50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点学习定义的三个要点:1.1.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2.2.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3.3.主体的变化是由他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主体的变化是由他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生的,即后天习得的,排除由成熟或先天反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应倾向所导致的变化强调学习研究中的客观观察和测量强调学习研究中的客观观察和测量5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中的应用组织目标教学组织目标教学组织目标教学组织目标教学特定的目标特定的目标特定的目标特定的目标形成积极的学习行为形成积极的学习行为形成积极的学习行为形成积极的学习行为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正确应用强化理论正确应用强化理论正确应用强化理论正确应用强化理论强化、塑造强化、塑造强化、塑造强化、塑造52二、认知学习理论及在护理二、认知学习理论及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中的应用认知:人内在的思维过程,如感知、思考、学习、认知:人内在的思维过程,如感知、思考、学习、记忆、领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记忆、领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认知心理学:研究人思维过程的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研究人思维过程的心理学理论。观点: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过程。观点: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过程。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影响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影响学生的内在思维过程,包括注意、动机、记忆、思维及情感等,以影响包括注意、动机、记忆、思维及情感等,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53认知理论的主要代表认知理论的主要代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54(一)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1.1.学科结构学科结构 强调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对学习的重要性2.2.类目与编码系统类目与编码系统 把同类事物 联系起来,并把它们连接成有意义的结构,从而能够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提取信息3.3.发现学习论发现学习论 个体自己经探索和寻找获取问题答案的一种个体自己经探索和寻找获取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直觉、动机、记忆提取。学习方式。探究、直觉、动机、记忆提取。551.1.学科结构学科结构懂得与领会基本原理后:懂得与领会基本原理后:有助于学生更理解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更理解科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记忆知识有助于学生记忆知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解决外在问题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解决外在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学科学习深入下去有助于学生将学科学习深入下去562 2 类目与编码系统类目与编码系统类目类目(category)(category):指有关的对象或事件。可:指有关的对象或事件。可以是一个概念或一条规则。以是一个概念或一条规则。编码编码(coding system)(coding system):对环境信息加以分组:对环境信息加以分组和组合的方式和组合的方式 (对类目加以推理、概括,构(对类目加以推理、概括,构成编码系统)。成编码系统)。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已掌握了的普遍原理,不断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已掌握了的普遍原理,不断加入新内容,就是不断加入新的特定类目加入新内容,就是不断加入新的特定类目573 3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discovery learning)指学生在学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情景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和由自己的探索和寻找找获取取问题答案的答案的一种学一种学习方式。方式。教学一方面要考教学一方面要考虑人的已有知人的已有知识结构、教材的构、教材的结构,另一方面要重构,另一方面要重视人的主人的主动性和学性和学习的内的内在在动机。机。学学习的最好的最好动机是机是对所学材料的所学材料的兴趣,(内在趣,(内在奖励)而不是励)而不是奖励励竞争之争之类的外在刺激。的外在刺激。61(二)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二)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有意有意义的学的学习具具备的两个条件:的两个条件:1)1)学学习者必者必须具具备有意有意义学学习的心向的心向2)2)学学习内容内容对学学习者具有潜在意者具有潜在意义,能,能够与与学生已有的学生已有的认知知结构构联系。系。62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2.2.同化理同化理论同化同化(saaimlation)指新知指新知识被被认知知结构中的构中的原有适当原有适当观念吸收,新旧念吸收,新旧观念念发生相互作用,生相互作用,新知新知识获得心理意得心理意义使原有使原有认知知结构构发生生变化的化的过程。程。新旧知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同化模式:相互作用的同化模式:下位学下位学习;上位学;上位学习;组合学合学习63上位学习上位学习(superordinate(superordinate learning)learning)当学生学当学生学习一种包一种包摄性更广,可以把一系列已性更广,可以把一系列已有的有的观念从属于其下的新知念从属于其下的新知识时,新知,新知识便便与学生与学生认知知结构中已有的构中已有的观念念产生生这种上位种上位关系。关系。也叫也叫总括学括学习,如,先知道松,如,先知道松树、柳、柳树等具体等具体概念后,再学概念后,再学习“树”这一一总括概念。也就括概念。也就是是说新学个概念或命新学个概念或命题要高与原来的。要高与原来的。64下位学下位学习又分又分为派生和相关,上述关于派生和相关,上述关于树的例的例子就是子就是派生派生,相关相关则是将原来的概念得到是将原来的概念得到扩展和精确化。比展和精确化。比如,如,过去已去已经知道知道“尊重残疾人是人道行尊重残疾人是人道行为”而而现新学新学“献血是人道行献血是人道行为”,这就是将就是将“人人道行道行为”这一概念精确化。一概念精确化。下位学习:也叫:也叫类属学属学习,和上位学,和上位学习相反,相反,将新学的概念将新学的概念“橄橄榄树”归到到树这个个总括的概括的概念中,新知念中,新知识是原有知是原有知识的下位概念。的下位概念。68组合学习组合学习如自由如自由扩散、散、协助助扩散、主散、主动运运输三个概念都三个概念都是物是物质出入出入细胞的方式胞的方式结合日常生活合日常生活经验比比较这三个概念中物三个概念中物质运运输的方向、是否需要的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抓住体、是否消耗能量,抓住各自的属性各自的属性进行教学行教学,效果效果较好。好。69(三)信息加工学习理念(三)信息加工学习理念记忆信息加工模式信息加工模式记忆过程程遗忘及其原因忘及其原因82认知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认知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1)1)重重视学学习的的过程程2)2)重重视学学习基本原理基本原理3)3)重重视学学习的内部的内部动机机83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比较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比较在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研究对象上象上行行为主主义主主张研究外研究外显的、可的、可观察的行察的行为,而,而不管内部的心理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程;认知心理学知心理学则把研究重点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程。在研究方法上在研究方法上行行为主主义强调严格的格的实验室方法,排斥一切主室方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的报告;告;认知心理学知心理学则既重既重视实验室室实验,也重,也重视主主观经验的的报告。告。认为改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构的辅助手段。助手段。84三、社会学习理论三、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社会学习(social learning)又称又称观察学察学习、替代学、替代学习代表人物:班杜拉代表人物:班杜拉(Bandura)通通过观察察环境中他人的行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及其结果来果来进行学行学习。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不不仅受直接受直接经验的影响,的影响,且受且受观察的影响。察的影响。86观察学习的特点观察学习的特点1.1.观察学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不一定具有外显行行为反反应:学:学习者者可通可通过观察他人的示范行察他人的示范行为,学会被示范的,学会被示范的行行为。2.2.观察学察学习不依不依赖直接直接强化:化:观察者察者观察察别人人行行为就能学就能学习到相到相应行行为,无,无须亲自体自体验强化化87观察学习的特点观察学习的特点3.3.观察学察学习具有具有认知性:个体通知性:个体通过观察他人察他人行行为就能学到复就能学到复杂的反的反应,这种学种学习是是认知知过程程4.4.观察学察学习不同于模仿:学不同于模仿:学习者从他人的行者从他人的行为及后果中及后果中获得信息后,得信息后,经过自我自我矫正的正的调整,抽象出超越所整,抽象出超越所观察到行察到行为之上的之上的规则,对此此规则组合合创造出全新的行造出全新的行为88观察模仿的四个过程P97匹匹匹匹配配配配行行行行为为动动机机机机阶阶段段段段再再再再生生生生阶阶段段段段保保保保持持持持阶阶段段段段注注注注意意意意阶阶段段段段模模模模型型型型展展展展现现的的的的事事事事件件件件受变量的影响受变量的影响913 3 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观察学习的影响因素1.1.榜榜样特点:相似性、地位与名誉、能力水平、特点:相似性、地位与名誉、能力水平、人格魅力人格魅力2.2.观察者特点:察者特点:3.3.榜榜样显示的特点:直接的示范、符号性示范、示的特点:直接的示范、符号性示范、内内隐的示范、的示范、创造性示范造性示范92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应用社会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应用1.1.培养学生的自律行培养学生的自律行为2.2.护理教理教师的角色榜的角色榜样力量力量3.3.学生学生间相互相互观察学察学习4.4.各种示范教学各种示范教学93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u代表人物:代表人物:马斯洛、斯洛、罗杰斯杰斯u主要理主要理论是是“自我自我实现论”即人有种种尽即人有种种尽其所能的内在其所能的内在倾向向94人本主人本主义学学习论者以潜能的者以潜能的实现来来说明学明学习的机制。的机制。反反对刺激刺激反反应这种机械决定种机械决定论,强调学学习中人的因素。中人的因素。必必须尊重学尊重学习者,把学者,把学习者者视为学学习活活动的的主体;必主体;必须重重视学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和价值观;相信正常的学相信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指者都能自己指导自己,自己,“自自我我实现”潜能。潜能。95u人本主人本主义学学习观认为:学:学习就是学生就是学生获取取知知识及技能及技能,发展展自己的智力自己的智力,探探究究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感情,学会学会与教与教师、同学等集、同学等集体成体成员交往,交往,阐明自己的价明自己的价值观及及态度,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自己的潜能,达到达到自我自我实现的的过程。程。96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学生一、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心的教育理念二、自由二、自由为基基础的学的学习103第二节第二节 学习的分类与教学学习的分类与教学一、学一、学习的分的分类二、言二、言语信息的教学信息的教学三、智慧技能的教学三、智慧技能的教学四、四、认知策略的教学知策略的教学五、五、动作技能的教学作技能的教学六、六、态度的教学度的教学104一、学习的分类一、学习的分类罗伯特伯特.加涅(加涅(Robert.M.GagneRobert.M.Gagne)当代著名)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将学心理学家将学习分分为五五类:1.1.言言语信息信息2.2.智慧技能智慧技能3.3.认知策略知策略4.4.动作技能作技能5.5.态度度105属认知领域(知识、技能和策略)言言语信息:能信息:能陈述用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言文字表达的知识记忆智慧技能:运用符号智慧技能: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事的能力理解、运用理解、运用认知策略:知策略:对内的、控制与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自己的认知知活活动的特殊技能的特殊技能理解、运用理解、运用106动作技能:作技能:习得的、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自身肌肉活动的的能力(属能力(属动作技能作技能领域)域)态度:度:习得的、决定个人行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的内部状状态。(属情感。(属情感领域)域)112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分类-言语信息言语信息言言语信息信息(verbal information)指能用言指能用言语(或或语言言)表达的知表达的知识,是回答世界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是什么的知识。113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分类-智慧技能智慧技能智慧技能智慧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又称理智技能又称理智技能,是指人是指人们运用概念和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事的能力(认知累知累积学学说)。)。114辨辨别是指把事物的不同之是指把事物的不同之处区分开,在教学中主区分开,在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要培养学生能能对相似的事物区分相似的事物区分的能力;的能力;概念概念是反映一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的本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概念学属性,概念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在一大堆各种不同的事物中能主要培养学生在一大堆各种不同的事物中能对同同类事物事物进行分行分类的能力;的能力;115规则是几个概念之是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命的关系,以命题的形式的形式呈呈现,规则学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主要培养学生运用运用规则办事事的的能力,如运用欧姆定律求能力,如运用欧姆定律求电压等;等;高高级规则指通指通过简单规则重新重新组合而得到的合而得到的规则,高,高级规则学学习主要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培养学生运用简单规则以以产生新的生新的规则并解决复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能力 116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分类-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知策略(cognitive stategies)是指运用一些学是指运用一些学习、记忆、思、思维的的规则来来调节和控制人的和控制人的认知行知行为和和过程程,并提高并提高认知效知效率的能力率的能力包括包括对自己的注意、学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和思维方式的方式的选择和修正。和修正。117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分类-动作技能动作技能动作技能作技能(motor skills)是指通是指通过联系所系所习得的、按一定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己身体运自己身体运动的能力的能力118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分类-态度态度态度度(attitudse)是指通是指通过学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形成的影响个体对人、物或人、物或事事,以特定方式以特定方式进行反行反应的心理的心理倾向向119二、言语信息的教学二、言语信息的教学(一)言(一)言语信息学信息学习的条件的条件1.内部条件内部条件(1)已有的有已有的有组织的知的知识(2)编码策略策略2.外部条件外部条件(1)提供有意提供有意义的情境的情境(2)增加增加线索的区索的区别性性(3)重复重复120(二)言语信息的保持策略(二)言语信息的保持策略1.改改进教学的策略教学的策略(1)明确明确识记目的和任目的和任务(2)复述要复述要记忆的材料的材料(3)记学学习笔笔记(4)适量、有效的适量、有效的组织学学习材料材料(5)促使学生促使学生积极、独立的极、独立的进行学行学习活活动(6)适当的适当的过度学度学习(7)运用运用记忆术121(二)言语信息的保持策略(二)言语信息的保持策略2.合理安排复合理安排复习的策略的策略(1)及及时复复习(2)循序复循序复习(3)多多样化复化复习3.正确正确检查知知识,促促进学生学生进行有意行有意义学学习4.培养学生良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品质122三、智慧技能的教学三、智慧技能的教学(一)概念和(一)概念和规则1.概念概念组成:成:(1)概念名称概念名称:如休克、如休克、灭菌等菌等(2)概念属性概念属性:概念的关概念的关键特征、本特征、本质属性属性(3)概念定概念定义:对概念所代表的同概念所代表的同类事物本事物本质属性属性的概括的概括(4)概念例概念例证:概念所代表的同概念所代表的同类事物事物123三、智慧技能的教学三、智慧技能的教学(一)概念和(一)概念和规则2.规则公式、定律、法公式、定律、法则和原理的和原理的总称称,一般用句子来一般用句子来表达表达124(二)概念和规则的教学形式(二)概念和规则的教学形式1.概念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