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 .doc

    • 资源ID:97453367       资源大小:3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 .doc

    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修改)而、之、以、于、为、其、则、乎【而】一、意义或用法:1、表顺承 可译为“然后”“就” 聚室而谋曰  为坛而盟,收而攻蕲。夺而杀尉2、表转折 可译为“然而”、“却”“可是”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 环而攻之而不胜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表并列 可译为“又”“并且”,或不译蔚然而深秀者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 佣者笑而应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面山而居 呼尔而与之朝而往5表示因果关系,“因而”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之】一、意义或用法:1、 作代词(1)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 “她”“它(们)”“这件事”等。愿陛下亲之信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人皆吊之。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复指代词:这,此。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动词“往”,“到.去”例:吾欲之南海,何如?辍耕之垄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孟浩然之广陵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小大之狱渤海之尾 公输盘之攻械尽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甚矣,汝之不惠。5、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怅恨久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久之,目似瞑,意暇甚。6、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7、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8、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一室之内郊田之外四海之内【以】一、意义或用法:1、表行为动作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扶苏以数谏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表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译为“拿”“用” 以刀劈狼首祭以尉首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 可译为“凭借”“依靠”何以战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4、行为动作的对象 可译为“把”例:屠惧,投以骨5、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 可译为“按照”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河曲智叟无以应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7、表结果 可译为“以致” “以至于”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8、动词,“以为,认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皆以美于徐公。9、通“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10、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的限定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自董卓已来自康乐以来(以:表时间)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以:方位)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11、表连接 可译为“而”,或不译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卷石底以出。12、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11、复音虚词“以为”(1)把.当作或作为。全石以为底   以君为长者  因以为号焉。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仁以为己任(2)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   以为妙绝。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自以为不如;12、复音虚词“所以”(1)“用来 ”或“用方法来”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所以动心忍性 吾知所以距子矣,(2)“的原因”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于】一、意义或用法:1、对,对于。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万钟于我何加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介词:在。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其一犬坐于前战于长勺今有人于此3、连词:与,跟,同。例: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曹操比于袁绍。4、从,自。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夫鹓鶵发于南海受地于先王5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至于北海6在.方面。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7比。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所欲有甚于生者8、被。例: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受制于人。9、表原因:因为 、由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0、向。告之于帝。胡不见我于王?11、给。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2、于是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于是鸱得腐鼠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为】一、意义或用法:1、动词:成为,变成。此何遽不为福乎?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2、动词:做、担任、当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项燕为楚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作为,当作。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子墨子解带为城。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4、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必为有窃疾矣。此为何若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5、以为,认为。例:孰为汝多知乎!6、动词,译为:制造、修筑、接受等,翻译比较灵活。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第二个“为”,译为:制造)为坛而盟(修筑)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二个“为”,译为:接受)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唱)7、介词: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仅有“敌船”为火所焚,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士卒多为用者。8、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9、为了。愿为市鞍马为宫室之美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10给,替。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公输盘为我为云梯。(第一个“为”) 尚思为国戍轮台11、对,向。例: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天下唱,宜多应者12、连词,表因果关系 “因为”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例:夫子何命焉为【其】一、意义或用法: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他的。)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其夫呓语。(其:她的。)2.其中,其中的。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其一犬坐于前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舍其文轩。蹲其身,使与台齐4. 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念悲其远也。(其:她)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真无马邪?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等。例:其喜洋洋者矣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欲穷其林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其真不知马也?(其实、恐怕)【则】意义或用法:1、却,可是。例: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欲速则不达2、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3、用在对比句或假设句的后半句中,相当于“那么”“就”。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4、就是。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诚则:“诚”用于前一分句谓语前,强调设想的情况属实,“则”用于后一分句句首,带出结果或推论。可译为“如果真的那么”等例: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6、表示仅限于某种范围。可译为“仅”“只”“才”等。例:及日中,则如盘盂7、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例: 论语十则。【乎】意义或用法: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天下事有难易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然,胡不己乎?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孰为汝多知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同“于”。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颓然乎其间也。4、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5、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6、词尾,无义 例: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轮复习文言虚词练习(参考答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B 皆以美于徐公 属予作文以记之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肉食者谋之 操蛇之神闻之B乃入见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何以战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相与步于中庭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是( )(2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来源:学,科,网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4.下列选项与“子墨子九距之”中的“之”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出师表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A.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时人莫之许也B. 其子杀人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C.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D. 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6下列与“以天下之所顺”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扶苏以数谏故                             B可以一战  C以刀劈狼首                                 D以为妙绝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A. 恶之如鸱枭 B.辍耕之垄上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醉翁之意不在酒8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舍生而取义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皆以美于徐公C行道之人弗受是以谓之“文”也D万钟于我何加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9请找出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中“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成王封伯禽于鲁B告之于帝C熟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D今诸生学于太学10.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断子之手足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以钱币乞之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诲汝知之乎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投诸渤海之尾1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登轼而望之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B. 战于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 何以战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命)D. 乃入见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项是(    )(2分) A.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能谤讥于市朝       战于长勺C.王之蔽甚矣         辍耕之垄上D. 窺镜而自视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B臣之妾畏臣     能以径寸之木   C皆以美于徐公     或以钱币乞之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所欲有甚于生者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君之力   扶苏以数谏故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  义不杀少而杀众   D、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15【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且焉置土石               C  以君之力          无陇断焉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惧其不已                D   操蛇之神闻之             其如土石何                  告之于帝16下列加点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可以一战    C可以调素琴    D皆以美于徐公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以衫蒙其头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老母如其言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D.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18下面加点“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2分) A挟天子而令诸侯 B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 C.国险而民附 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19.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楚庄王欲伐越 B.此智之如目也 齐师伐我 其家甚智其子C.王之伐越,何也 D.庄王乃止 无丝竹之乱耳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徐令彪之少子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D超乃顺风纵火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答案1D 2. B 3.C(A介词,因为。B连词,表示目的。C 介词,用,D介词,凭借)4.B B项中的“之”与题干中的“之”都是代词,用法相同。A项中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中的“之”是动词,意为“往,到去”;D项中的“之”是助词,相当于“的”。5 .B 6.B 7 D 8.B。A项“而”分别表并列和转折;C项“之”分别作结构助词“的”,人称代词“他”。D项“加”的意思分别是“好处”,“虚夸,谎报”。9 .C 10.A 11. A12 . B【解析】选项A中“以”前者的意思是“认为”;后者的意思是“因为”。选项B中“于”都是介词,“在”的意思。选项C中 “之”前者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是动词,“到、往”的意思。选项D中“而”前者表示修饰;后者表示转折。13.B 14.C 15.D 16.B 17.C 18.B D 19.B 20.B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 .doc)为本站会员(yy****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