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
-
资源ID:97456344
资源大小:396.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doc
3.2解一元一次方程(1)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一课时课题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习能力教学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反馈,老师校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 授新教 学 活 动教学环节补充 一、复习提问 1叙述等式的两条性质 2解方程:4(x-)=2 解法1:根据等式性质2,两边同除以4,得: x-= 两边都加,得x= 解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得: 4x-=2 两边同加,得4x= 两边同除以4,得x= 二、新授 公元825年左右,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先讨论下面内容,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1: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x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2x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2×2x(即4x)台 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 列方程:x+2x+4x=140 如何解这个方程呢? 2x表示2×x,4x表示4×x,x表示1×x 根据分配律,x+2x+4x=(1+2+4)x=7x 这样就可以把含x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要注意x的系数是1,不是0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x+2x+4x=140 合并 7x=140 系数化为1 x=20 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 例:某班学生共60分,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何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 分析: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60人分成10份,甲组人数占2份,乙组人数占3份,丙组人数占5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x人 问:本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 答:甲组人数乙组人数丙组人数60 解:设每一份为x人,则甲组人数为2x人,乙组人数为3x人,丙组为5x人,列方程: 2x+3x+5x=60 合并,得10x=60 系数化为1,得x=6 所以2x=12,3x=18,5x=30 答:甲组12人,乙组18人,丙组30人 请同学们检验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即这三组人数的比是否是2:3:5,且这三组人数之和是否等于60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9页练习 (1)x=3 (2)可以先合并,也可以先把方程两边同乘以2 具体解法如下: 解法1:合并,得(+)x=7 即 2x=7 系数化为1,得x= 解法2:两边同乘以2,得x+3x=14 合并,得 4x=14 系数化为1,得 x= (3)合并,得-2.5x=10 系数化为1,得x=-4 2补充练习 (1)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 (2)某学生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多2页,第二天读了全书的少1页,还剩23页没读,问全书共有多少页?(设未知数,列方程,不求解) 解:(1)设每份为x个,则黑色皮块有3x个,白色皮块有5x个 列方程 3x+2x=32 合并,得 8x=32 系数化为1,得 x=4 黑色皮块为4×3=12(个),白色皮块有5×4=20(个) (2)设全书共有x页,那么第一天读了(x+2)页,第二天读了(x-1)页 本问题的相等关系是:第一天读的量+第二天读的量+还剩23页=全书页数 列方程:x+2+x-1+23=x 四、课堂小结 初学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感到不习惯,但一定要克服困难,掌握这种方法,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其中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节课的两个问题的相等关系都是:“总量各部分量的和”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合并就是把类型相同的项系数相加合并为一项,也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合并时,注意x或-x的系数分别是1,-1,而不是0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93页习题32第1、3(1)、(2)、4、5题 2练习册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板书设计: 3.2解一元一次方程(1)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x+2x+4x=140 合并 7x=140 系数化为1 x=20 教后记:初学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感到不习惯,但一定要克服困难,掌握这种方法,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课题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移项法,并知道移项法的依据,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思维策略,体会方程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教学难点对立相等关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反馈,老师校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 授新教 学 活 动教学环节补充 一、复习提问 1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2解方程:+10 二、新授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分析: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第一种分法,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 1每人分3本,那么共分出多少本?(3x本) 2共分出3x本和剩余的20本,可知道什么? 答:这批书共有(3x+20)本 根据第二种分法,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3每人分4本,那么需要分出多少本?(4x本) 4需要分出4x本和还缺少25本那么这批书共有多少本? 答:这批书共有(4x-25)本 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以作为列方程的依据?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不变量)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 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列方程: 3x+20=4x-25 注意变化中的不变量,寻找隐含的相等关系,从本题列方程的过程,可以发现:“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 思考:方程3x+20=4x-25的两边都含有x的项(3x与4x),也都含有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呢? 要使方程右边不含x的项,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都减去4x,同样,把方程两边都减去20,方程左边就不含常数项20,即 3x+20 -4x-20 =4x-25 -4x-20 即 3x-4x=-25-20 将它与原来方程比较,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变为-20后移到方程右边,把原方程右边的4x变为-4x后移到左边 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即可以把方程等号右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等号的左边,也可以把方程左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的右边,注意要先变号后移项,别忘了变号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3x+20=4x-25移项3x-4x=-25-20合并-x=-45系数化为1x=46 由此可知这个班共有45个学生 思考:上面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答:“移项”使方程中含x的项归到方程的同一边(左边),不含x的项即常数项归到方程的另一边(右边),这样就可以通过“合并”把方程转化为x=a形式 在解方程时,要弄清什么时候要移项,移哪些项,目的是什么? 解方程时经常要“合并”和“移项”,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指的就是“合并”和“移项” 如果把上面的问题2的条件不变,“这个班有多少学生”改为“这批书有多少本?”你会解吗?试试看 解法1:从原问题的解答中,已求的这个班有45个学生,只要把x=45代入3x+20(或4x-25)就可以求得这批书的总数为: 3×45+20=135+20=155(本) 解法2:如果不先求学生数,直接设这批书共有x本,又如何布列方程?这时该用哪个“相等关系”列方程呢? 这批书共有x本,余下20本,共分出(x-20)本,每人分3本,可以分给人,即这个班共有人 这批书有x本,每人分4本,还缺少25本,共需要(x+25)本,可以分给人,即这个班共有人 这个班的人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方程 = (你会解这个方程吗?) 即-=+ 移项,得-=+ 合并,得= 系数化为1,得x=155 答:这批书共有155本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1页练习 (1)解:移项,得6x-4x=-5+7 合并,得 2x=2 系数化为1,得x=1 (2)解:移项,得x-x=6 合并,得-x=6 系数化为1,得x=-24 2补充练习 下列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 (1)从3x+6=0得3x=6; (2)从2x=x-1得到2x-x=1; (3)从2+x-3=2x+1得到2-3-1=2x-x 解:(1)错,移项忘了要变号,应改为3x=-6 (2)错原方程中的-1仍然在方程右边,并没有移项,所以不要变号,应改为2x-x-=-1 (3)正确 四、课堂小结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审题和找相等关系,今天解决的这个问题的相等关系不明显,隐含在问题中,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是相等这个相等关系可以作列方程的依据 2正确理解移项法则,移项中常犯的错误是忘记变号,还要注意移项与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有本质区别,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是根据交换律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93页至第94页习题32第2、3(3)(4)、6、7、8题 2练习册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板书设计: 3.2解一元一次方程(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移项法则 3x+20=4x-25 移项3x-4x=-25-20 合并-x=-45 系数化为1x=46教后记:牢记概念有助于后续学习课题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并会验证解的合理性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等量关系,认识方程模型重要性教学难点寻找“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反馈,老师校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 授新教 学 活 动教学环节补充 一、复习提问 1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什么是列方程的关键? 2什么叫移项?什么时候要移项?移项的目的是什么? 二、新授 例3: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观察这一列数,按什么规律排列的,若找到规律,就可以设这三个数中的一个为x,根据这个规律,可以用x表示其余两个数, 再根据这三个数的和是-1701,列出方程 同学们可以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观察: 从符号看:正、负插开,后一个数的符号与它前一个数的符号相反 从绝对值看:1×3=3,3×3=9,9×3=27,27×3=81, 即后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前一个数绝对值的3倍 综合符号、绝对值两方面,这列数的规律是: 前一个数乘以-3得后一个数 解:设这三个相邻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那么第二个数为-3x,第三个数为-3×(-3x)=9x 根据这三个数的和为-1701,得 x+(-3x)+9x=-1701 合并,得7x=-1701 系数化为1,得x=-243 那么-3x=729,9x=-2189 答:这三个数是-243,729,-2187 例4根据下面的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考虑下列问题方式一方式二 月租费30元/月 0本地通话费0.30元/分0.40元/分 (1)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350分,按方式一需要交费多少元?按方式二呢? (2)对于某个本地通话时间,会出现按两种计费方式收费一样多吗? 教师操作投影仪,引导学生读懂表格的意思 分析:(1)本地通话200分,按方式一需交费30+0.30×200=90(元),按方式二需交费0.40×200=80(元),本地通话350分,按方式一需交费30+0.30×350=135(元);按方式二需交费0.4×350=140(元) 出上面计算结果可看到月通话200分时,按方式二计费省钱,月通话300分时按方式一交费,省钱(2)设月累计通话t分,则按方式一要交费(30+0.3t)元,按方式二要交费0.4t元,如果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则 30+0.3t=0.4t 移项,得 30=0.4t-0.3t 合并同类项,得 30=0.1t 系数化为1,得 300=t 即 =t=300 因此,如果一个月内通话300分,那么两种计费方法的收费相同 点评:上述问题(2)可以用方程解决,我们先设累计通话t分,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若这个方程的解符合实际意义,说明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的情况;若此方程没有解或解不符合实际意义(如t为负数),那么就不会出现以上情况 思考:你知道怎样选择计费方式更省钱吗? 即,每月累计通话多少分时选择“方式一”合算,每月累计通话多少分时,选择“方式二”合算? 答:每月累计通话时间大于300分时,选择“方式一”,小于300分时,选择“神州行”省钱 三、议一议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家对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初步认识,同学们回顾以前解决过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你能说出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吗?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如下: 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此框图: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分析数学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求出所列方程的解,检验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如果合理就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不合理则需要重新回到开始,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是:根据题意首先寻找“等量关系”,同时解出方程后注意检验求出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四、巩固练习 1某服装商店出售一种优惠购物卡,花200元买这种卡后,凭卡可以在这家商店按8折购物,什么情况下买卡购物合算? 解:先设在这家商店购物x元时买卡购物和不买卡购物付费相等 列方程:0.8x+200=x,移项,得0.8x-x=-200,合并,得-0.2x=-200系数化为1,得x=1000,那么当购物1000元以上时买卡购物合算 2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解:(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那么爸爸追上小明时,行了180x米,小明行了80x+80×5,根据“当爸爸追上小明时,两人所行距离相等”这个相等关系,列方程:180x=80x+80×5,解方程得x=4,因此,爸爸追上小明用了4分 (2)因为180×4=720(米),1000-720=280(米),所以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280米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94页习题32第8、9、11题 2练习册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板书设计: 3.2解一元一次方程(3)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教后记: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等量关系3.2解一元一次方程(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课题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移项法,并知道移项法的依据,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展思维策略,体会方程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移项法则解方程教学难点对立相等关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反馈,老师校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型 授新教 学 活 动教学环节补充 一、复习提问 1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2解方程:+10 二、新授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分析: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第一种分法,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间的关系 1每人分3本,那么共分出多少本?(3x本) 2共分出3x本和剩余的20本,可知道什么? 答:这批书共有(3x+20)本 根据第二种分法,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3每人分4本,那么需要分出多少本?(4x本) 4需要分出4x本和还缺少25本那么这批书共有多少本? 答:这批书共有(4x-25)本 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以作为列方程的依据?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不变量)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 根据这一相等关系,列方程: 3x+20=4x-25 注意变化中的不变量,寻找隐含的相等关系,从本题列方程的过程,可以发现:“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 思考:方程3x+20=4x-25的两边都含有x的项(3x与4x),也都含有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转化为x=a(常数)的形式呢? 要使方程右边不含x的项,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都减去4x,同样,把方程两边都减去20,方程左边就不含常数项20,即 3x+20 -4x-20 =4x-25 -4x-20 即 3x-4x=-25-20 将它与原来方程比较,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变为-20后移到方程右边,把原方程右边的4x变为-4x后移到左边 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即可以把方程等号右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等号的左边,也可以把方程左边的项改变符号后移到方程的右边,注意要先变号后移项,别忘了变号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3x+20=4x-25移项3x-4x=-25-20合并-x=-45系数化为1x=46 由此可知这个班共有45个学生 思考:上面解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答:“移项”使方程中含x的项归到方程的同一边(左边),不含x的项即常数项归到方程的另一边(右边),这样就可以通过“合并”把方程转化为x=a形式 在解方程时,要弄清什么时候要移项,移哪些项,目的是什么? 解方程时经常要“合并”和“移项”,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指的就是“合并”和“移项” 如果把上面的问题2的条件不变,“这个班有多少学生”改为“这批书有多少本?”你会解吗?试试看 解法1:从原问题的解答中,已求的这个班有45个学生,只要把x=45代入3x+20(或4x-25)就可以求得这批书的总数为: 3×45+20=135+20=155(本) 解法2:如果不先求学生数,直接设这批书共有x本,又如何布列方程?这时该用哪个“相等关系”列方程呢? 这批书共有x本,余下20本,共分出(x-20)本,每人分3本,可以分给人,即这个班共有人 这批书有x本,每人分4本,还缺少25本,共需要(x+25)本,可以分给人,即这个班共有人 这个班的人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方程 = (你会解这个方程吗?) 即-=+ 移项,得-=+ 合并,得= 系数化为1,得x=155 答:这批书共有155本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1页练习 (1)解:移项,得6x-4x=-5+7 合并,得 2x=2 系数化为1,得x=1 (2)解:移项,得x-x=6 合并,得-x=6 系数化为1,得x=-24 2补充练习 下列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 (1)从3x+6=0得3x=6; (2)从2x=x-1得到2x-x=1; (3)从2+x-3=2x+1得到2-3-1=2x-x 解:(1)错,移项忘了要变号,应改为3x=-6 (2)错原方程中的-1仍然在方程右边,并没有移项,所以不要变号,应改为2x-x-=-1 (3)正确 四、课堂小结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审题和找相等关系,今天解决的这个问题的相等关系不明显,隐含在问题中,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是相等这个相等关系可以作列方程的依据 2正确理解移项法则,移项中常犯的错误是忘记变号,还要注意移项与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有本质区别,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是根据交换律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93页至第94页习题32第2、3(3)(4)、6、7、8题 2练习册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与同伴交流板书设计: 3.2解一元一次方程(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移项法则 3x+20=4x-25 移项3x-4x=-25-20 合并-x=-45 系数化为1x=46教后记:牢记概念有助于后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