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教育传播学》试卷一及答案 .doc

    • 资源ID:97461264       资源大小:144.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传播学》试卷一及答案 .doc

    教育传播学期终考试题(A)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总 分得 分得 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传播进入电子传播阶段是在 ( )A19世纪40年代以后 B19世纪70年代末以后C19世纪末以后 D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2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 (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 ( )A双向沟通 B多向传递 C单向流动 D循环往复4被誉为“语言学之父”的是 ( )A皮尔士 B索绪尔 C怀特 D连尼科夫5拉斯韦尔的“5W”模式最初是 ( )A文字模式 B图像模式 C数字模式 D表格模式6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 )A贝罗 B拉斯韦尔 C施拉姆 D德福勒7传播过程中,在接收端将信号转换为符号叫做 ( )A信源编码 B信道编码 C信道译码 D信宿译码8关于符号叙述正确的是 ( )A符号是可以发射的 B符号是具有物理性的C符号是信号的信号 D符号是具体的9聋哑人使用的手势语属于 ( )A象征性动作 B解说性动作C调节性动作 D适应性动作10信息在传递中会损耗、变形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是 ( )A开环结构 B闭环结构 C二步结构 D交叉结构11微笑不但表现在脸面上,还表现在眼睛上和全身肌肉的放松上,这是非语言符号的 ( )A重要性 B普遍性 C多维性 D整体性12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信源的可信性 B内容的说服力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 D媒介的权威性13“老张的画很值钱”这一话语对于语言的误用在于 ( )A个人经验的影响 B两极化的影响C语言内涵的影响 D事实推论的混淆14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 )A香农 B韦弗 C维纳 D皮尔士15内涵意义是 ( )A表示符号与事物间的代表性关系 B往往带有情感上的爱憎C是客观性的 D是字典上所表述的含义16计算机媒体属于 ( )A视觉媒体 B听觉媒体 C视听媒体 D交互媒体17人类最重要的传播工具是 ( )A姿态 B语言 C文字 D图画18传播过程中的译码又被称为 ( )A符号解读 B符号化 C接受信息 D传送信息19计算机网络进入教育领域是在 ( )A20世纪80年代早期 B20世纪80年代后期C20世纪90年代早期 D20世纪90年代后期20施拉姆关于传播的“雷达”功能的比喻是指 ( )A麻醉性功能 B社会协调 C环境监测 D娱乐功能 得 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教育传播系统构成的四要素是指 ( )A教育者 B教育信息 C教育媒体D受教育者 E教育效果2模式的三种主要表示形式是 ( )A图画形式 B语词形式 C图解形式D数字形式 E表格形式3下列关于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信息是客观存在的 B信息是受主观影响的C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 D信息是可以转换的E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4约瑟夫·克拉帕认为受众具有的选择性心理特点是 ( )A选择性思考 B选择性接受 C选择性行动D选择性理解 E选择性记忆5下列属于大众传播特征的是 ( )A拥有广大的受众 B受众量大、分散、不固定C反馈比较容易 D采用某种机械化手段大规模复制信息E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进行传播得 分评卷人三、判断题(认为对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维纳是控制论的创始人。 ( )2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应该包括传播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 ( )3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在重过程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 ( )4信息是消息的内核,消息是信息的外壳。 ( )5传播产生的效果是由传播过程中的语言内容本身所决定的。 ( )6狭义信息度量的条件是只考虑信息的形式,排除信息的语义。 ( )7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是最早阐述传播过程的一个模式。 ( )8“经验之塔”理论是戴尔1964年在视听教学法中提出的。 ( )9传播中的干扰只能减少,不能消除。 ( )10“有限效果论”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 ( )得 分评卷人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怎样正确理解传播的概念?2画出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图,并作适当的解释说明。3简述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4简述共同经验原理,并举例说明。得 分评卷人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分析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异同。2.试述教师的主要传播行为。得 分评卷人六、材料分析题(16分)材料:Internet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众多计算机网络采用TCP/IP协议联接在一起的国际性网络,人们称它为“网之网”或国际互联网。Internet 最早形成于美国,是由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国防部网络 ARPAnet发展而来。现在,Internet 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遍及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Internet 的兴起,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社会的生活。20世纪90年代后期,Internet 进入教育领域,引发了教育传播的巨大变革。结合材料,试分析计算机网络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教育传播学期终考试题(A)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 2B 3.C 4.B 5A 6A 7C 8D 9A 10C11D 12B 13D 14A 15B 16D 17B 18A 19D 20C二、多项选择题 (错选、多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ABCD 2BCD 3ABCDE 4BDE 5ABDE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怎样正确理解传播的概念?答案要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正确理解传播的概念:(1)传播一般是在两个以上的若干人中进行的。(0.5分)(2)传播是一种过程,以发出刺激为开头,以产生反应为结果,没有反应,不算传播。(1分)(3)传播是一种互动,只有传播者的传递活动,没有受传者的接受活动,是不会有传播产生的,反之也一样。(1分)(4)传播者、受播者、信息和通道是传播的基本条件。(1分)(5)传播可以通过语言、文字、音乐、图画、戏剧、舞蹈甚至所有人的行为都可以是传递信息的媒体。(1分)(6)传播的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互相影响,建立共事,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态度。(1分)(7)广义的传播,包括机器传播,自然传播、动物传播和人的传播。(0.5分)2画出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图,并作适当的解释说明。正确画出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图(4分),恰当的解释说明(2分)。信 源编 码信 道译 码信 宿干 扰反 馈3简述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答案要点: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信息体,他载有前人已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信息,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把这些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2分)(2)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是重要的教育信息来源,学生通过与其接触和感知,能获得第一手的真实的感知信息;(2分)(3)教学信息体。是事物信息的载体,包括符号信息载体和机器信息载体,是教学信息的重要来源。(2分)4简述共同经验原理,并举例说明。答案要点:教育传播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换的活动,教师要与学生沟通,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内,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经验范围(4分)。教师学生恰当的举例说明(2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分析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异同。答案要点: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相同点:两者都是人的传播活动,都是以信息传递为核心。(1分)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不同点:(1)大众传播的目的,主要是通报消息、提供娱乐、宣传教育。教育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合格公民,造就优秀人才。(1.5分)(2)大众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为主体的一般大众。教育传播的对象,主要是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1.5分)(3)大众传播的传者,主要是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的编辑、记者和节目的制作者。教育传播的传者,主要是教师、教育管理者和教材编制者。(1.5分)(4)大众传播主要是一种间接的传播,是传者通过媒体(报刊、图书、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向广大公众进行传播。教育传播既可以是通过媒体的间接的传播,又可以是面对面的直接的传播。(1.5分)(5)大众传播中的反馈过程,一般是迂回缓慢,具有更多的单向传播特点。教育传播能较快地收到反馈信息,具有更多的双向交流特点。(1.5分)(6)在大众传播中,信息的选择,有很大的随意性。在教育传播中,信息的选择,有严格的规定性,要求高度的科学性。(1.5分)2试述教师的主要传播行为。答案要点: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的基本传播行为包括教育信息的收集、加工与传递。(1)教育信息的收集a明确信息收集的目标和内容b选择信息源c考虑信息收集的方法(3分)(2)教育信息的加工a将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使之成为有用的。b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使之成为有序的。c将收集的信息进行编码,使之成为易传的。(3分)(3)教育信息的传递a传递的信息要有针对性。b传递的信息应是完备的。c要注意信息的时效。d要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4分)六、分析题 (16分)结合材料,试分析计算机网络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答案要点:20世纪90年代后期,Internet 进入教育领域,引发了教育传播的巨大变革。(1)教育传播观念的变革:从主要满足教育者需要走向主要满足学习者需求的教育传播价值观。(6分)(2)教育传播要素的变革:4大要素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教育者。由把关人变成引导者。教育信息。由模拟信息变成数字信息。教育媒体。由单向交流媒体变成双向、多向交流媒体。受教育者(学习者)。由被动变成主动。(6分)(3)教育传播方式的变革:由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成多对多的网络传播方式。在学校教学传播中,数字化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主流学习方式。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就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多媒体软件和网上资源进行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互联网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环境,给予了有力的支持。(4分)教育传播学期终考试题(B)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总 分得 分得 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传播学“五个W”公式的创始人是 ( )A卡尔·霍夫兰 B拉扎斯菲尔德C哈罗德·拉斯韦尔 D施拉姆2传播过程中,在接收端将符号转换为信息叫做 ( )A信源编码 B信道编码 C信道译码 D信宿译码3教育传播学属于 ( )A横断学科 B综合学科 C交叉学科 D单一学科4符号学的先驱是 ( )A皮尔士 B索绪尔 C怀特 D连尼科夫5教育传播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 ( )A教育者的讲授 B受教育者的学习C发展教育事业 D促进社会进步6学生上下课的铃声属于 ( )A音型 B非语言符号声 C自然音响 D事物音响7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一观点是 ( )A马歇尔·麦克鲁汉 B哈罗德·英尼斯C欧文·戈夫曼 D威尔伯·施拉姆 8下列不属于多伊奇为评价模式提出的判断标准的是 ( )A模式的创见性 B模式的简明性C模式的现实性 D模式的推断性9香农研究电报通信时提出了通讯系统的传播模式的专著是 ( )A传播模式论 B通讯的数学理论C大众传播学诸论 D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论10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 ( )A双向沟通 B多向传递 C单向流动 D循环往复11老师描述圆时,往往用手比划圆形,这种动作属于 ( )A象征性动作 B解说性动作C调节性动作 D适应性动作12狄斯塔尔现象的形式化表述是 ( )A211 B211 C112 D11213“填鸭式”讲课所形成的教育传播系统是 ( )A开环结构 B闭环结构 C二步结构 D交叉结构14媒介的“高清晰度”是指 ( )A字迹清晰  B声音清楚 C信息的明确度高  D画面清晰15在麦克鲁汉眼中,下面属冷媒介的是 ( )A照片 B报纸 C印刷品 D电视16下列不属于德国学者纽曼提出的大众传播三特性的是 ( )A累积性 B深度性 C普遍性 D和谐性17有声电影被用于教育是在 (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18施拉姆对传播功能的概括中不包括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19传播学主要研究的是 ( )A自然传播 B动物传播 C人类传播 D机器传播20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信源的可信性 B媒介的权威性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 D内容的说服力得 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属于传播基本条件的是 ( )A传播者 B受播者 C信息D环境 E通道2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是 ( )A闭环模式 B开环模式C课堂多媒体教学传播模式D远距离媒体教学传播模式E个人自主利用媒体自学的教学传播模式3拉斯韦尔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分为 ( )A控制分析 B内容分析 C媒介分析 D对象分析 E效果分析4传播效果的“子弹论”又称为 ( )A魔弹论 B两极传播论 C靶子论D刺激-反应论 E皮下注射论5罗杰斯在创新推广中提出的采用新事物的阶段是 ( )A获知 B说服 C决定D实施 E确定得 分评卷人三、判断题(认为对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拉斯韦尔是传播学科的创始人。 ( )2教育传播学属于交叉学科中边缘学科。 ( )3经验之塔理论是戴尔1946年在视听教学法中提出的。 ( )4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在其重优化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对比研究。 ( )5教育传播主要是指教育信息的传递或教育信息系统运行。 ( )6即便是一个人,也可能会有传播行为产生。 ( )7狭义信息度量的条件是只考虑信息的语义,排除信息的形式。 ( )8测谎仪是根据非语言符号的多维性原理设计的。 ( )9某种程度上,教师是教育传播中的“把关人”。 ( )10采用-扩散论在本质上属于强效果论。 ( )得 分评卷人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2.画出贝罗的传播过程模式图,并作适当的解释说明。3.简述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4. 简述信息来源原理,并举例说明得 分评卷人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谈谈你所理解的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2.试述麦克鲁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作适当评价。得 分评卷人六、材料分析题(16分)材料:传播学上对传播的分类有所谓的二分法和四分法:前者把传播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后者则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也有人把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分为五个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对传播类型的界定中是没有教育传播的。那么,该如何定位教育传播在传播中地位?教育传播学期终考试题(B)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 2D 3.C 4.A 5B 6D 7A 8D 9B 10C11B 12A 13A 14C 15D 16B 17A 18C 19C 20D二、多项选择题 (错选、多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ABCE 2CDE 3ABCDE 4ACDE 5ABCDE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答案要点: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信息量大、质量高,达到了系统化、科学化(2分);传播媒体多样化、多媒化(2分);传播方式,除口耳相传、读写训练外,又有了人机对话(1分);传播中使用的感官,是视、听觉并用(1分)。2画出贝罗的传播过程模式图,并作适当的解释说明。其中模式图为4分,适当的解释说明为2分。3简述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答案要点: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信息体,他载有前人已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信息,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把这些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2分)(2)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是重要的教育信息来源,学生通过与其接触和感知,能获得第一手的真实的感知信息;(2分)(3)教学信息体。是事物信息的载体,包括符号信息载体和机器信息载体,是教学信息的重要来源。(2分)4简述信息来源原理,并举例说明。有权威、有信誉的人说的话,容易为对方所接受。说话的人是谁,资料的来源是什么,会影响传播的效果。(2分)如果信息的来源是受播者的亲朋好友,或者在受播者心目中是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受播者却是乐意接受这些人传播的影响。(2分)恰当的解释说明(2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谈谈你所理解的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答案要点: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有:(1)教育传播系统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2)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2分)。(3)教育传播内容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4)教育传播符号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5)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6)教育传播中传者和受者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7)教育传播环境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8)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9)教育传播的应用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2试述麦克鲁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作适当评价。答案要点: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1)媒体是人体的延伸(1.5分)。(2)媒体就是信息(1.5分)。(3)媒体有“冷”、“热”之分(1.5分)。(4)媒体是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强大动力(1.5分)。麦克鲁汉的媒体理论,有许多合理的成分,也有不足之处。他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媒体就是信息”的观点,被人们引用最多,影响甚大。他强调媒体本身的重要性,主张研究媒体时,把它与人的感官、心理联系起来考虑,把它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他的这些看法,对于我们研究和认识媒体是有积极意义的(2分)。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了媒体的作用,把它看成是促进社会改变的决定力量。从而使自己走进了“技术决定论”者的队伍。他的“冷”、“热”媒体理论,也是缺乏科学性的(2分)。六、分析题 (16分)如何定位教育传播在传播中地位?答案要点:画出具体的分类图(4分)。材料中所给出的关于传播类型的界定,主要是从传播的手段、传播的规模以及传播的性质等不同的角度分类的,然而教育传播主要是因为传播的信息是教育信息,所研究的是教育信息系统,因此以上的分类方法中也就没有了教育传播。(6分)如果从传播信息的类型来划分,就有了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等,而教育传播是文化传播的一个分支。(6分)第一学期教育传播学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得分评卷人1、 教育传播2、调节性动作3、教育传播媒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得分评卷人1、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所界定的传播的三大功能是: 、 、 。2、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 类传播过程。3、贝罗传播模式将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 、 、和 。4、在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中心工作是信息的 、 与 。5、教育传播环境的功能有: 、 、 和 。三、简述题:(共48分)得分评卷人1、简述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8分)2、画出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图。(8分)3、简述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8分)4、简述非语言符号的功能。(8分)5、简述电子视觉媒体(幻灯、投影等)的特点。(8分)6、简述教育信息的特性。(8分)四、论述题:(共22分)得分评卷人试述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作简要评价。(22分)第一学期教育传播学试题(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传播教育传播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1、2、调节性动作 调节性动作是一种调整、监听、维持或控制他人说话行为的非语言符号。3、教育传播媒体教育传播媒体是是指载有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所界定的传播的三大功能是:监视环境 、应付环境 和 传递遗产 。2、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公众演说 类传播过程。3、贝罗传播模式将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它们是:信源 、 信息 、 通道 和 受播者。4、在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中心工作是信息的收集 、 加工 与 传递 。5、教育传播环境的功能有: 扩展功能 、 增强功能 、 陶冶功能 和 激励功能 。三、简述题:(共48分)1、简述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8分)答案要点: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信息量大、质量高,达到了系统化、科学化(2分);传播媒体多样化、多媒化(2分);传播方式,除口耳相传、读写训练外,又有了人机对话(2分);传播中使用的感官,是视、听觉并用(2分)。2、画出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图。(8分)信 源编 码信 道译 码信 宿干 扰反 馈3、简述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8分)答案要点: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信息体,他载有前人已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信息,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把这些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3分)(2)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是重要的教育信息来源,学生通过与其接触和感知,能获得第一手的真实的感知信息;(2分)(3)教学信息体。是事物信息的载体,包括符号信息载体和机器信息载体,是教学信息的重要来源。(3分)4、简述非语言符号的功能。(8分)答案要点: 非语言符号的主要功能有:(1)传播态度和感情(2分)。恰当简述(0.5分)。(2)补充与强化语词(2分)。恰当简述(0.5分)。(3)代替语词(2分)。恰当简述(1分)。5、简述电子视觉媒体(幻灯、投影等)的特点。(8分)答案要点:电子视觉媒体(幻灯、投影等)的特点有:(1)能使学生观察静止状态下放大了的图像;(2分)(2)能将某些实物、标本、实验放大显示;(2分)(3)幻灯、投影片可以排列成许多不同的序列,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比电影、电视和其它固定序列材料要灵活;(1分)(4)放映时间可长可短,不受限制;(1分)(5)教学软件的制作比较简单;(1分)(6)需要一定的放映和遮光设备,室内太亮会影响画面的清晰度。(1分)6、简述教育信息的特性。(7分)答案要点:(1)目的性。恰当简述(1分)。(2)科学性。恰当简述(1分)。(3)系统性。恰当简述(1分)。(4)已获取性。恰当简述(1分)。(5)可接受性。恰当简述(1分)。(6)多媒体性。恰当简述(1.5分)。(7)反馈性。恰当简述(1.5分)。四、论述题:(共22分)试述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作简要评价。(22分)答案要点: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1)媒体是人体的延伸(4分)。(2)媒体就是信息(4分)。(3)媒体有“冷”、“热”之分(4分)。(4)媒体是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强大动力(4分)。麦克鲁汉的媒体理论,有许多合理的成分,也有不足之处。他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媒体就是信息”的观点,被人们引用最多,影响甚大。他强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传播学》试卷一及答案 .doc)为本站会员(yy****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