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概论》课程代码00185校考含答案 .doc
窗体顶端商品流通概论(课程代码00185)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货币的参与使原来的物物交换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 )· A.W-G-W· B.W-W· C.G-W-G· D.G-W2、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刚性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 A.自然性制约因素· B.商品差价制约因素· C.制度性制约因素· D.产业结构制约因素3、商品流通企业的特征之一,是以商品的购、销、运、存为其( )· A.基本业务· B.核心业务· C.附带业务· D.辅助业务4、下列各类金融市场中,属于资本融通市场的是 ( )· A.同业拆借市场· B.国库券市场· C.企业短期融资市场· D.证券市场5、采取拉引策略最有效的方式是( )· A.广告宣传· B.人员推销· C.营业推广· D.销售促进6、在以下各种运输方式中,适合内陆短途运输、成本较高的一种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7、在以下各种商圈范围中,级差地租较高、店铺价值极高、客流量大且稳定的类型是 ( )· A.都市型· B.区域型· C.社区型· D.专业型8、商业文化的感召力、鼓舞力和凝聚力可概括为商业文化的( )· A.约束功能· B.创新功能· C.传导功能· D.展示功能9、流通行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但目前,流通行业正显示出的特征是 ( )· A.资金密集型· B.技术密集型· C.知识密集型· D.后劳动密集型10、需求上升因而价格上升,该命题反映的是( )· A.需求数量变化· B.需求质量变化· C.需求变化· D.以上都不对11、价格是价值的( )· A.供求表现· B.货币表现· C.经济表现· D.竞争表现12、从宏观上讲,商品流通调控的主体是( )· A.企业自身· B.商品· C.市场· D.国家政府部门13、中介服务交易组织的利润主要取决于( )· A.商品买卖的差价· B.商品交易量的大小· C.商品交易复杂程度· D.商品交易地点14、竞争主要在卖者之间进行的市场是( )· A.卖方市场· B.买方市场· C.供方市场· D.均衡市场15、发展得最为完善和成熟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 A.合伙制企业· B.单业主制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合作制企业16、信用制度的基础是(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17、流通管理现代化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行业管理现代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和( )· A.宏瘸管理现代化· B.微观管理现代化· C.技术管理现代化· D.销售管理现代化18、国家依据市场运行规律的要求,为保证市场有序运行而制定的所有市场主体都必须遵守的法律、规章、制度,称之为( )· A.市场体系· B.市场决策· C.市场纪律· D.市场规则19、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社会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进行( )· A.计划配置· B.自发配置· C.有偿调拨· D.无偿调拨20、物流活动的中心业务是围绕着( )展开的。· A.采购和销售· B.加工和包装· C.运输和储存· D.配送和装卸21、卖方市场的竞争主要在( )之间进行。· A.卖者· B.买者· C.买者和卖者· D.生产者22、发达的商品流通就是以( )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A.商品· B.货币· C.市场· D.商业23、商品流通处于生产和消费的( )地位。· A.前置· B.中介· C.后续· D.终极24、证券市场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外汇市场· D.票据市场25、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劳动力的供求是由( )决定的。· A.经济体制· B.计划机制· C.市场机制· D.人才机制26、需求上升因而价格上升,该命题反映的是( )· A.需求数量变化· B.需求质量变化· C.需求变化· D.以上都不对27、商流涉及商品的( )· A.使用价值运动· B.物质实体运动· C.价值运动· D.空间转移28、发展得最为完善和成熟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 A.合伙制企业· B.单业主制企业· C.公司制企业· D.合作制企业29、企业财务报表属于( )· A.偶然信息· B.指令信息· C.加工信息· D.未来信息30、( )是最简便最短的渠道。· A.直接渠道· B.间接渠道· C.代理渠道· D.三级渠道31、公司式垂直渠道结构是指由同一( )所有的生产机构与销售机构共同组成的结合体。· A.产品· B.市场· C.经营权· D.资本32、生产与消费在( )上的间隔使流通时间效用具有存在的必要。· A.空间· B.地区· C.季节· D.时间33、垂直式渠道结构具有( )集中制订计划,有组织开展经营的特征。· A.专业化管理· B.集中化管理· C.分散化管理· D.多元化管理34、把买来的商品化整为零,进行再销售的企业,称之为( )· A.零售组织· B.批发组织· C.服务企业· D.非商店零售组织35、中介服务交易组织的利润主要取决于( )· A.商品买卖的差价· B.商品交易量的大小· C.商品交易复杂程度· D.商品交易地点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商品流通环节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它一般包含有商品的( )· A.储存· B.消费· C.收购· D.生产· E.运输2、商品流通企业的基础要素包括( )· A.知识· B.文化· C.网络· D.人员· E.资金3、批发渠道的作用有( )· A.扩大流通范围· B.缩短流通时间· C.节省流通资金· D.增加商品使用价格· E.降低流通费用4、商品流通调控的主要方式有( )· A.行政手段调控方式· B.经济手段调控方式· C.法律手段调控方式· D.信息手段调控方式· E.国际合作手段调控方式5、商业文化的增值功能主要是通过商品与服务等载体表现为( )· A.艺术附加值的增值· B.使用价值的增值· C.时尚心理的增值· D.满意服务的增值· E.经营手段的增值6、互相替代的商品在价格上倾向于( )· A.同涨· B.同落· C.此涨彼落· D.无规律· E.负相关7、按竞争结构划分,市场分为( )·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E.国家市场8、流通领域的加工业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 A.农副产品加工· B.商办轻纺工业· C.商办机械工业· D.再生资源加工· E.废品变卖9、期货商品应具备( )等基本条件。· A.保存时间长· B.品质可以划分· C.商品可供量大· D.有众多的卖者和买者· E.价格波动频繁10、直复零售的形式主要有( )· A.邮购· B.访问推销· C.电视商场· D.自动售货· E.电话订购11、生产资料流通渠道类型包括( )· A.生产者用户· B.生产者零售者消费者· C.生产者经销商用户· D.生产者代理商用户· E.生产者代理商经销商用户12、批发渠道的作用是( )· A.最终实现商品的价值· B.缩短流通时间· C.扩大流通范围· D.节省流通资金· E.降低流通费用13、场所式市场的基本特点有( )· A.时间性· B.地点性· C.聚散性· D.服务性· E.两重性14、经济政策主要包括(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收入与分配政策· D.国家计划· E.行业管理15、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职能主要有( )· A.行业规划· B.指导服务· C.协调合作· D.培训人才· E.制定行业政策第三大题:填空题1、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普通商品中分离出来,专门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特殊商品是( )。2、商人文化是商业伦理文化的重要内容及其实践的体现,它的主要组成可用( )五个字来表现3、我国原国内贸易局在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中,将中国零售业商店分类确定为;( )、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等8类4、流通现代化主要是指 ( )的现代化5、与商流对应的是 ( ) ,是指涉及商品实体转移的使用价值运动。6、综合商杜是以( )为主导。兼具金融、信息、服务、组织等功能的国际化、实业化、多元化、集团化的综合性商业组织。7、在市场主体结构中,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 )。8、电子商务的特点可以用( )式服务来概括9、商品流通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实现( )的基本平衡。10、B2B是指( )的交易行为。销售的两品往往是中问产品,交易中的客户是产业用户或者经营者。11、供求关系的客体是_。12、价格机制作为利益范畴和供求关系的指示器,是市场机制的_要素。13、三来一补是国际贸易中_等贸易方式的简称。14、许可证贸易已成为_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15、流通现代化主要是指_的现代化。16、商业利润和其他产业利润一样,是_的差额。17、由于商品具有_两重性矛盾,致使商流和物流的运动存在着分离的可能性。18、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各种_市场。19、商品流通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实现_的基本平衡。20、商品流通过程是通过交易活动,实现商品从生产领域向_运动的过程。第四大题:名词解释题1、流通费用2、特许连锁3、流通业态4、商业道德5、商品流通网络6、商品流通7、商品流通的时间效用8、行业管理9、商品供给第五大题:简答题1、简述商品流通企业的特点?2、确定流通方式的意义有哪些?3、批发组织的形式有哪些?4、简述组织商品合理运输的途径。5、简述商业文化的基本内容?6、简单商品流通有何特点?7、简述供求关系的内涵。8、饮食服务业有哪些特征?9、简述流通社会化观念的主要内容。10、简述商品交换对商品生产的制约作用。第六大题:论述题1、试述连锁经营的作用与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2、联系我国流通业实际论述提高流通效益的途径。3、联系我国流通业实际论述提高流通效益的途径。窗体顶端商品流通概论(课程代码00185)(本菜单只显示题量80%的答案)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1:A2:A3:A4:D5:A6:B7:A8:A9:B10:C11:B12:D13:B14:B15:C16:A17:A18:D19:B20:C21:B22:D23:B24:B25:C26:C27:C28:C29:C第二大题:多项选择题1:A, C, E2:C, D, E3:A, B, C, E4:A, B, C, D5:A, C, D6:A, B7:A, B, C, D8:A, B, C, D9:A, B, C, D, E10:A, C, E11:A, C, D, E12:B, C, D, E13:A, B, C, D第三大题:填空题1:货币2:德、仪、信、智、情3:百货店4:流通力5:物流6:商业职能7:企业8:自选9: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或供求10:企业与企业之间11:商品12:动力13: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料生产,补偿贸易14:技术15:流通力16:收入减去成本17:使用价值和价值第四大题:名词解释题1:流通费用:是商品在流通领域所支付的物质资料费用和劳动报酬的总和。2:特许连锁:总部同加盟店铺签订合同,特授权其使用自己的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和其它为总部所独有的经营技术,在同样的形象下进行商品销售及劳务服务。3:流通业态:是流通产业经营的形态,由商品流通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所构成4:商业道德:是商品流通过程中调整商人同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全些同国家、社会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5:商品流通网络:指各种流通组织和当事人根据商品的自然流向原则,所各种商业渠道和商业网点联结起来而形成的多层次、开放型、相互交织、形如蛛网的流通有机体6: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7:是指由于商品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非同步性和非一致性而使流通成为必要。8:是对具有技术同一性行业所有企业活动的管理。第五大题:简答题1:答:(1)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2)企业具有盈利性(3)企业从事的是商品经济活动(4)企业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5)企业具有组织结构的统一性和整体性2:答:(1)流通方式关系着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2)流通方式制约着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组织形式(3)流通方式制约着商品流通的速度、进而制约着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4)流通方式是市场秩序的重要保证3:答:(1)商人批发商。(2)代理批发商。(3)制造商的分销机构和销售办事处。(4)批发市场。4:答:(1)按商品的自然流向组织运输(2)缩短运输路线、减少中间环节(3)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4)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5:答:(1)内容组合 (2)商业环境文化(3)商品文化(4)商业营销文化(5)商业组织制度文化(6)商业伦理文化6:(1)在形式上的特点:以卖开始,以买结束,先卖后买。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两种不同的商品,货币在整个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整个过程以让渡商品开始,以支付货币得到商品结束。(2)在目的和内容上的特点:目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交换是流通的内容。就其纯粹形态来说是等价物的交换,不是增加价值的手段。7: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研究的核心,在商品的供求关系上再现了下列关系: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买者和卖者的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8:劳动密集性、手工操作性、多功能性、安全卫生性、文化特性。9:统一的全社会流通的管理体系;统一的全国的市场;流通企业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第六大题:论述题1:答:作用:A有利于通过流通体制改革,实现流通产业现代化。B有利于加快国合商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C有利于发挥国合商业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政府对市场物价的调控。D有利于引导消费、指导生产、扶优汰劣,保护消费者的利益。E有利于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F有利于重组我国的国合商业批发体系。现状:目前主要是四种形式。A便民连锁店。B连锁超级市场和货仓式的廉价商场。C连锁百货商场。D专营连锁店。发展的趋势。要求联系当前的新情况来谈。2:答:提高流通效益的基本途径:不断扩大经营成果;不断降低劳动耗费和占用。联系实际: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3:提高流通效益的基本途径:不断扩大经营成果;不断降低劳动耗费和占用。联系实际: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窗体底端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