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病例回顾分析一例 .ppt
病例汇报及回顾分析病例汇报及回顾分析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徐瑞辰、庞华军病例病例患者患者 女女 4848岁,因间断头晕岁,因间断头晕1 1月余,睡眠差为主诉入院。月余,睡眠差为主诉入院。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右侧下肢感觉减退。右侧下肢感觉减退。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既往史无特殊。既往史无特殊。病史摘要病史摘要T1WIT2WIFlairA.A.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B.B.脑膜瘤脑膜瘤C.C.听神经瘤听神经瘤D.D.其它来源神经源性肿瘤其它来源神经源性肿瘤手术记录手术记录 麻醉生效,左侧卧位,取右侧枕下乳突下2厘米发迹内纵行切口,长约10厘米,上方约平耳轮顶点线,下方达枕下;切开头皮、枕下部肌肉,直达枕骨鳞部骨质;颅骨钻钻孔3枚,咬骨钳及磨钻扩大骨窗约6*5厘米2,乳瓣状切开硬脑膜,基底部连于乙状窦,在手术显微镜下,将小脑半球牵向内下方,放出部分脑脊液,见肿瘤生长于桥小脑角及向上生长至中颅窝,质软,有包膜,仔细瘤内分块切除肿瘤,肿瘤包裹面听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及后组颅神经,仔细分离,尽可能保留神经。肿瘤向上生长部分无法切除,术前向患者家人详细交待此情况。术区仔细止血。盐水冲洗术区,无活动性出血,严密缝合硬脑膜,骨窗用66cm钛网覆盖,用3枚钛钉固定牢靠。硬膜外放置一根引流管,另戳洞引出,并固定。缝合头皮下肌肉层、头皮下、头皮,敷料覆盖切口,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毕。双侧瞳孔约2mm,光反射迟钝。带气管插管送往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桥小脑角及向上生长至中颅窝,质软桥小脑角及向上生长至中颅窝,质软有包膜有包膜肿瘤包裹面听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及后组颅神经肿瘤包裹面听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及后组颅神经脑膜瘤(混合型)、脑膜瘤(混合型)、WHO级级病理结果:病理结果:桥小脑角区肿瘤桥小脑角区肿瘤听神经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膜瘤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胆脂瘤胆脂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其他神经鞘瘤01020304050607080桥小脑角区肿瘤发病率桥小脑角区肿瘤发病率桥小脑角区肿瘤桥小脑角区肿瘤脑膜瘤脑膜瘤 脑膜瘤脑膜瘤脑膜瘤脑膜瘤 起源于脑膜的帽状细胞,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非胶质细胞性颅起源于脑膜的帽状细胞,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非胶质细胞性颅起源于脑膜的帽状细胞,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非胶质细胞性颅起源于脑膜的帽状细胞,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非胶质细胞性颅内脑外肿瘤,发病率占手术证实颅内肿瘤的内脑外肿瘤,发病率占手术证实颅内肿瘤的内脑外肿瘤,发病率占手术证实颅内肿瘤的内脑外肿瘤,发病率占手术证实颅内肿瘤的13%-19%13%-19%13%-19%13%-19%。亦好发于桥脑小脑角区,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亦好发于桥脑小脑角区,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亦好发于桥脑小脑角区,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亦好发于桥脑小脑角区,占桥小脑角区肿瘤的8%8%8%8%10%10%10%10%,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男女发病占比约为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男女发病占比约为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男女发病占比约为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男女发病占比约为1:21:21:21:2。缪飞,展颖,沈天真,等.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2):81-84.韩路军,张雪林,邱士军,等.MRI对脑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价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2):1946-1948.脑膜瘤脑膜瘤 CTCT:平扫多呈椭圆形,以平扫多呈椭圆形,以平扫多呈椭圆形,以平扫多呈椭圆形,以宽基底宽基底宽基底宽基底与岩骨相连,中心不在内听道,与岩骨相连,中心不在内听道,与岩骨相连,中心不在内听道,与岩骨相连,中心不在内听道,岩骨可有骨质增生或破坏,肿瘤为等或高密度,瘤内可见沙岩骨可有骨质增生或破坏,肿瘤为等或高密度,瘤内可见沙岩骨可有骨质增生或破坏,肿瘤为等或高密度,瘤内可见沙岩骨可有骨质增生或破坏,肿瘤为等或高密度,瘤内可见沙砾样钙化,坏死和囊变少见,增强后呈显著均匀强化。砾样钙化,坏死和囊变少见,增强后呈显著均匀强化。砾样钙化,坏死和囊变少见,增强后呈显著均匀强化。砾样钙化,坏死和囊变少见,增强后呈显著均匀强化。脑膜瘤脑膜瘤 MRIMRI:平扫平扫平扫平扫T1WIT1WIT1WI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多伴有流空血管信号,呈等或稍低信号,多伴有流空血管信号,呈等或稍低信号,多伴有流空血管信号,呈等或稍低信号,多伴有流空血管信号,T2WIT2WIT2WIT2WI呈等呈等呈等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呈均匀一致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呈均匀一致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呈均匀一致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呈均匀一致显著显著显著显著强化,并可见强化,并可见强化,并可见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脑膜尾征脑膜尾征脑膜尾征,这一征象对诊断脑膜瘤很有帮助,但不是脑膜瘤特有征象,这一征象对诊断脑膜瘤很有帮助,但不是脑膜瘤特有征象,这一征象对诊断脑膜瘤很有帮助,但不是脑膜瘤特有征象,这一征象对诊断脑膜瘤很有帮助,但不是脑膜瘤特有征象,脑膜尾征的出现是肿瘤细胞浸润了增厚的硬脑膜所致。,脑膜尾征的出现是肿瘤细胞浸润了增厚的硬脑膜所致。,脑膜尾征的出现是肿瘤细胞浸润了增厚的硬脑膜所致。,脑膜尾征的出现是肿瘤细胞浸润了增厚的硬脑膜所致。王中秋,施增儒.磁共振对颅内脑膜瘤的诊断(附65例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4(6):330-333.听神经瘤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又称神经鞘瘤及听神经施万细胞瘤听神经瘤又称神经鞘瘤及听神经施万细胞瘤听神经瘤又称神经鞘瘤及听神经施万细胞瘤听神经瘤又称神经鞘瘤及听神经施万细胞瘤 发病率男女相仿,左、右发生率相仿,偶见双侧性。发病率男女相仿,左、右发生率相仿,偶见双侧性。发病率男女相仿,左、右发生率相仿,偶见双侧性。发病率男女相仿,左、右发生率相仿,偶见双侧性。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听神经瘤极少真正发自听神经,而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听神经瘤极少真正发自听神经,而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听神经瘤极少真正发自听神经,而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听神经瘤极少真正发自听神经,而多来自前庭上神经,其次为前庭下神经多来自前庭上神经,其次为前庭下神经多来自前庭上神经,其次为前庭下神经多来自前庭上神经,其次为前庭下神经 良性肿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良性肿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良性肿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良性肿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7%7%7%7%12%12%12%12%,占桥小脑角肿瘤的占桥小脑角肿瘤的占桥小脑角肿瘤的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80%80%80%95%95%95%95%。多见于成年人,高峰在。多见于成年人,高峰在。多见于成年人,高峰在。多见于成年人,高峰在3030303050505050岁,岁,岁,岁,20202020岁以下者少见。岁以下者少见。岁以下者少见。岁以下者少见。万水治,史玉振,童明敏,等.3.0T磁共振成像对听神经瘤的诊断及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对照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2):164-167.听神经瘤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听神经瘤临床以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为主要表现。临床以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为主要表现。临床以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为主要表现。临床以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为主要表现。早期早期早期早期 出现一侧耳鸣、听力减退及眩晕,少数患者时出现耳聋。耳出现一侧耳鸣、听力减退及眩晕,少数患者时出现耳聋。耳出现一侧耳鸣、听力减退及眩晕,少数患者时出现耳聋。耳出现一侧耳鸣、听力减退及眩晕,少数患者时出现耳聋。耳鸣可伴有发作性眩晕或恶心、呕吐。鸣可伴有发作性眩晕或恶心、呕吐。鸣可伴有发作性眩晕或恶心、呕吐。鸣可伴有发作性眩晕或恶心、呕吐。中期中期中期中期 压迫同侧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出现面肌抽搐及泪腺分泌减压迫同侧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出现面肌抽搐及泪腺分泌减压迫同侧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出现面肌抽搐及泪腺分泌减压迫同侧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出现面肌抽搐及泪腺分泌减少,或有轻度周围性面瘫。少,或有轻度周围性面瘫。少,或有轻度周围性面瘫。少,或有轻度周围性面瘫。晚期晚期晚期晚期 引起交叉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不引起交叉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不引起交叉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不引起交叉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发生脑稳、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发生脑稳、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发生脑稳、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食呛咳等。发生脑脊液循环梗阻则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或继脊液循环梗阻则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或继脊液循环梗阻则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或继脊液循环梗阻则有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视乳头水肿或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发性视神经萎缩。发性视神经萎缩。发性视神经萎缩。CTCT:平扫时平扫时平扫时平扫时以内听道为中心,呈以内听道为中心,呈以内听道为中心,呈以内听道为中心,呈边界较清楚的等、低密度或混杂密边界较清楚的等、低密度或混杂密边界较清楚的等、低密度或混杂密边界较清楚的等、低密度或混杂密度,较大者可发生囊变、坏死,少数可引起周边骨质的吸收、度,较大者可发生囊变、坏死,少数可引起周边骨质的吸收、度,较大者可发生囊变、坏死,少数可引起周边骨质的吸收、度,较大者可发生囊变、坏死,少数可引起周边骨质的吸收、破坏;增强后多呈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破坏;增强后多呈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破坏;增强后多呈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破坏;增强后多呈实质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CT CT CT CT上内听道扩大最具特征性,为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上内听道扩大最具特征性,为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上内听道扩大最具特征性,为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上内听道扩大最具特征性,为定性诊断的重要依据。听神经瘤听神经瘤MRIMRI:肿瘤主体位于桥脑小脑角,与硬脑膜呈锐角相交,常有一蒂与肿瘤主体位于桥脑小脑角,与硬脑膜呈锐角相交,常有一蒂与肿瘤主体位于桥脑小脑角,与硬脑膜呈锐角相交,常有一蒂与肿瘤主体位于桥脑小脑角,与硬脑膜呈锐角相交,常有一蒂与内听道相连,为内听道相连,为内听道相连,为内听道相连,为圆形或分叶状,多呈不均匀长圆形或分叶状,多呈不均匀长圆形或分叶状,多呈不均匀长圆形或分叶状,多呈不均匀长T1T1T1T1、长、长、长、长T2T2T2T2信号,信号,信号,信号,常有囊变,常有囊变,常有囊变,常有囊变,DWIDWIDWIDWI上呈等低信号,以低信号为主。上呈等低信号,以低信号为主。上呈等低信号,以低信号为主。上呈等低信号,以低信号为主。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囊壁呈环形强化。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囊壁呈环形强化。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囊壁呈环形强化。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囊壁呈环形强化。听神经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 起源于起源于起源于起源于中颅窝中颅窝中颅窝中颅窝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半月节、后颅窝后颅窝后颅窝后颅窝三叉神经根鞘三叉神经根鞘三叉神经根鞘三叉神经根鞘。在。在。在。在脑神经鞘瘤的发病率仅次于听神经鞘瘤脑神经鞘瘤的发病率仅次于听神经鞘瘤脑神经鞘瘤的发病率仅次于听神经鞘瘤脑神经鞘瘤的发病率仅次于听神经鞘瘤生长部位有三:生长部位有三:生长部位有三:生长部位有三:1 1 1 1、后颅窝三叉神经根、后颅窝三叉神经根、后颅窝三叉神经根、后颅窝三叉神经根(41.341.341.341.3%国内国内国内国内 24%24%24%24%国国国国外)外)外)外),2 2 2 2、中颅窝鞍旁三叉神经节、中颅窝鞍旁三叉神经节、中颅窝鞍旁三叉神经节、中颅窝鞍旁三叉神经节(40404040%国内国内国内国内 45%45%45%45%国外)国外)国外)国外),3 3 3 3、哑铃状跨中后颅窝之间哑铃状跨中后颅窝之间哑铃状跨中后颅窝之间哑铃状跨中后颅窝之间(10.710.710.710.7%国内国内国内国内 2%2%2%2%国外)国外)国外)国外),4 4 4 4、肿瘤主、肿瘤主、肿瘤主、肿瘤主体位于颅外体位于颅外体位于颅外体位于颅外(8 8 8 8%国内国内国内国内 8%8%8%8%国外)国外)国外)国外)三叉神经瘤一般中年起病,高峰年龄为三叉神经瘤一般中年起病,高峰年龄为三叉神经瘤一般中年起病,高峰年龄为三叉神经瘤一般中年起病,高峰年龄为4040404050505050岁,最高发岁,最高发岁,最高发岁,最高发病年龄为病年龄为病年龄为病年龄为383838384040404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岁;女性略多于男性岁;女性略多于男性岁;女性略多于男性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李春芳,王承缘.三叉神经鞘瘤的MRI诊断J.放射学实践,1999,14(2):87-89.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 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刺激或破坏症状,表现为患侧三叉神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刺激或破坏症状,表现为患侧三叉神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刺激或破坏症状,表现为患侧三叉神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刺激或破坏症状,表现为患侧三叉神经痛,感觉减退,面部麻木,咀嚼肌萎缩,后颅窝肿瘤则呈经痛,感觉减退,面部麻木,咀嚼肌萎缩,后颅窝肿瘤则呈经痛,感觉减退,面部麻木,咀嚼肌萎缩,后颅窝肿瘤则呈经痛,感觉减退,面部麻木,咀嚼肌萎缩,后颅窝肿瘤则呈现耳鸣,听力障碍,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出现咀嚼肌萎缩和现耳鸣,听力障碍,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出现咀嚼肌萎缩和现耳鸣,听力障碍,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出现咀嚼肌萎缩和现耳鸣,听力障碍,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出现咀嚼肌萎缩和瘤内脂肪变性为其特征性改变。瘤内脂肪变性为其特征性改变。瘤内脂肪变性为其特征性改变。瘤内脂肪变性为其特征性改变。影像学上影像学上影像学上影像学上三叉神经瘤呈三叉神经瘤呈三叉神经瘤呈三叉神经瘤呈哑铃状,跨颅脑中、后颅窝生长为哑铃状,跨颅脑中、后颅窝生长为哑铃状,跨颅脑中、后颅窝生长为哑铃状,跨颅脑中、后颅窝生长为特征性表现特征性表现特征性表现特征性表现,影像特征与听神经瘤相似,但无第,影像特征与听神经瘤相似,但无第,影像特征与听神经瘤相似,但无第,影像特征与听神经瘤相似,但无第7 7 7 7、8 8 8 8对脑神对脑神对脑神对脑神经束增粗。经束增粗。经束增粗。经束增粗。三叉神经的解剖定位是诊断神经鞘瘤的关键三叉神经的解剖定位是诊断神经鞘瘤的关键三叉神经的解剖定位是诊断神经鞘瘤的关键三叉神经的解剖定位是诊断神经鞘瘤的关键。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1.缪飞,展颖,沈天真,et al.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0(2):81-84.2.李茂,梁漱溟.MR增强检查在桥小脑角肿瘤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12):889-891.3.田树平,黄敏华,郑奎宏,et al.磁敏感加权成像及增强T1WI FLAIR序列在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MR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8(4):353-358.4.朴京虎,岳树元,杨树源.三叉神经鞘瘤17例临床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1):45-46.5.方文辉,刘国瑞,郑文斌,et al.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6,4(1):3-5.6.黄谋清,姚振威,黄丙仓.桥小脑角区肿瘤CT和MR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9,15(3):221-226.7.徐善福,崔二峰,唐永强.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2):55-56.8.常东胜,徐成,崔翠萍.桥小脑角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3):190-193.9.兰文婧,谷艳英,王大伟,et al.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J.吉林医学,2006,27(9):1034-1036.相关引用相关引用相关引用相关引用小结小结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膜瘤脑膜瘤脑膜瘤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胆胆脂瘤脂瘤部位以内听道为中心桥小脑角区桥小脑角前方桥小脑角区病灶形态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圆形或半球形哑铃状分叶状或不规则形,有匍匐生长的特点内听道扩大一般无扩大无扩大无扩大临近骨质内听道骨质吸收临近骨质可有增生改变肿瘤侧颞骨可破坏鼓室盖缺损,听骨链破坏严重可以乙状窦壁等钙化少见多见,砂粒样少见少见,壳状强化特点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听神经强化明显均匀强化,有脑膜尾征实质部分均匀强化本身不强化,周围肉芽组织可强化备注强化最明显回顾总结分析回顾总结分析 对于典型的脑膜瘤对于典型的脑膜瘤对于典型的脑膜瘤对于典型的脑膜瘤,通过影像检查即可诊断通过影像检查即可诊断通过影像检查即可诊断通过影像检查即可诊断,而对于影像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而对于影像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而对于影像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而对于影像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影像则易误诊;本次病变脑影像则易误诊;本次病变脑影像则易误诊;本次病变脑影像则易误诊;本次病变脑膜瘤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结合本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分析如下:此病例肿瘤膜瘤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结合本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分析如下:此病例肿瘤膜瘤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结合本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分析如下:此病例肿瘤膜瘤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结合本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分析如下:此病例肿瘤包绕多组颅神经并有匍匐生长包绕多组颅神经并有匍匐生长包绕多组颅神经并有匍匐生长包绕多组颅神经并有匍匐生长趋势趋势趋势趋势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但存在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但存在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但存在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但存在“脑膜尾征脑膜尾征脑膜尾征脑膜尾征”明显均匀强化、未见囊变明显均匀强化、未见囊变明显均匀强化、未见囊变明显均匀强化、未见囊变内听道未见扩大内听道未见扩大内听道未见扩大内听道未见扩大,应考虑到,应考虑到,应考虑到,应考虑到均是支持脑膜瘤的重要征象,同时患者并均是支持脑膜瘤的重要征象,同时患者并均是支持脑膜瘤的重要征象,同时患者并均是支持脑膜瘤的重要征象,同时患者并无神经源性相关症状无神经源性相关症状无神经源性相关症状无神经源性相关症状也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资料。也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资料。也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资料。也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资料。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密切结合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密切结合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密切结合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密切结合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只有正确认识这些表现,才能提高诊,只有正确认识这些表现,才能提高诊,只有正确认识这些表现,才能提高诊,只有正确认识这些表现,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断的准确性。断的准确性。断的准确性。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