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doc
-
资源ID:97488719
资源大小:43.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医学检验技术——《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doc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由理化检验理论知识和实践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理化检验理论知识包括绪论、水、食品、空气、化妆品、生物材料、土壤与底质的检验等十八个项目,实践内容包括卫生理化检验技术中常用仪器设备的参观与使用。(二)课程基本理念1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改性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学校)为主导,以解决基层医学检验岗位实际问题为引领,以基层实际应用技能为主线,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2以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根本,以理化检验项目理论知识培养为重点。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活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增强教材可读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课程设计思路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学校)为纲领,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导向,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结合农村医学检验工作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内容上做到“宁宽勿深”,深入浅出,重视图、表的合理应用,变难为易、化繁为简,体现“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特点,构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教材体系。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对卫生理化检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一般实践仪器的辨识的训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到检验专业工作实践中去,从而达到职业学校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的目的,提高解决卫生检验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总学时18学时。其中,理论14学时,实践4学时。除此之外,本门课程的每堂课均应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二、课程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各类样品常见成分的检测。2熟悉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在临床检验工作、农村卫生工作及其他检验与监督中的应用。(二)技能教学目标通过各章节的沟通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对卫生理化检验技术方法和理论的理解,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三)素质教学目标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2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学善思的学习习惯;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全面较强的适应能力。3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研究、解决沟通问题。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绪论1掌握: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定义、意义、分类及理化检验工作的一般程序。2熟悉: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检验报告书的格式;样品分析前处理的常用方法。3了解: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常用分析方法;卫生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措施。4能掌握样品分析前处理的实验要领。5学会标准曲线和室内质控图的绘制方法。(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掌握:水样采集的设备,各类水样的采集方法。2熟悉:影响水样的因素,各检测项目水样的保存方法。3了解:水质检验的项目内容与卫生学意义。4初步掌握采集各类水样的技能,熟习各类水样采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5初步学会生活饮用水主要检验项目的水样保存方法。(三)水的物理性状和PH的检验1掌握:水的臭和味、色度的概念,熟悉水的肉眼可见物、浑浊度的概念;测定结果的处理和计算方法。2熟悉:水的臭和味、色度测定的方法原理;电位法的基本原理。3了解:水的物理性状和PH检验的项目内容和卫生学意义4能根据检测项目正确采集和保存水样。5能运用感官检查法检测水的臭和味、肉眼可见物等感官性状;能完成水的色度、浑浊度测定;能正确测定水的PH值等。(四)水中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检验1掌握:溶解氧等基本概念;测定结果的处理和计算方法。2熟悉:水中“三氮”和“三氧”、总有机氮的卫生学意义和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3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卫生学意义。4能运用碘量法、高锰酸钾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进行测定。5能正确使用测量中的各种仪器。(五)水中有机成分的检验1掌握:测定结果的处理和计算方法。2熟悉:挥发酚及三氯甲烷测定的方法原理;测定方法的注意事项。3了解:挥发酚及三氯甲烷的物理性状和卫生学意义。4能正确完成挥发酚、三氯甲烷的测定操作。5学会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及维护与保养。(六)水中金属成分的检验1掌握:水的总硬度、铜、铁、锰、铬等项目检验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2熟悉:原子吸收法和离子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及方法特点。3了解:水中金属成分检验的项目内容与检验方法;水中金属成分的来源及检验的卫生学意义。4能做总硬度的测定;能做铜、铁、锰、铬等金属成分的测定。5能正确使用测量中的仪器并能够正确保养。(七)水中无机非金属成分的检验1掌握: 离子电极法测定氟化物、硝酸银测定氯化物、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氰化物、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催化示波极谱法测定硒的方法原理;测定结果处理和计算方法。2熟悉:硫酸高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化物、离子色谱法测定氯化物、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砷和硒、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和硒的方法原理。3了解:水中无机非金属成分的来源、检验的项目内容及检测的卫生学意义。4能正确完成各种非金属成分检验的操作。5能够正确使用测定仪器并做好保养维护。(八)食品样品的抽取、制备和保存1掌握:食品样品的保存原则与方法。2熟悉:食品样品的采集原则。3了解:食品样品制备的含义。4初步学会各类食品样品的制备方法、食品采样工具和制备工具的使用方法。5学会食品样品的采集方法;能够正确保存食品样品。(九)食品中水分、灰分和无机盐的测定1掌握:食品中水分、灰分和钙、磷无机盐测定的方法原理;测定结果的处理和计算方法。2熟悉:原子吸收法的基本原理。3了解:食品中水分、灰分和无机盐检测的项目内容和卫生学意义。4能正确用直接干燥法、灼烧质量法测定食品中水分、灰分含量;用原子吸收法、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钙、磷含量。5能够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并做好维护保养。(十)食品中三大营养成分的检验1掌握:酸水解法测定脂类/裴林试剂直接滴定法测定糖类和凯多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原理;测定结果的处理和计算方法。2熟悉:索氏抽提法测定脂类/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糖类/酸水解法测定蔗糖的方法原理。3了解:食品中脂类/糖类和蛋白质测定的意义。4学会酸水解法测定脂类/裴林试剂直接滴定法测定糖类和凯多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操作方法5学会使用测定仪器并做好维护保养。(十一)食品中维生素的测定1掌握:固盐蓝光B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A的方法原理;测量结果的处理和计算方法。2熟悉: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3了解:食品中维生素检测的项目内容和卫生学意义。4学会维生素A/B1/C的测定操作和各检测项目样品的预处理方法。5学会使用检测仪器并做好维护保养。(十二)食品添加剂的检验1掌握:薄层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色素的方法原理。2熟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方法原理;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与定性/定量方法。3了解:食品添加剂检验的项目内容与检验的卫生学意义;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使用原则。4学会薄层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人工合成色素的操作方法;各项目测定的样品预处理方法。5学会检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十三)食品中有害污染物的检验1掌握: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概念;食品中有害污染物检验项目内容和检验方法;测定结果的处理和计算方法。2熟悉:食品中有害污染物/农药/总砷的概念;氰化物/砷/汞等化学性食物中毒加速鉴定的方法原理/分析步骤和注意事项。3了解:食品中有害污染物的来源与检验的卫生学意义。4能正确采集/保存和处理待测的食品样品。5能够正确进行食品中有害污染物检验操作。(十四)几类食品的卫生质量检验1掌握:相对密度/乙醇浓度/植物油的酸价与过氧化值/牛乳的相对密度的概念;测量酱油的相对密度/总酸/氨基态氮的原理;测定酒类的乙醇/甲醇/杂醇油的原理。2熟悉: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测量植物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的原理。3了解:酱油/酒类/食用植物油/乳及乳制品的卫生标准4学会测定酱油/酒类/食用植物油/乳类的常用卫生质量检验指标的方法。5能够正确使用检测仪器及其维护保养。(十五)食品器具和包装材料的检验1掌握: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样品采集和预处理原则。2熟悉: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甲醛/脱色实验等常规项目检验的方法原理。3了解:几类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检验的项目内容/检验方法及检验的卫生学意义。4初步学会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甲醛/脱色实验等常规项目检验的操作方法。5初步学会各类食品器具与包装材料的检测。(十六)空气卫生检验1掌握:氮氧化物的概念;冷原子吸收法测定空气中汞的原理;粉尘浓度/PM10/和PM2.5指标的含义。2熟悉:大气气体采样量/采样体积的换算;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系物的基本原理。3了解: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来源和检验的卫生学意义。4能正确使用采样和检测仪器,完成各类气体样品的采集和保存。5能够学会常规检测项目的操作方法。(十七)化妆品的检验1掌握:铅/砷/甲醇等项目检验的方法原理/分析步骤及注意事项;化妆品样品的处理方法。2熟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3了解:化妆品的类型/功能及卫生要求,检测项目内容和卫生学意义;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的理化检验项目及标准。4学会化妆品常规检测项目的操作方法。5正确使用检测仪器及其维护保养。(十八)生物材料的检验1掌握:生物材料检验结果的处理和计算方法。2熟悉:生物材料/生物本底值的概念;测定尿铅/尿汞的意义。3了解:生物材料检验的项目内容和检验的卫生学意义。4能正确采集和保存尿样/血样。5初步学会冷原子吸收法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基本操作。(十九)土壤与底质的检验1掌握: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原理和方法。2熟悉:土壤环境质量/土壤污染的概念;土壤中镉/铅检测的原理和注意事项。3了解: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来源和检验的卫生学意义;土壤测定结果的评价。4能正确使用土壤采样器采集土壤/底质样品;能正确制备土壤/底质样品。5初步学会土壤常规检测项目的操作方法。四、实施建议与要求(一)教学原则1坚持从岗位需求出发,注重学以致用,切勿求深。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操作能力培养。3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其与其他教学方法完美结合。4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根据学时数及实训条件合理安排实践技能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能力。(二)教学建议本课程标准要求任课教师具有理论和实践训练方面有较高的水平。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制作教学中必要的课件,可采用案例引导、视频教学、实验仪器介绍等各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准确理解、重点记忆、融会贯通,并掌握各种常规卫生理化检验技巧及基本操作能力。(三)教学评价1评价内容 包括知识水平评价与能力水平评价相结合。2基本方法 过程性评价可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操作训练评价、学习态度等多种形式综合考评。总成绩可建议平时成绩占30,半期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来评定。五、其他说明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使用。六、学时分配本课程根据具体情况可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教学时数为18学时。卫生理化检验技术学时分配(供参考)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合计理论实践(一)绪论11(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011(三)水的物理性状和PH的检验11(四)水中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检验11(五)水中有机成分的检验11(六)水中金属成分的检验11(七)水中无机非金属成分的检验11(八)食品样品的抽取、制备和保存11(九)食品中水分、灰分和无机盐的测定011(十)食品中三大营养成分的检验11(十一)食品中维生素的测定011(十二)食品添加剂的检验11(十三)食品中有害污染物的检验0.50.5(十四)几类食品的卫生质量检验11(十五)食品器具和包装材料的检验0.50.5(十六)空气卫生检验112(十七)化妆品的检验11(十八)生物材料的检验0.50.5(十九)土壤与底质的检验0.50.5合 计14418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