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doc
-
资源ID:97627683
资源大小:1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送友人》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doc
送友人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送友人。(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诗文的韵律美。(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理解友情的珍贵。(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2. 诗中关键词语和典故的理解。3. 诗文意境和情感的体会。三、教学难点1. 诗中典故的理解。2. 诗文意境和情感的深入体会。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或黑板。2. 诗文复印件或投影仪。3. 与诗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李白及本诗的背景。(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诗中关键词语和典故的含义。(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4.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眼冥想,感受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友情经历,表达对友情的珍惜。5. 朗读感悟(1)让学生齐声朗读诗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2)教师引导学生默写诗文,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6. 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熟读熟记诗文,理解诗文内容。7. 课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2)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提高学习效果。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发言情况,以及朗读、默写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2. 作业评价:检查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贡献和团队协作能力。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送别为主题,模仿李白的风格,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李白的诗作,深入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扩展知识面。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 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友情的看法和经历,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教学改进1. 根据教学评价和反馈,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学生对诗文内容理解不深、朗读技巧欠佳等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2.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平衡发展,确保目标的全面性。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应突出,如诗文的朗读和背诵、关键词语和典故的理解等,以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三、教学难点:针对诗中典故的理解和诗文意境情感的深入体会,应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四、教学准备: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如课件、诗文复印件或投影仪等,为教学提供必要支持。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六、教学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能力。七、教学拓展:通过诗歌创作和阅读其他李白的诗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创作能力。八、教学反馈:积极收集学生和自身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九、教学改进:针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