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doc

    • 资源ID:97631651       资源大小:226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doc

    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g) v! U* , j9 $ T一、目的:1 W) G, P( !   L* G  1.1为规范塑料外观检验标准,确保经IQC检验之部品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 h  2 & b  P; d二、职责1 s5 : v; * a- G! H/ K         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检验人员执行5 f2 g  D8 j, # h2.2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须由MQE主管协调处理。6 C0   |# T1 k" I) - P2.3若出现本标准中未涉及的项目,应立即通知MQE工程师修改或解释本标准。, h3 % C0 3 / 6 U5 B+ Y三、参考文件+ s3 r& G( N7 _& I$ l  3.1 GSM FQA外观检验标准! 0 6 M  b7 & b1 F1 U& V3.2 DBTEL电池板外观检验标准& W$ e  Y9 n6 Z5 S# v' f3.3客户要求的相关文件5 ?$ & i+ R6 P四、缺陷定义; D; c* ! V. i! A* / : 3 4.1 点(含杂质):: r+ F. Z/ Q! X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0 o9 b2 b+ Q9 A- f4 Z. J/ O) J4.2 毛边:! n9 J5 M. K/ J1 o! P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4 D; f0 W- f7 m"   Q9 V* n4.3 银丝:2 & _+ t& ( U2 j) G! L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这些气体大多+ M" ) k; S; O/ c为树脂内的湿气,某些树脂易吸收湿气,因此制造前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 c+ p) ?5 V% a  M3 b& D! R4.4气泡:' 5 b& g5 ?& U+ I5 x: D2 P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3 f. c) w4 L0 Q) J- N4.5变形:+ / b3 P6 z, N$ A) O  c% d% p5 c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 _  ( S$ P9 R9 h4.6顶白:9 5 Y, X: M2 W1 t0 x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 # J& w( 8 B. 6 T4.7缺料:# , U0 I8 p+ O2 + r, Y6 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 l! D0 X! f$ f( M* z. n6 z4.8断印:2 e8 a# h0 + W, F- l4 i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他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 D& u: 5 ) C* m# # U4.9漏印:3 : P- J( b3 q5 n, 9 o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0.3mm,也被认为有漏印。* H; 8 S* % ' x4.10色差:#   t% + _3 O/ : Y, Q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3 s$ N/ F$ E0 x5 4.11同 色 点 :   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x, M% m4 G$ Y4.12流 水 纹:  y4 ; I; E) j6 z/ T" j* w! B- Z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 a. u( y5 m; $ s+ g4.13熔 接 痕:/ n& E! N2 : x( |% C0 h6 S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 d2 B" x( f  7 ( v2 x' M4.14装配缝隙:: G5 f" T! Z: k" R# G* k! m2 G7 J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 : I* I$ h& p& N% 2 l4 H( |4.15细碎划伤:6 9 g: 9 e# p+ l+ D8 O4 l5 K, b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2 O' Q, k4 v' Q3 L. q1 j; 4.16硬 划 伤:( Q) f/ e( 2 7 k  e9 h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 A7 I& h% B& q; 4 K( ( t. X3 o4.17凹痕缩水:$ J; M8 n,   v1 5 n6 d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或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0 r1 c' k5 d* : k3 i& e3 I+ c4.18颜色分离:8 k: Y& Q6 h4 X. p塑料生产中,流动区出现的条状或点状色痕(通常由于加入再生材料引起)( 8 w; ?$ # q4 l* E% A5 g6 u' j4.19不 可 见:/ b" ?& r, y9 ?. n3 D7 _指瑕疵直径0.03mm为不可见,LENS透明区除外(依每部品材料所订定之检测距离)& b; H# M7 O2 B# X3 r" N4 O4.20碰伤: 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 ; 0 C& e, b! l$ W8 A4.21油斑: 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4 E) c5 - S) M$ W7 4.22漏喷: 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 p* h$ X* G6 O- U4.23修边不良:6 J7 z9 u" w4 m5 T( % E产品边缘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 i* q7 Y- $ 4.24毛屑: 分布在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塑料件检验标准1目的本标准为IQC对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检验、测试提供作业方法指导。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须经IQC检验、测试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的检测过程。3职责IQC检查员负责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来料进行检验、测试。4工具4.1卡尺(精度不低于0.2mm)。4.2打火机。5外观缺陷检查条件5.1 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离30CM。5.2 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5.3 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5.4 照明:60W日光灯下。5.5 视力:1.0以上(含较正后)。6检验项目及要求6.1塑壳6.1.1外观a.所有外观面光滑过渡、无注塑不良。b.外观面无划伤、痕迹、压痕。c.非喷涂面不能有喷涂印。d.喷涂均匀完整、不粗糙、无暗纹、亮斑,不能有局部堆积,少油,纤维丝。喷涂是否牢固,硬度是否符合要求。e.喷涂层色差光泽均匀、光亮。6. 1.2尺寸测量下列尺寸,所有尺寸均须同图纸吻合或与样板一致。a.五金槽的尺寸。b.外型轮廓。c.定位孔位置d.特殊点位置及规格(超声线)。6.1.3材质a.原材料是符合相关设计要求。b.防火材料应用打火机做实验(需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6.1.4试装配a.将胶壳与相应的保护板、五金、支架等配件试装应配合良好。b.必要时应取1-3个胶壳试超声,超声缝隙应均匀一致,焊接良好。6.2五金件6.2.1尺寸测量五金的尺寸,须与样品或BOM一致。6.2.2外观目测检查五金的色泽是否与样品一致,是否有划伤、变形,电镀层脱落等。7检验方法7.1外观使用目测法检查被检品的外观。7.2尺寸使用卡尺测量被检品的尺寸。8塑壳表面分类A面:塑壳壳面;B面:塑壳底面。9等级分类A级:公司所生产原配、原装产品的塑壳和五金来料;B级:公司所生产自有品牌或类似产品塑壳和五金来料;C级:以客户所承认样品生产的产品的塑壳和五金来料。10 质量评定10.1检验办法塑胶(包括五金件)来料按按GB/T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II级检查水平进行抽样检查。10.2缺陷分类10.1 A级来料附件一执行。10.2 B级来料参照附件二执行。10.3 C极来按客户承认样品进行检验。塑胶验货标准1、目的:本规范旨在定义*公司品质标准,对胶塑产品检验与判定的依据,同时为客户及协力厂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认知准则。2、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或加工组装所需塑胶件产品皆适用之。3、定义:3.1 缺点(defect):发生危险(如发生火灾、爆炸等)影响产品的安全性能、或产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的目的,或显着的减低其实用性能,或不影响产品的使用目的但影响产品的外观。4、职责:本规范由质量部负责制定和维护。5、作业内容5.1.1*公司的组装产品的表面等级区分5.1.1.1 A面:本体(面板)及把手的产品正面的上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或其它与本体(面板)组装产品后露在正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5.1.1.2 C面:本体(面板)及把手的产品内面(里面或指定面),或其它与本体(面板)组装的产品组装后露在里面(或指定面)的外观表面。5.1.1.3 B面:本体(面板)及把手除A面、C面外的其它外观表面(或指定外观表面)。5.1.2 非*公司的组装产品的表面等级区分以客户要求或指定来区分表面等级。5.2 注意事项5.2.1 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有差异时,原则上以双方协议为准。5.2.2 对有争议或模糊不清的缺点项目,若经过五位检验员同时判定为合格,则该缺点列为允许,以品质工程师或最高主管审批为最终结果。5.2.3 本规范中目视条件为40W日光灯源下1.5米范围内。5.3 缺点类型5.3.1 尺寸 尺寸依检验指导书规定,如为未在公差范围内将被拒收,除非*同意。5.3.2 塑胶产品的结构产品结构依技术图纸要求的规定,如结构不全将被拒收,除非不影响组装及产品的使用性能。5.3.3 塑胶件表面缺点5.3.3.1 刮伤产品表面出现的各种凹线或痕迹。5.3.3.2 毛边分模线溢出的料(常为机台夹持力不足或模具因素)。5.3.3.3 缩水表面因材料热胀冷缩作用,造成凹陷的现象。5.3.3.4 变形不符合零件形状的区域。表现为平面不平,曲面不合规定半径。5.3.3.5 短射灌料量不足,也叫缺料。5.3.3.6 灌料口工作的进料口。5.3.3.7 顶白比背景颜色白,常出现于顶针背面。5.3.3.8 结合线也叫溶化线,好是重新交接线,这种结合是不同灌料口入后的结合,或因为零件外形使塑胶分支流动后结合。5.3.3.9 色差产品实际颜色与标准的差异。5.3.3.10 拉痕为射出时模具边拉拖造成,一般在零件边缘,也叫拉模。5.3.3.11 过火射出过程中高温高压,材料燃烧留下的焦黑或黑痕,也叫烧焦或黑线。5.3.3.12 修饰不良修理产品毛边或进料口不确实。5.3.3.13 起疮斑痕或银灰色条纹,射出料气泡造成,一般是因为潮湿空气被凝聚。5.3.3.14 异色条纹颜色变化,可以是条纹或点。5.3.3.15油污指脱模用离形,顶针润滑油,与模具保养用油所造成的污染。5.3.3.16 断裂材料分离,可依缺料表面的外观检测决定,如表面显示有小颗粒或扭曲,可能是断裂,若表面显示是光滑则可能是短射。5.3.3.17 气泡产品内部产生的空洞,5.3.4 嵌入件5.3.4.1 位置5.3.4.2 数量5.3.4.3功能5.3.5 字模5.3.5.1 清晰度5.3.5.2 符号位置5.3.5.3 字模位置5.3.6 印刷5.3.6.1 颜色:依承认颜色或样品及图纸要求。5.3.6.2 外观:无拉毛,模糊,针孔,重影等现象。5.3.6.3 图标及字符位置:按照技术图纸要求。5.3.6.4 图标及字符的正确性:按照技术图纸要求。5.4 各级面判定标准7.4.1 各级表面限度要求缺点项目限度A面B面C面材质依技术图纸要求。尺寸依技术图纸要求。产品结构依技术图纸要求。断裂不允许。刮伤不允许。长小于15mm,宽0.3mm,累计长度小于25mm,间距大于70mm.。异常凹凸痕不允许。目视500mm以内看不到。毛边修饰均匀平滑,不得超过分模线0.8mm以上。修饰均匀。缩水依限度样板为标准。允许不影响机构功能的轻微缩水。气泡不允许。组装后不影响外观。(依限度样板为标准)变形曲率为该部分全长的2/1000。且不影响组装。允许不影响机构及外观(安装后)的变形。掺料半径0.2mm以下3点以内,点与点的距离50MM以上。半径0.3mm一下3点以内,点与点的距离50mm以上。允许。缺料不允许。轻微允许,但不影响组装及性能。修饰不良不允许。轻微允许。起疮不允许。顶白不允许。异色条纹(黑纹)不允许。允许与背景颜色差异不甚明显的色纹。结合线目视距离500mm以内看不到。(或参照样板)目视距离500mm以内无裂痕。色差E< 1.0(D65光源)。(参照检验作业程序)油污不允许。允许少量的不造成污染的离型剂或顶针油。拉痕依限度样板为标准。允许不影响机构功能的拉痕。烧焦不允许。允许与背景颜色差异不甚明显的色纹。5.4.2 嵌入物位置依技术图纸。数量依技术图纸,不得短少。功能机构功能正常,不得凹陷或凸出或包装不全。5.4.3 字模清晰度须容易识别,且无重影。符号位置须容易识别,旋转章应注意特性的保持。字模位置须符合图纸要求。6、相关文件6.1 检验指导书及相关作业程序。6.2 成品检验作业程序。7、附件。(无)。塑料的基本概念及其常用工程塑料的性能特点一、塑料的定义塑料是一种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当外力解除后,在常温下仍能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材料。二、塑料的组成和分类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约占塑料总量的40%100%。1、热塑性塑料:树脂为线型或支链型大分子链的结构。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甲醛(POM)、聚酰胺(俗称尼龙)(PA)、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PMMA)、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2、热固性塑料酚醛树脂(PF)、环氧树脂(EP)、氨基树脂、醇酸树脂、烯丙基树脂、脲甲醛树脂(UF)、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UP)、硅树脂、聚氨酯(PUR)3、通用塑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酚醛树脂、氨基树脂4、工程塑料广义:凡可作为工程材料即结构材料的塑料。狭义:具有某些金属性能,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的塑料。通用工程塑料: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苯醚(PPO)、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及其改性产品。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耐高温、结构材料。聚砜(PSU)、聚酰亚胺(PI)、聚苯硫醚(PPS)、聚醚砜(PES)、聚芳酯(PAR)、聚酰胺酰亚胺(PAI)、聚苯酯、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酮类、离子交换树脂、耐热环氧树脂5、功能塑料(特种塑料)具有耐辐射、超导电、导磁和感光等特殊功能的塑料。氟塑料、有机硅塑料6、结晶型塑料分子规整排列且保持其形状的塑料。PE、PP、PA7、非结晶型塑料长链分子绕成一团(对热塑性塑料)或结成网状(对热固性塑料),且保持其形状的塑料。PS、PC、ABS三、塑料的性能四、塑料的用途1、工业2、农业3、交通运输4、国防尖端工业5、医疗卫生6、日常生活五、塑料工业的发展六、国内外常用工程塑料商品名称和性能特点(一)ABS塑料ABS塑料的主体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混物或三元共聚物,是一种坚韧而有刚性的热塑性塑料。苯乙烯使ABS有良好的模塑性、光泽和刚性;丙烯腈使ABS有良好的耐热、耐化学腐蚀性和表面硬度;丁二烯使ABS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和低温回弹性。三种组分的比例不同,其性能也随之变化。1、性能特点ABS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和表面硬度,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一定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它不透明,一般呈浅象牙色,能通过着色而制成具有高度光泽的其它任何色泽制品,电镀级的外表可进行电镀、真空镀膜等装饰。通用级ABS不透水、燃烧缓慢,燃烧时软化,火焰呈黄色、有黑烟,最后烧焦、有特殊气味,但无熔融滴落,可用注射、挤塑和真空等成型方法进行加工。2、级别与用途ABS按用途不同可分为通用级(包括各种抗冲级)、阻燃级、耐热级、电镀级、透明级、结构发泡级和改性ABS等。通用级用于制造齿轮、轴承、把手、机器外壳和部件、各种仪表、计算机、收录机、电视机、电话等外壳和玩具等;阻燃级用于制造电子部件,如计算机终端、机器外壳和各种家用电器产品;结构发泡级用于制造电子装置的罩壳等;耐热级用于制造动力装置中自动化仪表和电动机外壳等;电镀级用于制造汽车部件、各种旋钮、铭牌、装饰品和日用品;透明级用于制造度盘、冰箱内食品盘等。(二)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产量最大的热塑性塑料之一,它无色、无味、无毒、透明,不孳生菌类,透湿性大于聚乙烯,但吸湿性仅0.02,在潮湿环境中也能保持强度和尺寸。1、性能特点聚苯乙烯具有优良的电性能,特别是高频特性。它介电损耗小(1×10-53×10-5),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高,热变形温度为6596,制品最高连续使用温度为6080。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能耐多种矿物油、有机酸、碱、盐、低级醇等,但能溶于芳烃和卤烃等溶剂中。聚苯乙烯耐辐射性强,表面易着色、印刷和金属化处理,容易加工,适合于注射、挤塑、吹塑、发泡等多种成型方法。缺点是不耐冲击、性脆易裂、耐热性和机械强度较差,改性后,这些性能有较大改善。2、级别用途聚苯乙烯目前主要有透明、改性、阻燃、可发性和增强等级别。可用于包装、日用品、电子工业、建筑、运输和机器制造等许多领域。透明级用于制造日用品,如餐具、玩具、包装盒、瓶和盘,光学仪器、装饰面板、收音机外壳、旋钮、透明模型、电讯组件等;改性的抗冲阻燃聚苯乙烯广泛用于制造电视机、收录机壳、各种仪表外壳以及多种工业品:可发性用于制造包装和绝缘保温材料等。(三)聚丙烯(PP)聚丙烯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热塑性塑料,是由石油或天然气裂化得到丙烯,再经特种催化剂聚合而成,是目前塑料工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品种,产量仅次于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而居第四位。1、性能特点聚丙烯通常为白色、易燃的蜡状物,比聚乙烯透明,但透气性较低。密度为0.9gcm3,是塑料中密度最小的品种之一,在廉价的塑料中耐温最高,熔点为164170,低负荷下可在110温度下连续使用。吸水率低于0.02,高频绝缘性好,机械强度较高,耐弯曲疲劳性尤为突出。在耐化学性方面,除浓硫酸、浓硝酸对聚丙烯有侵蚀外,对多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制品表面有光泽,某些氯代烃、芳烃和高沸点脂肪烃能使其软化或溶胀。缺点是耐候性较差,对紫外线敏感,加入炭黑或其它抗老剂后,可改善耐候性。另外,聚丙烯收缩率较大,为12。2、用途可代替部分有色金属,广泛用于汽车、化工、机械、电子和仪器仪表等工业部门,如各种汽车零件、自行车零件、法兰、接头、泵叶轮、医疗器械(可进行蒸汽消毒)、管道、化工容器、工厂配线和录音带等。由于无毒,还广泛用于食品、药品的包装以及日用品的制造。(四)聚乙烯(PE)由乙烯聚合而成的聚乙烯是目前世界上热塑性塑料中产量最大的一个品种。它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稍能伸长,比水轻、易燃、无毒。按合成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三种,近年来还开发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多种乙烯共聚物等新品种。1、高压聚乙烯高压聚乙烯又称低密度聚乙烯,密度为0.910.94gcm3,是聚乙烯中最轻的一个品种。分子中支链较多、结晶度较低(6080),优点是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耐化学药品性能,在柔软性、伸长率、耐冲击性和透明性等方面均比中、低压聚乙烯好。缺点是易透气、透湿,机械强度比中、低压聚乙烯稍差,主要用作电线、电缆*、各种注射品、薄片、薄膜和涂层等方面。2、中、低压聚乙烯中、低压聚乙烯又称高密度聚乙烯。(1)中压聚乙烯中压聚乙烯密度为0.950.98gcm3,是各种聚乙烯中最重要的一种。分子中支链较少,结晶度高达90,耐热性和机械性能均优于其它聚乙烯,比高压和低压聚乙烯难透气、透湿,还具有优良的电性能积化学稳定性。主要用作电绝缘材料、汽车零件、管道、医用和日用瓶子、各种工业用板材和鱼网等。(2)低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密度为0.940.96gcm3,分子中支链较高压聚乙烯少,接近或略高于中压聚乙烯,结晶度达8090,机械强度和硬度介于中、高压聚乙烯之间,最高使用温度为100,制品可进行煮沸消毒;耐寒性好,在-70仍有柔软性;耐溶剂性比高压聚乙烯好,比高压聚乙烯难透气和透湿;在高温下几乎不被任何溶剂侵蚀,并耐各种强酸(除浓硝酸等氧化性酸外)和强碱的作用;吸湿性很小,有良好的绝缘性能。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为300600万,机械强度、抗冲性和耐磨性极佳,加工成型难,一般采用压缩与活塞挤出成型,主要用作齿轮、轴承、星轮、汽车燃料槽及其它工业用容器等。(五)聚酰胺(PA)聚酰胺塑料商品名称为尼龙,是最早出现能承受负荷的热塑性塑料,也是目前机械、电子、汽车等工业部门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工程塑料。1、性能特点聚酰胺有很高的抗张强度和良好的冲击韧性,有一定的耐热性,可在80以下使用;耐磨性好,作转动零件有良好的消音性,转动时噪音小,耐化学腐蚀性良好。2、各品种的特性聚酰胺品种很多,主要有聚酰胺-6、-66、-610、-612、-8、-9、-11、-12、-1010以及多种共聚物,如聚酰胺-666、-69等。(1)聚酰胺-6聚酰胺-6又名聚已内酰胺,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耐热性和机械强度较高,低温性能优良,能自熄、耐油、耐化学药品,弹性好,冲击强度高,耐碱性优良,耐紫外线和日光。缺点是收缩率大,尺寸稳定性差。工业上用于制造轴承、齿轮、滑轮、传动皮带等,还可抽丝和制成簿膜作包装材料。(2)聚酰胺-66聚酰胺-66又名聚已二酰已二胺,性能和用途与聚酰胺-6基本一致,但成型比它困难。聚酰胺-66还能制作各种把手、壳体、支撑架、传动罩和电缆等。(3)聚酰胺-610聚酰胺-610又名聚癸二酰已二胺,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性好,低温强度高,耐强碱强酸,耐一般溶剂,强度介于-66和-6之间,密度较小,加工容易。主要用于机械工业、汽车、拖拉机中作齿轮、衬垫、轴承、滑轮等精密部件。(4)聚酰胺-612聚酰胺-612又名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其性能与-610相近,尺寸稳定性更好,主要用于精密机械部件、电线电缆被覆、枪托、弹药箱、工具架和线圈架等。(5)聚酰胺-8聚酰胺-8又名聚辛酰胺,性能与-6相近,可做模制品、纤维、传送带、密封垫圈和日用品等。(6)聚酰胺-9聚酰胺-9又名聚壬酰胺,耐老化性能最好,热稳定性好,吸湿性低,耐冲击性好,主要用作汽车或其它机械部件;电缆护套、金属表面涂层等。(7)聚酰胺-11 聚酰胺-11又名聚十一酰胺,低温性能好,密度小、吸湿性低、尺寸稳定性好、加工范围宽,主要用于制作硬管和软管,适于输送汽油。(8)聚酰胺-12聚酰胺-12又名聚十二酰胺,密度最小、吸水性小、柔软性好,主要用于制作各种油管、软管、电线电缆被覆、精密部件和金属表面涂层等。(9)聚酰胺-1010聚酰胺-1010又名聚癸二酰癸二胺,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拉伸、压缩、冲击、刚性等都很好,耐酸碱及其它化学药品,吸湿性小,电性能优良,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和各种机械零件等。(六)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种热塑性工程塑料,通过共聚、共混和增强等途径,又发展了许多改性品种,提高了加工和使用性能。1、性能特点聚碳酸酯有突出的抗冲击强度和抗蠕变性能,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可在+130-100范围内使用;抗拉、抗弯强度较高,并有较高的伸长率及高的弹性模量;在宽广的温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电性能,吸水率较低、尺寸稳定性好、耐磨性较好、透光率较高并有定的抗化学腐蚀性能;成型性好,可用注射、挤塑等成型工艺制成棒、管、薄膜等,适应各种需要。缺点是耐疲劳强度低,耐应力开裂差,对缺口敏感,易产生应力开裂。2、用途聚碳酸酯主要用作工业制品,代替有色金属及其它合金,在机械工业上作耐冲击和高强度的零部件、防护罩、照相机壳、齿轮齿条、螺丝、螺杆、线圈框架、插头、插座、开关、旋钮。玻纤增强聚碳酸酯具有类似金属的特性,可代替铜、锌、铝等压铸件;电子、电气工业用作电绝缘零件、电动工具。外壳、把手、计算机部件、精密仪表零件、接插组件、高频头、印刷线路插座等。聚碳酸酯与聚烯烃共混后适合于做安全帽、纬纱管、餐具、电气零件及着色板材、管材等;与ABS共混后,适合作高刚性、高冲击韧性的制件,如安全帽、泵叶轮、汽车部件、电气仪表零件、框架、壳体等。(七)聚甲醛(POM)聚甲醛是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有均聚和共聚两大类,是种没有侧链的、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型聚合物,用玻纤增强可提高其机械强度,用石墨、二硫化钼或四氟乙烯润滑剂填充可改进润滑性和耐磨性。1、性能特点聚甲醛通常为白色粉末或颗粒,熔点153160,结晶度为75,聚合度为10001500,具有综合的优良性能,如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主要缺点是耐热老化和耐大气老化性较差,加入有关助剂和填料后,可得到改进。此外,聚甲醛易受强酸侵蚀,熔融加工困难,非常容易燃烧。2、用途聚甲醛在机电工业、精密仪表工业、化工、电子、纺织、农业等部门均获广泛应用,主要是代替部分有色金属与合金制作一般结构零部件,耐磨、耐损耗以及承受高负荷的零件,如轴承、凸轮、滚轮、辊子、齿轮、阀门上的阀杆、螺母、垫圈、法兰、仪表板、汽化器、各种仪器外壳、箱体、容器、泵叶轮、叶片、配电盘、线圈座、运输带和管道、电视机微调滑轮、盒式色磁带滑轮、洗衣机滑轮、驱动齿轮和线圈骨架等。(八)聚砜(PSU)聚砜是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耐高温、高强度热塑性塑料,被誉为“万用高效工程塑料”。它一般呈透明、微带琥珀色,也有的是象牙色的不透明体,能在限宽的温度范围内制成透明或不透明的各种颜色,通常应用染料干混法而不能用颜料干染。聚砜可用注射、挤塑、吹塑、中空成型、真空成型、热成型等方法加工成型,还能进行一般机械加工和电镀。1、性能特点(1)耐热性能好,可在-100+150的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短期可耐温195,热变形温度为174(1.82MPa);(2)蠕变值极低,在100、20.6MPa负荷下,蠕变值仅为0.5%;(3)机械强度高,刚性好;(4)优良的电气特性,在-73+150的温度下长期使用,仍能保持相当高的电绝缘性能。在190高温下,置于水或湿空气中也能保持介电性能;(5)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6)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自熄性。2、成型和使用上缺点(1)成型加工性能较差,要求在330380的高温下加工;(2)耐候及耐紫外线性能较差;(3)耐极性有机溶剂(如酮类、氯化烃等)较差;(4)制品易开裂。加入玻纤、矿物质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可改善成型和使用性能。3、用途聚砜主要用作高强度的耐热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电气绝缘件,特别适用于既要强度高、蠕变小,又要耐高温、高尺寸准确性的制品,如作精密、小型的电子、电器、航空工业应用的耐热部件、汽车分速器盖,电子计算机零件、洗涤机零件、电钻壳件、电视机零件、印刷电路材料、线路切断器、电冰箱零件等。此外,还可用作结构型粘接剂。(九)聚苯醚(PFO)与氯化聚醚(CPS)1、聚苯醚聚苯醚机械特性优于聚碳酸酯、聚酰胺和聚甲醛,一般呈琥珀色透明体,在目前生产的热塑性塑料中玻璃化温度最高(210)、吸水性最小,室温下饱和吸水率为0.1%。(1)性能特点使用温度范围宽。长期使用温度范围为-127+121,在无负荷条件下、间断使用温度可达205,当有氧存在时,从121起到438左右逐渐交联,基本上为热固性塑料;具有突出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和抗蠕变性、尺寸稳定性最好;耐化学腐蚀性好。能耐较高浓度的无机酸、有机酸及其盐类的水溶液,在120水蒸气中可耐200次反复加热;优良的电性能。在温度和频率变化很大的范围内,绝缘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耐污染、耐磨性好,无毒、难燃、有自熄性。(2)缺点熔融粘度大、流动性差,成型加工比一般工程塑料困难;制品内应力大、易开裂。通过与共聚物共混、玻纤增强、聚四氟乙烯填充等多种途径进行改性,可改善其内应力及加工性能。(3)掺混机械接枝改性方法改性方法通常是聚苯醚树胎的嵌段、接枝共聚、增塑、掺混机械接枝等,以掺混机械接枝最能符合各方面的要求。实例如下:聚苯醚粉(051) 300g聚苯乙烯300g顺丁橡胶33g聚乙烯6g二氧化钛12g以上物料预混后,在开启式塑炼机上进行塑化拉片,然后切粒放料。(4)用途聚苯醚主要用于制造电子工业中的绝缘件、耐高温电器结构零部件、并可代替有色金属和不锈钢做各种机械零件和外科手术用具,如绝缘支柱、高频骨架、各种线圈架、配电箱、电容器零件、变压器用件、无声齿轮、轴承、凸轮、运输设备零件、泵叶轮、叶片、水泵零件、水箱零件、海水蒸发器零件、高温用化工管道、紧固件、连接件、电机电极绕线芯、转子、机壳等。此外,它还可作耐高温的涂层与粘合剂。2、氯化聚醚(聚氯醚)氯化聚醚是五十年代末出现的一种具有突出化学稳定性的热塑性工程塑料,通常呈草黄色半透明状,机械性能处于聚乙烯和尼龙之间,电性能类似于聚甲醛,耐腐蚀性仅次于聚四氟乙炳、难燃、可注射、挤出、吹塑和压制加工成各种制品,有较好的综合性能。(1)性能特点除化学稳定性很突出之外,还有优异的耐磨性和减摩性,比尼龙、聚甲醛好;吸水率小。在室温下24h的吸水率仅0.01;玻璃化温度较低,制品内应力能自消,无应力开裂现象,适用于金属嵌件与形状复杂的制品;有较好的耐热性,可在120下长期使用。缺点是刚性和抗冲强度较差。(2)用途氯化聚醚可代替部分不锈钢和氟塑料,应用于化工、石油、矿山、冶炼、电镀等部门作防腐涂层、贮槽、容器、反应设备衬里、化工管道、耐酸泵件、阀、滤板、窥镜和绳索等,代替有色金属与合金作机械零件、配件和仪表零件等,还可用作导线绝缘材料和电缆*。(十)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是国外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它熔融冷却后,迅速结晶,成型周期短,厚度达100m的薄膜仍具高度透明性。1、性能特点成型性和表面光亮度好,韧性和耐疲劳性好,适宜注射薄壁和形状复杂制品;摩擦系数低、磨耗小,可做各种耐磨制品。吸水率低、吸湿性小,在潮湿或高温环境下、甚至在热水中,也能保持优良电性能。耐化学药品、耐油、耐有机溶剂性好,特别能耐汽油、机油和焊油等。能适应粘合、喷涂和灌封等工艺。用玻纤增强可提高机械强度、使用温度和使用寿命,可在140以下作结构材料长期使用。可制成阻燃产品,达到UL94V0级,在正常加工条件下不分解、不腐蚀机具、制品机械强度不下降,并且使用中阻燃剂不析出。2、用途电子工业中主要用于电视机行输出变压器、调谐器、接插件、线圈骨架、插销、小型马达罩、录音机塑料部件等。(十一)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AS是丙烯腈(A)、苯乙烯(S)的共聚物,也称SAN。1、性能特点(1)粒料呈水白色,可为透明、半透明或着色成不透明。AS呈脆性,对缺口敏感,在-40+50温度范围内抗冲强度没有较大变化;(2)耐动态疲劳性较差,但耐应力开裂性良好,最高使用温度为7590,在1.82×106pa下热变形温度为82105;(3)体积电阻1015·cm,耐电弧好,燃烧速度2cmmin,燃时无滴落;(4)具中等耐候性,老化后发黄,但可加入紫外线吸收剂改善。AS性能不受高湿度环境的影响,能耐无机酸碱、油脂和去污剂,较耐醇类而溶于酮类和某些芳烃、氯代烃;(5)粒料在加工前需在7085下预于燥,在230、49N载荷下熔体指数为(39)×10-3Kg10min。注射成型温度180270、注射模温6575、收缩率0.40.7、挤塑温度180230,能吹塑,片材也能进行小拉伸比的热成型。2、用途AS制品能用作盘、杯、餐具、冰箱部件、仪表透镜和包装材料,并广泛应用于制作无线电零件第一课常见吸塑产品缺陷(状态)现象及用料一. 常见吸塑缺陷及状态现象:1, 成型不良: 吸塑成型过程中, 由于温度不够高, 模具的结构较复杂而造成,从而导致吸塑成型后与实际模具结构, 尺寸外观不符, 不到位处成一种凹形状态.2, 破损(破洞): 1> 吸塑成型由于模具直角度较高, 吸角位较深, 材料易碎而造成吸塑成型后出现洞穿现象. 2> 冲床机切边时, 由于刀模不利, 气温偏低而造成吸塑品成边缘烂出一条缺线的现象.3, 斑(黑) 点: 吸塑成型时, 由于模具胶片不光滑, 有凸凹点及杂质, 而成形成一种透明白点粒及黑粒状的现象.4, 污渍: 由于机器设备物料不够清洁, 导致吸塑品表面粘附有脏物油污等.5, 白化: 一般出现于环保料(PET), 由于吸塑成型太熟而出炉后出现泛白现象.6, 刮伤: 一般出自于货与货,货与其它物质之间磨擦而产生,形成一种大小不一的线条印.7, 变形: 吸塑成型时脱模速度快或吹风时间过长使其改变产品的状态, 与模具不符合.8, 拉线: 吸塑成型时, 由于温度过高, 两空隙间位小或材料不够干燥, 导致吸塑品表面形成一银蓝色(比表面高)线条形状.9, 厚薄不均: 吸塑成型时,由于温度过高,胶片太熟而造成一张吸塑罩

    注意事项

    本文(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doc)为本站会员(yy****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