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doc
-
资源ID:97655839
资源大小:16.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 [《小猴子下山》教案设计].doc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猴子下山公开课教案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课时安排: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 通过故事,教育幼儿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分享。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2. 图片展示:展示小猴子下山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3. 小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培养幼儿的思辨能力。4. 情景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5. 分享环节: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教学内容:1. 故事讲述:讲述小猴子下山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小猴子的心态和行为。2. 水果认识:展示各种水果图片,让幼儿认识和描述。3. 讨论:分析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引导幼儿理解耐心的重要性。4. 情景扮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5. 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引导他们学会分享。二、教学过程步骤一:故事导入(5分钟)1. 教师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猴子的心态和行为。2. 提问: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引发幼儿的思考。步骤二:图片展示(5分钟)1. 展示小猴子下山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水果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2. 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水果,增强他们的观察力。步骤三:小组讨论(5分钟)1. 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2. 引导幼儿从耐心、急于求成等角度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步骤四:情景扮演(5分钟)1. 分成小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2. 引导幼儿注意角色的心理和行为,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步骤五:分享环节(5分钟)1. 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看法。2. 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2. 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评价幼儿在情景扮演中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4. 收集幼儿在分享环节的发言,了解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教学资源1. 小猴子下山故事课件。2. 各种水果的图片。3. 情景扮演道具。五、教学建议1. 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教学。2. 在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表达空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3.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4.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六、教学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其他动物下山的的故事,下次分享。2. 活动:组织一次“动物下山大赛”,让幼儿扮演不同动物,进行情景表演。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否充分发挥了引导和启发的作用。2. 思考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3.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八、教学拓展1. 开展一次关于“耐心与急于求成”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实例认识耐心的重要性。2. 进行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耐心和急于求成的区别。九、教学评价反馈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2. 对于表现优秀的幼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3. 对于表现不足的幼儿,要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理解重点关注环节:故事导入、图片展示、小组讨论、情景扮演、分享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为后续活动打下基础。重点关注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参与度。2. 图片展示:利用直观的图片帮助幼儿认识各种水果,增强他们的观察力。重点关注幼儿对图片的兴趣和描述能力。3. 小组讨论: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理解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寓意,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重点关注幼儿的参与情况和讨论效果。4. 情景扮演:让幼儿参与情景表演,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重点关注幼儿的角色投入和表现。5. 分享环节: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重点关注幼儿的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二、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关注环节:故事导入、小组讨论、情景扮演。详细补充和说明:1. 故事导入:采用讲述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重点关注教师的讲述技巧和幼儿的倾听效果。2. 小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让幼儿积极参与思考和表达。重点关注幼儿的讨论热情和思考深度。3. 情景扮演:让幼儿亲身参与表演,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重点关注幼儿的角色扮演和团队协作。三、教学评价和反馈重点关注环节: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反馈。详细补充和说明:1. 教学评价:观察和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重点关注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 教学评价反馈:及时给予幼儿评价和反馈,促进他们的成长。重点关注反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教学资源和拓展重点关注环节:教学资源、教学拓展。详细补充和说明:1. 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如课件、图片、道具等,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重点关注资源的适用性和互动效果。2. 教学拓展:通过拓展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重点关注活动的创新性和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