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借鉴与运用.docx
-
资源ID:97697820
资源大小:18.7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借鉴与运用.docx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借鉴与运用在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普遍存在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因此,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在此,借鉴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试谈解决的途径。 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风险 任何审计都存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风险,经济责任审计也不例外。 (一)客观风险主要来自于审计环境和审计对象,属不可控制风险,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审计职责限制的风险。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对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个人廉洁自律等情况作出全面评价。但由于审计机关只能在职责范围内,主要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审查来发现和查证问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职责范围的限制使审计评价有可能超出审计范围,导致审计风险。 二是审计社会环境风险。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甚至错误地认为,经济责任审计一般都是讲程序、走过场的。加之审计的对象都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人脉关系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审计人员想获取真实有效的审计信息困难较大,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三是被审计单位违纪违规问题隐蔽性风险。一些单位在接受过多次的内部或外部的审计后,或多或少地有了一套应对审计的办法。一些新的经济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直接通过财务收支在会计资料中反映,仅仅依靠传统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通过审核会计资料很难查证,因此也使审计评价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是经济责任界定风险。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在于审计评价,而审计评价又涉及到主观和客观、过去与现在、个人拍板与集体决策、领导责任与直接责任等诸多方面,主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于问题进行评价分析。特别是要评价财政支出是否真正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之有的当事人任期时间长,对其责任界定政策的选取难度较大,致使审计风险增加。 (二)主观风险主要来自于审计人员配备及审计方法操作,属可控制风险,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员素养风险。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拥有管理、财务和审计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风险分析能力、专业判断能力和丰富的执业经验。审计人员如果无法对被审单位的内部管理风险和舞弊风险做出正确评估,就不能搜集到充分有力的证据证明其审计结论,极有可能导致审计无效率或审计失败。 二是审计手段风险。被审计单位(或事项)会计电算化的广泛使用与审计人员以手工操作为主两者之间存在差别,不仅影响审计效率,还影响审计的精准度,势必形成审计风险。 三是审计操作风险。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流程主要基于账项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审计人员往往关注的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相关的会计资料、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不能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力图通过大量的凭证审核来发现问题,因此存在一定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借鉴与运用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机关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作为工作的基点,并将此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的现代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通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职业判断,正确认识固有风险,客观评价控制风险,有效防范检查风险,合理化解评价风险,最终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在借鉴和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更加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更加注重审前调查了解。依照系统理论,每个部门或单位都是一个有机系统和动态网络,不是各个要素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审前调查了解阶段,要注重解读被审计单位有关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深刻地了解审计对象所有信息内容,如单位性质、内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下属单位组成、预算类型、工作职能、工作流程、控制措施、经济环境、收支规模、专项资金内容、重要客户、外部环境等,同时需要适当地了解领导班子主要成员的工作学习经历、政治素质、业务专长、做事风格、性格爱好。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全面了解和测试,进一步了解重大错弊风险,形成对被审计单位环境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的整体评价,降低审计风险。 (二)要更加注重审计沟通与交流。审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通过审计帮助被审计单位规范财务管理行为,达到服务于财务管理的目的。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更加注重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与被审计单位各个层面人员进行真诚的沟通与交流,获得被审计单位同志的认同和信任,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充分揭示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同时,还要帮助被审计单位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可行的风险管理意见和建议。 (三)要更加注重审计重点的把握。依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对审计对象先有总体认识,然后有的放矢进入实质性审计程序。选准方向由此及彼,由外向内,层层推进,积极求证。而不是埋头看账本,先有局部,再汇总出整体。在此过程中,动脑思考分析的时间远大于动手翻账本的时间。在一个单位中,不是每个人都有实施舞弊行为的机会、借口和压力。审计人员应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领导层以及关键岗位人员,因为他们的舞弊风险远大于其他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的确定要考虑审计机关的审计力量和审计能力,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时间的紧迫性使审计工作必须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不能面面俱到。 (四)要更加注重审计方法的合理运用。为了揭示审计客体舞弊,创新的审计方法也在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创造。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为了最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成本,制定一个高效率的审计计划就显得非常重要。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走访调查审计法、实物观察与计量审计法、SQL语句查询审计法等方法如果方法恰当,会对审计的结果会产生巨大影响,降低审计风险。 (五)要更加注重审计成果的落实。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注重后续审计。要通过后续审计跟踪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通过后续审计帮助被审计单位分析问题并规范财务管理,通过后续审计确保审计成果的落实,避免审计陷入屡审屡犯,禁而不止的怪圈,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