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素材调查报告.docx
关于“小学生写作素材来源”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一提起作文,许多小学生都感到力不从心。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头脑中缺 少可供写作的素材,平时没有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和不知如何合理运用写作素 材。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写作素 材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因此,帮助儿童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观察社会,用 不同的方法发现、搜集和整理素材,既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 质、面向未来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二、研究目的为了了解目前市区学校中年级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之原因,从而为改 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提供依据。三、研究问题本小组研究的课题为“关于小学生写作素材来源的研究”,分别从以下三方 面开展调查:(1)写作素材的收集意识(2)写作素材的收集来源(3)写作内容四、调查对象及方法(1)调查对象:漳州市区小学四年级学生、四年级语文老师(2)调查方法:问卷法,访谈法五、调查时间六、小组分工:(1)前期准备阶段:1、文献资料调查,学习调查活动开展思路和方法2、问卷设计3、人物访谈问题设计4、联系指导老师审阅问卷及访谈提纲,交流想法,修改完善问卷问题(2)中期实施阶段:1、联系发放问卷的小学和访谈对象2、发放问卷,人物访谈,照片拍摄(1)东浦头小学四年(1)班(2)芳城实验小学四年(1)班(3)龙师附小四年(1)班(4)漳州市实小,四年(1)班(5)孔庙语文教师个人访谈(3)后期总结阶段:1、统计分析问卷2、人物访谈结果整理3、撰写调查报告,制作图表4、制作汇报课件5.、完善成果汇报内容以及小组反思6、最终成果汇报:七、研究过程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本小组研究过程主要是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研 究策略。首先是“请进来”。我们小组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网络,书籍,报刊等 不断学习搜集相关材料,学习调查活动开展思路和方法,不断完善本课题研究的 目的、任务、选题、方法、过程等有关知识,使本组成员在理论上受益匪浅。其 次是“走出去”,本组成员积极联系学校和老师,走出大学校门,到漳州市区的 小学进行实地调查,发放问卷、教师访谈,主动把握每一次的实践机会。在不断 地学习和实践中本组成员开阔了视野,更加坚定了课题研究的信心,提升了团队 凝聚力,每一个人都在其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1)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概说:1、确定课题、小组讨论2、确定活动步骤及分工、小组讨论3、文献资料调查、利用网络,书籍,报刊等4、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与分析、数据统计;访谈、照片拍摄6、完成结题报告、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进行(2)研究过程分解:时间地点活动内容4月16日之前漳州师院自由组成课题研究小组,选举组长。4月16日23 R漳州师院研究小组各成员自行查找资料,思考拟 定可行的课题范围。4月23日漳州师院小组会议,初步选题,各成员报送自己 初步拟定的课题,课题初步筛选,合并 相近题目,确定供选课题,可行性讨论, 确定课题。4月28日漳州师院与指导老师讨论小组确定的课题,获取 老师的建议。4月29日漳州师院反馈指导老师的建议,讨论研究方案及 实施步骤,确定小组成员分工。4月29日5月3日漳州师院通过资料的收集与学习,借鉴同类主题 的开展思路和方法,整体考虑活动分工 及其内在联系,完善研究方案。学习访 谈提纲、问卷设计方法,进行问卷制作 和访谈提纲设计。5月3日漳州师院指导老师审阅问卷及访谈提纲,交流想 法,修改完善问卷问题。5月4日8日漳州师院联系发放问卷的小学和访谈对象,确定 调查时间。5月9日东浦头小学四年(1)班问卷发放并回收,访谈四 年级语文教师。5月13日梦城实验小学四年(1)班问卷发放并回收,访谈四 年级语文教师。5月14日孔庙访谈在孔庙国学班任教的漳州市区小 学的语文老师戴老、汤老师。5月16日龙师附小、漳州 市实小四年(1)班问卷发放并回收,访谈语 文教师。5月17日漳州师院研究小组成员整理上学期去见习学校 有关作文课的听课记录,提取有助于课 题研究的信息。5月1719日漳州师院问卷统计,数据整理。整合所有材料, 进行归类和整理,处理分析材料。5月2122日漳州师院分工合作撰写调查报告,制作图表,制 作汇报课件。5月2325日漳州师院完善成果汇报内容。小组反思。5月26日漳州师院成果汇报八、现状透视与成因分析(一)缺乏搜集写作素材的意识问题一、你是否喜欢写作?喜欢一般不喜欢人数/96人34.042%53.191%12.770%从上表数据可知,只有34.042%的学生喜欢写作,而大部分的学生对写作 的感觉是一般或者是不喜欢。面对写作,学生无从下笔,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学 生缺乏写作素材,而写作素材的拥有也需得益于学生主动收集素材的意识。大千 世界,鲜活的事例趣味横生,有意识地收集才有更多生活的体悟,为写作的进行 提供材料。有意识地收集写作素材,丰富所见、所观、所感,写作时也可在一定 程度上避免因无事无物可以导致的写作困难。针对学生是否具有写作前收集写作素材的问题,本组成员采访了漳州市梦城 区东铺头小学教导主任,这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指出:小学生主动收集写作素 材的意识淡薄,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主动收集的意识,教师不得不于每单元的写作 练习前通知学生有意识地收集相关资料。她同时表示,缺乏主动收集资料的意识 是造成小学生写作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我组随即发出的200份写作素材调 查问卷,根据统计也得出了 28%的小学生能经常有意识地收集写作素材,但存在 53%的学生没有那么养成经常有意识收集写作素材的习惯,更有19%的学生写作 前不收集甚至不知道要收集写作素材的结果,据了解,28%的经常有意识收集写 作素材的学生也有部分是由于教师布置收集素材作业才有此意识。同时,经过调 查表明,会经常性留心身边事物,有意识记录并应用写作的学生占总数的40%, 而偶尔观察、不怎么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基本上没有感受身边点点滴滴的学生却 占总数的60%。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当前小学生收集写作素材的意识缺乏,这种状 况的出现也就必然导致了现在小学生群体中不善于写作、没有东西可写的这种令 人担忧的情况,这使我们必须认识到立足于写作素材、培养收集素材意识角度探 讨如何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必要性。(二)搜集写作素材的收集能力有限我组到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通过回收问卷,统计数据,来详细分析学生写作 素材的收集来源问题。80 60 -40 BI用 Ji it H老师提供家长提供借鉴同学书籍6050403020100网络回忆经历 影视作品 学校活动图表显示学生通过书籍、回忆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及网络信息来收集素材占主 要地位,分别是65.6%, 48.9%及36.2%,说明了大部门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感受 来收集写作素材,而老师提供、家长提供及学校家庭活动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素材 来源少之又少,与前三者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引起学生对素材 收集存在困惑,结合访谈有经验的教师和问卷调查分析出的结论,可以归结为以 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学生缺乏对生活、周遭的切身感受,不懂将生活中的事情转换成写作素材, 对生活没有细致的观察,认真体会,没有形成自己的经验,造成生活素材的 缺失。2、学生过于依赖书籍,使得思维定势,限制想象的发展空间。同时,网络时代 的与时俱进,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也是日益剧增,造成作文的千篇一律,失去 学生自己的闪光点。学生对收集信息存在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收集素材, 用什么方式收集素材。3、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存在欠缺,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满足学生对 写作的需求,提供的素材形式单一,只能从书本及生活中的事件引发学生写 作的兴致。4、教师教学中不能经常性地创设情境,使得写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分析得出的以上的四点原因是制约了学生对写作素材来源的收集,对此,我 们应该有针对性的采用具体措施进行纠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写好作文,运用 好素材。(三)对于如何运用写作素材存在困惑大部分的小学生对于教材中的素材运用不多,由调查分析得出,约51%的小 学生在写作中不大会运用教材中的事例,语言片段,典故等,而对于日常生活中 的报刊、杂志、电视等传媒获得的写作素材,53.2%的小学生都表示只会偶尔运 用到写作上。占大多数的小学生留意生活点点滴滴仅仅是偶尔的频率,调查得出, 48.9%学生只会偶尔观察生活,做到经常留心观察生活的学生却只有20.4%,由 此可见,小学生素材的不会运用直接导致了写作的困难,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 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这些写作素材进行加工,来对这些相关的素材进行剪 裁和运用,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积累素材是前提,提炼素材加以运用才是写作 的目的。在网络运用极其普及的今天,电视,媒体,杂志都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渠 道,除此之外,课外书籍、教材、甚至与人聊天等等,都是写作素材来源的有力 帮手,面对俯拾即是的素材如何运用于写作这是一大挑战,对此,我们小组经过 激烈的讨论,以“积累的素材怎样才能运用于写作”为切入口,提出了作文素材 的运用方法,将更好的运用在写作中。1、转换角度的运用法。以生活周围的人和事为向导,鼓励小学生关注生活将周 围的所见所闻转换成自己为复述着,这样不仅吸收了素材,同时也将素材内 化成小学生自己的东西,这样也大大的扩展了运用的范围;2、联想加工运用法。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对文章中的语言素材,故事中 的人物形象或者情节经过自己的联想、转化、提炼进行直接运用,关键在于对 材料的积累要准确,因为是直接运用,所以要保证材料的真实性。3、一触即发运用法。小学生素材运用能力要注重随时随地有意识培养,如学校 举行比赛、郊游活动、参观纪念馆等等,都可以让小学生写出所见所感进行 挖掘,将素材有提取性的运用于写作。九、总结与建议经过小组对小学生素材来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主要 存在写作文前没有意识积累素材的意识,没有主动地把所学、所看、所思记录应 用下来的习惯,在写作运素材运用上也不容乐观,他们很少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 情。在访谈中,老师表示让小学生亲身体会生活的机会很好,而过于依赖书籍, 形成思维定势是影响素材收集与积累的因素之一。针对于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本 小组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1、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关于各方面的书籍,不局限在作文书,开拓学生的知识 与眼界。在书籍中让学生与作品,作者心与心的交流;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 让学生多读经典的书,学习作家的语言表述方式和写作思路,发展自己的个 性特色。而个性才是优秀的,才是有价值的。2、鼓励学生多些随性作文,如日记,心得,积累平时素养。在学生写作上面, 有了素材要表达出来,表达能力很重要。多多记录下生活的点滴,在无形当 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而且也丰富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把自己内心的东 西表达出来,这也是在积累素材。3、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与积累。具有一定的观察力是学习作文的基本功,学会观 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学生只 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 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洞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习作的条理性。教师应在 日常生活中教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在做有序记录。也 可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观察、思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重点之处加深 印象,更用利于学生写得具体,写得详实。教学生做有心人,能够把身边的 事,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把它当做素材积累下来,并把这些看到的、听到 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或简单、或详细地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会积累出很 多的写作素材,就不会再愁没东西可写了。4、学会利用多样化的渠道。当今社会技术发达,信息日新月异,为了和外界保 持联系,小学生可以很好利用网络,便捷的信息,能是学生与生活接轨,思 想不落伍。大众传播媒体,杂志都是学生的收集素材渠道,、引导学生合理利 用,捕捉资料 建立素材库。5、教师本人要善写作。在访谈中,被访老师承认自己在指导方面欠缺,这是小 学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的普遍现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 不断积累好材料,要以身作则写下水作文,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优秀作品,这 样学生才会向你取经。同时,教师的下水作文还能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 发学生的写作热情。6、老师应该多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从幼稚的、粗糙的习作中发现他们的闪光 点,尤其是讲评差生作文时,即使他们全文仅有一两个用得恰当的词,一两句精炼的话,也要加以鼓励,使他们能鼓起作文的勇气,下次作文时有所进步。7、开展创造性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在活动中积累素材。教师结合学校附近 特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特别是充分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实 践活动后进行作文时,要提倡他们自由命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 作,言之由衷,充分表现学生个性,表达真实的自我。8、改善作文课堂教学。大胆改变那些传统的古板的教学方式,让教学适合学生 口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比如把习作课上成劳动课、美工课、表 演课、唱歌课等,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习作课才会上得更丰富多样、更 精彩别致,才会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