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 (2).docx
教学目标1、识记曹操的生平概况,识记"行”这一诗歌体裁的特点2、能以本诗为例,初步了解曹诗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风格3、初步明确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按照这些方法基本读懂本 诗,初步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为培养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做准备教学重点本单元在新教材中是第一个古代诗歌单元,本诗篇幅短小,又编排在单元 的最后一课,因此本诗教学自然就承担了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鉴赏中国古代 诗歌的任务引领学生首先要读懂"这一首,然后在此基础上归纳鉴赏诗 歌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教学中兼顾诵读,力争让学生当堂背诵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曹操这首代表作“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特色2、曹操在历史上和在文艺作品中的形象极其复杂,教学中将避免在人物 实际形象评价上的争议,而将学生的精力引导钻研文本,进而力争合理而 多元地阐释文本中的艺术与人物教学方法讲解、点拨、诵读、讨论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要学生集体背出龟虽寿中的名句:"老骥伏杨,志在千里 烈士暮 年,壮心不已然后简述故事一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代重兵把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 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打唾壶 为节,壶口尽缺但是,也有人说曹诗不好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 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当天夜晚,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上置酒 设乐,欢宴诸将酒酣,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词就是今天学的短歌 行二、初步感知1、一读诗歌:教师配乐诵读然后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2、在检查学生对补充注释后,讨论朝露、“鼓瑟吹笙"、"明明如 月"、乌鹊四个意象的内涵(强调:"乌鹊在文中解释为"乌鸦",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视为吉祥鸟)教师强调:高中生读诗要学会"鉴赏什么是鉴赏"?"鉴是鉴别,说 的是好不好的问题,要求我们读懂诗歌;"赏"是欣赏,说的是"为什 么好"好在哪里"的问题,要求我们学会评价诗歌3、二读诗歌指定一名学生诵读,然后讨论思路-提问:全诗围绕哪个字写 的?(要求:力争区别出四个层次不同的感情:一层:忧伤读得低沉,缓慢二层:期待 读得平稳,悠扬三层:喜悦读得高亢,轻快四层:自信读得果断,坚定)(明确:全诗围绕"忧"字展开,分别写了 "忧的原因"忧的方式""忧 的对象""忧的解脱")三、探究主旨采用逐步"瘦身法,引导学生找诗眼"(B月确:第一次压缩成四句,每层保留一句:参考答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再次压缩成一句:参考答案: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板书"诗眼)四、个性解读1出示南朝钟崂的片面评价(钟蝶在诗品中把曹操诗歌评定为下品,并 评价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曹操的诗古雅质直,很有悲壮苍凉 的句子)2列举两首代表作,体会"于悲凉之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之风格将短歌行句子重新排序,然后与原诗作比较,讨论其优劣(幻灯出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由古代评论家的评说引出教师自己的评价意见(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卷五中分析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二中听歌,一厢心中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刘勰文心雕龙:诗中多写悲凉,"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也。师生新解:(1)具有多首代表作在结构上具有类似特点这种回环曲折,似短似连的结构,是诗人内心矛盾、痛苦、彷徨又坚定等复杂状态的生动体现,沉郁顿挫结构本身便是“梗慨而多气”的又一反映(2)吴淇将曹诗回环曲折说成饮酒场合所致,失之片面;(3)钟蝶将曹诗归入下品之说已经被否定,而且"古直"之说也不够精当:曹诗语言率真可以说"直,但布局谋篇上并不"直")学生尝试评价本诗与诗中的曹操简介曹操概况(幻灯演示:目前学界对曹诗歌的权威评价,学生齐读学界评价)(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并朗诵:招贤才咏慷慨悲凉成千古绝调诉宏愿展文才武韬乃一代英豪) 五、练习巩固这首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很值得欣赏(见下表归纳),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角度加以鉴赏(字数100字以内)背诵这首诗歌欣赏角度显著特色或类别表达方式议论(言志)与抒情有机结合语言简约含蓄写作手法衬托用典起兴修辞手法双关引用比喻设问结构意识流结构 似断似连回环曲折附:板书计划短歌行 曹操解意象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觅思路挖主旨 个性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