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 中考常考“近义词辨析”40个收藏慢看.docx
-
资源ID:97706747
资源大小:25.51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 中考常考“近义词辨析”40个收藏慢看.docx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中考常考“近义词辨析”40个收藏慢看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1 .履行、执行【同】都是动词,都有按规定去做的意思。【异】“履行”侧重指按事先约定的或规定的去实行,表 示“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的做的事)”的意思,适 用范围较小,搭配对象较少,对象常是带约束性的事 物,或双方或多方约定的,如条约、契约、协定、协 议、合同、诺言、义务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而较 多用于书面语。“执行”侧重指按规定去实行,带有强制性,表示“实 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 项)”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大,适用对象萧广,常是上 级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如命令、任务、法令、判决、纲 领、政策、路线、方针、计划、决议、原则、纪律等, 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2 .嘲笑、讥笑、讪笑具理性色彩。适用范围窄,对象常是人的行为、思想、 精神等。16 .艰苦、艰辛、辛苦【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困 难多、条件差,身体、精神受苦受累”的意思、,都是中 性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近义词有 “艰难”、“困难”、“辛劳”、“劳苦”等。【异】“艰苦”着重指“艰难困苦”之意,使用范围很广, 既可以形容客观上的各种艰难困苦,也可以形容主观上 的坚韧刻苦等。“艰辛”意思重在“艰苦”,语意较轻,使 用范围较窄。常说“艰辛的劳动”、“多么艰辛”等,单独 使用的情况较少见。“辛苦”着重指“身心劳苦”之意,使用范围很广,凡使人 劳苦的活动,都可以用“辛苦”来形容。“辛苦”可重叠为 “辛辛苦苦”,而“艰辛”和“艰苦”不能重叠;“艰辛”和 “艰苦”多用于书面语,“辛苦”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17 .厌恶、厌烦、讨厌【同】都能作动词,都有“不喜欢、很反感”的意思。【异】“厌恶”侧重对人和事物抱有很大的反感,语意较 重,表示“(对人或事物)产生很大的反感”的意思,是 书面语。“厌烦”侧重在不耐烦,语意较轻,表示“嫌麻烦而讨厌” 的意思。“讨厌”侧重在不喜欢,语意较轻,表示“厌恶、不喜欢” 的意思,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18 .呈现、显现、浮现【同】都能作动词,都有“显露出来”的意思。【异“呈现”表示“显出、露出”的意思,可用于具体或 抽象的事物,且多用于积极的方面。如:他的脸上呈现 出悲剧,那是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显现”指原来看不见的东西变为看得见了,表示“呈 现、显露”的意思,其对象常为眼睛看得见的事物。 如:雾气逐渐消失,重叠的山峦一层一层地显现出来。“浮现”指原来没有的显露出来,表示“呈现、显露”的意 思,其对象可以是看得见的事物,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事 物,还有“(过去经历的事情)再次在脑海里显现”的意 思。如:往事又浮现在眼前。19 .简便、简单【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复杂”的意思。【异】“简便”侧重在不繁琐,指“简单方便''的意思,多 用于抽象的办法、方法、手续等,其反义词是“繁琐”。“简单”侧重在不复杂,指“结构单纯,头绪少,容易理 解、使用和处理”,可广泛地用于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适用范“简单”还有“平凡”的意思,常用来形容经历、能 力等,多用于否定句式,如:这个人真不简单;还可以 指“草率、不细致”的意思,如:简单从事。“简便”没有 这样的意思。另外,“简单”可重叠成“简简单单”,"简 便”不能。围比“简便”大,其反义词是“复杂”。20 .国事、国是“国事”古指国家的政事,今统指国家大事。这个词最早 见于战国策燕(三):“(鞠武)出见田光,道太 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日:,敬奉教。“国是”是指国家大计,最早见于西汉刘向(公元前 77前6)的新序杂事(二):“愿相国与诸侯 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bi&n国骄士民 哉! ”“国是”是专指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而“国事”除 包含“国是”(国家大计)外,还包括其他与国家有关的 大事,如国家领导人的变更、重要会议的召开、重大灾 祸等具体的国家事物。21 .动作、举措【同】“动作”和“举措”用法相同,都作“有”字的宾语, 是个名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早有不少这样的词语,如“措施”、 “办法”、“点子”、"招数''等。人们使用“动作”和“举措” 这些新词语,并不是说原来的“措施”、“方法”等词语已 不适用要被淘汰,而只是求个时髦而已。22 .棘手、辣手【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比喻事情难办”的意思。【异】“棘手”的“棘”指“酸枣树”,其枝有刺,比喻事情 难办,如荆棘刺手,故日“棘手”。“辣手”除了有“比喻事情难办”的意思外,还指“手段凶 狠恶毒的意思:一般作贬义,如:宋代的京本通俗 小说错折崔宁:“怎么便下得这等狠心棘手。”(“狠 心棘手”现在常用作“心狠手辣”。)但有时也可以作褒 义,如元代王义山在送按察王佥qiWn事除行台察 院诗:“只为外台要精采,更烦辣手大支撑。这里的 “辣手”是指“手段厉害,执法公正无私。” “棘手”比“辣 手”用得更多一些,特别在口语中。23 .依稀、模糊、飘渺、朦胧【同】都表示“不分明、不清楚,摸模糊糊”的意思。【异】“依稀”多指由于距离远或因在虚幻想象的环境中 而看不清楚,如: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鲁迅诗)“模糊”一方面可指事物本身不分明,让人无法看清, 如:字迹模糊。还指由于人神志、认识等造成的判断不 清楚、不正确,如:认识模糊。此外,还可表示“混淆” 的意思,如:模糊了是非界限。“飘渺”现常写作“缥缈”,指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常用 于仙境或海市蜃楼等似有实无的东西,如:我想那飘渺 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朦胧”指由于月光不明而造成的看不清楚,如:月色朦 胧。此外,还有:日蒙咙,指日光不明,多用于书面语 中。蒙胧,也写作“朦胧”,指快睡着或睡醒时,两眼 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如:睡眼朦胧。空中楼阁,虚无。暮色,月影婆娑。认识,混淆概念。远处楼台,可见。24 .诚然、固然、委实【同】“委实”和“诚然”都能作副词,表示“确实、实在” 的意思;“诚然”和“固然”又都可作连词,表示承认某个 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异】“诚然”常见有三种用法:由两个词“诚”和“然” 构成,表示“确实这样”这种用法多见于文言文中。副 词,表示“确实”的意思,如:王羲之很爱鹅,鹅也诚然 可爱。作连词,引起下文转折,如:文章结构巧妙诚 然不错,但内容更重要。“固然”作连词时,除了和“诚然”用法相同外,还可表 示既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如:意见对,固然 应该接受,就是不对,也可作为参考。“委实”一词现在不常见,多以“事实”和“实在”代替。25 .担当、担负、承担【同】都能作动词,都有“承受下来”的意思。【异】“担当”表示“接受并负起责任”的意思,常用于重 大的责任、任务、职务、风险等。如:再艰巨的任务, 他也勇于担当。“担负”表示“承担”的意思,常用于一般的责任、工作、 任务、费用等。如:我们三个人现在担负着寻找水源的 任务。“承担”表示“担负、担当”的意思,常用于义务、责任等 抽象事物。如:这起事故是因厂方随意排放污水造成 的,厂方当然应该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26 .使命、任务【同】都是名词,都指“所负担的责任【异】“使命”侧重指重大的或特殊的任务,表示“派人 办事的命令,多表示重大的责任”,是书面语。“任务”可指重大的责任,也可指一般的责任,即“指定 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的意思,兼用于书面语 和口语。“任务”常与“布置”、“分配”、“调整”、“交代” 等动词搭配,“使命”不能与这些词语搭配。27 .缭绕、围绕【同】都能作动词,都有“环绕”的意思。【异】“缭绕”表示“回环旋转”的意思,只能用于烟、云 雾和声音等具体事物,适用范围小,是书面语。“围绕”表示"围着转动''的意思,如:月亮围绕着地球 转;还可表示“以某个问题或事情为中心”,可用于人, 也可用丁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如:大家围绕如何开展演讲比赛提出了很多建议。适用范围较大,兼用于书面语 和口语。28 .抛弃、放弃【同】都能作动词,都有“丢掉不要'的意思。【异】“抛弃”侧重在扔掉、丢掉,语意较重,表示“扔 掉不要”的意思,可引申为遗弃,其对象可以是人,多 含贬义,如:这个孩子被他的后妈狠心抛弃了;也可以 是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如:为了尽可能减轻背上的负 担,他抛弃了一切暂时不用的物品。“抛弃”的适用范围 比“放弃”大。“放弃”侧重在不再要、不再保留,语意较轻,表示“丢 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的意思,其对象常是 意见、原则、机会等抽象事物,也可以是财产、阵地 等具体事物。29 .细腻、细致【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精细”的意思。【异】“细腻”侧重在光滑、不粗糙,表示“精细光滑”的 意思,常用于形容具体事物的光滑,如:婴儿的皮肤很 细腻。也可以表示“(表演、描写等)细致入微”的意 思,常用于描写、刻画、表演等行为的周密。“细致”侧重在周密,不疏漏,表示“精细周密”的意思, 常用于做事、思考认真、周全,如:老师经常耐心细致 地教育那些调皮的学生。也可以表示“细蜜精致”的意 思,常用于形容器物做工精巧,如:这件瓷器上还雕刻 着精细的花纹。30 .绚丽、秀丽、壮丽【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改变的意思。【异】“绚丽”侧重在灿烂,多形容富于光彩的美,表示 “灿烂美丽”的意思,多用于景物、服装、人生等事物, 常与“多彩”、“缤纷”、“过目”等词语连用。“秀丽”侧重在清秀,多形容清新自然的美,表示“清秀 美丽”的意思,多用于人的容貌和景色。“壮丽”侧重在雄壮,多形容富于气势的美,表示“雄壮 而美丽”的意思,可用于山河、建筑、诗文、事业等, 常与“雄伟”、“辉煌”、“巍峨”等连用。31 .赞美、赞叹【同】都能作动词,都有“称赞”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异】“赞美”侧重在夸奖,表示“称赞、颂扬”的意思, 多用于美好的事物。“赞叹”侧重在赞美,表示“称赞”的意思,多用于高超技 艺、本领等。32 .充分、充足【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足够、不缺乏”的意思。【异】“充分”侧重于多,指足够的意思,还可以表示 “尽量”的意思,搭配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可作谓语, 如:“条件充分”,也可作定语,如:“我有充分的理由 说明这个问题。”还可作状语,如:“我们要充分利用这 里的水源。”“充足”侧重于数量多,能满足需要,表示“多到能满足 需要”的意思,其搭配对象可以是具体和抽象事物,可 作谓语,如:“阳光充足”,也可作定语,如:“充足的 水源”,但不能作状语。33 .必需、必须【同】都可以表示“必要、一定要”的意思。【异】“必需”侧重表示一定得有某物,必不可少,即指 “不可少的、一定要”的意思。"必需''是动词,能作谓 语,也能做定语。【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因看不 起而取笑别人”的意思,都含贬义。近义词有“嘲讽”“嗤 笑”“讥讽”“讥刺”等。【异】“嘲笑”意思是“用言辞笑话对方”,有“戏弄”的意 味,侧重于“对对方言行的否定”,语意较轻,适用范围 广,既可用于别人,也可用于自己。常用于口语,也可 用于书面语。“讥笑”有“讥讽和嘲笑”之意,侧重于“讽刺、挖苦”,在 感情色彩上更带有轻蔑意味,语意比“嘲笑”更为尖刻, 适用范围比“嘲笑”窄些,它只能用于对方,常见于书面 语,也可用于口语。“讪笑”就是“讥笑”之意,侧重于“戏弄”,适用范围比 “嘲笑”“讥笑''窄,仅用于书面语。3.美丽、漂亮【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表示“人 或物好看,令人赏心悦目”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多用 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近义词有“好看”“俊俏”“潇 洒”“秀丽”“美观”等。【异】“美丽”着重指“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之 意,修辞的对象常常是女性、风光、景物等。“必须”侧重表示一定得这样做,舍此不行,即表示“事 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的意思。“必须”是副 词,只能作状语。“必须”还可以用来加强命令语气, 如:“对这个问题,你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必需” 则不能。34 .缺少、缺乏【同】都能作动词,都可表示“没有或不足、不够”的意 思,都可带名词性和非名词性的宾语,如“缺少零件”、 “缺少理解和爱”、“缺乏经验”、“缺乏了解”等。【异】“缺少”侧重不够用,语意较轻,多指人或物数量 不够,可用于人和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较大, 用于否定句式式时,常与“不可”“不能”连用,“缺少”后 面常可带具体的数目词,多用于书面语。“缺乏”侧重在非常少或没有,语意较重,指“所需要 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一般不用 于具体的人,多用于抽象事物,如“缺乏经验”,也可用 于具体事物,适用范围较小,“缺乏”后面一般不跟具体 的数目词,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35 .忧愁、忧虑、忧郁【同】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苦闷、发愁''的意 思,共同的语素“忧”,即”发愁、担心”之意,在句子中 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异】“忧愁”:形容词,是“因遭遇困难或不如意的事 而心情苦闷”的意思,语意较轻,适用范围广,常用于 口语。"忧虑动词,着重指“因担心而思虑很多”,还可指 “担心”之意,但语意较“忧愁”重些,适用范围较广,多 用于书面语,偶尔用于口语。“忧郁”:形容词,意思是“忧伤、愁闷”,语意比“忧 愁、忧虑”都轻,适用范围最窄,仅适用于书面语。36 .情况、情形【同】都是名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事情的 状态、样子”的意思,都是中性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 主语、宾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异】“情况”:泛指“事情的各种状态、样子”,可以是 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常跟“思想、经济、家庭、 身体、天气、调查、发现、反映、复杂、紧急、新”等 词搭配,还指“事情变化”,有时特指“军事上或敌情的 变化”,常跟“有、没有”搭配,适用范围很广。如: 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他是绝对不能原谅自己的。(作主 语)一有情况,我们部队就立即行动。(作“动宾短 语”的宾语)“情形”:意思是“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着重指具体的 情况,特别是有形可见的,一般不能跟上述“情况”所列 举的词语搭配,适用范围比“情况''窄得多。如:我现在 可是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把我每一天 的经历一一用笔记录下来。37 .疲劳、疲乏、疲惫【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精力 消耗过多''的意思,共同的语素“疲”,即“疲乏、疲劳” 之意,都是中性词,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定语、状语等 成分。【异】“疲劳”有三个义项: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而 需要休息;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组织或器 官的功能或反映能力减弱,常用作生理学术语;因外 力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不能继续起正常反应,常用作 物理学术语。通常情况下,“疲劳”泛指一般的“劳累”, 语意较轻,使用范围广,多用于口语。如:他因为疲 劳过度,体力已经非常衰弱了。(作谓语)长时间高 分贝噪音的刺激,使我的听觉十分疲惫。(作“偏正短 语”的谓语)磁铁使用的年代长了,它的磁性早就疲 劳了。(作谓语) “疲乏”着重于形容“感到精神或体力缺乏”,语意比“疲 劳”重,使用范围比“疲劳”窄些,通用于口语和书面 语。如:摇船的人都说很疲乏。(作宾语)“疲惫”指“非常疲乏”之意,语意比“疲劳”“疲乏”都重, 但使用范围最窄,可构成成语“疲惫不堪”,常见于书面 语。如:她疲惫地闭着眼睛喘了几口气休息了一会。(作状语)38 .感谢、感激【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在 得到好处后向,对方表示感谢”的意思,共同的语素 “感”,即“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都是褒义词,在句 子中多充当谓语、定语等成分。【异】“感谢”着重于“回敬对方的酬谢、报答”,多指语 言、行动上的,也可指实物、情意方面的。适用范围 广,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感激”着重指“因内心的激动而向对方表示好意和谢 意“,多是语言上的、情感上的。适用范围比“感谢”窄 些,多用于书面语。另外,“感激”可作状语,还可作谓 语。“感激”作谓语时后面可带情态补语,而“感谢”没有 这个功能。如:我十分感激地紧紧握住他的手。(作 状语)老人感激得说不出话来。(作谓语,后面可带 情态补语)39 .安静、宁静、清净、静谧【同】都是形容词,共同的语素“静”,即“没有声音、 安定不动的”意思,这四个词都含有“没有喧哗吵闹等声 响”之意,都可形容环境、心情。【异】“安静”有两个义项: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 哗。安稳平静(形容环境、心情、事物或人的状 态)。“安静”适用范围广,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宁静”意思是“(环境、心情)安静”,多用于形容自然 环境和夜晚,适用范围比“安静”窄些,是书面语用词。“清净”着重指“(环境)安静、不嘈杂”,多形容环境, 使用范围较窄,多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静谧”即“安静”之意,强调的是“无声响的情状或境 界”,常用于文艺作品的描写中,使用范围最窄,仅用 于书面语。40 .表示、表现【同】都能作动词和名词,共同的语素“表”,即“把思 想感情显示出来”的意思。这两个词都可解释为“表示出 来”,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异】“表示”用作动词时,有两个义项:用语言行为 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事物本身显出某种意 义或凭借某种事物显出某种意义。“表示”着重于“外在的特征”。“表示”用作名词时,意思是“显出思想感情的 语言、动作或神情”。“表现”用作动词时,有两个义项:表示出来的; 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表现”着重指“把某种内在 的本质特点显露出来”,其对象多为事情的性质、变化 或人的思想、精神、品质等。“表现”用作名词时,意思 是“表示出来的行为或作风”。“漂亮”着重指“好看、美观;出色”的意思,修辞的对象 男女均可,还可用于动物、服饰、用具、建筑物等。另 外,“美丽”有“美好、高尚”的意思,而“漂亮没有; “漂亮”有“表面好看但不能兑现的东西”之意,而“美丽” 没有。4 .原因、缘故、缘由【同】都是名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事情发 生的条件”的意思。这三个词有时可以通用,既可用于 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异】“原因”着重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 生的条件”,运用范围广,常用于重大的事物,也可用 于一般的事物;可用于具体因由的前面,也可用在具体 因由的后面。常与“结果”配合使用,运用的场合较郑 重。“缘故”着重指“引起事情发生的因素”,使用范围较“原 因”窄,常用于一般事物,并多用在具体的原由之后, 常与“因为”配合使用,还可构成“无缘无故”等词组。“缘由”着重于“发生事情的条件、因素”,一般用在具体 结果之后,使用范围比“原因”“缘故”窄。5 .事情、事件、事故【同】都是名词,都可以表示人类生活中所遇到的或发 生的社会现象。【异】“事情,的意义范围最大,使用范围最广,适用对 象最多。它可以泛指一切活动和一切社会现象,不论是 大的还是小的,也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口语和书面 语都经常使用的词汇。“事件”主要指历史上或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大事,这些事 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它的意义范围和适用对象比 “事情”小得多,窄得多;“事件”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 坏的,但一般是指已经发生的。“事故”指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是造 成损失的以外的事情。它的意义范围和适用对象比“事 情”小,一般也比“事件”小,它只适用于坏的事情。6 .剧烈、激烈、猛烈【同】都是形容词,都能用来表示“厉害、势盛''的意 思,但意义和适用对象有差别。【异】“剧烈”着重指急剧、厉害,强调力量和作用很 强,刺激性强,变动大。多用来形容社会进程中的巨大 变革、事物的急剧变动、物体的强烈变震动、肉体和精 神上的极大痛苦等。书面语色彩较浓。“激烈”着重指激昂、尖锐,常用来形容有斗争性和对抗 性的言论行动,一般与“斗争”、“冲突”、“战斗”、“竞 争,,“辩论,、“竞赛,等词语搭配。“猛烈”着重指迅疾、凶猛,强调气势汹猛,来势急迫, 力量巨大。通常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常与“炮火、进 攻、搏斗、暴风雨”等词语搭配。7 .专心、用心【同】都是形容词,都是支配式的合成词,都含有“多 用心力、用功”的意思,都是中性词,通用于口语和书 面语。近义词有“专注、潜心”。【异】“专心”侧重指“心意集中,全神贯注”;而“用心” 则指“多用心力,用功“专心”的意思比“用心”的语意 重些,但没有“用心,的使用范围广。“用心”可作名词用,指“怀着某种念头;居心;存心”之 意。而“专心”没有这个用法。8 .观察、视察【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 “察”表示“有目的地、仔细地审视,看出对象的特点或 问题”的意思。近义词有“考察、检查、巡视、察看、观 测”等。【异】“观察”含有“一边看,一边进行估量、分析”的意 思,使用范围较广,既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对象,如人、 地、形等,也可用于抽象的东西,如问题、矛盾等,多 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视察”多指“检查”,是“负有责任地、有指导地察看”之 意,适用范围比观察窄,多用于上级对下级,也可用于 平级之间,对象是比较具体的,包括工厂、农村、部 队、学校及其他各单位的工作情况等,仅用于书面语。9 .希望、愿望【同】都是动词,所指物都是未来的美好图画。【异】“希望”指一种急切改变现状的心理期待,侧重指 常处于急待改变的现状。所希望的事物具有更迫切、更 现实的性质。“愿望”是指对一种兴趣或理想的追求,“愿望者”所处的 现状相对要好一些,他所期盼的东西仅是一种理想的选 择,除了这种选择,还有其他的道路可走,不具有“希 望”的迫切性、现实性。10 .平凡、平常【同】都是形容词,都能用来指人或事物。【异】“平常”的意思有两种:一是指普通,不特别的人 和物;一是指平时,一般情况。“平常”跟“特殊”相对。“平凡”是“普通,不稀奇”的意思,跟“伟大”相对。“平 常”和“平凡”用于人和事物时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如“不 平常的人”可能指好人,也可能是坏人;“不平凡的人” 一般指较杰出的人。11 .坚决、坚定【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不改变的意思。【异】“坚决”指确定不改变,不犹豫;常用于态度、行 动;还可以当动词用。“坚定”指稳定坚强,毫不动摇;常用于立场、观点。12 .贡献、奉献【同】都可作动词,都有“献出”的意思;也都可以作名 词,指“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情”。【异】“贡献”作动词时,表示“拿出物质、力量、经验 等献给国家或公众”;作名词时,表示“对国家或公众所 做的有益的事情”。“贡献”动词、名词都常用。“奉献''作动词时,比“贡献”更强调恭敬地献出,书面语 的色彩更浓,表示“恭敬地交付;呈现“;作名词时,表 示“奉献出的东西,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情”。“奉献”常用作动词。“贡献”比“奉献”更常用。13 .自豪、骄傲、高傲【同】都能作形容词,都有“感到光荣”的意思。【异】“自豪”是单义词,指“因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 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 荣”,是褒义词。“骄傲”和“高傲”是多义词,中性词。“骄傲”用在好的方面,表示“光荣”的意思,与“自豪”同 义;用在不好的方面时,表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 别人”的意思,与“高傲”同义。“高傲”表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或“极其骄傲” 的意思。常用于贬义,如“高傲自大”“神态高傲”;也可 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又不可侮”,如“他高傲地昂着 都,怒视着敌人”。14 .永恒、永久、永远【同】都有“长久、长远”的意思。【异】“永恒”“永久”是形容词,“永恒”侧重在恒定不 变,表示“永远不变”的意思;“永久”侧重在时间长久,表示“永远、长久”的意 思。“永远”是副词,侧重在长久而没有终止,表示“时 间长久,没有终止”的意思。“永恒”“永久”常作定语,“永恒”可单独作谓语,也可作 状语;“永久”常作状语,一般不单独作谓语;“永远”只 能作状语。"永恒''是书面语;“永久”和“永远”兼用于书 面语和口语。15 .赞美、赞赏、赞扬【同】都能作动词,都有“对人或事物表示称颂、夸奖” 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常充当谓语,通用于口 语和书面语。【异】“赞美”支配式合成词,侧重于“对美好的人或事 物的颂扬、赞叹“,具有较强烈的感情色彩,多用于抒 情性文字,适用范围广,其对象既可是好人好事,又可 是美好的风物人情等。“赞赏”支配式合成词,着重指“赏识、欣赏”之意,语 意、语气比“赞美”轻些,适用范围较广,对象多指人或 事物特别出色,让人刮目相看。“赞扬”支配式合成词,着重指”称赞、表扬,把好的评 价说出来,传开去,让大家知道,重在公开肯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