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历史上薛仁贵柳_关于薛仁贵的历史故事.docx
-
资源ID:9770677
资源大小:19.6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历史上薛仁贵柳_关于薛仁贵的历史故事.docx
2022年历史上薛仁贵柳_关于薛仁贵的历史故事 薛仁贵你听说过吗?那么下面就来跟我看看薛仁贵的故事吧! 人物简介 薛礼字仁贵(公元614年-公元683年3月24日),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闻名军事家,政治家,创建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一貌退万敌、良策息干戈、爱民象州城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 薛仁贵东征 唐李王朝初定,四海还未臣服,各地时常发生动乱,特殊是东南沿海一带,更是警报频传。唐太宗派薛仁贵率兵东征,以靖边陲,他又派自己八叔监军。 薛仁贵率领几万大军,向东进发,途经很多地方,几路叛军,见官军大张旗鼓,有的自动瓦解,有的不战而降,有的望风而逃。但也有的奋力反抗,给官军以重创。一天,薛仁贵率领的官军追杀一支逃军,来到涟水佃湖荡一带。部队驻扎在唐集(这是后来起的集名),逃军以淮河为天堑,住北沙负隅顽抗。 淮河从河南省桐柏山发源,途经河南、安徽,流入江苏,经涟水东流入海。佃湖荡靠近淮河的入海口,薛仁贵追杀的逃军驻在淮河南岸北沙,企图从淮河入海口出海,逃到海上去。官军和逃军隔淮河对峙,双方时有战斗,互有输赢。 一日夜晚,薛仁贵率部渡河偷袭逃军,李世民八叔随军作战。谁知,逃军已得消息,早有打算,致使薛仁贵夜袭不成,在双方交战中,李世民八叔不幸负伤,且伤势较重,薛仁贵无心恋战,护卫李世民八叔撤军退守唐集。 李世民八叔伤势,虽经治疗,但不见好转,且日益沉重,薛仁贵连忙报知朝廷。唐太宗便派尉迟敬德前往探视,并授权他有临时处置权,可以先斩后奏。 李世民八叔信佛,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自知伤重,来日不多,便对薛仁贵交代后事,要薛仁贵在他死后以一僧人礼仪安葬他。没等尉迟敬德到来,他已去世了。薛仁贵按李世民八叔意愿,以高僧圆寂后处置方式临时处置他,并请来很多僧人为他做法事,超度他。 尉迟敬德来到薛仁贵军营,见李世民八叔已死,他便和薛仁贵商议如何办理后事。薛仁贵看法是派军护送李世民八叔尸体去京城,自己当面对唐太宗请罪。但尉迟敬德分析,战事尚未结束,如派兵将李世民八叔尸体运输京城,这谈何简单?涟水距长安,遥遥千里,来回很需时日,薛仁贵再一走,那东征事情就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了。尉迟敬德还考虑到,尸体已经搁置多日,如再运往京师,还需时日,尸体会不会腐烂?如腐烂,如何向皇上交代?他考虑一再,便和薛仁贵商议,就按李世民八叔生前嘱托办。两人看法一样后,便将尸体火化,在放置尸体的地方建一座塔,将八叔骨灰安放在塔下。因为已请了很多僧人为他超度,现在就命这些僧人长期在此看管护卫,于是又在这地方兴建一座寺庙。因为李世民八叔地位显赫,故这座庙宇建的规模很大。 尉迟敬德和薛仁贵建的这座塔,据说是法济塔,现在叫月塔。 薛仁贵与王宝钏 王宝钏诞生在锦衣玉食的富贵之家,从小聪颖又识大体,侍奉双亲不遗余力,等到了应当出嫁的年龄,她的父亲确定在楼之上为她抛绣球招赘。 王宝钏的美貌和她的名气早已传遍整个城市。当盛大的抛绣球仪式将起先时,全部远近的富家子弟都来到现场。宝钏的父母热切地等待着自己心爱的女儿一生中的重要时刻然而在这之前,她已经遇到了一位名叫薛仁贵的年轻人。 在两人第一次偶然相遇时,薛仁贵非凡的品质与才能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薛仁贵一身布衣,来自较低的平民阶层,但两人短暂的邂逅,显示了薛仁贵拥有超群的武艺,慷慨的绅士风度。最让她感动的是薛仁贵对待他人宽厚的慈爱。对于薛仁贵来说,第一次见面,他觉得这位女子不仅外表漂亮,而且举止优雅,带有一种贵族气质。然而,当发觉她是当地最富贵之家的王小姐时,心中不禁懊丧,因为像他这样的一般人万难成为富贵之家门当户对的乘龙佳婿。 但王宝钏看中薛仁贵的才华和人品,知道他是一个值得讬付终生的人。在抛绣球的现场,她将绣球瞄准了薛仁贵。 抛绣球招赘的结果激怒了宝钏的父亲。他的珍宝女儿嫁给了一个一贫如洗的人?这件事会让全部的祖先感到羞愧!嫌贫爱富的父亲,怎能忍受这样的羞辱,他坚决不允许这门婚事。但是宝钏始终坚决自己的选择。父亲生气之下把她赶出了家门。 薛仁贵是北魏将领薛安都的六世孙,北周御伯中大夫薛衍的孙子。然而,在仁贵年少时,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他不得不以耕田为生。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饱读诗书,苦练武功,等待一日能够派上用武之地。 薛仁贵和王宝钏结婚后,没有任何嫁妆,没有锦缎华衣,住在一个窑洞里过着宁静、俭朴的生活。然而,年轻的妻子知道她的丈夫有远大的志向,激励他前往当时的都城参与考试,希望他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不负平生所学。薛仁贵明显不怕征战沙场,唯一不舍得妻子一人孤影只身。而王宝钏深明大义,她不愿丈夫顾虑她的境况,唯独希望丈夫能激昂起来,实现报国的志向。最终妻子坚决的志向,让薛仁贵鼓起志气离开家乡去参与大考。 果真,薛仁贵在考试中表现精彩,后又随军征战疆场,他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自告奋勇,斩将护主,深得唐太宗喜爱。太宗征讨高句丽回朝后,赞扬薛仁贵: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阃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皦将。(新唐书列传第三十六)后将他迁升为右领军中郎将,镇守玄武门。 在薛仁贵驰骋疆场的同时,妻子则一人留守在冰冷的窑洞里。起初,她间或会听到她丈夫的消息,但很长一段时间她失去了与他的全部联系。最苦痛的是在冰天雪地的冬日里苦熬,孤零零一人挣扎求生,漫长的等待,但宝钏始终坚信:丈夫没有遗忘她,仁贵有一天肯定会回来。有时母亲会偷偷探望宝钏,带来一些急需的食物和金钱。母亲也试图劝服女儿放弃等待,回到娘家,宝钏拒绝了。就这样,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当年的新娘始终虔诚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在一个飘着飞雪的冬日里,薛将军最终回来了,当年的穷少年成为了一位赫赫战功的大将军。妻子的坚忍和忠贞,最终等来了这重新团聚的一天。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